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脱贫攻坚的主要特色
回顾寻甸县这几年来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该县坚持党建引领、精准为先,牢牢把握产业增收、住房安全、基础提升、民生保障、廉洁脱贫等五大关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了新步伐,跑出了加速度,写下了新篇章。
一 实干、苦干、拼命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忘我和担当聚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
(一)产业为根,紧扣“不愁吃、不愁穿”基本要求,找准路、开对方,勤劳群众持续增收,衣食无忧
一是推进“农业+”,实现“一村一品,一户多产”。2017年,全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为引领,通过政策拉动、能人带动、服务促动、科技推动、龙头舞动,大力发展烟、薯、菜、畜、禽等特色产业,实现每个贫困村有1~2个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有1~2个产业增收项目,全县农户持续增收。栽好烤烟,52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975人种植烤烟2246.67公顷,户均增收6102元;排好洋芋,16136户贫困户54590人种植马铃薯4157.93公顷,户均增收2266元;种好蔬菜,1566户贫困户4533名贫困人口种植蔬菜479.43公顷,户均增收2687元;插好水稻,5770户贫困户21160名贫困人口种植水稻617.13公顷,户均增收680元;育好肥猪,2017年,生猪出栏65.8万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688户15693人,户均增收700元;催壮牛羊,2017年,肉牛出栏11.06万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797户9179人,肉羊出栏19.9万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27户1493人,户均增收700元以上;养好土鸡,家禽出栏227万羽,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07户5970人,户均增收700元;厚植特色,积极推广中草药、工业辣椒、香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和稻田养鱼等新型养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22户2407人,平均每户贫困户增收近 1500元。
二是推进“龙头+”,实现“龙头带动减贫,政府撬动致富”。2017年,寻甸县抓好规划龙头,制定了全县产业扶贫的总体规划,特色产业专项规划和到乡、到村、到户产业扶贫方案和具体措施,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抓好项目龙头,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项目、中央生猪调出大县项目、中央草原牧业示范项目和粮改饲试点项目,不断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企业龙头,全县遴选农业企业(合作社、大户)187家,因地制宜,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党支部+能人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方式,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合作经营、就地务工等生产经营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合理、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变工人。抓好基地龙头,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基地辐射作用,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使重点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抓好科技龙头,以科技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基地、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和园区科技示范园,发挥种薯、种苗、种树、种子、种羊、种牛等种业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烟薯、特色渔牧、新兴花药等产业,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和现代化转变。抓好园区龙头,以寻甸农特产品深加工园区为载体,着力引进和建设“农垦”“天使”“晟农”等农特产品深加工项目,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好宣传龙头,广泛宣传产业扶贫、群众脱贫增收的先进做法和发展经验,让帮带企业、贫困户现身说法,引导群众转变生产观念,改善生产方式,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推进“就业+”,实现“一人外出务工,全家不再受穷”。寻甸县广泛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对全县23.4万适龄劳动力的情况进行精准摸底调查、分类实施扶持。对有劳动力但缺乏技能的贫困户进行免费技能创业培训,对有劳动力但没有就业渠道的贫困户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就业,对有劳力、缺技能、外出务工难的“零务工”家庭,开辟公益性岗位实现就近就业,实现对有劳务意愿的贫困户就业全覆盖。全面实施就业行动计划,与北京朝阳区、昆明主城区实行双向对接机制,在主城区设立3个劳务工作服务站,出台稳岗补贴办法,对由组织转移到县外城区稳定务工6个月的劳动力,每人每月发放300元稳岗补助,确保输得出、留得住、能致富。2017年,寻甸县举办了142个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0余人次,开展了39场供需见面会,批量组织输出23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2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2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8.32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收入6004万元。
