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认知性格:性格是天生的吗
第一节 什么是性格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那么什么是性格呢?性格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能对命运产生重要影响呢?
当教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时,一些孩子听了顿时觉得人生灰暗,苦恼于辛苦的付出;而另一些孩子听了却是按捺不住的激情,兴奋于预见的成功。毫无疑问,这两类孩子有着不同的性格,在生活中也会有迥然不同的表现。
对性格的一种定义是这样的: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在这个定义中的关键词是态度和行为方式。
性格的静态结构可以分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4部分。而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
观察上面两类性格的孩子,也许第一感觉是,一个懒惰,一个勤奋。但如果从性格结构的特征分析就会发现,懒惰和勤奋——仅仅是一种性格特质的分歧,但会导致在很多方面产生差距。
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即对社会、对集体、对工作、对劳动、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质。
毫无疑问,在对待学习和吃苦这两件事上,两类孩子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消极被迫,巴不得逃避的;另一个是积极主动,恨不得迎战的。先不说懒惰的孩子,是因为性格懒散才态度消极的,还是因为态度消极才又娇气又懒惰的;也不说勤奋的孩子,是因为恰好学习能力强、喜欢学习才态度积极的,还是态度积极才勤奋学习的。单是从态度性质的区别上,就可以看到由这种不同的态度表现会导致不同的命运路径。
比如,由懒散发展出的逃避态度和由勤奋发展出的主动态度,会在个体的人生道路上产生更多、更复杂的不同的心态、情绪和人生成果。
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其可以从意志品质的4个方面,即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上来考查。
从意志的方面考查,我们会发现懒散孩子在意志上可能更薄弱。他不只是因为教师谆谆教诲学生要勤奋和吃苦,而深感愁苦。如果走进他的生活,你会发现他可能在厕所补过昨天的作业;每次要在快睡觉之前才写作业;做事拖拖拉拉,缺乏掌控性;不守时,散散漫漫,经常不是忘了带这个就是忘了带那个;也有一颗上进心,一次次暗下决心好好学习,但是玩耍的诱惑太大了。又因为缺乏学习的坚韧性,所以懒散孩子的学习越发显得艰苦。而同时,和艰苦对比,“玩”的诱惑力更大了。因此,他很容易表现出自制力差的性格特质。
听到教师的激励感到很振奋的孩子,你从他的勤奋中也会发现一些意志上的优点。他会抓紧一切时间先完成作业;做事有重点;他可以一遍一遍地练习讲一个故事,直到符合自己的要求;他很少三分钟热度,对玩耍的诱惑有较持久的自制力。
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当我们说一个孩子,或者暴躁易怒,或者喜怒无常,或者无精打采,或者闷闷不乐,或者欢快活泼,我们往往无意识中是指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情绪特征。
说到情绪,虽然很多时候以负面的含义出现,但事实上,当我们谈论一个人的性格,尤其是社交背景下的性格,我们也许更多的是指他性格情绪特征中的情绪能力。
人们希望儿童能获得情绪能力。这个概念是用来指儿童处理自己的情绪、理解和应对他人情绪的能力。
也许,在很多时候能够打破交往壁垒的,恰恰不是性格优势,而是性格中的情绪交流能力。
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质。
有些孩子,我们说他很有主见,事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意;有些孩子很顽固,抱定了一个观念就怎么也不肯放手,哪怕再多相反的证据摆在面前他也视而不见。而观察在一起做游戏的孩子会发现,有些表现出对现实环境、规则的唯一关注和深刻领会;有些则会对更灵性的事物投入兴趣,对现实的认知显得比较迟钝。
所以,当我们谈论一个孩子是有主见,还是没主见;是顽固不化,还是通情达理;是更机灵,还是更单纯,我们其实在谈论他性格中的理智特征:他在认知事物时,是倾向于尊重现实,独立思考,还是随大流;是固守自我,还是接受事实;是只关注有用的,还是对无用而有趣的东西也保持关注。
性格之所以被重视,也许就是因为它看似简单的表象之外,有更深刻的心理背景。性格包括多方面的素质因素,各种素质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会产生向着积极或消极方向发展的性格趋向、情绪感受、认知态度。而这一切往往直接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
在我们强调性格的重要性时,我们其实强调了一个人在态度上、意志上、情绪上、理智上的诸多素质。而这些素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其带来的不同后果。一个孩子逐渐成形的态度模式和习惯化的行为模式,从某种方式上说,不就是一幅画就了的命运图卷吗?
