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套子湾村的经济与社会
一 套子湾村的经济发展
套子湾村村民农业生产以种植作物为主,2016年主要种植作物是马铃薯、玉米和芹菜,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500亩(亩产约2000公斤,市场均价每公斤1.00元左右)、玉米种植面积150亩(亩产约800公斤,市场均价每公斤1.20元左右)、芹菜种植面积1200亩(亩产约20000公斤,市场均价每公斤0.25元左右);2016年主要养殖畜禽有牛、猪、驴,其中牛出栏量25头(平均毛重约400公斤,市场均价每公斤60元左右)、猪出栏量25头(平均毛重约200公斤,市场均价每公斤30元左右)、驴出栏量20头(平均毛重约200公斤,市场均价每公斤140元左右)。
套子湾村通过创新开展“1594”精准扶贫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引领,以村集体经济为依托,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整合资金2800万元(项目支持2100万元、致富带头人入股400万元、精准扶贫户贷款入股300万元),组建村集体控股的西吉县金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养殖业、农业机械化、水资源开发利用。5个合作社,将全村89户贫困户全部吸收成为社员,实行由村集体、扶贫户、法人入股的股份制合作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切实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全力推动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6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以上,精准扶贫户人均纯收入4300元以上,2018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在村集体经济方面,近年来,套子湾村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经过2016年和2017年近两年的努力,规划养殖业、日光温室等项目已经建成。目前,因村民入股未达到30%以上,后期要加大村民入股资金,减少法人持股资金;用村集体收入继续扶持发展日光温室,考虑再规划发展林下经济养殖、垂钓中心等,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 套子湾村的人口规模
套子湾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358户1430人,村民全部为汉族,建档立卡户89户382人,文盲半文盲121人,残疾人41人。目前,常住人口约1190人,劳动力约1060人。外出半年以上劳动力315人(其中举家外出2户7人,外出到省外劳动力人数22人),外出人员主要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2016年,有125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途返乡,定期回家务农的外出劳动力56人;截至2017年6月,初中毕业未升学新成长劳动力约300人,高中毕业未升学新成长劳动力约100人,参加“雨露计划”约10人。
三 套子湾村的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文化产品供给不均衡现象非常明显,谝闲传、说闲话、晒太阳甚至赌博酗酒成为农民娱乐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文化惠农工程的实施,农村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村村通电视、村村通网络,使得农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密切了起来,极大改善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以套子湾为例,电视信号、通信网络已经实现全覆盖。在村部建有文化活动中心,有计算机、图书、报纸供村民使用。但从我们实地了解的情况看,村文化中心使用率不是很高,村民一般不会到这里来寻找信息,设备也大多闲置。节日文化是套子湾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春节,村里一般都会组织社火,每家巡游,热闹非凡。婚丧嫁娶是村里的大事,许多人会主动帮忙,体现了传统村落互助的传统。宗教生活也是套子湾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是纯汉族村,但套子湾的卧虎山庙远近有名,每到初一、十五或有特殊需要,村民会到庙里烧香,祈求平安或为家人禳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