权宜之“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情绪管理

我们要怎么对待自己的情绪与本能,使其符合中庸状态呢?《中庸》告诉了我们答案——“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话从何理解呢?就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

具体来说,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的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是没有受到外物侵扰的,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对你来说影响不大,你能保持着自己的心境和状态,这样的状态就是“中”。但是在处理各种事物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外部事物的干扰,激发各样的情绪变化。如果这个时候你表现出来,表现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没有不足,而且是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和事实,这就达到了和的境界。

比如说你想骂人了,但是最终没有骂出来,你也没有因为不好的情绪而影响他人,这就是“中”。很多父母在外面受气,在家会给孩子脸色看,这就是没有做到“中”,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守住这个“中”,比如我的性格中就有这个毛病——迁怒。本来自己心情不好,刚好旁边有人在做事,于是就各种挑毛病,批评教育他,这其实就偏离了中庸,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如果我当时选择把这个情绪放在心里,或者听听音乐、出去走走,进而化解这个情绪,这就是做到了“中”。如果这个情绪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化解,一定要发泄出来呢?这时就要把握好力度了。太过了,容易伤人;太轻了,达不到效果。既要让自己满意,又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困扰,这样才是“和”的状态。现在很多人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尤其是高考阶段的父母,要不就是大气不敢出,要不就是跟孩子冲突得很厉害,这就没有达到“中和”的状态。

“中和”的状态就是在位的状态,你在你的位置,别人也在别人的位置上,我们之间不是相互伤害的。你的情绪并没有侵犯别人,也没有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中和”。

《中庸》开篇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位育”是儒家的核心口号,是修养工夫之极致,“中和”是目的,不偏不倚,谐调适度;“位育”是手段,各守其分,适应处境。

大家如果查近现代的教育家,基本上提倡的都是“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理念围绕的就是培育健全人格的理念,这就是“中和位育”,就是中庸之道讲的培养君子的德行。

我观察身边的人,要不就是小心翼翼,敢做不敢出声,要不就是憋不住,咋咋呼呼,“炸”到谁是谁;要不就是他说每一句话都有控制别人或者敲打别人的意向;要不就是内疚自责,害怕影响别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做到“喜怒哀乐未发”和“发而皆中”的确是不容易的。

上一次我在湖南湘水授课的时候,看到有些老师上课,我很不舒服,甚至还身体冒汗,但是我一直在忍着没有发声。我这个时候的忍,并不是控制愤怒,而是在脑子里琢磨等一下我怎么把有些老师不好的行为给呈现出来。等到我开讲的时候,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是在“修理”他们,其实不是的,我并没有针对某个人,我表达的都是客观事实。比如说几点几分你做了什么,为什么你会那样做,你那样做背后反映出你人格层面的模式是怎么样,我全部客观地呈现出来。这就是“发而皆中节”,在表达的时候并不加入个人的投射,更不加个人的期待,也不加个人的喜恶,就是客观陈述。

自我管理对大家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但对我来说却是很不容易的。我要达到令自己满意的一个层面,就需要处理好我和他人的关系,尽量不去侵犯别人,这是我自我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如果你有一套方法,能保证自己不受外部事物的干扰,就算需要发泄,也能够做到只表述客观,不被情绪控制,那你就是平和的。你长期处于中和状态中,一旦你参与事物,也能够做到“中和位育”,那你就是一位自我管理很强的人。如果你去做老师的话,教出的学生大多都是具有中庸思维的人,那他们就不会太过,也不会太压抑。现在的很多老师、家长对孩子在这方面的培养是不够的,所以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其实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有一天上课,不再带着那种激情,不再通过情绪感染学员,能够带领大家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在行云流水当中,让大家看到自己,看到真相,感受到温暖和爱,而没有任何的不舒服,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学场才是真正自由的。但同时我也在害怕,如果我不通过情绪感染学员,我害怕他们投入不进去。不过我也坚信,在我不断地进步中,我会到达那个高度的。

人心向善,生命向上,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杰作,每一颗心灵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之前我们用很多的教学策略,比如搞个活动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或者针对学员的问题一个劲儿地分析,这都不是“中和”的状态,都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是你相信每一颗心灵都是充满爱的,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能力的。

如果你在真正的道上,你就不必标榜你是爱学生的,不必宣扬你用的方法是最好的,你只需要做好就行了。作为父母也是一样,只要做好自己,就在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也不必再对孩子耳提面命。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心理成长。可惜很多人觉得做起来很难,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