第二节 性格的变动性
在《安徒生童话》里,有一个并不十分有名的故事《踩着面包走的女孩》。乍看起来这好像是教育小孩要知道珍惜、不骄傲、不虚荣、不任性,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教训。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一个孩子,他的性格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起初,小女孩英格尔是个无知、单纯,甚至有些残忍的小孩,就像很多小孩在小时候做过的,她会拽下苍蝇的翅膀,或者把大甲虫和金龟子扎在大头针上取乐;她看到母亲衣衫褴褛,第一感觉是感到羞耻;她并不珍惜得之不易的大面包,因为怕弄脏自己的新鞋子,她毫不犹豫地把面包扔到污泥里,当作垫脚石。
作为惩罚,她沉到了黑泥坑里,身体动弹不得。她在自己的痛苦中,先后体验了苍蝇的痛苦、意识到母亲的可怜、认知到自己的错误,并真心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忏悔。
还是这一个小女孩,在变成小鸟之后,却生发出分享之心。她把自己辛辛苦苦找到的麦粒和面包屑,慷慨地分给其他饥饿的小鸟吃。
这种分享之心和她从前的残忍自私相比,最核心的变化就是她走出了狭小的自我,能够看到别人了,能够看到别人的痛苦了,也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事物了,而不仅仅是只看到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相似的例子。一个小时候曾伤害过小动物的小孩,长大了也许会发展出一种特别柔软的性格,你会发现他更有同理心,更容易感受别人的痛苦,善良得出奇。
这是怎么回事呢?
性格的静态结构的几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
不难看出,随着年龄和体验的增长,一个孩子认知的改变会影响到他性格中的态度特征。他也许有了痛苦的体验所以开始思考痛苦,能对别的人、别的痛苦感同身受;他也许通过学习,知道应该尊重所有的生命,所以不再从无知中寻求快乐。
性格中各个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形成了性格的动态特点。
我们有时会惊讶地发现,小孩长大了之后,性格似乎变了。比如,同样是好争辩的小孩,一个长大了以后发展了争辩的负面特点,成了一个喜欢抬杠的人,附带着有点儿愤世嫉俗的情绪特征和狭窄固执的理智特征;而另一个小孩长大后却变得理性平和了许多。但如果追根溯源,你依然能够看到他身上“好争辩”的特点,只是这种争辩的特点朝着更有建设性的方向发展了。在这个长大了的小孩身上,在他的理性、更强的辨别力、更有意识的情绪平衡、更开放的认知态度上,我们仍能感受到“好争辩”这一性格特点对他的发展影响,但现在几乎看不出来,是因为他的需求获得已经不是以争辩的方式,而或许是以努力工作的方式。
在这两个好争辩的小孩身上,是什么让他们具备的共同性格特点在成年后有了迥异的表现。他们也许生活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如果聚焦到他们的性格上,他们的性格在关键点上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态度上,理性平和者也许比好抬杠者更有上进心;在意志上,前者更有自制力;在理智上,前者对待生活更诚实、更客观。这些性格特质作用于他“好争辩”的特点决定了这一性格特点,会以较积极的方式发展。
相比发展了“争辩”负面特质的孩子,他还具备一个优点,那就是他更新了他表达性格的方式。这个表达,不仅是指口头表达,还是指一个人表达性格本质的方式。也就是性格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如果一个孩子表达性格的方式没有随着年龄而更新,这种不合时宜的表达方式就容易给自己带来挫折感。
反过来,从一个人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性格表达方式,可以推知他的性格在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各方面可能存在的深层特征。他可能始终没有发展好自制力,从不想通过让他人接受的方式获得认可。他其他的性格特质没有对他“好争辩”的性格特点提供很好的发展协助。
第三节 什么是所谓的好性格
我们在平常谈到孩子的时候,有时候会说这真是个好孩子。有时候又会评价另一个小孩说,这个孩子有个好性格。事实上,我们有可能在无意识中,已经感觉到“好孩子”和“好性格”是两回事。
一个好孩子不一定有我们认为的好性格。
