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几个问题[1]
——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为例
周向军[2]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的关于文化的观点和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首先应搞清楚其研究对象,问题关键在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开展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既有利于推进文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深入研究,也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问题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研究,遵循了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和国外、个别和一般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以上对于“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研究得怎么样”等问题的认识,我们研究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的关于文化的观点和理论,是对什么是文化和怎样对待文化等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事文化实践的行动指南。
从学术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其他方面和组成部分而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则相对不足;这一理论发展的研究,尤其薄弱。这与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全面、系统、完整和准确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不适应的,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也是不匹配的。因此,开展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别是其发展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也许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立为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面向全国招标。幸运的是,我们组织课题组投标并顺利中标。中标之后,我们便组织开展了认真的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开展学术调查研究,整理国内外学术研究已有成果,包括研究论著索引、研究综述或报告等,力求使本研究尽可能站在学术最前沿;二是多次讨论,明确研究思路,拟定成果基本框架,确定写作具体提纲;三是各位作者开展深入具体研究,陆续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等,形成高质量阶段性成果;四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整合、加工梳理、修改完善、凝练提升,形成最终研究成果。总的说来,本项目较好地执行了研究计划,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该项目已于2017年顺利结项。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既与其他项目一样,即分为两大类:一是阶段性研究成果,二是最终研究成果。又与其他项目不完全一样,将阶段性成果又设计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阶段成果,另一类是标志性阶段成果。本项目的一般性阶段成果,在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发表的学术论文,二是出版的学术著作。据统计,本项目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了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2部。作为一般性阶段成果,这些论文和著作是形成标志性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的基础。本项目的标志性阶段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丛书”,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文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述评》等八部著作(该丛书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目前已进入编辑出版过程)。这套丛书实际上是本项目中八个子课题的最终成果,代表了本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的整体水平。同时,又是本项目最终成果的直接基础。本项目的最终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主要是在该丛书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提炼升华而成的。该书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进入编辑出版过程)。
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从多方面做出努力。以下,结合我们的研究体会和成果,着重就“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研究得怎么样”等几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做出概括性的阐述和介绍。
一
开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首先应搞清楚其研究对象,即明确“研究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研究对象,粗看起来,似乎不言自明,好像不是个问题,但是仔细考量,并非如此。这里也存在“熟知并非真知”的情况,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这一课题涉及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理解和把握。因为实际上,对这些基本概念,人们的认识长期以来并不完全一致。认识的不一致,直接导致对本课题研究对象理解的不统一。因此,这里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
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首要概念。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尽管这不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但也是一个人们熟知而又并非真知的问题。正如有多少位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哲学的定义,有多少位美学家就有多少种美学的定义一样,可以说,有多少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也差不多就有多少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看法。仔细考察便可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国内外许多辞典,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也做了不完全统一的说明;一些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科书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出了既有联系而又不完全一致的解释;学界众多学者在其论著中也谈了各自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做出一些不完全相同的解读。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与主体看问题的立场、角度或关注的重点、知识背景等因素有关,但也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复杂性分不开。邓小平曾经多次指出,“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3]“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4]“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5]这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复杂性的明确说明。
综合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界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到学术论坛上学者发表的看法;从词典上的解释到教科书的界定),加上我们的理解,我们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方法论的启示。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说明。比如,发生学意义上的考察和说明,主体性的考察和说明,结构性的考察和说明,特征性的考察和说明,主题性的考察和说明,体系性的考察和说明,功能性的考察和说明,形态性的考察和说明,等等。每一角度、方位的考察和说明,在其特定的意义上,都是合理的、有其道理的。二是应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这里也有两个纬度。其一,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发展者来说,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即包括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和继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两个方面。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创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包括他们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比如,在中国,就有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其二,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态上看,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而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除了其理论形态,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形态、制度形态和价值形态等。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是不同角度、方位的定义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可能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方面,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综合性的定义方法,尽可能避免片面性,做到全面性。尽管“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6]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从其创立发展主体上说是广义的,即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而为其后马克思主义者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从其形态上说则是狭义的,即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按照这样的理解和以上的方法论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我们试做出如下的界定: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为其后继者丰富和发展着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广泛领域知识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从广义上说,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所以,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它的表现形态、具体内容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特征,比如,恩格斯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列宁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恩格斯的科学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党的十七大之后讲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因此,对广义上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必须而且应当坚持发展的观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二)关于“文化”