四是推进“补助+”,实现“有扶有补,有保有包”。寻甸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众多,各级各类惠农扶持政策、补助资金为全县农业发展和群众增收提供了稳妥的基础保障。产业扶持全覆盖。2017年,寻甸县投入农业产业扶持资金1.94亿元,为每户贫困户提供7000元产业扶持资金,给予每个带动贫困户发展的龙头企业3万元至5万元奖励资金。通过企业带动、合作经营等方式,每户贫困户至少年增收700元。致富能手广帮带。寻甸县首创并推广农村致富带头人帮扶协会,先后成立农村致富带头人帮扶协会173个,吸纳会员暨致富带头人3947人,带动11072户贫困户开展合作经营,贫困户累计经营收入775.04万元;流转832户贫困户土地266.67公顷,带动贫困户就业11380人,促进农户增收500余万元。金融扶贫助创业。对有贷款发展产业意愿、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放贷。2017年,寻甸县按每户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向2303户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1.12亿元,帮助8776名贫困人员创业创收,确保金融扶贫“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能脱贫、逐步富”。生态补偿促增收。寻甸县有清水海、牛栏江、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等三个生态保护区,该县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一江一海一区”生态补偿全覆盖。2017年,寻甸县直接兑付生态补偿资金1.61亿元,其中补偿建档立卡贫困户2587万元。同时在贫困人口中选聘500名生态护林员,年人均增收1万元;选聘202名常设护林员,年人均增收8000元。收益保险控风险。大牲畜养殖,风险最大的就是疾病和价格。该县通过认真研究分析,主动作为,投入180万元为养殖户购买了大牲畜价格收益指数保险,以市场保底价对生猪、肉牛、肉羊养殖收益(收入)进行保险,兜住价格底线,降低产业扶持资金及养殖户风险,确保稳定增收可持续。兜底保障守底线。按照“应扶尽扶、应保尽保”的原则,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全部通过扶贫措施实现脱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享受农村低保补贴的1710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64.4万元;对特困供养对象183人发放特困供养金131.76万元;临时救助6695人,发放救助资金646.06万元。确保绝对兜底,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二)安居为要,围绕“农村危房全改造”奋斗目标,建新房、修老屋,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焕然一新
一是精准实施易地搬迁,全面消除“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隐患。严格按照“六类地区”标准,优先搬迁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居住深山区、生存条件恶劣等“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贫困群众,精准锁定搬迁对象。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组建易地扶贫搬迁分指挥部,因地制宜,精准制定搬迁方案,做到村庄规划与周边环境相映衬,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相衔接,充分体现村庄特色。坚持“往好处搬”的原则,严格开展评估论证,做到“搬迁一个点、脱贫一个村、带动一批人”,科学确定安置点选址。结合群众意愿兼顾民族特色,坚守建设面积“底线”,设计多种户型选择,相对统一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风貌。同时,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时间表”、制定“路线图”、拓宽“致富路”,为搬迁对象量身定制产业扶持措施,着眼长远保障增收。2017年,寻甸县共实施并完成23个易地搬迁点976户3669人、13个宜居农房集中安置点1039户,所有搬迁群众喜上眉梢、乔迁新居。
二是科学建设安居住房,全面清零符合改造条件的农村危房。2017年,寻甸县以清零符合改造条件的50582户农村危房为目标,精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全面覆盖其他符合条件但无改造能力的危房住户,开展“消灭危旧土房、建设美丽乡村”的攻坚行动。结合实际制定《农村住房改造工程工作操作流程》,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有鉴定资质的中介机构逐村逐户开展危房鉴定工作,出具权威鉴定结果。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农户,针对性编制改造方案,做到“一户一卡(表)、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承诺”。用好用足上级补助政策,依法依规整合各类资金,优先用于经济上最困难、住房上最危险的贫困农户,兼顾覆盖改造愿望强烈、工作积极主动的危房住户,兜底统建无地可置、无钱可筹的低收入群众,构建“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格局。针对群众“想省钱以传统方式建房”和“想争面子扩大建房面积”的问题,该县在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帮扶干部和第三方鉴定机构的力量,引导和改变群众建房观念,大力推广造价低、工期短、安全可靠的农村危房加固技术,鼓励采用修缮加固改造,严格控制新建比例,减少盲目攀比行为,切实减轻贫困群众的建房负担。积极鼓励农户将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真正做到“建房为安居、安居好创业”。2017年,全县对“四类重点对象”农户农房拆除重建每户补助5.1万元,对非“四类重点对象”补助4万元;对修缮加固户均补助2.1万元。真正实现“建房为安居、安居好创业”的农村安全住房改造目标。
三是整体打造美丽乡村,全面改变脏乱差和破残污的现状。该县坚持整村提升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以农村“七改三清”为抓手,借助“七改”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聚力“三清”优化农村环境。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等方式,结合民族特色、自然条件和历史风貌,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对12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配套实施通水、通电、道路硬化、集中排污以及修建垃圾焚烧炉或垃圾房、改造外观风貌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脏乱差的环境和破墙残壁的原貌,实现人畜分离、村庄整洁、干净卫生。引导群众树立自筹自建为主、扶持为辅的观念,共建美好家园,提高群众认可度。同时,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拆旧及环境整治工作,聘用低收入贫困户为乡村保洁员,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实现“群众增收”和“家园美丽”双促进。
(三)教育为先,聚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历史使命,改薄项、提质量,适龄学生一个不少,专心求学