大文豪马克·吐温塑造的著名儿童形象汤姆·索亚,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他的性格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好性格。但是当他的老姨母误以为他死了的时候,她哭着说,汤姆虽然又淘气又不懂事,但他是天底下心肠最好的孩子。虽然他又打架又逃学,又偷老姨母的果酱吃,又不爱讲卫生,但汤姆无疑是个好孩子。衡量他是不是一个好孩子,重点在于他的意图。就像老姨母说的,他从没安过什么坏心眼儿。
一个好性格的要求和衡量标准,虽然很少被赋予明确的说明,但事实上可能复杂得多。
如果说好孩子的好,重点在于他的心地、意图,呈现的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状态,那么好性格要求更多的是可操作性。它的交流性、适应性、理智性、良好的情绪、有活力,在大人的直觉里,说一个孩子性格好时,已经模糊地包含了在这一些方面的判断标准。
交流性:有些孩子一下子就能带给我们很好的情绪感受。比如,他很善于表达,既能把自己的想法——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表达得很清楚,能让人充分领会他的意图而不至于因为误解而愤怒,又善于领会别人的意思;他情绪饱满愉快,并善于把这种好情绪分享和感染他人。在这种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立刻认为这类孩子有个好性格。
它背后的含义是,在人际互动上有较好的能力;有较好的人际互动能力就有可能为较好的社会化打好基础;做到了较好的社会化,就会较少担心他出现情绪问题。
适应性:对很多家长来说,孩子能不能融入环境,能不能对环境既不过分地退缩排斥,又不会有抗拒心和攻击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孩子会不会让自己过分操心、会不会给自己找太多麻烦,还有孩子会不会健康快乐地发展。
“适应性”听起来是个很简单的词,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所以,家长容易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又因为潜意识的简单,在孩子达不到要求的时候生气发火。实际上,适应性对应的是环境的要求和标准。
什么是环境的要求和标准?就是环境对态度、行为方式、情绪的强度和表达、人际交流的方式、做事的能力,自有一套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能领会、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要求,减少和环境的摩擦,在环境中没有明显不适感的孩子,也就容易给大人一种性格好的感觉。
理智性:说到底,好性格也许强调的就是和外部的链接意愿与链接能力。链接意愿强的孩子,可能表现得更活泼,情绪感染能力更强。同时,可能也表现出对环境更强的关注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这其中就表现出性格的理智特征,即让人觉得这个孩子性格好,是因为他能听进去道理,好沟通;他展现出很重要的理解能力,能理解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比如,知道回家晚了妈妈会担心,所以理解妈妈让自己晚回家就要打电话的要求。在这种通情达理的背后,让人感觉这一性格特点很好,是因为理智也会适度地决定性格的柔软性。
良好的情绪:好性格通常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拥有这种性格的孩子,自身就是很愉悦的。他不容易生气,不容易钻牛角尖,更少有对抗性的负面情绪。在他的良好情绪中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东西,那就是对环境的接受度高。对待周围的环境、环境提出的要求、和性格各异的小伙伴相处,他都以同样愉悦的态度来接受。
他愉悦的情绪似乎使他很少对环境提要求,比如,他不必在意哪些人他喜欢而哪些人他不喜欢;他不用预先期待什么样的环境和害怕讨厌什么样的环境;他不必界定想干什么或不想干什么。这让他的性格在和环境的相处过程中,很少有不情愿的情形,很少表现出畏难情绪和冲突,而更多的是配合。
第四节 坏性格也有价值
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引起警觉的是,不要把所谓的好性格和坏性格看得过于绝对化了。因势利导才是比较聪明的选择。定义性格是好是坏,有时要看它所处的情境——好性格,只是我们在这种情境中,更需要强调的性格特质。这不意味着“坏性格”本身就没有价值。
这里谈到的所谓“坏性格”,并不含有道德意义,而是那些和好性格的特征相对的性格特质。