如果说,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比较复杂,那么,对于“文化”的认识就更加复杂。何为文化,这是任何一个研究文化问题的人不能不面对、不能不回答的问题。同样,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必须明确回答和解决的前提性问题。也许正因为如此,记得当年在本项目投标的专家评审会上,专家组主持人向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让我们谈谈对什么是文化的理解。事实上,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上对文化曾做出自己的界说。迄今为止,中外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统计,1920年以前只有6个不同的定义,而在1951年便已增加到160多个,这其中还不包括中国的。还有人说,到目前为止已超过250多种。”[7]甚至有人说有500多种。尽管说法不一,甚至相去甚远,到底有多少种,需要进一步统计、落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是众说纷纭的。
从人们对文化定义的多样解释中,我们至少应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一是文化的界说的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这一点,我们很难做出一个包罗万象、无所遗漏并为人们广泛公认的文化定义。正如黄枬森先生所指出的“‘文化’一词可能是各种论文著作和日常语言中含义最为分歧,使用最为随意的名词之一,要求全社会都按照一个同一的定义来使用它当然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8]二是文化现象是多样性的统一。对何谓文化,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做出不同的说明;而每一种说明,在其特指的意义上都有其根据,因而是合理的。三是研究文化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学科视野里进行。四是不管从什么角度、从什么学科视野中研究文化问题,都应当说明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文化概念。否则,容易使人费解、产生误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就是说,当我们把文化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研究的时候,对文化的含义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规定,否则研究无从谈起。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要真正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概念,必须注意认识和把握文化概念的多义性。对此,一些学者已做出努力。周一良先生把文化分为狭义、广义和深义三个层次,并较早地提出了深义文化的概念。他认为,深义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彭树智先生提出文化分为狭义、广义、深义和边义四个层次。他指出:“边义文化是随着科学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而出现的文化衍生现象,是跨学科研究动向的表现。”[9]潘一禾先生则归纳出内涵不同的三种文化观:广义文化观、中义文化观和狭义文化观。[10]广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说广义的文化就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中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种文化观注重的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精神文化,剔除了物质文化作为文化的构成成分和要素。狭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观念形态。
以上对文化概念的划分,应当说都是有道理、有根据、有价值的,但是,比较起来说,我们更倾向于把文化概念分为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广义的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与人化相联系,即凡是人化的东西都是文化,或者说凡是打上了人类印记的东西,都是文化。广义上的文化,范围最宽泛,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和行为的东西等。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主要指的是精神现象、观念形态的东西。对此,毛泽东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做了很好的说明。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2]“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13]显而易见,毛泽东所讲的文化,就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也就是我们说的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等精神现象及其产品。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中的文化,不是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而是中义的,即指的是精神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相并列,是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研究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作为观念形态文化的理论发展问题。在当年本项目投标评审会上,我们就是这样回答专家组提出何谓文化问题的。我们之所以中标,也可能与我们的回答有一定的联系。
(三)关于“发展”
“发展”这个概念,尽管可能不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复杂,尤其不像“文化”那样复杂,但是,从切实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对象的需要来看,也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发展指的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发展”概念,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从时态上说,发展有过去的发展,即已经成为过去时的发展;有现实的发展,即正在进行时的发展;也有未来的发展,即将来进行时的发展。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既要并且是首先要研究其历史的发展,也要研究现实的发展,还要研究未来的发展。历史发展、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是有区别的,但也是紧密联系着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应该将历史发展研究、现实发展研究和未来发展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
另外,对“发展”的理解,可以有两种维度。一是从客体的角度,将其作为名词来看待,主要指事物自身的发展。二是从主体的角度,将其作为动词来看待,主要指的是怎样去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应包括“发展”的这两种维度,前者,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后者,可以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应该是以前者为主,并辅之以后者,是这两种维度的有机统一。
还有,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事物(包括理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总是与以往的发展基础分不开,往往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是在坚持的同时加以发展。因此,研究发展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既要注意处理好这些关系,也要研究这些关系。
最后,从发展的表现形式来看,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可以分为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两大类。理论发展与实践发展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地说,理论发展是以实践发展为基础;实践发展以理论发展为指导。因此,研究理论发展,不能完全脱离实践发展。如果说,一般的理论发展研究就应该如此,那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就更应该如此。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
根据以上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和“发展”等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指的就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作为观念形态文化的理论发展。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研究的也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作为观念形态文化的理论发展。从纵向上说,主要研究这一理论在实践发展基础上的历史发展、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以及三者的有机统一;从横向上说,主要研究这一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以及三者的有机统一。
与以上对研究对象的理解相联系,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就其整体性、系统性而言,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的研究,即历史逻辑的研究。这一方面主要包括: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立是人类文化思想的伟大变革;研究普列汉诺夫、列宁和斯大林等人的文化理论,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如何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研究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开启与实现;研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理论、毛泽东的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理论,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其中国化过程中的创新与发展。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本内容及其体系的研究,即理论逻辑研究。这一方面主要包括:系统整理和研究经典作家及其继承者们关于文化理论的重要论著和重要论述,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文化,怎样对待文化”问题而形成的关于文化发生、内涵、本质、结构、价值、特征、规律,以及文化自信、自觉、发展、批判、建设、战略、策略、方针、政策、发展路径、文化发展主体诉求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及其内在联系,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体系。三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实践问题,即实践逻辑。这一方面,主要包括:研究苏联、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实践,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其现实启示;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实践,探讨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不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且着力解决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未来发展实践,探讨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创新发展的理念、模式、途径等。
