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的《十五贯》研究综述
喻小晶[1]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对《十五贯》的解读视角更广阔,研究内容更深入。重要问题得到回归,通融与创新频现,关注热点问题的同时又有所坚守。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7年,有关《十五贯》研究的各类论文有70余篇,在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上都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大致可分为宏观理论及评论、文本研究、改编研究等三方面,其中以文本研究为主。但相关研究的内容承袭较多,富有开创性的研究仍略显不足。未来《十五贯》的研究在文体和文献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十五贯 研究综述
明末清初,苏州派剧作家朱素臣将宋元话本《错斩崔宁》(冯梦龙将其收入《醒世恒言》后更名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为传奇《双熊梦》(又名《十五贯》),自此,《十五贯》开始登上戏曲舞台。此后,这一题材历经多次改编,衍生出秦腔、京剧、大鼓、宝卷等多种艺术形态。进入20世纪初期,《十五贯》的演出还未家喻户晓。直到1956年,经浙江国风昆苏剧团改编的《十五贯》在北京上演,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美誉绽放出新的生机[2],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20世纪以来,相关研究的成果丰硕,出现“诸家争说《十五贯》”的盛况。[3]以往学界对《十五贯》进行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对《十五贯》系列文本(话本和传奇)的解读;其二,对戏曲《十五贯》的相关研究。[4]进入21世纪以来(截至2017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学界对《十五贯》的解读视角更广阔,研究更深入。尤其是艺术价值的讨论,方兴未艾。重要问题得到回归,通融与创新频现,关注热点问题的同时,又有所坚守。通过梳理21世纪以来《十五贯》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十五贯》各艺术形态的理解,以及推进相关戏曲文学的研究。为综评的方便,根据本人对相关研究的关注点和理解,对相关研究分类叙述。限于学识和闻见,难免弃璧遗珠,望专家批评。
一 《十五贯》宏观理论及评论研究
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7年,关于《十五贯》研究的各类论文有70余篇,在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上都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其中不乏立足于各自领域,对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讨论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十五贯》的研究也逐渐呈现出体系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解玉峰《90年来昆曲研究述评》一文,从宏观上对20世纪以来的昆曲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并对21世纪昆曲研究提出了思考与追问,对近年来的戏曲研究具有指向性意义。尤其是对《十五贯》研究中的昆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5]而直接对《十五贯》提出问题和思考的则是洛地的《〈十五贯〉回顾和思考》一文,其围绕“民族戏剧”“文化遗产”“推陈出新”等主题概念,针对从《十五贯》的改编到昆曲成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五十年间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6]如今,这些问题的呈现与思考,都已成为21世纪昆曲研究,尤其是《十五贯》研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进入21世纪以来,《十五贯》评论研究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十五贯》论述“三部曲”,即傅谨的《昆曲〈十五贯〉新论》、徐宏图的《昆曲〈十五贯〉补论》、柯凡的《再论昆曲〈十五贯〉》这三篇重要文章。《昆曲〈十五贯〉新论》一文指出,通过对现存三个《十五贯》早期剧本的对比可看到通行本《十五贯》的改编得失;《十五贯》改编的深远意义,也需要从超越剧目甚至昆曲这个剧种的立场解读,《十五贯》的成功为大量以“清官”为正面主人公的传统剧目赢得了重登舞台的机会,为传统剧戏曲在当代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7]《昆曲〈十五贯〉补论》一文则从“缘起与结果”“剧团与剧种”“推陈与出新”的关系出发,指出《十五贯》改编演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所救并非仅是剧团而是剧种、“出新”并非只是思想内容而是全方位的,“经典剧目”也有推陈出新的空间等问题。[8]而《再论昆曲〈十五贯〉》一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20世纪50年代浙江国风昆苏剧团改编、演出《十五贯》以及剧团发展等活动的经过,认为《十五贯》成功的外因在于“传”字辈昆曲演员对《十五贯》的数度改编,为新编本《十五贯》的诞生和成功奠定了基础,以及政府领导对昆曲的个人感情、对《十五贯》社会价值的认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巧妙运作之于《十五贯》改编的影响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9]
