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长三角一体化: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现在与未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2月1日,公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纲要,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长三角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从城市群与都市圈的角度审视,《规划纲要》描绘了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城市群与特大都市圈未来发展的宏大愿景。这片发展热土让世界目光不断聚焦,一体化发展的奔流激荡向前,通江达海,汇聚太平洋,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显现出澎湃的中国力量!
一 长三角一体化的本质:都市圈的竞争与协同
“大都市圈理论”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研究衍生而来。所谓“大都市圈理论”是指在一定地理或行政区域内,以特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的中小城市,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显著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城市群或都市圈。戈特曼在研究中采用了“大都市连绵区”、“大都市带”、“大都市圈”等概念。在都市带或都市圈的地理空间内,各种经济要素高度集聚、有机融合,城市间相互辐射与合作,显著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以此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经典理论依据和指南。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出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把城市群与都市圈做了一个明确区分,认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问题主要是着眼打破长三角内部的行政壁垒,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要素自由流动的良好发展环境,抓住了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城市群与都市圈理论看待长三角区域发展,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就是一个超级城市群,而以上海市为核心,以上海市及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合肥市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的范围形成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起,作为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
二 都市圈竞争的要义:提高城市发展融合度
按照《规划纲要》布局,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区是一个典型的大都市圈。以上海市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以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合肥市等27个城市为都市圈的骨干城市,以中心区内的各个中小城市为都市圈的基础城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都市圈形态。在上海都市圈的四周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其他城市为外围城市,它们与上海都市圈一起组成了长三角超级城市群。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集群,在行政管辖上互不隶属,经济要素按市场化配置为主的大背景下,要实现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很重要的是要做到:
1.分层赋能,明确都市圈内各类城市的功能定位
在这方面,《规划纲要》作了某种程度的阐述,上海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主要是发挥带动作用,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都市圈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骨干城市主要是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经济竞争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针对长三角各类城市的功能定位,一些专项规划在资源配置方面也做了适当的安排和调整。
2.错位竞争,明确都市圈内各类城市的发展方向
在这方面,《规划纲要》作了更为详尽的论述,上海主要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形成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江苏主要发挥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浙江主要发挥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特色优势,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安徽主要发挥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等。
3.融合发展,打破都市圈内各城市行政的羁绊
这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要在都市圈内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让经济要素充分流动,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现状来看,消费品市场的一体化最畅通,交通运输一体化最容易,经济要素一体化最困难,民生福利一体化将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最终成果。下一步要把经济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作为改革重点,理顺价格、全面开放,最终建立上海都市圈的统一大市场。
三 城市融合发展的标志:高质量汇聚八方英才
城市是人类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几千年来,无数有理想、有才华的年轻人从乡村来到城市,成就了自己,也繁荣了城市。人口人才永远是一个城市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城市有没有充满希望的未来,说到底,就看这个城市能不能吸引集聚人才、用好人才,如果人才在这个城市没有用武之地,人才能不能在这个城市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这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集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最终让他们“把他乡当家乡,把职业当事业!”
当下,一个宜居又宜业的城市最基本的配置是:交通便捷、生态宜居、经济活跃、文化宽容。总体上来说,长三角区域的许多城市都具有这样的基本特质。
1.交通便捷
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的密度、空港机场的密度已经与发达国家差不多,高速铁路建设正在持续推进之中,内河与海运港口条件比较好。《规划纲要》关于“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部署十分详尽,主要是整合交通资源,推进互联互通。下一步长三角交通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推进城市内轨道交通向周边城市延伸,整个都市圈形成便捷通勤网,加快智能交通建设,提高交通出行效率。
2.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生态好;二是居有室。从生态来讲,长三角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单位面积污染排放量较大,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规划纲要》在“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关键是持之以恒抓好落实。从宜居来讲,长三角的许多城市房价高企,居大不易。房价高企的城市要采取切实举措,稳定房价,多渠道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切莫让高房价成为城市人才引进的绊脚石。
3.经济活跃
影响城市经济是否活跃的因素可能有许多,但重要的核心是四点:首先是法治昌明,依法办事,公开透明;其次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行;再次是轻税薄费,依法收税;第四是社会和谐,治安良好,民风淳朴。一个城市只要真正做到法治昌明、环境宽松、轻税薄费、社会和谐,一定会成为经济活跃、社会文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
4.文化宽容
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是上海,上海有许多标签,最重要的是三点,即金融、科技、文化。上海文化称作“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海派文化”的精髓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体现了尊重多元、尊重个性、兼顾个人与社会利益的特点,属于以契约精神为主导的理性的、宽容的、较成熟的商业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相互交融,是长三角的一个共同文化标识。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来说,今年的关键词就是“施工”。6月5日上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湖州隆重举行,同一时间,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江苏段建设动员会在当地“云同步”举办,在安徽,扬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枢纽工程开工仪式的“云现场”也格外抢眼。
长三角上的“东方明珠”上海,与太湖畔的两颗明珠苏州和湖州在未来将“交相辉映”,湖州这座因太湖得名的清丽古城,也将迈进“上海30分钟通勤圈”。
交通运输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载体。长三角地区积极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以全国铁路8%的营业里程,承担了国内近20%的铁路旅客输送量,形成全国最密集完善的高铁网络。
南京南、合肥南、上海虹桥、杭州东等现代化高铁站运营时间内平均不到2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到发;“半小时至3小时经济圈”从梦想变成现实……风驰电掣的速度,印证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热度。
6月5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举行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式。《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在会上签署,这标志着苏沪两地在不断凝聚共识、持续协同发力的基础上,携手推动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和合作共建南通新机场取得突破性进展,沪苏通铁路的开通使长三角轨道上的交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彰显长三角“产业圈”协同战“疫”和携手复苏的能力。地处南京江北新区的中车浦镇车辆厂在一河之隔的来安县拥有125家配套企业,疫情发生后,产业链“骤断”。通过长三角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机制,两地共同成立复工复产协调小组,梳理轨道交通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通过人员流动互认、运输车辆共保、应急物资互帮,确保与中车浦镇配套的362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产业链条重现生机。
为助推三省一市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四地文旅主管部门纷纷发力机制建设。2019年5月,沪苏浙皖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作建立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江苏作为2020年联盟轮值省份,协调沪、浙、皖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制定《2020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重点工作计划》,推出包括举办第二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加快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等31项措施,助力长三角文旅行业合作发展对抗疫情影响。
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长三角,正在太平洋西岸领跑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长三角的未来给予了我们信心,长三角的底气给予了我们力量,长三角的美丽画卷正在向中国、向世界惊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