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集群:大型数据中心资源调度与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集群资源调度

本书中的集群调度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聚焦于资源侧的调度,如虚拟机调度(IaaS资源)、容器调度(PaaS资源)。服务调度(SaaS资源)不属于本书讨论的范畴,如流量调度[4]、FaaS[5]函数计算等。本书也不讨论机房建设、机架部署、供电、服务器硬件研发等。用一句话概述本书中的集群调度,就是:将一些物理机组成一个资源池,在逻辑上分为多个集群,从集群视角将这些资源以虚拟机或容器为单位进行切分,交付上游系统。上游系统基于资源,实现面向最终应用服务的需求,做进一步处理,例如PaaS服务运维、安装业务软件等。

1.3.1 资源调度解决什么问题

在给定的资源池中,按照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筛选合适的宿主机,生成相应规格的虚拟机或者容器实例,并最大限度地确保资源池的资源分配率最高,即碎片最小。同时,在资源实例运行时过程中,在不影响业务服务质量、稳定性的前提下,集群利用率最优。通俗地讲,应用扩容时,只需提交一个应用分组(对应关联资源实例规格、实例约束条件)、资源位置和资源数量,调度系统就会自动选择最佳资源坑位,申请应用所需的网络资源,如网络IP地址、网络安全组(VPC)、计算资源(CPU、vCPU)、存储资源(Buffer、磁盘)、安全分组(Security Group)、位置(Pod、Rack、Switch)等各种资源。

所面临的挑战是在集群资源调度过程中,始终需要考虑平衡成本、稳定性和效率问题。在不同的场景下,某些维度权重更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电商平台大型促销活动,稳定性优先。在资源编排持续交付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编排关系可预知、可控、逐步收敛,而对资源利用率不会贸然要求很高的目标值,如cpu avg util 55%。这个约束不是不关注成本问题和大促资源利用率,而是说稳定性优先,资源利用率靠后。解决大促资源成本问题,一种方法是提高大促集群利用率(负载均衡、减少局部热点、提高整体利用率),减少服务器的采购;另一种方法是租用云服务器,快上快下,发挥云端突发资源供给优势,同时也可以提高链路效率等。

1.3.2 资源描述

本书中集群调度的切入点是资源调度,因此,首先需要理解资源——集群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如CPU、内存、磁盘等资源(假设网络资源不是瓶颈,网络平面共享)。对资源的定义和描述,本书从分层的视角来进行,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日常答疑碰到的问题,其定位和处理往往是由对应模块的负责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支持的。从资源使用者的视角是不区分资源是否分层的,使用者看到的是计算实例资源[4]

1.资源——分层

在数据中心有很多“资源”,按照分层的视角,每一层都有相应的资源抽象,每一种抽象都可以被理解为广义上资源调度的一个调度因子。这里给出一种拓扑属性的分层结构,如图1-6所示。左图是分层抽象,顺序是:服务、应用、交换机、机架、物理机,其中cpuset[7]是宿主机范围的核心资源抽象;右图是资源抽象,顺序是:RT/QPS/ClusterSLA、应用状态/应用单元/应用站点/数量/亲和性、网络、功耗、Cgroup资源。

cpuset这一层资源的隔离主要依赖内核Cgroup等Linux Container[8]相关技术实现。这一层的抽象不直接关联具体的业务属性,对外展现的是一个个进程,以及进程的CPU、内存、磁盘、I/O、网络的运行时特征。这一层映射到成本、稳定性、效率,依赖宿主机内核资源的调度、隔离、共享机制和实现策略。

img

图1-6 资源分层

下面对cpuset资源做进一步的分类分析,如图1-7所示。

随着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分离、网络带宽的升级,在新一代云服务器基础设施下,CPU、内存和CPU Cache的调配是资源调度系统需要持续深入关注的,而磁盘和网络的瓶颈会越来越小[5]

img

图1-7 cpuset资源分类

除了基本的Cgroup概念,其实Cgroup V1、V2及Node的特性,对于进程创建前资源参数的选择、运行时的稳定性、单机本地资源的微调及性能数据的收集计算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建议读者深入了解Cgroup V2[9]相关原理、参数含义等,这里不做进一步说明。

2.资源——属性

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开源调度系统中,对资源有如下一些特有的描述,本书将其称为“资源属性”。