2016年是改编《十五贯》六十周年,故而在此时期,开始出现了一批对《十五贯》的意识形态进行定位的评论,这些评论主要集中在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期刊报纸上,如郑晓林的《〈十五贯〉的跨时代意义》[10]、仲呈祥的《昆曲〈十五贯〉的启示意义》[11]、薛若琳的《继承和弘扬〈十五贯〉精神》[12]等文,均是发表于主流媒体的报刊上,都是从时代意义、精神价值等方面对《十五贯》进行高度点评,号召人们认识到《十五贯》所带来的启示性的跨时代意义,并继承和发扬《十五贯》所象征的时代精神。
另外,还有对《十五贯》与时代发展的睿思。如俞为民在《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13]一文中就以《十五贯》为例,认为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不仅要在内容上加强剧目建设,还要在形式上确保昆曲特色的同时丰富昆曲的表演方式,实现多元创新发展,以符合时代审美要求趣味。而高琦华、卢敦基《十五贯、小百花与浙江戏曲事业的发展》[14]一文则是从《十五贯》之于浙江戏曲事业发展的角度着手,对《十五贯》的现代意义进行反思,指出浙江人文历史与戏曲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其对浙江戏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 《十五贯》文本研究
尽管在20世纪初,《十五贯》的文本研究已有较多成果,但限于资料不足及研究方法的单一,相关研究仍有推进的空间。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利用新材料,立足不同视角,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对《十五贯》文本研究的通融度和有效性都有新的提升。其中,既有整体研究,也有针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对《十五贯》文本内容的整体研究,如张红霞博士学位论文《朱素臣传奇研究》中有“《十五贯》本事考论”一节,指出“熊友蕙冤案”为朱素臣对李渔《无声戏》话本第二回《美男子避祸反生疑》中蒋瑜、何氏一案的借鉴,同时也对取材进行了精心的删削改动。而“熊友兰冤案”,在基本叙事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朱素臣对此前故事进行了量体裁衣式的剪裁和改编,使它更为适合传奇“双生双旦”式的双线结构,进而能与熊友蕙一线的相配完美无瑕。朱素臣拈出明代执政江南的两位清官——周忱和况钟,把《美男子避嫌反生疑》和《错斩崔宁》话本中的两段公案故事以“十五贯”为扭结点组合在一起,并根据传奇表达的主题创造性地改变了前人话本中的相关素材,编撰了《十五贯》这部享誉一时,且后世广泛流传的剧作。[15]又如丛海霞的硕士学位论文《〈十五贯〉研究》,认为以往对《十五贯》的研究多集中在各改编本,对原著本身的文学价值研究还值得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其指出熊友蕙、侯三姑故事最早可追溯到《后汉书·李敬传》;熊友兰和苏戍娟的故事则是根据明代拟话本《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况钟、周忱和熊氏兄弟四人都是取材于历史真实人物;而娄阿鼠败露等问题是在传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的结果。其认为朱素臣既擅长“双线结构”,制造“矛盾”和“巧合”,又兼顾融合复杂的社会背景,在政治与命运的交错中推进故事发展,达到“以情动人”“扣人心弦”的目的。也指出《十五贯》的艺术特色具体体现在宾白内容、科介动作、曲词风格及宫调牌的选择与运用上,达到通俗机趣的效果。[16]此类文章多立足于前人研究,从整体上对《十五贯》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问题。除进行整体研究外,也有学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十五贯》文本进行对比研究。如袁卓《〈十五贯〉与〈错斩崔宁〉》[17]一文,即对比分析介绍具有差异文本的内容和特色。又,2004年台湾中山大学林忆玲的硕士学位论文《〈错斩崔宁〉〈双熊梦〉〈破晓时分〉之比较研究》,即将1968年台湾地区据《十五贯》所改编拍摄的电影《破晓时分》纳入《十五贯》文本系统中进行对比研究,为《十五贯》戏曲文本研究增加了新题材的对比分析。另外,张建伟的《从宋元话本到现代小说——“十五贯”冤案的文学艺术呈现》一文,也以文学艺术的呈现方式作为研究角度切入,对《十五贯》中的冤案进行深入探讨,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各阶段体裁在叙事时所采用的不同艺术手法。[18]
