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共生国内外研究进展
产业共生是产业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主题,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组织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产业共生理论日益成为应对工业化进程的有效方式,并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发展完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国外学者对产业共生的研究起步较早,对产业共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共生的内涵、产业共生的演进和产业共生的效益分析等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产业共生内涵的研究
共生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ry)提出,后经范明特(Famintsim)、保罗·布克纳(Prototaxis)发展完善。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之间的普遍现象,更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共生逐渐超出生物学的范畴,被哲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多个人文社科领域所借鉴。
产业共生的概念最早由George T.Renner(1947)提出。20世纪中叶以后,经济学家开始借鉴共生理论的观点,在研究过程中将不同企业间的吸引、竞争、合作和促进等关系比作共生关系。Ayres(1960)提出“产业代谢”的概念并随后研究了“产业生态学”。Frosch & Gallopoulos(1989)认为产业共生是物质和能量的优化消耗,是一个过程输出的中间物质成为另一个过程需要的原材料。丹麦卡伦堡公司出版的《产业共生》一书中给出了较为完整的定义:产业共生是指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获利能力,同时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此后,经学者们深入的研究,认为产业共生理论应该拓展到更多的领域,不能局限于资源、副产品和生态等要素上。例如,Reid Lifset(1997)将基础设施、服务信息等要素纳入产业共生的范畴,认为这些要素的共享和利用也可以构成产业共生。John Ehrenfeld & Nicholas Gertler(1997)认为产业共生是为企业间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处理费用,而建立起的一个产业循环系统。Chertow(2000)认为产业共生是传统的独立产业以协同参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方法,包括材料、能源、水和副产品的物理上的交换,其关键是在地理距离上提供企业之间合作和协同的可能性。Ehrenfeld(2004)把知识共享、技术创新、学习机制等要素纳入产业共生理论中,这极大地扩大了产业共生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范围。Mirata(2005)认为产业共生是企业间通过物理交换或能源传递,通过知识、人力和技术的交换而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Lombardi等(2012)基于英国产业共生发展的实践经验,从区域范围、网络中的合作企业以及其他方面重新定义了产业共生。
综上所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产业共生的内涵逐渐从公司相互之间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交换,以及公共设施共享扩展到通过物质、能源、水的实物交换和知识、技术等非实物交换领域,并以此获得企业竞争优势。具体而言,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物或废弃物通过企业间的交换,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并用于生产,并使企业在产业共生系统中为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形成产业集群、共享各种要素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
(二)产业共生演进的研究
自Schwartz等(1997)首次探讨产业共生形成的问题以来,产业共生形成与演进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目前,关于产业共生的演进过程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从产业共生演进发展阶段和演进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
1.产业共生演进发展阶段的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自组织过程的角度研究产业共生演进过程。例如,Chertow等(2007)提出自组织模式下产业共生演进的三阶段模型。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这个阶段共生关系不受关注且还没有成形,企业大多关心自身的利益,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第二阶段为揭示阶段。这个阶段合作性文化、制度化结构与规范开始形成,可能建立共生协调机构,企业价值观开始扩展。第三阶段为嵌入与制度化阶段。这个阶段形成较为一致的规范,共生范围进一步扩大,网络更具有弹性,社会资本在网络中作用明显,地理界线逐渐弱化。Doménech等(2011)将产业共生的演进分为形成期、试行期、发展期和扩展期,认为企业间早期的交换行为可能通过自组织或协调的方式进行。此外,也有学者从顶层规划和政府促进等人为干预的角度研究产业共生的演进过程。前者如,Behera等(2012)以韩国蔚山生态产业园区为例,研究了顶层规划模式下产业共生演进过程的试点阶段、制度化阶段和总结完善三个阶段,并认为无论处在哪个阶段,政府在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都起到关键的作用;后者如,Paquin等(2012)通过分析英国“国家产业共生项目”(NISP)的发展历程,认为NISP网络发展前期主要是洽谈活动,该阶段是企业自组织的行为过程,企业通过交流发现区域潜在共生机会,网络发展中期主要为连接活动,该阶段企业采用自组织和目标导向的交互方式,共生关系开始深入发展,信任关系逐渐形成,网络发展后期为共同创造活动,该阶段企业主要采用政府促进的目标导向方式发展,网络趋向成熟与制度化。
2.产业共生演进的影响因素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政策制定、利益驱动、接近性等方面展开分析。例如,Costa等(2010)在分析废弃物政策干预对产业共生演进的影响后,认为政府制定有效政策是产业共生发展的催化剂。Salmi等(2012)在分析环境规制的适用性对产业共生的影响后,认为物质流的市场风险致使产业共生的管理问题突出,配套的规制应降低这种风险。Lombardi等(2012)发现产业共生内部大多数成员受共同利益驱使而形成产业共生。Spekkink(2013)在研究制度能力建立的框架、过程及其对产业共生发展的影响后,认为制度能力的建立有助于企业从战略上形成产业共生。Branson(2016)认为地理位置的接近及金融成本不是产业共生的决定性因素,商业接近才是产业共生的决定性因素。
