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ARM体系结构
计算机的指令集一般可分为4种:复杂指令集(CISC)、精简指令集(RISC)、显式并行指令集(EPIC)和超长指令字指令集(VLIW)。我们在嵌入式学习和工作中需要经常打交道的是RISC指令集。RISC指令集相对于CISC指令集,主要有以下特点。
● Load/Store架构,CPU不能直接处理内存中的数据,要先将内存中的数据Load(加载)到寄存器中才能操作,然后将处理结果Store(存储)到内存中。
● 固定的指令长度、单周期指令。
● 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寄存器来存储数据,而不是使用内存中的堆栈,效率更高。
ARM指令集虽然属于RISC,但是和原汁原味的RISC相比,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具体如下。
● ARM有桶型移位寄存器,单周期内可以完成数据的各种移位操作。
● 并不是所有的ARM指令都是单周期的。
● ARM有16位的Thumb指令集,是32位ARM指令集的压缩形式,提高了代码密度。
● 条件执行:通过指令组合,减少了分支指令数目,提高了代码密度。
● 增加了DSP、SIMD/NEON等指令。
ARM处理器有多种工作模式,如表3-1所示。应用程序正常运行时,ARM处理器工作在用户模式(User mode),当程序运行出错或有中断发生时,ARM处理器就会切换到对应的特权工作模式。用户模式属于普通模式,有些特权指令是运行不了的,需要切换到特权模式下才能运行。在ARM处理器中,除了用户模式是普通模式,剩下的几种工作模式都属于特权模式。
表3-1 ARM处理器的不同工作模式
为了保证计算机能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行,CPU提供了多种工作模式和权限管理。应用程序正常运行时,处理器处于普通模式,没有权限对内存和底层硬件进行操作。应用程序如果要读写磁盘上的音频数据,驱动声卡播放音乐,往屏幕写数据显示歌词,则要首先通过系统调用或软中断进入处理器特权模式,运行操作系统内核或硬件驱动代码,才能对底层的硬件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在ARM处理器内部,除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单元、逻辑运算单元、浮点运算单元和控制单元,还有一系列寄存器,包括各种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用来控制处理器的运行,保存程序运行时的各种状态和临时结果,如图3-1所示。
图3-1 ARM处理器中的寄存器
(来源:ARM官方手册)
ARM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分为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两种。寄存器R0~R12属于通用寄存器,除了FIQ工作模式,在其他工作模式下这些寄存器都是共用、共享的:R0~R3通常用来传递函数参数,R4~R11用来保存程序运算的中间结果或函数的局部变量等,R12常用来作为函数调用过程中的临时寄存器。ARM处理器有多种工作模式,除了这些在各个模式下通用的寄存器,还有一些寄存器在各自的工作模式下是独立存在的,如R13、R14、R15、CPSP、SPSR寄存器,在每个工作模式下都有自己单独的寄存器。R13寄存器又称为堆栈指针寄存器(Stack Pointer,SP),用来维护和管理函数调用过程中的栈帧变化,R13总是指向当前正在运行的函数的栈帧,一般不能再用作其他用途。R14寄存器又称为链接寄存器(Link Register,LR),在函数调用过程中主要用来保存上一级函数调用者的返回地址。寄存器R15又称为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CPU从内存取指令执行,就是默认从PC保存的地址中取的,每取一次指令,PC寄存器的地址值自动增加。CPU一条一条不停地取指令,程序也就源源不断地一直运行下去。在ARM三级流水线中,PC指针的值等于当前正在运行的指令地址+8,后续的32位处理器虽然流水线的级数不断增加,但为了简化编程,PC指针的值继续延续了这种计算方式。
当前处理器状态寄存器(Current Processor State Register,CPSR)主要用来表征当前处理器的运行状态。除了各种状态位、标志位,CPSR寄存器里也有一些控制位,用来切换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和中断使能控制。CPSR寄存器各个标志位、控制位的详细说明如图3-2所示。
图3-2 CPSR寄存器的标志位、控制位的详细说明
在每种工作模式下,都有一个单独的程序状态保存寄存器(Saved Processor State Register,SPSR)。当ARM处理器切换工作模式或发生异常时,SPSR用来保存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处理器现场,即将CPSR寄存器的值保存到当前工作模式下的SPSR寄存器。当ARM处理器从异常返回时,就可以从SPSR寄存器中恢复原先的处理器状态,切换到原来的工作模式继续运行。
在ARM所有的工作模式中,有一种工作模式比较特殊,即FIQ模式。为了快速响应中断,减少中断现场保护带来的时间开销,在FIQ工作模式下,ARM处理器有自己独享的R8~R12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