一是出台一批好政策加强控辍保学。寻甸县共有在校学生85261人,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56576人。2017年,寻甸县紧紧围绕“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的要求,不断强化“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的底线意识。制度保障上,寻甸县制定了《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实施细则》《寻甸县义务教育精准控辍保学工作方案》,从依法控辍、精准控辍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责任落实上,寻甸县按照“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摸清底数、瞄准对象,采取签订责任状、划片、驻点、联校、包生等方式,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十人制”、承包责任制、动态归零督导制和“一票否决”制等,层层落实责任,把控辍保学目标任务纳入对村委考核的内容。工作方法上,寻甸县动员全县所有学校全面开展走访劝学活动,根据辍学原因,按照“一校一策、一生一案、一生一责任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实行动态销号,确保辍学学生及时返学和使控辍保学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县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无一辍学。
二是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93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175所。寻甸县始终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作为全县脱贫摘帽的前置条件,坚持问题导向、挂图作战、倒逼销号、强力推进。落实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增长、在校学生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增长的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整合资金实施标准化校安工程,建设中小学安防监控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扩建校园面积等,实现教育“全面改薄”,办学条件大幅改善。2017年,寻甸县财政部门又专项安排7673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支出,12月,该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以接近满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同时,寻甸县切实落实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由市、县两级共同出资,按乡村学校的生活条件和边远艰苦程度,对在校教师给予500~1900元不等的乡村教育补助,并对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师分别提高20%、30%的补助标准,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
三是落实一批惠民措施强化资助救助。落实政策补助,完善学生资助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寄宿生生活补助、营养改善计划、“两免一补”等教育扶贫政策。2014~2017年寻甸县累计资助学生56.76万人次,补助资金达3.91亿元,其中2017年资助学生16.3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377亿元。争取社会资助,积极争取以泛海集团、昆明市城市投资集团为主的社会资助。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爱心助学”捐款活动,2017年共争取资助资金3727.57万元,资助学生19250人次,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因贫辍学。建立公益基金,通过北京市朝阳区的牵线搭桥,由泛海公益基金会出资5000万元,在寻甸建立“泛海公益助学基金”。自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基金会对寻甸建档立卡户、优抚家庭、城市低保户家庭、因灾因病致贫家庭当年考入大学和在校大学生2000名,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不因贫辍学、初中和高中毕业后不因贫困影响继续接受相应阶段教育。
(四)健康为本,对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基本保障,聚齐力、施好策,使“健康扶贫30条”全面覆盖,人人受益
一是构筑“五重保障”,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实施零起付线,按照分级诊疗、转诊转院的规范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医疗费用在一级、二级、三级联网结算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5%、85%和80%。大病保险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报销起付线由原来的2万元降低为1万元,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9.8万元提高到18.3万元。民政医疗救助保障。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民政医疗救助起付线,年度累计救助封顶线不低于10万元。政府兜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后,自付部分仍然较高的,由政府进行兜底保障,确保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门诊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20%,年度个人自付累计费用不超过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临时医疗救助保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费用经各种保险报销和救助措施后,个人年度累计自付部分还有可能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申请审核再给予每人每年不超过2万元的临时医疗救助。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救助达155257人次,医疗总费用9257.68万元,医保报销6986万元,民政救助501.2万元,政府兜底891.9万元,临时救助61.3万元,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后个人实际支付817.28万元,仅占总费用的7.98%。
