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学刊(2020年第3期/总第157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云端创新与对策研究

◎刘洋 黎川 李冲

提要:新冠肺炎疫情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扩容升级按下了快进键,公众云生活普及使文化休闲全面在线化,很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利用成熟的智能科技加快数字文化资源开发和服务数字化转型。本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新挑战,总结了近来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创新实践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上云用数智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数字化 云端创新

作者刘洋,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黎川,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助理研究员;李冲,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助理研究员(邮政编码 101304)。

公共文化服务发挥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群众获得和参与文化服务有阵地、有机构、有产品、有保障,产品服务总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

但是,受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面临新的系列挑战。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被关闭或者被限制性开放,导致群众无法到场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大部分群众文化活动因为人流限制、社区管制等疫情防控需要不能得到组织开展,减少了不少公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文化活动;一些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村居机构、社会组织的人员因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需要,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难以有效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要求,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为标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设施开放、文体活动等基本服务项目,文化、广电、体育、流动、辅助等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造、升级,以及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编制保障和业务培训等,在疫情期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凝聚人心、激励精神、提升素质的独有价值,在疫情新形势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循群众文化需求侧变化而深化供给侧改革,全面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牢固占领文化思想阵地,愈加重要和迫切。

一 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扩容升级的探索和实践

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中得到大规模场景应用,促使公众适应和习惯云上生产生活。云诊疗覆盖各级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码覆盖10亿多人,在阿里钉钉平台上云课堂的学生超过1亿人,大量用工单位实施云招聘,“互联网+社会服务”助力居家养老……公共服务云端创新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提升了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和体验感,推动了智慧城市、新基建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也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扩容升级按下了快进键:公众云生活普及使文化休闲全面在线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利用更加成熟的智能科技加快数字文化资源开发和非接触式数字服务“开疆拓土”;同时,一大批互联网公司、数字科技公司因为消费者行为偏好和服务需求的变化,转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技术开发、平台供给和内容生产。应该说,知晓率低、参与率低、文化设施利用率低曾经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难题,而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普及有助于解决上述“三低”问题和提升服务效能。

(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升级自有数字化平台和服务

图书馆建立了分级分类的专业知识数据库和云端搜索系统,向读者提供覆盖面更广泛的信息咨询服务,开发适用不同年龄群体、可视化、音频化的云阅读产品。文化馆、文艺团体开展网上书法交流、棋艺切磋、诗歌接龙、文艺演出、艺术培训等云活动。例如,中国文化馆协会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面向全国文化馆18万名从业人员,组织了10多期主题为“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思考与讨论”的系列云论坛,采取“直播+录播”的方式,并将采访、座谈、导览体验等多种形式融入其中,直播浏览量累计超过200万人次,单场直播最高访问量达27万人次,关注度、参与度、影响力都远超传统线上讲座。再如,河南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全省文艺工作者、民间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等文化能人创作抗疫文艺作品并于线上发布,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

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加大投入,利用智能技术使云阅读、云展览、云课堂、云演出等各种“云服务”的视听效果并不逊于传统线下形式,甚至因互动性、多元化、大容量等优势而使民众有了更佳体验感、获得感。例如,据国家文物局数据,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系统推出“云展览”200多项,打造了一批不落幕的云端博物馆,云观展人数累计超过50亿人次,通过3D、VR等技术,展品可以被放大和以任意角度翻转,满足了观众仔细品鉴的需求。“全景故宫”“V故宫”全方位呈现故宫更多开放区域和未开放区域,实现了对线下观展的补充和延伸。再如,利用5G+智能技术,2020年5月4日全球华人青年音乐家接力音乐会跨越五大洲,线上公益云直播6小时,并演奏了音乐家和歌迷共同“云创作”的全新单曲,视听效果与线下音乐会相差无几,更是大大增加了观众数量和扩大了覆盖面,并增加了云创作、云互动、云点评等网络独有体验。

上海、辽宁、唐山等省市建设的公共文化旅游云平台及业务管理平台整合了当地场馆资源、活动资源、内容资源,推动当地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上云,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征集、意见反馈、精准点单、精准供给,市民只要打开手机、电脑、iPad、有线电视等智能终端,就能获得在线活动预约、场馆预订、社团入驻、艺术欣赏、文化培训、书刊阅读等服务,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有效破解了过去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有限和效能不足的瓶颈。

(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借助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发数字产品服务

