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蛛岭村卷:“三驾马车”引领脱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焦点组座谈、个案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

首先,查阅资料,对相关资料做基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查阅上犹县委、县政府及扶贫开发办公室的政府文件、工作汇报、工作计划、总结以及全县范围内的贫困状况调查资料,初步分析了解本地区贫困问题的基本情况(包括贫困分布情况、经济状况、地理条件以及全县近五年来的农村扶贫工作和政府扶贫措施的基本情况)。在与有关部门领导初步讨论以后,对蛛岭村在上犹县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做了评估,如对自我积累能力弱、经济基础薄弱等的初步研究分析。

其次,在蛛岭村所在的营前镇展开不同人员的座谈。听取了乡镇主要党政领导、扶贫专干等对全镇扶贫工作以及蛛岭村扶贫工作的介绍和分析,围绕本地各贫困村为何致贫、如何脱贫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详细讨论了上犹县政府在营前镇尤其是蛛岭村所开展的项目状况、取得的经验、工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再次,进入蛛岭村以后,首先采用参与式观察和焦点组座谈两种方法,对农户生活、生产、卫生、人口、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村委会、合作社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焦点组由村“两委”、乡镇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其中村民代表是根据村“两委”建议和部分村民选举产生。整个座谈围绕扶贫脱贫问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涉及政府项目的支持、村庄的集体行动尝试和农户的自身努力等议题,着重了解村民、村庄、政府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背景下的问题、困难、成果和经验。

最后,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研究方法,重点调查村庄内部在脱贫过程中各层次、各方面的情况。问卷调查涉及农民的家庭成员、生活状况、健康与医疗、劳动与就业、扶贫脱贫等多个领域。根据村干部提供的村民花名册,生成了贫困户名单、非贫困户名单,并分别随机抽取了33户贫困户和30户非贫困户,进行问卷调查。个案访谈选择有代表性的贫困户家庭成员,深入挖掘其在参与脱贫项目过程中的感受、效果和困难,共完成27份个案访谈(见图1-1、见图1-2)。

图1-1 蛛岭村村委座谈提纲

说明:本书图片(除特殊标注),均为课题组成员拍摄、制作。

图1-2 蛛岭村问卷调查受访者抽样框(村民花名册)

作为上犹县的一个贫困村,蛛岭村的精准脱贫工作是在上犹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布局下开展的。江西省自贯彻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便将蛛岭村作为省级扶贫攻坚的重点村。蛛岭村致贫的原因、扶贫脱贫的政策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都与上犹县的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相关。因此,本研究会根据分析需要穿插对上犹县脱贫实践的分析,以便更清楚地分析阐述蛛岭村的脱贫之路。


[1] 张建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精准扶贫的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第89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3] 〔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刷馆,2001。

[4] 伊敏:《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综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第11期。

[5] 邹宇春、茅倬彦:《构建人口计生领域多元共治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15日。

[6] 李志忠:《社会治理视角下精准扶贫困境突破的路径探究——基于安徽省C市的访谈调查》,《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7] 高飞、向德平:《社会治理视角下精准扶贫的政策启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8] 所谓剩余,是相对而言的,许多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学术界对此已有颇丰研究讨论,本处不再赘述。

[9] 刘宾志、滑运舍:《精准扶贫中转移就业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领导之友》2016年第23期。

[10] 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The Manchester School,22,2(1954):pp. 139-191.

[11] Stark O.,Taylor J. E.,“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Demography,1989,26,1(1989):pp. 1-14.

[12] Bogue,D. J. “Internal Migration”,in Hauser,Duncan (ed),The Study of Population:An Inventory Appraisa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

[13] 〔美〕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吴珠华译,商务印书馆,2017。

[14]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5] 张永丽、王文娟:《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缓解贫困——基于甘肃省贫困山区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5期。

[16] 王秀芝:《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出:一个静态均衡分析模型》,《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7] 秦秋红:《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及其影响分析——兼论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8] 白丽、赵邦宏:《产业化扶贫模式选择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河北省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河北学刊》2015年第4期。

[19] 黄承伟、覃志敏:《统筹城乡发展:农业产业扶贫机制创新的契机——基于重庆市涪陵区产业扶贫实践分析》,《农村经济》2013年第2期。

[20] 韩斌:《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总结和反思》,《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6期。

[21] 张跃平、徐传武、黄喆:《大推进与产业提升:武陵山区扶贫的必由之路——以湖北省恩施州望城坡等地的扶贫实践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22] 〔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3] 孙兆霞:《脱嵌的产业扶贫——以贵州为案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3期。

[24] 胡振光、向德平:《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的发展瓶颈及完善路径》,《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