(三)产业共生效益的研究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关注如何支持产业共生,以及评估产业共生的效益方面的研究。Jacobsen(2006)以卡伦堡为例定量化分析了产业共生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认为物质交换导致上下游企业经济绩效的提升是驱动产业共生的重要因素,而不是由交换物质本身的价值。随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产业共生方案,各国学者也开始对产业共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定量化分析。例如,Van Berkel等(2009)以日本川崎市为例,定量化评价了川崎市与周边企业的产业共生,指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城市间通过产业共生进行能源、水和废弃物的交换,能够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Eckelman等(2009)从工业废弃物再利用的角度,定量化分析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产业共生体系全寿命周期的环境效益。Sokka等(2011)以芬兰的库沃拉纸浆和造纸园区为例,通过生命周期评估方法,计算了园区能源和温室气体的削减量和减排量。Chertow等(2011)以瓦胡岛(Oahu)上的11个企业为例,研究发现产业共生最大的环境效益表现为减少废弃物的填埋和节约原材料。Jung等(2013)运用现金流贴现法和多属性整体质量推理法对韩国生态示范园区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生态示范园区中有能量梯级利用的网络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
二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对于产业共生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产业共生一词才被引入。产业共生的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思想依据和理论基础,定性描述较多,定量分析较少。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产业共生实践与发展,产业共生的研究文献开始明显增多,研究也逐渐侧重于产业共生的具体案例分析。2007年以后,我国学者对产业共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机理、模式、网络和评价五个方面。
(一)产业共生内涵的研究
袁纯清(1998)首先将共生理论引入经济学领域,并利用共生理论的概念与分析方法对我国小型经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类似于自然界共生现象,经济领域也存在共生关系,即经济体之间存在某种交流的方式,并对共生做了以下定义:共生就是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一定的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他同时引入了共生度、共生系数等概念,创新了共生理论的分析方法,为产业共生理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胡晓鹏(2008)认为产业共生是以独立产业或其业务模块为共生单元的经济现象。共生单元可分为企业、产业、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层面,不同共生单元之间的组合可划分出不同的共生关系。王靖添(2009)认为产业共生以废弃物交换利用和废弃物闭路循环为核心,通过建立废弃物交换系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
(二)产业共生机理的研究
随着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学者们研究了园区内企业之间是如何合作,以何种方式驱动以及企业之间是如何运行等问题。例如,王兆华等(2002)运用交易费用理论研究认为,生态工业园区中资产的专用性(包括地理位置的专用性、有形资产的专用性、人力资源的专用性以及优惠政策的专用性等)和交易的频繁性,使得那些客观上具备副产品交易条件的企业形成一个经济活动中心,从而使企业产生建立更为密切交易关系的动力和愿望,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和建立产业共生网络就具备了必要性。杨敬辉等(2004)认为享有共生所带来的外部经济、内化外部不经济是企业寻求共生的动力。佘波(2006)通过对卡伦堡共生体与鲁北集团公司的实证分析,研究了产业共生体的生成机理。袁增伟(2007)从形成产业共生网络的微观要素——企业环境责任入手,阐释产业共生网络中企业的五类环境责任,并探讨企业环境责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及约束机制。王贵明(2008)提出经济因素、政府管制和中间组织是产业共生组织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逯承鹏(2013)把驱动产业共生关系形成的因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表现为共生系统外部干预,而内因主要表现为系统内部的推动力。
(三)产业共生模式的研究
产业共生模式是产业共生理论的主要部分和核心之一。从微观角度来看,产业共生模式是两个部门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从宏观角度来看,产业共生模式是行业内产业链上不同行业的组合形式。国内学者对产业共生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的类型和模型的稳定性两个方面。
1.产业共生模式类型的研究
产业共生模式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园区层面和区域层面四个方面。对于企业层面的产业共生模式,赵婷婷等(2011)在研究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产业共生模式时,提出点-点、点-面、面-面、虚拟型和生态工业园五种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利弊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于产业层面的产业共生模式,学者们主要从构建产业共生链方面进行了探讨。例如,汪安佑和王靖添(2007)研究了电力-水泥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张秀娥和何山(2009)研究了汽车产业集聚地区的链式演进模式。南岚(2009)研究了港口物流产业的链式、层状、星式的共生关系。查明珠等(2013)基于共生视角探析了农业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史宝娟和郑祖婷(2015)提出了京津冀的产业共生三维立体循环模式。对于园区层面的共生模式研究,孙博等(2011)在对矿区生态产业共生模式研究中,提出了根据共生行为方式划分的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模式,根据共生的组织模式划分的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与一体化共生模式,根据共生运作方式划分的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混合共生模式,根据共生单元关系方向划分的纵向共生、横向共生和网络型共生模式。王建(2012)根据产业的合作关系将工业园区的共生模式分为依托型、平等型和嵌套型三种类型。对于区域产业共生模式研究,李虹(2008)描述了产业共生循环经济的村镇模式。张亚男和沙景华(2008)提出了区域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王靖添(2009)提出运行于企业、园区、地区、省区及跨省域的“五角三维型”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