二是落实“五项服务”,让贫困群众“方便看病”。全员免费参保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部兜底。2017年,财政补助2303.2万元,为全县12796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享受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等相关待遇。“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健康扶贫定点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16家乡镇卫生院)看病就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无须缴纳住院押金,直接治疗。“健康扶贫定点医院”均开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医院对各类报销补偿资金统一进行垫付,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只需缴清个人自付费用即可。大病集中救治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9类20种大病的,优先安排集中救治。2017年,全县罹患此类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0人,均由县第一人民医院联合省、市级医院,按照“病人不动专家动”的原则,实现100%救治,做到“一人一档一方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2017年,全县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79个,签约建档立卡贫困户127960人,随访服务511828人次。巡回医疗帮扶服务。由市、县级医院派出专家,与乡、村医生组成医疗帮扶小分队,定期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义诊、健康指导等巡回医疗帮扶服务。2017年,该小分队累计巡回接诊贫困患者26192人次,免费发放的药品价值15.5万元。
三是实现“四个提升”,让贫困群众“看得好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该县投入470万元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174个村(社区)卫生室全部达标并投入使用;投入3000万元对4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用房扩建,增加面积7500平方米,实现16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全部达标,并均建有中医馆(或中医科);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提升乡村医生执医能力。通过招录新增乡村医生53人,全县乡村医生共计524人,达到“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乡村医生”的标准,并组织乡村医生468人到昆明学院进行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医疗设备水平。全县投入348万元为174个村(社区)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诊疗器械等医疗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硬件设施,有效提升了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提升县、乡两级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医院结对帮扶,昆明市16家城市医院与寻甸2家公立医院、16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上级医院派出医疗技术指导人员1059人次,培训基层人员1821人次,捐赠现金及医疗设备合计475.4万元,有效提升了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业务能力和硬件水平。
(五)基础为重,建强“基础设施配套”弱项短板,修好路、接通水,村村寨寨五网交织、旧貌换新颜
一是畅通路网。推进武倘寻、寻沾、功东高速建设,建成寻甸北收费站并投入使用。提升改造国道、完善县乡道路、硬化农村公路,使全县174个村(社区)的道路硬化率达100%,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80%、通达率达100%。通村道路危险路段均有防护措施。
二是升级电网。制定电力扶贫方案,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33项,行政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覆盖率达100%,全部自然村均通380伏动力电且具备新增用户接入能力。
三是联通互联网。全县174个村(社区)及所在地学校和卫生室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全县广播电视用户达124878户,行政村及所辖自然村的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四是改造水网。全面完成108个村(社区)425个村(居)民小组18.513万人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对照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人饮安全提出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等四方面标准,完成覆盖全县的1224个水源点的水质检测工作,使饮水安全有保障工作全面达标。
五是打造服务网。完成121个行政村村级活动场所、503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推动111项便民服务事项进入综合服务平台办理。结合农村党员冬春训,分片对贫困村村组干部进行集中轮训,提高村级便民服务水平和增强经济发展能力。2017年,实现了包括134个省级贫困村在内的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全覆盖。
二 会干、能干、创新干,以“用心、用情、用脑、用智慧”的全心和投入,汇全民之智打造寻甸示范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是高位统筹、系统指挥,坚持政治引领上下“一条心”。县级组建总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指挥长;分行业和乡镇(街道),成立12个分指挥部和16个战区指挥部,由县处级领导担任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总指挥部统揽全局,分指挥部和战区指挥部“双线”负责,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1+12+16”指挥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部署和政策要求。同时,建立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数据统一、标准统一、步骤统一,领导力量融合、帮扶力量融合、督查力量融合的“三同、三统一、三融合”工作机制,确保“全县一盘棋,不落一个人”。
二是党建先行、提振精神,先锋示范引领干群“一家人”。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建立健全“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调整撤换不合格的村党组织负责人9人,择优选派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173名。实施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工程,教育、带动并帮扶贫困户通过勤劳增收,实现脱贫目标。全面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提高村(社区)工作经费和村组长待遇。全面开展县级领导率先垂范深入战区指挥、科级干部以身作则深入村组驻村、帮扶干部深入群众真情帮扶的“三深入”专项行动和补强精气神、补齐台账材料、补准数据库、补查问题户、补全安居房、补缺收入账,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六补一确保”工作。党员亮身份、干部转作风,标配党徽、团徽和寻甸精准扶贫小红帽,始终坚持下沉到村到户在一线拼搏,以政治之心、责任之心、务实之心、担当之心、创业之心、创新之心、为民之心、奉献之心、服从之心、廉洁之心等“十心”努力工作,争做“懂政治”“懂纪律”“懂业务”“懂规矩”“懂法治”的“五懂干部”,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传递正能量。