《十五贯》具体内容研究成为21世纪以来的研究热点,多篇论文从《十五贯》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释。《十五贯》的主题研究,历来为学界研究的焦点。吕茹在《叙事主题的转换性: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与戏曲的双向互动》一文中即以《十五贯》为例,探讨从《十五贯》到《双熊梦》的过程中叙事主题所发生的转换关系。[19]另外,有关《十五贯》“公案”题材的讨论尤使人注意,如张红霞《朱素臣传奇中的公案叙事研究》和李佃云的《苏州派戏曲中的公案因素研究:以〈十五贯〉为中心的考察》都是对《十五贯》的公案因素进行考察,分析公案叙事题材的特殊性。[20]改编后的昆曲《十五贯》,由于其精妙的结构和客观公正的案件处理方式,也成为政法界的经典案例,从传统法制史、社会治理角度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如潘志勇《昆曲〈十五贯〉的中国司法传统解读——以当代刑事司法改革为视角》,李伟、姬杰辉的《戏曲作品中的传统证据文化探析——以昆曲〈十五贯〉为例》,殷晓东的《由〈十五贯〉看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等文章,都是从司法角度对《十五贯》进行重新解读。[21]对戏曲研究中跨学科、不同视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
对《十五贯》人物的讨论是传统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相关研究有回归趋势。其中,如丛海霞、李占鹏《朱素臣〈十五贯〉人物形象探析》一文,对《十五贯》中的大小人物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疏解,从整体上把握《十五贯》中的人物的形象。[22]于金辉的《浅析〈十五贯〉中的官吏形象》一文,对剧中的三类官员,即刚愎自用的过于执、客观公正的况钟和自私自利的周忱的人物形象都进行了分析。[23]这些研究前人已有较深入的讨论,新意较少。
《十五贯》的情节研究也是传统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相关研究有下降趋势。比较重要的是贾学清在《巧合:独具匠心的情节建构》一文中以《十五贯》为例,分析巧合之于故事情节建构的重要意义;代树芳的《论“十五贯”故事情节的变异——从〈错斩崔宁〉、〈双熊梦〉到浙昆剧〈十五贯〉》则是从《十五贯》的三重变奏来分析其故事情节上的差异。[24]主要都是延续前人的讨论,没有更大的创新。
三 《十五贯》改编研究
《十五贯》的改编研究,一般指对20世纪中叶浙江国风昆苏剧团《十五贯》改编本的研究。近年来也成为研究的热潮。如张舟子《从传奇故事到政治寓言——〈十五贯〉的改编与接受》一文,从政治意义的角度对《十五贯》的改编进行分析,认为其在改编与接受的过程中,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并认为在评价《十五贯》时应加入这一因素,才能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并真正总结传统戏曲改编的经验与教训。[25]又如刘遗伦《从昆曲〈十五贯〉的改编看新中国初年的戏剧改革》一文则是从戏曲改革的角度对《十五贯》的改编也进行研究,其文中对具体的改编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十五贯》的改编也进行了高度点评,认为其能体现新中国的戏曲政策与戏剧要求的合理结合。[26]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徐锐的《政治话语下的典型——论昆曲〈十五贯〉中况钟的形象重塑》一文,对历来各家研究中对况钟形象的研究做出进一步解释,突出政治因素在改编况钟形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之前对于况钟形象的改编与解读是出于政治目的,在重新解读况钟形象的同时,试图厘清整个改戏阐释系统对人物所代表的政治话语含义,探察戏曲改编者对于传统戏曲走向人间所做的努力,并诠释其在政治意图上取得的成果。[27]周涛《〈十五贯〉与“十七年”戏曲剧目的改编机制》一文则是从“戏曲改革”的角度对《十五贯》进行讨论,认为其在改编的过程中既顺应了当时的“人民性”观念(即可资借用的戏曲的民间文化要素,及其作为民间文艺形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价值功能),又符合了“民间性”的文化内容所提供的审美资源和力量,因此才能成为戏曲改革时期的重要范本。[28]而汪诗珮的《传统与创新:〈十五贯〉的改编》一文则另出机杼,认为《十五贯》的改编不仅基于原有的传奇剧本,还兼采了传统文献《双熊梦》及历代艺人的经验积累,在文献改编基础之上,还采纳了社会演员因素的影响,对于21世纪的戏曲文学改编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9]至于2004年台湾“中央”大学黄思超的硕士学位论文《浙昆改编戏研究——以〈十五贯〉、〈风筝误〉、〈西园记〉为主要研究对象》,则是以浙昆的改编戏为研究角度,对《十五贯》的改编情节加以分析,名义上为改编戏研究,实则是对情节的改编加以描述,并无太多新意。
四 研究不足与展望
以上介绍了2000—2017年以来,有关《十五贯》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可以分为宏观理论及评论、文本研究、改编研究等三方面。其中以文本分析解读为主。研究多集中于《十五贯》人物形象的解读、结构框架的分析、再创作的背景揭示,以及对昆曲演出的现实意义、《十五贯》与法制的关系等问题。