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利用各类网络平台推出云上服务内容、开展云上文化活动。例如,不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培训机构利用钉钉平台的视频直播、在线答疑、社交互动、考核评估等功能开展文化培训。再如,东莞市文化馆与南方日报社、“南方+”客户端联合共建“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东莞市文化馆负责提供产品服务内容,南方日报社负责进行汇总、梳理、包装、策划和数字化开发,共同将过去的线下服务打造成具有流量价值的网络文化产品,向东莞市民和珠三角地区公众推送。

二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分散

目前数字公共文化资源分散于各级政府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化企业、文化能人中,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资源还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难以整合,内容时效和技术端口不能满足公众个性化、大体量的互联网服务需求的问题。尤其是缺乏统一标准将导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多重管理,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制约资源转化整合以及后续数字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开发,也很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二)技术瓶颈

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能力偏弱,从业者主要是文化领域的专业人员,不擅长数字技术开发,对各种网络平台的操作不熟练,造成数字化只是文化产品服务上网上平台,体验性、互动性与公众需求有差距。

(三)盲目跟风

一些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上云并没有充分结合公众文化需求,也没有考虑数字化转型成本的可承受性和可持续性,导致软硬件投入过高,忽视了内容投入和服务打磨。

三 公共文化服务上云用数赋智建议

(一)提高基层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技术装备水平

各地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和延展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智慧社区、智慧文旅、智慧图书馆、智慧文化馆、智慧博物馆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应为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一站式预留空间和提供接口。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配置免费无线网络,乡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室、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机构应全面建设兼具上网、直播、互动等功能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点,落实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广播村村响等文化惠民项目,从而实现数字文化资源进村(社区)入户。

例如,东营市将乡村剧场升级为数字文化广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公司管理维护数字设施设备,硬件标配为无线路由器、LED显示屏、机顶盒、高清摄像头、电子阅报屏,集成了大量数字公共文化资源,并可作为“互联网+基层治理”的重要工具。

(二)整合集成区域性公共文化云服务

利用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等城市数字化建设,结合大众化、个性化公共文化需求,将分散于文旅、广电、体育、教育、科普、共青团、妇联、工会、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云资源整合起来,在地市层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一云贯通、一码通用。具备条件的城市,可以由文化行政部门、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牵头,建设区域性、综合性、一站式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在内容、终端、传播、互联互通等环节实现整合与标准化,实现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由以输入型为主转变为输入型与内生型并重。

(三)加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转型

一是解决“不会转”的问题,引导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根据服务对象需求、自身科技能力和投入运维实际情况,应用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软硬件和云端开发平台,加强对服务对象需求反馈、质量评价等数据的收集、挖掘和分析,有针对性开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并加快实现服务流程在线化、数字化。

二是解决“没钱转”的问题,各级公共财政要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提供兜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增幅应高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并将数字公共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领域的地方财政投入范围。培育“智能+文化消费”生态体系,吸引更多合格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四)普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云端服务

云端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对软硬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高,过去因传输带宽不够,很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具备投入运维能力,而随着5G+智能技术使超宽带、高可靠、低时延成为现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只需与专业机构提供的云端(如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无缝融合,就能实现即连即用、多屏合一、流畅高效的云展览、云课堂、云演出、云阅读等云端服务开发和供给。

据报道,2020年第一季度各地直播带货超过400万场,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广场舞培训都可以通过直播互动的方式实施,实际上已有不少广场舞团体自制的小视频秀在网络平台传播。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应结合专业服务特点和技术需求,普及应用微信、抖音、快手、钉钉、腾讯会议等新型数字工具,打造一批专业技能扎实、广受群众欢迎的公共文化网红达人。以“抖音+传统文化”为例,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5月初,抖音平台上传统文化相关短视频超过65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64亿次,点赞数超过44亿次,传统文化已成为抖音平台上的主流话题之一,抖音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

(五)融通文化+云消费

免费和收费较低的公益性服务上云后,可以在云端集聚更多文化行政部门、公益性文化机构、文化企业、文化类社会组织和公众。在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可以实现在线、智能的公众文化需求征集、评价反馈,进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并能更精准掌握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和偏好,促进知识付费、数据付费、服务付费(如购买腾讯视频、百度文库会员)等数字文化消费的发展,也能为旅游、演出、电影、图书、餐饮、商贸等关联领域消费提供流量,从而打造公共文化带动的“智能+O2O”品质型消费生态体系,稳、促、扩、升消费,推动达成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消费回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凝聚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民生网,http://www.msweekly.com/show.html?id=95170。

杜洁芳:《应对疫情防控,文化馆线上服务有创新》,《中国文化报》2020年5月12日第1版。

(责任编辑 方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