三是广泛宣传、个个出力,强化队伍建设全员“一股劲”。高速公路、干道沿线、乡镇村组刷有标语、绘有墙画。《汇编应知应会手册》、《脱贫攻坚100问》、“口袋书”等资料,做到人手一册。实施培训轮训,县、乡、村(社区)、组干部培训“全覆盖”,政策“一口清”。创刊《寻甸驻村扶贫》,举办脱贫攻坚摄影大赛、图书汇编、文艺巡演、歌曲征集等,在中央、省、市级媒体推出“寻甸脱贫攻坚”系列报道。2017年以来,全县47名县级领导、1800名包村科级干部、11627名机关党员干部放弃双休和节假日进村入户帮扶,896名驻村队员真蹲实驻,179所学校20000余名师生利用假期入户配合开展扶贫相关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帮扶单位支持扶贫项目831个,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二)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润到根上
一是“严”字当前,精准管理。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扣好,严格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两公示、一公告、一比对”的程序,采用统一识别标准、规范运行程序、民主推荐评定、公告公示监督等办法,精准锁定贫困对象。全面实行贫困对象实名制管理,认真分类建档、规范大数据平台,做到贫困对象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责任清。开展动态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和“走基层、深调研、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等专项行动,做到“不漏评一人、不错评一户”。
二是“实”字当先,精准施策。围绕“减贫增收”这一核心,坚持因户、因人、因致贫原因施策,编制精准脱贫攻坚项目库,因地制宜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等民生工程,狠抓农村土地整治、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地质灾害整村搬迁避让及工程治理、道路硬化、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明确受益对象、实施内容、投资规模、进度安排、责任分解,切实提高项目精准度。制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管理、使用实施方案和细则,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集中解决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薄弱环节。
三是“准”字当头,精准退出。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明确工作进度和责任主体,确保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16个乡镇(街道)由县级领导挂村指挥全覆盖、173个村(社区)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包村联户全覆盖,坚持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提升脱贫成效,按照村自查、乡复查、县初验的程序,实行户户评估、村村检验、乡乡考核、层层签字确认。
(三)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
一是对上千方百计争取支持“筹大款”。结合寻甸基础差、财力弱、缺口大等实际问题,全力争取各级支持,有效汇聚各方财力,全面做好脱贫攻坚资金保障工作。按照市级统计口径,2017年寻甸投入脱贫攻坚资金49.3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29亿元,是2016年的3.78倍;省级资金4.35亿元,是2016年的2.46倍;市级资金23.74亿元,是2016年的3.37倍;县级资金4.99亿元,是2016年的15.38倍;社会帮扶资金2.49亿元,是2016年的2.55倍,融资资金4.26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2.21亿元。通过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做好“加减法”,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障。
二是对内调优结构精准投入“办大事”。整合涉农资金,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安排增量资金,大力缩减一般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有限财力投入脱贫攻坚,实现项目投入精准、资金投入精准,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2017年,安排农村安全住房改造资金19.45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87亿元,生态发展资金3.67亿元,社会保障资金2.44亿元,专项扶贫资金2.48亿元,产业发展资金1.94亿元,教育脱贫专项资金1.36亿元,健康救助专项资金0.45亿元,基层组织建设资金0.94亿元,其他资金0.73亿元。寻甸县扎实构建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脱贫资金投入新格局。
三是对外想方设法借力借帆“开大船”。制定《寻甸县平台公司融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资金运作,加大平台公司的融资工作力度,督促平台公司充分利用资产资源,投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平台公司扶贫领域到位融资4.26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2.21亿元。该县制定《寻甸县社会帮扶资金管理办法》,参照扶贫资金管理模式强化对帮扶资金的管理,加强统筹、高位推动、提升效益。积极寻求社会帮扶,315家帮扶单位鼎力支持,全年到位社会帮扶资金2.49亿元。
(四)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确保真实脱贫、廉洁脱贫
一是落实挂图作战。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四个“百日会战”,建立脱贫攻坚周例会制度,按月、按周制定下发脱贫攻坚任务清单,分解责任到人、分解时间到天,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执行一周一安排、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销号、一周一通报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做到“项项有督查、项项有回应、项项有落实”。