有的孩子性格执拗,难以沟通,对别人来说很简单、很好理解的事,到了他那儿怎么都说不通。此时,往往人们只会看到他毫无道理的固执己见。但是抛开执拗这个特点,展开它的附带性格属性应该受到关注,因为执拗的孩子会更有坚定的、能吃苦的、有毅力的、不服输的意志优势。敏感的孩子既是胆怯的、对小挫折更容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同时,他对待事物更敏锐、更会看眼色,情绪和情感也更丰富;或者一个不太合群的孩子,也许他也有主见、有个性的一面。
“坏性格”本身的价值:“好性格”“坏性格”也许在不同的方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性子慢,通常不被认为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好性格,有时还会被调侃。也就是说,在需要速度的情境中,这很可能是个性格缺陷。但是换一种情境,如果强调的是细致、耐心,那性子慢具有的优势——认真、慢工出细活,就凸显出来了。
那么比较糟心的情况是,在不得不要求速度的时候,一个小孩为了改掉自己写字慢的毛病,连带着把本来写得认真漂亮的字也写坏了。那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他再怎么努力也只是仅仅能跟上班级大部队的书写速度而已;但付出的代价是他再无其他优势,不仅书写速度慢,字也写得潦草。因此不管是从书写速度的角度,还是从书写效果的角度,他都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了。
也就是说,性子慢,作为一种自身具备价值的性格特质,它有价值的一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虽然在很多时候,在时间限制下,“性子慢”是不得不进行训练和改善的一种性格特质,但是从父母作为孩子的私人指导的角度考虑,完全把“性子慢”看成没有一点儿价值的性格缺点是不明智的。在可以掌控的教育领域,怎么把孩子性格中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比单纯的以用“好性格”的框架生硬地塑造孩子也许来得更有成果。
“坏性格”的动力优势:除了自身可能具备的价值,所谓“坏性格”还有一项优势就是性格和环境之间的冲突,会带来思考升级、性格提升,并由此产生更深刻的个人成长。
毫无疑问,对“好性格”的定义而言,“好性格”和环境的相处,一般来说要比“坏性格”来得容易和融洽。不论是从人际相处上,从个人的情绪上,还是从对环境要求的适应性上,“坏性格”的孩子遇到的困难、不顺遂和与环境产生的矛盾,可能都要比“好性格”的孩子多,也因此可能体验更多的不良情绪。
但就是在这样的冲突中,对部分孩子来说,成长的动力产生了。绝对对立的事物之间才能产生能力的流动,完全同质的事物之间是产生不了的。他要在这种性格的不适中,不断地探知自我,也不断地探知世界。他不得不调整自己性格中的某些部分,来适应外界的要求。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他不得不付出额外的努力。而这种额外的努力,会带来新的体验、新的洞察、新的收获。
因此,在性格和环境要求的对立矛盾中,那些所谓的“坏性格”,也许需要一个人终其一生,不断地付出额外的努力,不断地完善、升华这种性格特质中正面和负面的价值,来协调性格和环境的关系,而这反而有可能成为其持续一生的成长动力。
第五节 性格的互动:孩子塑造父母的态度,父母塑造孩子的性格
在家庭教育中,似乎存在一种不成文的观点,那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单向的。由相对强势权威的父母来主导对孩子的教育和性格养成。而孩子本身对这种教育的好坏、性格的养成,似乎是置身事外的,这一切都和他没关系,他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在长大成人后显示出某些方面相反的性格,在社会上取得有差距的成绩,那么人们多半会认为,除了他们天生性格不同,就家庭教育的性格养成上,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态度为什么不同呢?也许有父母偏心的成分,总有哪一个孩子更讨父母喜欢一些。但这种偏心,也不全是一种不公平的故意。父母不一定是故意对这个孩子态度更和蔼,笑得更多,不自觉地表现出更多的喜爱和赞赏。它很可能是一种自然的回应,是和不同的性格打交道而引起的不同感受。
同一个妈妈,在一个孩子这里可能3句话说不完,就暴躁起来,看起来脾气坏,没耐心;但和另一个孩子在一起时,却很少发脾气。这个逻辑往往是这样的,并不是像不得宠的姐姐想的那样,妈妈是因为喜欢妹妹才对妹妹脾气好,而是因为和妹妹说话不费事,自己不会被惹得发脾气,才喜欢妹妹的。