本项目就是基于上述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对象及其内容的理解而展开研究的。
二
以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对象,解决的是“研究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解决“为什么研究”的问题。
开展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理论价值
开展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而言,至少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推进文化问题的深入研究
伴随着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迭起,文化问题在国内外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问题之复杂,研究的范围之广阔,研究的方法之多样,在学术园地里是其他许多问题所不能比的。但是,不管怎样,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特别是它的发展研究,却是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方面。在现时代的文化研究中,如果缺少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就是不健全的。长期以来,在文化问题上,人们常说文化领域的三大形态,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即俗称的文化问题上的“中、西、马”。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当代世界文化尤其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形态。研究文化问题,不能不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身包含丰富的文化理论,而且这一理论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发展着。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它是文化研究,更重要的是它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这一研究开展得如何,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及其他文化问题的研究水平。这一点,从“中、西、马”关系研究的论争中可略见一斑。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对于深化和拓展文化问题研究的意义确实不可低估。因此,我们应当从当代文化问题研究的大视野中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2.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用发挥的水平,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水平密切相关。开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一点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历史的深入研究。历史地研究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当然也适合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本身。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方面。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涉及诸多方面,从类别来说,有马克思主义通史研究、断代史研究和专门史研究。当然,这种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进行研究。这一研究,应该属于专门史研究。这一研究,不仅能加强马克思主义专门史及其文化理论史的研究,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通史、断代史等方面的研究,也能起促进作用。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要全面、完整、准确和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除了研究它的历史,还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涉及哲学、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是离不开部分的。研究整体,应当注意研究部分;有了研究部分的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整体。真正开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离不开对这个理论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研究。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这一部分的研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本身的研究。这是显而易见的。实事求是地说,就目前的研究情况而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开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可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历史逻辑;可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体系研究,进一步揭示其理论逻辑;可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实践逻辑。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研究得以深化和拓展。
3.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深入研究
这里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特指以马克思主义命名的所有学科,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等,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是一个学科群。在这个学科群中,撇开其他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不说,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学科来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开展这一研究,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学科研究水平,从而丰富、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2005年国家新设立的一级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中唯一一个一级学科。新设立的这个一级学科,特别要求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该学科设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在于,如何从整体上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切实体现出它的整体性,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中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等等,由此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至关重要。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要考察、探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等基本问题,这对完善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二级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内容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力度,将会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实践意义
开展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而言,至少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重要的问题在于,怎样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然,这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做出努力。然而,开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由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决定的。众所周知,文化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五位一体”之一位,没有了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不健全的;文化建设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离开了文化建设,其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缺少精神动力、失去智力支持。而文化建设本身,是离不开文化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将专门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问题,其研究成果对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是有重要意义的。另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将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考察和研究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经验教训,其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总结经验中前行也是有借鉴、参考意义的。
2.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发力。按照习近平的相关论述,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都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以中国精神为例,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这一切归结起来都是文化因素。如何认识把握、运用发挥文化因素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离不开科学文化理论的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将为人们认识和把握科学的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供帮助。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也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的作用。以伟大斗争为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克服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要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要动员人们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要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这一切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的作用。如何认识把握、运用发挥文化因素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的作用,同样离不开科学文化理论的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也将在这一方面为人们认识和把握科学的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供帮助。
