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医养结合服务关键要素
一 医疗资源配置等级决定了服务触达深度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中,医疗资源的配置程度决定了整体的服务深度。医疗资源配置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机构为一级及以上,如养老机构+一级/二级康复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护理院,或一级或二级医疗机构做服务扩增,增设养老机构,彼此独立运营又相互服务协同。这一类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医养结合,一级以上的独立医疗载体在服务规模、服务资源上具有更强的服务能力,基本可以达到危急症以外的常见慢病诊疗、康复理疗、术后护理、院前急救等比较全面的服务能力。
第二类,医疗机构为内设医务室。这一类仅能满足机构在住老人健康管理、慢病开药、术后基础护理等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第三类,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为主,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或以驿站和护理站为服务载体,开展上门养老照料和基础护理服务。这一类满足的是居家老人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护理服务和基础生活照料服务需求。
二 医养结合模式中医疗的精准定位是单体良性发展的要素
医养结合模式中,医疗如何不成为成本中心,且能够独立生存并实现良性发展,对其进行精准定位是最基本的。现阶段的客群主要为30后、40后,他们的支付能力不足,而且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因此采用高端妇幼模式不一定能够行得通。医疗服务要紧紧围绕主要群体的服务需求,根据地理位置、周边居民的人口基数及消费能力、周边医疗机构的布局及服务特色等合理进行定位和特色打造,精确地抓住内外部市场需求。做好定位,提供有效的服务供给,是现阶段市场竞争环境下医养结合生存发展的基本。
三 打通支付渠道是医疗机构拉动服务的核心要素
医养结合模式中,医疗服务除了提供专业服务保障外,另一个价值是解决专业医护服务的支付问题。因此,各机构在设立医疗服务机构前,要充分了解属地的设立政策和医保政策。在保证满足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医保支付政策,这样才能拉动服务消费,真正体现医养结合的服务价值。
同时,我国医保基金的支出增速居高不下,再加上劳动人口比例不断下降,预计未来医保基金的压力会继续增大。因此,也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商业保险在养老和医疗相关的服务产品中加大投入,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养老支付体系。
四 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是医养结合持久发展的要素
医疗的运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很难实现连锁化效益,通过构建成熟的管理模式,如专业的医养结合医疗管理模式,输出管理模式、服务体系、人才团队、连锁化供应链资源等,来解决医养结合的医疗专业运营问题,控制成本,提升效益,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而且通过降低成本,提供让更多家庭消费得起的服务,能够迎合市场需求,解决供需矛盾。
医养结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要素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把孤立状态下的各要素整合为整体。医养结合以老年人群为中心,以老年人群的整体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摸索沉淀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职能和岗位高度匹配、服务和供给无缝对接的服务体系,也是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要素之一。
五 专业人才是医疗服务质量的支撑要素
医疗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因此组建专业人才队伍、构建服务体系是提升服务品质和服务质量的保障。但目前普遍人才缺乏,这种缺乏不仅体现在专业养老照护人员的缺乏,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能够调动的医疗服务人才资源也非常有限。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情况报告》,目前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不足50万人,其中持有养老护理资格证的不足2万人。而按照每3名失能老人配备一名专业护理人员来计算,我国需要1400万名护理人员。巨大的人才缺口导致目前一线护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护理人员不仅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而且缺乏系统的服务培训。同时,医养结合的推行对全科医生的需求也非常大。受教育失衡、职业发展以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国全科医生数量有着巨大的缺口。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当前我国执业医师中只有6%为全科医生,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医养结合的迅速推行造成了困难。在人才队伍组建上,一是要借助政府政策引导,从教育源头上加大专业人才的供给;二是政府应扶持专业培训机构通过外培内训,提升基层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三是应通过物联网、影像传输、可穿戴设备和床旁护理等技术的应用,推动远程医疗和护理技术的应用与升级,提升医疗人员的贡献价值。
我国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正在经历从顶层设计阶段向模式探索阶段的转换。我国区域特征明显,应鼓励企业根据地域特色和自身优势,探索符合自身定位的发展模式。目前各种服务模式也都在积极实践中,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创建了服务体系。未来可以整合标杆企业、连锁企业制定行业标准,让服务模式形成体系并日趋完善。
[1]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养老机构专项调查报告》,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