对同一件事,比如,要求俩姐妹回家晚了要打电话,妹妹的反应是,非常理解妈妈的担心,立刻痛快地答应;而姐姐却固执地摇头,妈妈的态度可能就从一开始的和颜悦色、试图讲理、寻求沟通,到生气发火,直至大发雷霆。
气质会影响环境,环境又会影响气质变为稳定人格特质的方式。比如,父母对待一个总是烦躁、好动的孩子和一个总是安静、睡觉的孩子的方式也会不同。这使好动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与其他气质类型的孩子不同。气质还会使父母以外的他人产生对孩子的期待,从而影响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
可以说,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在某些细微的地方会受到不同的对待。而这些不同的对待,部分是因为他们天生的气质、性格、秉性的不同,造成父母、他人对他们态度的差异。而反过来说,这些来自父母和他人态度上的差异,又可能对孩子的性格养成,造成不同的影响。
现在,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来自父母的态度和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比如,焦虑的父母容易把焦虑的情绪传染给孩子;或者那些遇事喜欢指责孩子、抱怨孩子的父母,更有可能令孩子养成遇事容易紧张、胆怯的性格。进而会对孩子的情绪、自我感受造成影响,在孩子成人后,这种性格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似乎父母的态度和情绪并不是一件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就能轻易扭转的事。就像学游泳,别人告诉了你游泳的技巧,但要真正掌握,还要付出很多辛苦的锻炼。因为在亲子关系的设定中,我们习惯于假设一个前提,那就是父母是强大的、有自制力的、有爱的能力的。但这个前提往往需要重新审视。如果不重新审视,而只是把目光锁定在孩子身上,就可能发现不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童话故事《巫王》中,文章作者呈现给我们一个受伤的父亲形象。童话中的国王,因为王后的去世,而无法从伤痛中恢复,他忽视了自己的儿子。但诚如文章中所说:“他虽然忽视儿子,但并非出于恶意或冷漠,而是悲痛使然。他创巨痛深,无法给予儿子任何心理上的支持。”关键点就在这里:他们只是“无法给予更多,并非不愿给予”。
也许有很多父母也是如此,不是不知道应该对孩子更包容,更有耐心,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焦虑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但是他没有能力、也许是暂时没有这种能力给予孩子更好的性格养成影响。
我们需要正视的是,父母不会因为他的身份变成了父母,就一下子变得无所不能的强大。他有自己的承受能力,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有自己的成长伤痛,有自己亟待解决的隐忧问题。他本想以自己还不完善的、残缺的成长,对另一个生命形成完善的影响。但这个要求本身就可能只是指导性的,而不能是绝对的。
在国王父亲和儿子争夺公主的过程中,我们会惊讶于他是这样自私,但他行为的深邃因素在于,他这样做不是为了享受,而是“因为他迫切需要,不顾一切”。
在我们想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积极影响的时候,也许最重要的不是一再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态度,又在一次次失败了的时候感到懊恼,而是留意自己是否脆弱,是否在某些方面脆弱到迫切需要支撑,而根本无法提供孩子需要的支撑,甚至还和孩子争夺心理上的舒适感。只有我们深刻认知自己,并做出积极改变,才会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六节 性格层次性:孩子的“表面性格”和“深层性格”
通常我们在形容一个孩子的性格时,不小心就会流于简单化、类型化。比如,我们会一下子形容一个孩子性格外向,或是内向;说到一个孩子性格害羞就以为他同时也是退缩的;看到他穿衣服慢就认为他是个慢性子。
殊不知,在有些孩子身上会同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性格。大胆想象,既然我们在结婚的时候,可以找性格互补的对象,那从遗传学上,是不是也有可能把互相对立的性格特质遗传给孩子呢?一个乐观的父亲和一个悲观的母亲,难道只能完整地把自己这一方面的特质遗传给孩子吗?孩子一定是要么像父亲一样乐观,要么像母亲一样悲观吗?难道没有可能他既乐观又悲观,在某些事上乐观,在某些事上悲观吗?