3.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特别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开展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将有利于帮助人们切实地解决这个问题。
4.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开放发展的理论。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16]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可以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基本规律。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科学建构的研究,可以为如何创造性地建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参照和方法。三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践化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实践和科学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既使其价值得以实现,又使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四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三
解决了“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问题之后,接下来便是“怎样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主要是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
谈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首先应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7]因此,在研究中,应当力求自觉地、坚定地、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防止和摒弃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和现实中仍然存在的错误做法,即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本身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容易做到的问题。也许我们难以完全做到,但应心向往之。在本项目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所有研究者都要进一步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问题,进一步解决好落实到怎么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坚持问题导向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的问题。力求做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既不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也不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思路,可以概括如下: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和国外、个别和一般的结合上,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整体性研究。在理论上,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这一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展开。在纵向上,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归纳和概括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继承者们关于文化理论的基本论述和思想,准确揭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同时,也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未来走向和趋势,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前瞻性把握。在横向上,一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一般理论,一方面,从本体论上,对文化本质、内涵、特征、类型、价值、规律等基本问题做出新的概括和说明;另一方面,从实践论上,对文化发展的内容、重点、方向、方针、政策、体制、机制、原则、途径、方法等进行创新性的探讨。二是对重点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进行专门和集中的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文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等。在实践上,一是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苏联、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其现实启示。二是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问题等,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视域展开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集中探讨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与研究思路密切相关的是研究方法。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方法是客体的对应物。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本身是一个复杂问题,它的研究,客观上就决定了方法不应是单一的,而要求采用多样或多元的方法。因此,在研究中,我们根据实际需要,着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研究方法,并力求形成科学的、优化的研究方法系统。概括起来说,以下方法是主要的。
(一)文献研究法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最原始的是最确切的。恩格斯也强调,通过原著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确要容易得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应在大量查阅、搜集、整理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党史文献资料,党的历届领导人的重要著作、重要讲话、重要论述以及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科学分类和精心提炼,为研究提供翔实统一的基础性资料和文献支撑。例如,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研究,应当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以及相关的文献,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消化、提炼、概括和总结,最终形成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研究成果。可以负责任地说,本项目负责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研究的课题组成员,是认认真真地研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文本的。
(二)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列宁曾经明确地指出“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它是真正养成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致淹没在一大堆细节或大量争执意见之中所必需的,对于用科学眼光分析这个问题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18]他还说,“要透彻地说明这个问题,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历史。”[19]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必须运用历史分析方法。要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以及现在是怎样的;既分析其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细节,又分析其真实的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并将两者统一起来。当然,在进行历史分析的同时,也注意适当的逻辑分析,力求实现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统一。
(三)逻辑分析法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逻辑与历史是统一的。在运用历史分析的同时也要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深刻地指出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20]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应运用逻辑分析法,通过综合概括、抽象分析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内容等理论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同时运用具体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抽象的理论问题进行生动具体的说明,既从理论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逻辑,也从实践上探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研究的高度统一。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理论作指导的研究,就会陷入经验主义和盲目性;缺乏深入实际的研究,空发议论,就会陷入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研究才能够永葆青春活力。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研究,应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实践主题,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研究,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视野中,论证其历史发展、阐述其内容体系、探讨其重大问题、评价其价值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力求做到使理论和实践相互印证,既彰显理论的指导作用,又凸显实践的动力作用,从而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除了以上主要研究方法,还应综合运用比较研究、分析和综合研究、典型解剖与理论概括研究、定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研究、个人能力与集体智慧相结合、事实分析与价值评价相结合、全面把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
四
基于以上对于“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等问题的认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怎么样呢?以下对这个问题做出我们的简要回答。
(一)研究和考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发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逻辑
首先,从总体或宏观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谱系,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史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奠定了学理基础,并开辟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再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认识史上,都有一个逐步的展开。在文化理论方面,同样也并不例外。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三期发展,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由文化的总体哲学审视到文化的不同维度的实践探索和反思把握的过渡、由纯西方语境中的文化意识到东西方文明交融语境中的文化意识的过渡。