二是落实最严考核。把脱贫摘帽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严格落实“挂包帮”“转走访”和驻村扶贫工作季度测评和末位召回制度,在全市首创驻村队员微信签到制度。按照“群众不脱贫,干部就脱帽”的要求,实行最严考核标准,逐级压实责任。县委书记、县长向市委、市政府递交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县、乡、村、组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和军令状,挂钩帮扶领导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脱贫责任承诺书,确保思想认识聚焦、精力投放到位、工作推进有力。
三是落实最严问效。开展“廉洁脱贫问效年”活动,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严格落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五项工作机制。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和专项纪律检查工作,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自2017年以来,通报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典型案例16批35起89人。
(五)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每月常态化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173个村(社区)开展驻村队员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扶贫成效的“三讲三评”活动。通过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讲帮扶情况、建档立卡贫困户讲脱贫情况,干部群众评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扶贫成效、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讲出了村庄生活变化、评议了支部先锋作用、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充分调动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扶干部、驻村队员不断地向群众灌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群众不做局外人、不做旁观者、不做过路客,增强“想要脱贫”的主动性、“参与脱贫”的积极性,从源头上转变“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是注重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深入推进学文化、学技能、比就业、比创业、比贡献的“两学三比”活动。增强发展动力,把教育、培训作为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抓手。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组织专业技能培训,使脱贫攻坚的过程成为提升贫困群众素质的过程、成为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眼前的生产生活困难,实现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致富、同奔小康。常态化组织干部深入群众“拉家常”“唠唠嗑”,把“打铁还靠自身硬”“脱贫关键靠自己”的道理讲清楚,消除“等、靠、要”和“我该得”的思想,纠正“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错误观念,自立自强兴家业,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有针对性地“扶志、扶智、扶心、扶行”,贫困群众“胸怀志,充满智,立下心,践于行”,明白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懂得了“帮一时与帮一世”“得鱼与得渔”的深刻道理。
三是注重短期和长效相结合。抓细抓准动态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农村居民低保、医保、入学等情况变化,筛选疑似贫困对象,及时识别新致贫、返贫群众,针对性开展帮扶工作,消除群众的“心理不平衡”。在工作中不断优化改进帮扶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实行“按劳取酬、优先优酬”政策,把帮扶资金转化为产业投入、劳动报酬、公益岗位补贴,坚决杜绝简单给钱给物或无条件送股分红的现象,让贫困群众在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中树立信心、在新型就业中增强能力、在产业发展中勤劳致富。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法律和法庭进村”活动等多种形式,坚决纠正骗取扶持、好逸恶劳、不履行法定义务等行为,引导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倡导“新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减轻贫困群众的人情礼俗负担。
三 思干、勇干、接着干,以“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的恒心和韧劲,集全县之财(才)推进乡村振兴
寻甸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保持脱贫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任务更为艰巨。下一步工作中,寻甸县将以产业为基、立志为本、机制为要,解决好收入、精神和保障上的可持续,打造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的“寻甸样板”;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小康的历史答卷上书写“寻甸篇章”。
(一)坚持久久为功,确保脱贫退出“稳得住”
坚决摒弃“为脱贫而脱贫”的思想,坚决不搞预期收入、“数字脱贫”,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和“6、10、5”贫困退出指标体系,在“三率一度”上下功夫,以实实在在的收入、经得起检验的数据指标,确保贫困退出真实可靠、稳定不返。继续实行“领导联乡、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坚持“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力度不减、人员不撤”。扎实抓好后续巩固提升工作,做到一村一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一套后续巩固方案、一批巩固扶持项目,一户一个后续帮扶措施。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继续强化动态管理,对返贫户及新增贫困户,逐户逐人精准施策,及时开展帮扶工作,确保稳定脱贫。
(二)保持政策延续,确保社会保障“不减弱”
