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云南省大理市鹤庆县的松坪村,是少数民族连片特困高寒山区的典型贫困村庄。该村贫困具有历史性、长期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但自20世纪末以来,在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该村反贫困工作效果显著,对农民赋权方面的经验对全国的反贫困工作十分有借鉴意义。尤其是扶贫项目的发展,不仅有效地推动了村民和村庄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于村民能力建设——赋权有很大的成效。村民主动、普遍参与到反贫困进程中,了解和关心村庄的发展。这也为以国家为主体的扶贫项目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的扶贫方式的综合性运用,也是现阶段最需要进行探索的扶贫路径。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在松坪村政府和六合乡收集的各类资料,并在阅读相关反贫困文献后,完成该调研报告的写作。该调研报告主要介绍松坪村有效的反贫困经验,希望给予以后扶贫工作一定的指导。
该调研报告共分为六个章节,具体阐述松坪村的扶贫状况和当地扶贫经验。第一章为松坪村的基本情况,对松坪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进行具体介绍。松坪村是位于云南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庄,属于连片特困地区。第二章为扶贫开发:从区域到主体,集中阐述国家对该村的扶贫政策与措施。对于高寒山区来说,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和水力设施建设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解决了当地面临的水、路难题。第三章为社区主导型发展,即CDD项目。自2013年起,松坪社区进行项目试点,共有14个村民小组参与自主发展项目,并且获得良好效果。第四章为社区发展基金,即CDF项目。该项目由1999年在松坪社区推行的小额信贷项目转化而来,成为社区持续、综合的发展机制。扶贫项目的实施是松坪社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值得长期关注。第五章是对政府主导和社区主导的扶贫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精准扶贫的主体性逻辑,以及在中国扶贫发展历程中的赋权情况。第六章则是精准扶贫经验总结,提出创新主体性精准扶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