其次,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演变史中的几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阶段、关节点做出较深入具体的阐述。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立及其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俄国以及苏联的运用发展,主要表现为普列汉诺夫的文化理论、列宁的文化理论和斯大林的文化理论,其中,普列汉诺夫的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俄国运用发展的初步探索;列宁的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俄国及苏联运用发展的集大成;斯大林的文化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俄国及苏联曲折中的运用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代表。其中,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开始于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对第二国际和以苏联为主导的第三国际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在霍克海默所开创的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那里得到了长足发展。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当代变化反思的基础上逐渐构建的文化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英国后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克劳、墨菲,法国消费社会文化理论家鲍德里亚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发展集中表现为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化理论、毛泽东的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二)研究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相关理论问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逻辑
首先,围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或重要文献中发现、提炼、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基于代表性较强的原著或重要文献文本,分别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重要著作和重点论述、列宁文化理论的重要著作和重点论述、毛泽东文化理论的重要著作和重点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重点论述等。研究认为: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把文化问题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进行考察,为形成科学的文化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一系列著作中,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意识形态、精神生产、宗教文化、文化发展目标等进行了多方面阐述。列宁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文化问题,在《哲学笔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青年团的任务》《日记摘录》等一系列著作中,对文化的内涵本质、重大作用、发展规律等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对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及保障等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和实践,形成了列宁文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发展。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其中包含丰富的文化理论。尤其是在《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一系列著作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对文化建设的地位任务、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进行了精辟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党的文化理论也获得全面发展。这些发展既体现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著作中,也体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之中,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
其次,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科学建构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中是有文化理论的;这一理论也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相对于历史上一些大家公认的理论体系,比如康德的“三大批判”理论体系、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体系,包括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己的其他理论体系,如马克思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等,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特点是这种理论体系是潜在的,而不是显在的,即它不是以大部头的经典文本非常明确和集中地表现,而是内隐、蕴含、融会在大量的经典文本中,因此,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揭示、去建构。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因此,学界对此已经开始并在继续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明确地、系统地、全面地和整体性地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科学建构的著作并不多见。数量极少的直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著作,尽管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了既有创意又富有启发意义的尝试,但是,从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的要求上说,也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一切表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仍然在路上,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继续解决的问题。科学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必须高度重视运用科学的方法论。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是一个起码的、普遍的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科学构建,同样如此,甚至更应该如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内容很丰富,我们理应整体地把握、系统地运用。在这个基础上,应该特别注意坚持和运用着眼其特点及发展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和以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为重点的辩证思维方法。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科学体系的整体结构可以由四大部分即四篇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内涵、研究对象、基本特点、历史地位等。这一部分,主要体现的是整体性思维,可简称为“总论篇”。第二部分,主要是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构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中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这一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历史理性,可简称为“历史篇”。第三部分,主要是从理论逻辑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体现的是理论理性,可简称为“原理篇”。第四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原理与社会具体领域、文化具体领域相结合形成的具体文化理论。这一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实践理性,可简称为“应用篇”。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四大组成部分,即“总论篇”、“历史篇”、“原理篇”和“应用篇”,是其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们只有从四者的辩证统一中,才能科学地建构起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最后,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中关于具体文化的理论,重点研究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文化理论和科学文化理论。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就其结构的层次性而言,可以分为关于一般文化的理论和关于具体文化的理论。其具体文化理论涉及多个方面,比如资本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意识形态文化理论、非意识形态文化理论等。人文文化理论和科学文化理论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文化理论具有自己的理论特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性、实践性和理想性。科学性的特征揭示了文化生发的社会历史根源,驱除了笼罩在文化理论领域里的各种唯心主义臆想和迷雾;实践性的特征揭示了文化的属人本质;理想性的特征则为文化理论注入了璀璨美好的理想,为人类文化的创造、为人文文化的创新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现实的、历史的人为出发点,以科学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杠杆力量为其核心内容,以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走向统一是其理论的归宿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三)研究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实践问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实践逻辑
首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实践,深入具体地考察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理论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及其现实启示。研究认为,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由开拓到改向的历史进程,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主要是: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使文化腐蚀;对知识分子的压制政策使文化僵化;文化建设的缺失使主流意识形态衰落;错位的意识形态使文化力偏向,等等。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文化问题的经验教训主要是:文化发展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在文化宣传与交流上应确保文化的安全性;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上应确保其科学性;文化体制改革上的深化性;舆论导向上的马克思主义性,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围绕其特定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来展开的,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且各个阶段之间并非孤立的,而是表现为相互之间的承前启后的密切关系。从总体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文化发展历程,是一个集成就与失误、经验与教训于一体的历程,从中不仅可以折射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深刻体认。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给我们以深刻的现实启示。主要包括: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文化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宗教文化;必须大力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确保文化安全,等等。