● 压缩与不可压缩资源:可压缩资源有CPU、网络;不可压缩资源有内存、磁盘。这里的“压缩”体现在超卖场景下,指原本一份资源对多个资源组进程(如容器或者虚拟机)可见并分时共享。多个用户能同时看到资源视图,同时拥有资源的使用权(微观上,依然是分时共享;宏观上,所见即所得)。就拿CPU来说,超卖共享可以是共享cpushare或者共享cpuset。“不可压缩”体现为资源视图唯一对一个容器或者虚拟机可见。就拿磁盘来说,磁盘大小是多少就是多少,没法压缩。

● 虚拟资源:各种tag,如appStatus、appAffinity等。

● 实体资源:CPU、内存、磁盘、网络等。

● 位置资源:Pod、Rack、Region、Zone、NC[6]等。

资源属性的实践分享

可压缩资源在时空上往往体现出多个Workload同时对同一份资源可见,彼此之间可以进行资源的竞争和共享。竞争和共享是客观存在的,不用纠结资源可否不竞争、不共享。实践建议:直面资源竞争和共享,关注竞争和共享的程度,结合应用承载的波动能力等,最终一起实现基于SLA的服务质量。例如,一个无状态的Web应用有1000个实例节点,其中5%(影响的规模)的实例节点随机发生了竞争,竞争的程度(影响的维度、持续的时间)如CPU负载从10%提升到30%、持续时间为1~2秒(不是持续十几分钟),那么对于应用整体来说,影响是可以忽略的。而明显的影响是指,用户的浏览、购买或下单完全卡住或者明显中断。例如,在混部场景下,长周期任务和短周期任务,或者延迟敏感任务和非延迟敏感任务,在运行过程中会共享NC的CPU、网络资源。CPU、网络资源表现出“可压缩”的属性。

不可压缩资源在时空上往往反映出同一份资源只对一个Workload可见。例如,不同的Workload分时共享,保障磁盘空间满足需求。

虚拟资源一般服务于运维、管控类需求,在逻辑上对Workload进行管理和运维。一般情况下,调度器不予以感知,交给上游平台或者业务研发部门自己处理。其中,打散度[7]、应用任务等级在部分场景下是需要透传到调度器的。追求确定性稳定性、利用率的提升时,打散度、应用任务等级就是重要的编排因子。通过对资源实例的打散编排,可以避免单个物理节点故障对整体业务产生大范围影响[8]。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带来资源的竞争和任务的动态降级,由此可见,应用任务等级就是重要的指标。应用任务等级与应用自身的响应时间、应用在业务中的角色、应用的成本预算等都有关系,需要综合评估。

位置资源在高可用、稳定性架构设计和实践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一般通过业务单元级别充分打散(地域或可用区级别的容灾)、业务单元内充分内聚(计算、存储、网络本地化,响应时间更短)、多单元部署,来平衡局部网络级别故障的影响面。如果业务天然存在某种中心化属性,无法单元化,就需要另行设计。例如,单点故障的快速失败转移(Fast Fail Over)、快速启动热备系统(Fast Backup)、业务一致性转为存储一致性等。

1.3.3 如何调度资源

基于Workload资源分配视角,如图1-8所示,长方形代表宿主机(NC),不同颜色的圆形、椭圆性代表不同资源特征的实例。如图1-9所示,新的Workload需要被分配到集群中,资源调度器进行资源调度决策,选择合适的NC来承载新的Workload需求。这里假设:集群已有充分的剩余资源可供资源调度器选择最合适的NC。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成装箱的过程:将物理机看作箱子,将Workload看作一个细小的有形状的“商品”,然后选择合适的物理机(箱子)将Workload这个小“商品”装进去,箱子装得越满越好。

img

图1-8 资源调度快照

img

图1-9 新的Workload分配


[1]这里的分层不是业界通用的,仅仅是服务于本书内容而人为设定的一个划分。

[2]对于有状态的任务,迁移性成本会比较高,需要避免大量有状态业务的扎堆部署。

[3]在交易场景下,一些资源天然承载的经济影响是有差异的。

[4]截至2019年9月,主流业务需要的计算处理服务,依然要求使用者对资源实例、资源位置有所感知,未来函数计算等Serveless[6]研发运维模式,可能应用Owner对计算实例透明,关注点集中在服务能力、SLA上。

[5]深入理解磁盘和网络的资源隔离控制,推荐几个入门级别的资源链接:见链接106~链接108。

[6]本书中出现的NC(Node Controller),统称为“物理机”。

[7]定义一个应用的容器或者宿主机实例,允许部署在同一台宿主机、同一个机架、同一个Pod中的数量或者占比。

[8]通俗地讲,就是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是常态的,所以减小故障对整体的影响面是持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