不断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用足、用好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全力保障和提升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持续落实“雨露计划”“春蕾计划”“泛海公益金”等惠民帮扶方案,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贫困户就读高中、职高、大学给予关爱帮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学生关爱服务工作,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继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救助服务水平,持续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巩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四道防线”。全面落实寻甸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实施方案》,健全和完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项目库,持续改善安全饮水、电力保障、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强化志智双扶,确保勤劳致富“自愿干”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等主流媒体宣传扶贫政策,广泛开展典型宣传、成就宣传、政策宣传,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两学三比”“三讲三评”专题实践活动。鼓励典型脱贫户变身扶贫队员,进入扶贫队伍,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继续落实对产业扶贫企业的鼓励政策,动员在外创业人士、致富带头人等本土人才返乡创业,不断壮大“致富带头人协会”,辐射带动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持续增收。按照“菜单式”培训模式,对有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意愿的脱贫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创业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有发展电子商务意愿的脱贫户,开展免费培训、创业孵化、合作对接和就业推荐活动,创造便利的创业条件。加大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增收,真正使农户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四)加快产业发展,确保持续增收“有保障”
做好产业总体规划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落实《寻甸县产业扶贫三年滚动规划(2018—2020年)》,按照县有项目库、乡有路线图、村有施工图的总体要求,找准自身优势、深挖县域特色、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打造“基础稳定、特色突出、品牌带动”、具有寻甸特色的“369”产业格局。“3”即巩固发展粮食种植、烤烟生产、生猪养殖等三个传统基础产业;“6”即发展壮大蔬菜、花卉、淡水鱼、食用菌、蜜蜂养殖、林下经济等六个特色产业;“9”即积极打造“一头牛”“一只羊”“一只鸡”“一种薯”“一篮果”“一棵树”“一味药”“一丘田”“一草地”等“九个一”品牌产业。在此基础上,市、县两级每年分别配套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培育发展“牛、羊、鸡、薯”四个优势农业产业,持续提高农户收入。继续推行“党支部+”模式,即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能人)+贫困户,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通过托管帮扶、股份帮扶、资产收益等多元模式,构建起贫困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链接机制,激活产业放大效应、促进农户切实受益。实施集体经济强村计划,加大财政资金补助扶持力度,持续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广“基层党组织+农村电子商务”模式,鼓励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骨干参与电商创业,形成“党建+电商”新模式,切实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5万元以上,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富、领富堡垒的作用。
(五)改善人居环境,确保群众生活“更幸福”
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措施来抓。持续改造新增危房,建立巩固完善危房改造责任到人、质量安全、低成本改造、动态识别、政策入户、提升水平等六个方面的长效机制,对因灾、因人、因时限造成的农村新增危房,在依据农村危房评定标准科学评定危房等级的基础上,分类组织实施,确保质量安全。同时,注重体现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建筑风貌,真正做到美丽宜居。持续提升生活环境,以农村“七改三清”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路、水、电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生产生活设施,突出农村在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村容村貌等方面的提升,切实搞好村庄公共区域、居民庭院清洁卫生工作,打造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村容村貌,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宜居乡村。持续推动城乡统筹,建立全新城乡关系,坚持城乡一起规划、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培育乡贤文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促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六)坚持党建引领,确保小康车头“更强劲”
继续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干部管理,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持续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加大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深化党员佩党徽亮身份、党员服务日、“三亮一评”、“三讲三评”、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的落实,让党组织活动常态化,切实做到扶贫工作推进到哪里,基层党的建设就开展到哪里,扶贫工作瞄准到哪里,基层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让扶贫工作和党建工作共同推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9-5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1.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164.