2.产业共生模式稳定性的研究
产业共生模式稳定性的研究主要从产业共生系统节点的稳定性和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前者如,刘宁等(2009)通过分析节点间相互关联企业之间污染物循环利用的关系,建立了生态产业共生系统中企业之间污染物循环利用共生经济学模型,研究了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节点稳定性。后者如,王国弘(2009)应用熵理论从生态企业间相互关系入手,对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苏楠和吴贵生(2011)、杨丽花和佟连军(2012)、余迎新等(2015)选取SNA对产业共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程潇君(2014)通过计算共生度、关联度和耦合度分析了合肥市高新区的共生链网稳定性。
(四)产业共生网络的研究
产业共生网络大体从组织特征、技术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组织特征研究方面,产业共生网络的组织特征并非一成不变的,区域之间资源的要素禀赋、市场发展以及政策都会引起产业共生网络的阶段性特征差异。例如,杨丽花和佟连军(2012)研究了共生网络的簇系数、特征路径长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发现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和丹麦卡伦堡产业园都没有表现出小世界网络的复杂特征。唐玲等(2014)研究了产业共生网络的中心性特征、节点的异质性以及网络集聚特征等,对产业园区企业间的连接关系进行了更加直观的展示。刘光富等(2014)从废弃物资源化的角度对城市共生网络组织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理性选择的企业间自发形成的自组织共生网络、以政府为主导的顶层规划共生网络以及多重机构相互作用的政府促进共生网络三种形式,并认为相比之下政府促进共生网络具有更好的弹性。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利用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废物资源交换利用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替代技术等,来构建企业或产业间废物交换及利用网络,以实现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强调产业网络的运作管理,认为通过提高认识和强化管理可以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五)产业共生评价的研究
科学评价产业共生发展水平是当前产业共生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从效率角度对产业共生评价进行研究。例如,甘永辉(2008)将工业共生效率定义为工业共生系统的共生效益与共生成本的比值。刘宁等(2008)以生态效率和产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产业共生系统构建分析生态效率。席旭东(2009)运用生态效率原理提出了矿区生态工业共生效益测算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程会强(2009)认为形成共生关系的目的是产生共生效益,其表现为企业形成共生关系后,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提高,并认为共生效益是衡量生态工业园共生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李小鹏(2011)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成本节约、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此外,也有学者关注产业共生效益研究。例如,冯久田等(2003)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山东鲁北化工园区内企业间废弃物和副产物的循环利用产生的效益。段莎莎(2017)采用生命周期方法定量分析了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的产业共生环境效益,认为能源的梯级利用是目前园区产业共生的主要交换形式。
三 研究综述
通过梳理产业共生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共生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总体上,国外研究逐渐从理论研究过渡到以案例为主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成功的产业共生案例方面。而国内对产业共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逐渐从案例研究转向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产业共生的概念内涵、形成机理、关系模式和共生评价等方面。具体而言,对概念内涵的研究主要从废弃物资源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形成机理的研究主要从副产品的合作与构建产业共生链的角度展开分析,对关系模式的研究主要从企业、产业、园区和区域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对共生评价的研究主要从效率的视角进行研究。
随着对产业共生研究的深入,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定量化分析。当前,对产业共生可操作性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不少研究从多个方向对产业共生进行纯理论方面的探讨,忽略了与产业共生实践过程的相结合分析。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定量化评价产业共生模式研究中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关于产业共生模式的研究角度分散且缺乏理论框架,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发展。因此,未来研究应该在总结大量产业共生实践案例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产业共生模式的优化、稳定性和效率评估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