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业务规模收缩,报酬率提升

(一)信托规模降中回稳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末,信托行业管理资产总规模为22.70万亿元,较2017年末的26.25万亿元下降了13.5%[1]。在宏观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变化的影响下,行业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绝对规模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同比降幅首次超过两位数。从各季度环比变化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环比降幅分别为2.41%、5.25%和4.65%,四季度环比降幅收窄至1.89%,信托规模在下滑中企稳(见图1)。

68家信托公司平均管理资产规模为3338亿元,中位数为2906亿元,头部公司对行业规模影响较大。全行业共有10家公司信托资产规模超过6000亿元,比2017年减少2家;共有9家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少于1000亿元,比2017年减少1家。全行业仅有16家公司实现信托规模同比增长,其他公司均较2017年有不同程度下滑(见表1)。

图1 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建投信托博士后工作站。

表1 2018年各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与增幅

表1 2018年各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与增幅-续表1

表1 2018年各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与增幅-续表2

在行业管理资产规模整体下降的趋势下,行业保持较高的集中度,规模两极分化稍有缩小。规模排名前十位的信托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为9.01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5.40%,占行业信托资产总规模的39.57%,比2017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规模排名后十位的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之和为0.57万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8%,规模占比为2.51%,比2017年微增0.38个百分点。

2018年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没有发生变化,前三名仍为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和华润信托。前十名公司管理资产的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见聚集了较多银行系背景的头部信托公司面临着较大的压缩通道业务和排查非标资金池业务的压力。行业规模最小的三家公司仍为华宸信托、长城新盛信托和中泰信托,其中华宸信托管理资产规模仅为21.99亿元,同比下滑近45%。在行业面临增长压力的情形下,信托公司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仍然突出,处于竞争劣势的信托公司情形或将进一步恶化。

据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行业新增信托规模为6.60万亿元,新增项目16000余个。四个季度新增信托项目规模分别为1.78万亿元、1.74万亿元、1.26万亿元和1.83万亿元,较2017年的高增长有明显的放缓趋势,但四季度已基本回归至2016年水平,新增信托规模在年底开始企稳回升(见图2)。

图2 近三年信托新增业务规模和项目个数

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建投信托博士后工作站。

排名前二十的大部分信托公司新增规模较2017年有所减少,排名首位的建信信托新增0.49万亿元,不及2017年首位的华能信托1.14万亿元的一半(见表2)。全行业仅有民生信托一家公司年度新增规模超过自身存量规模,另有国通信托、湖南信托的新增信托达到了存量规模的80%以上。

表2 2018年各信托公司新增信托项目规模

表2 2018年各信托公司新增信托项目规模-续表

(二)信托收入小幅下滑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统计,2018年末行业信托收入总计781.75亿元,较2017年末同比下降2.91%[2]。分季度看,前两季度信托收入同比仍有小幅增长,反映出业务结构调整和通道费率提升给信托收入带来的正收益;三、四两季度,信托收入增幅从基本抹平到负增长,反映出信托业务量的持续压缩最终拖累了信托收入的实现。全年信托收入占比68.54%,同比微升0.92个百分点,信托业务收入依然是信托公司经营收入的核心驱动力(见图3)。

图3 近三年行业信托收入和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建投信托博士后工作站。

68家信托公司平均信托收入11.50亿元,中位数8.76亿元,收入与规模分布呈相似形态,头部公司的表现拉高了行业平均值。全行业共有30家公司实现信托收入同比增长,共有11家信托公司收入超过20亿元,比2017年增加1家;27家公司超过10亿元,比2017年减少3家;共有6家信托公司少于3亿元,比2017年少1家。行业排名前列的信托公司表现较为稳定,除了安信信托的收入大幅下滑外,其他信托公司的排名变化并不显著(见表3)。

表3 2018年各信托公司的信托收入及同比增幅

表3 2018年各信托公司的信托收入及同比增幅-续表1

表3 2018年各信托公司的信托收入及同比增幅-续表2

2018年,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增速和信托收入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化。仅有粤财信托、西部信托等8家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规模和信托收入增幅保持同步增长,头部信托公司和银行系背景信托公司均未名列其中(见表4)。部分信托规模降幅较大的信托公司实现了信托收入的较快增长,如云南信托、浙商金汇信托、华润信托等,主动管理类业务规模的提升和高收益特色业务的支撑是此类公司的共同特征。

表4 2018年规模增长与信托收入增长相匹配的信托公司

(三)信托报酬率回升

2018年,信托规模与信托收入同比均出现下滑,但信托收入降幅远小于信托规模,意味着信托报酬率处于上升趋势,与2017年的形势截然相反。在年报和其他公开信息中,共有54家信托公司公布了加权信托报酬率,行业平均信托报酬率为0.52%,比2017年的0.31%有明显提升,共有8家信托公司信托报酬率超过1%(见表5)。信托报酬率的提升一方面是信托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增加主动管理类业务占比的结果,另一方面反映了在2018年信用收紧的环境下,信托公司议价能力有所提升,利差空间重新走阔。

表5 2018年部分信托公司加权信托报酬率

表5 2018年部分信托公司加权信托报酬率-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