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兰馨茶业:绿茶的新力量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是贵州知名茶企,拥有贵州茶叶企业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贵州湄潭兰馨茶业不断拓展市场,在全国建立实体销售终端1600多个,同时,引领贵州茶行业风气之先,率先开通电子商务业务,已成为贵州绿茶的领军者之一。
营商环境方面,融资贵、融资难,用工难、用工贵,人才留用难等环境需继续优化。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以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品牌化茶叶经营为工作主线,不断壮大发展;逐渐发展成一家集茶叶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知名茶企集团。公司旗下“兰馨”商标为贵州茶叶企业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于2006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2007年被评为贵州省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10年被评为全国茶叶行业十强龙头企业,2014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排名全国第32位,是贵州茶企历年来取得的最好业绩。2012年“兰馨”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被评为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实施单位,同年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3年被评为贵州省创新型企业,2014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2017年被评为国家林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制约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发展的内外因素,一是自主创新方面,首先是创新能力不够。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正处于成长阶段,公司领导深知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也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但由于缺少创新必需的人才和资金,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受到创新平台设备及技术资讯无法及时更新的限制,创新未能发挥企业想要的效果。其次是创新体系执行困难。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虽然先后制定并完善了《科技创新激励办法》《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管理办法》等机制,但企业人员流失性大,导致制度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另外,对于“产学研”合作,首先是合作的经费对于企业来说相对较高,同时,由于专家们的工作地点往往是在他们的工作的单位,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时间少,科技成果很大程度上不太适于落地及量产,从而影响了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二是融资贵、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三是用工难、用工贵、人才留用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人才,尤其缺乏有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特别是县级城市,还存在着人才流失大的实际问题。同时,就业人员工资成本逐年递增及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不断上升,企业的用工成本及人才成本大大增加。四是人才引进难,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提升及创新。民营企业存在资金、条件及区域性这三个硬伤,使得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及留用,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整体实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少,制约了企业的技术提升及创新能力。五是固定资产证照办理手续难、时效慢,严重影响企业融资,制约了企业经营及发展。
推动贵州企业发展营商环境建议如下。当前,贵州茶产业面临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双重挑战。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刻不容缓。基地是茶产业第一车间,目前80%以上由农户分散管控,与企业联结得不够紧密,农民管产不管销,盲目追求数量增长,潜伏质量安全隐患。深化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户与龙头企业绑在一条船上,实施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才能做实“生态茶”“干净茶”“欧标茶”这张贵州茶产业名片。茶区“三变”改革[1]亟待破题,目前的确权颁证工作停留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证,茶树是多年生作物,有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成林茶园不能办理“茶园证”,其固定年化收益价值就得不到客观公允的体现。因此,结合茶园证确权颁证,让贵州茶叶基地“三证变四证”,才能深化茶区“三变”改革,让沉睡的700万亩茶园量化为700亿元以上的产业资本,从根本上破解当前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有资源无资金、融资难融资贵等瓶颈问题。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打造智慧茶园,将一般的甚至过剩的茶园变为生态的、稀缺的茶园,是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融入大数据战略,坚持走在线茶园、智慧茶园、可追溯茶园这样的道路,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定制式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走精深加工全价利用之路,是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战略选择。
[1] “三变”改革:是针对贫困地区,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路径,盘活集体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壮大集体经济,把贫困户纳入集体经济保障范围,实现集体收惠及全体农民群众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