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恒星的死亡: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太阳和地球大约有45亿年历史,这约为宇宙年龄的1/3。再过大约65亿年,太阳将会燃尽它内部的核燃料。然后,它将会燃烧内核表层的燃料,它的外层面将开始膨胀,期间会把地球烤干并包裹起来。当这部分燃料也耗尽时,它便开始塌缩为一颗与地球大小差不多的白矮星,但是密度要比后者大100万倍。白矮星会逐渐冷却,再过几百亿年以后会变成一颗致密的、无光的死星。
那些质量比太阳大很多的恒星燃烧得非常快,之后可能会塌缩成一颗中子星或一个黑洞。
中子星的质量一般是太阳质量的1~3倍,周长大约为75~100千米(与芝加哥的大小差不多),密度和原子核的密度一样大,达到了100万亿倍岩石或者地球的密度。实际上,中子星基本上纯粹是由原子核构成的:一个挨着一个。
黑洞(见第4章)却不一样。它们完全是而且仅仅是由弯曲的时间和弯曲的空间构成的(我会在第3章解释这个奇怪的论断)。它们不包含物质,但是却有表面,被称作“事件视界”,或简称“视界”。没有东西可以逃离它们,甚至光。这也是它们之所以如此漆黑的原因。黑洞的表面积和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表面积越大。
图1-5 一颗白矮星(左)、中子星(中)和黑洞(右),质量都是1.2倍太阳质量。对于白矮星,我只画了它表面的一小部分
一个黑洞如果有一颗典型的中子星或白矮星的质量(一般来说大约是1.2倍太阳质量),那么它的周长将会是22千米:这个值是中子星的1/4,白矮星的千分之一(见图1-5)。
因为一般恒星的质量不会超过100倍的太阳质量,变成黑洞的恒星也是如此。
星系中心巨型黑洞的质量可以达到100万甚至200亿倍太阳质量。因此,它们不可能是恒星死亡后的产物。它们的形成过程有其他方式,也许源自于许多小黑洞的聚和,也许源自于巨大的气体云的塌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