[4]中共云南省委.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决定[EB/OL].(2015-04-03)[2019-07-29].http://cpc.people.com.cn/n/2015/0403/c64387-26797076.html.
[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33.
[6]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9.
[7]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7-08-14)[2019-07-29].http://www.yn.gov.cn/zwgk/zcwj/zxwj/201708/t20170814_148142.html.
[8]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扶贫开发规划(2016—2020年)[EB/OL].(2017-12-26)[2019-07-29].http://fpb.km.gov.cn/c/2017-12-26/2334221.shtml.
[9]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EB/OL].(2016-09-20)[2019-07-29].http://www.ndrc.gov.cn/zcfb/zcfbghwb/201610/W020161031520838587005.pdf.
[10]孙小兰.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EB/OL].(2013-01-16)[2019-07-2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116/c1026-20221712.html.
[11]YANG Ren-yi,ZHAN Wen-hui,QIAN Qian,et al. The model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ncome growth by developing plateau-characterized agriculture and its achievements analysis in Yunnan Province—a case study in Midu County,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7,18(4):744-746,752.
[12]杨子生.大盈江流域土地资源开发保护与精准扶贫方略[C]//刘彦随,杨子生,方斌.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精准扶贫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9-27.
[13]方文,杨勇兵.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4):15-23.
[14]侯慧丽.健康扶贫的实践与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9,(5):55-56.
[15]廉军,徐升.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EB/OL].(2016-02-16)[2019-07-29].http://news.cnr.cn/native/comment/20160216/t20160216_521391694.shtml.
[16]Zisheng YANG,Renyi YANG,Kaibo TIAN,et al. Reconstruction mode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es in alpine and gorge area of southwest China——a case study of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and precision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es in Luquan County,Yunnan Province [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9,11(2):57-64.
[1] 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9-5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1.
[3]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164.
[4] 中共云南省委.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决定[EB/OL].(2015-04-03)[2019-07-29].http://cpc.people.com.cn/n/2015/0403/c64387-26797076.html.
[5] 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9-51.
[6]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33.
[7] 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9.
[8] 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7-08-14)[2019-07-29].http://www.yn.gov.cn/zwgk/zcwj/zxwj/201708/t20170814_148142.html.
[9] 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扶贫开发规划(2016—2020年)[EB/OL].(2017-12-26)[2019-07-29].http://fpb.km.gov.cn/c/2017-12-26/2334221.shtml.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EB/OL].(2016-09-20)[2019-07-29].http://www.ndrc.gov.cn/zcfb/zcfbghwb/201610/W020161031520838587005.pdf.
[11] 孙小兰.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EB/OL].(2013-01-16)[2019-07-2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116/c1026-20221712.html.
[12] YANG Ren-yi,ZHAN Wen-hui,QIAN Qian,et al.The model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ncome growth by developing plateau-characterized agriculture and its achievements analysis in Yunnan Province—a case study in Midu County,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7,18(4):744-746,752.
[13] 杨子生.大盈江流域土地资源开发保护与精准扶贫方略[C]//刘彦随,杨子生,方斌.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精准扶贫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9-27.
[14] 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9.
[15] 方文,杨勇兵.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4):15-23.
[16] 侯慧丽.健康扶贫的实践与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9,(5):55-56.
[17] 廉军,徐升.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EB/OL].(2016-02-16)[2019-07-29].http://news.cnr.cn/native/comment/20160216/t20160216_521391694.shtml.
[18] Zisheng YANG,Renyi YANG,Kaibo TIAN,et al.Reconstruction mode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es in alpine and gorge area of southwest China——a case study of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and precision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es in Luquan County,Yunnan Province [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9,11(2):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