其次,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现实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优化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问题,应着力解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长效机制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问题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问题等。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应着力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问题、当代中国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和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等等。解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应着力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统文化基础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问题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问题,等等。解决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优化问题,应着力解决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问题、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以及人权文化发展问题,等等。此外,还应着力解决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问题、现代性与社会主义精神问题、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问题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创新问题,等等。
最后,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未来实践,探讨了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问题。研究认为,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创新。因此,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关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需要我们科学把握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敢于直面问题,大胆进行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保障。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应当注意把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实要求,这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坚持理论创新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应全面理解“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的内涵要求;牢牢把握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的关键环节,等等。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已有研究状况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学术调研报告。在这个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从而使成果能够充分反映学术研究动态,增强研究的前沿性。与此相联系,研究成果深化或拓展了研究领域,在诸多方面表现出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整体结构上,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分别从历史发展、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等方面,系统地、全方位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这样的研究在学界尚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二是在研究的具体内容中,在许多方面,是发他人所未发的。例如,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科学建构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人文文化理论、科学文化理论的总结概括,对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考察和经验教训及其启示的研究,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重大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对如何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问题的探讨,都在不同程度上阐发了一些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
应当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方面,尽管我们做了一点工作,取得一点成绩,但是,研究还只是初步;取得的成果,也只是引玉之砖。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还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共同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前行,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Some Questions about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A Case Study of“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A Major Research Projec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ZHOU Xiangjun
Abstract:Marxist cultural theory is the viewpoint and theory about culture which was founded by Marx and Engels,and it was inherited,enriched and developed by later Marxists.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we should first make clear the research's object,and the key i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basic concepts of“Marxism”,“culture”,“development”and“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To 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t not only promotes the in-depth study of cultural problems,promotes the deep research in the theory of Marxism,and promotes in-depth study of Marxism disciplines,but also benefits to insist on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realis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 dream of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power,as well as uphold and develop Marxism.The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follows the research ideas of history and reality,theory and practice,domestic and foreign,individual and general combination,and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historical analysis,logical analysi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of“what to study”,“why to study”and“how to study”,we study and elaborate the historical logic,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Keywords:Marxism;Culture;Development;Marxist Theory of Culture
[1]本文是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ZD003)标志性阶段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丛书》“总论”和该项目的最终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研究》“导论”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成的。
[2]周向军,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等。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63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137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291页。
[6]《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291页。
[7]李荣善:《文化学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第8页。
[8]《黄枬森文集》第6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第143页。
[9]李荣善:《文化学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第12页。
[10]潘一禾:《观念与体制》,学林出版社,2002,第11页。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663~664页。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694页。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695页。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41页。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41页。
[1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第13页。
[1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第8页。
[18]《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第283页。
[19]《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367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