一个孩子,他看上去比别的孩子更大胆、更冲动,有时甚至更富于表现力。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他长大后似乎就变了,他变得退缩了,不善于表达了。另一孩子,你打发他穿衣服的时候,他磨磨蹭蹭,慢慢腾腾,你大声地一再告诉他快迟到了,要快点儿,他还是一点儿都不着急的样子,看起来就是个性子慢的孩子。但是,他学起习来,却一点儿也不含糊,他会飞速地抓紧一切时间,高效地完成作业。
还有的孩子,就像家长经常吐槽的,在家里那是一个乱啊,怎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也不会动动指头收拾房间的。但在学校里,书桌整整齐齐,卫生保持优秀。那么,这个孩子到底是讲卫生还是不讲卫生?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最能说明个体人格的几个特质叫作核心特质。
当我们想了解某个人时,先确定他的核心特质,然后确定他在每一特质维度上处在什么水平。虽然不同的人核心特质数量不同,但奥尔波特认为,有时一个单一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格。这些为数不多的人可以用一种首要特质来描述。
如果一个孩子又大胆又害羞、又悲观又乐观、又勇敢又胆怯,有时很懒惰、有时很勤快、有些事性子急、有些事性子慢,那也许比较好的了解他的角度,就是找到他的核心特质,或者可以说深层性格。
一个孩子在小时候有些性格特质表现得比较明显亮眼,也许只是因为,他表达这些性格特质的方式适合他当时的年龄、当时的环境和当时所接触的人。所以,他可以轻易地把这种特质表现出来。比如,他在玩游戏时是大胆活泼的,但是,随着他的成长,他表现大胆活泼的孩子气的方式也许不再适用,因此,他本性中存在的害羞退缩,因为使他看起来好像变成了一个害羞的人。那么,他是否同时存在两种对立的核心特质,哪一种占上风、表现明显只看当时哪一种环境因素和他的发展水平更适合。
比如,一个小时候和小朋友玩,却很少说话、好像不太开朗、不太会交朋友的孩子,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担心他以后不能较好的合群。但他长大后却是一个特别容易融入群体、群体亲和性强的孩子。
如果深入观察会发现,在合群这件事上,孩子小时候话少、显得怯生只是一种表面性格,或者说是次级性格。他话少,可能只是他的深层性格在语言方面、兴趣方面的发展还没有展开。但他表现出对群体的高度贴合性,在他的性格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可能会成为他最显著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越来越善于用群体通行的语言表达情绪和观点。
有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会注意审视自己的性格,如果觉得哪一点妨碍了自己的发展,他就会在这一方面下功夫。比如,如果他想在大众面前不那么害羞,更大方一点儿,也许有一天,曾经认识他的人发现他变了,变得大方了,但他是不是真的性格开朗了呢?认定他的核心特质,入手处也许不在于他是性格害羞,还是性格开朗,更准确地认定方向是他性格中改善自我的能力——进取,这一特质更接近他性格的核心特质。
我们在试图了解孩子的性格时,也很需要拨开有些表面的性格,就算有些性格看起来是孩子的主要性格特质。一个在外面表现良好,一回到家里却到处乱扔袜子的孩子,单纯从他是否爱干净的角度是很难得出他的性格结论的。不如从他是善于配合,还是害怕惩罚,或是性格被动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性格,这样更能了解得透彻,也更有可能看到他长远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