尽管相关成果承袭较多,富有开创性的研究仍略显不足,但未来的《十五贯》研究,在文体和文献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延展空间。所谓《十五贯》的文体研究,即对《十五贯》各时期不同文体形态的批评探讨,在现有研究中已露端倪,但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所谓《十五贯》的文献研究,主要指对《十五贯》版本源流的研究。目前,相关研究比较薄弱,对《十五贯》版本问题的认识水平较多依赖20世纪的研究成果。[30]《十五贯》的版本研究必不可少,通过分析各版本间互相演变和影响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十五贯》传播史和接受史的认识。现今,大数据及学术资讯的信息化,便利我们对戏曲文献的整理和研读,较容易获取相关版本的文本内容、存佚情况、现藏地点等信息,获得第一手文献材料。立足现有的《十五贯》研究成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更具有时代意义价值的问题意识,掌握更丰富的研究材料,以更加新颖别致的研究角度对《十五贯》进行更为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让已经耳熟能详的研究对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Fifteen Strings of Coins Since the 21st Century
Yu Xiaojing
Abstract: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made a broader and deeper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Fifteen Strings of Coins. The important issues have been discussed again with frequent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holding the traditional ideas while focusing on hot issu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from 2000 to 2017,there are more than 70 papers on the research of Fifteen Strings of Coins,which have shown a more diversified trend i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It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macro theories and reviews,textual research,adaptation studies,etc. But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inherited more,and the pioneering research is slightly insufficient. The study of Fifteen Strings of Coins in the future still has much room for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style and literature.
Keywords:Fifteen Strings of Coins;Research overview
About the Author:Yu Xiaojing (1992- ),Ph.D. Candidate 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bei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rests and specialties: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Chinese classical philology. E-mail:787012783@qq.com.
[1] 喻小晶(1992— ),湖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电子邮箱:787012783@qq.com。
[2] 《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人民日报》1956年5月18日。
[3] 关于《十五贯》研究的前世今生,参见沈鸿鑫《〈十五贯〉的前世与今生》,《上海戏剧》2008年第9期;周育德《话说〈十五贯〉现象》,《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1期。
[4] 有关昆曲《十五贯》的相关人物的梳理,参见杨红军《田汉与昆曲〈十五贯〉》,《北京档案》2013年第11期;潘伟民《黄源与昆曲〈十五贯〉》,载《黄源纪念集》,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6;沈祖安《水到渠始成——〈十五贯〉编演前后的回忆片段》,《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有关周传瑛参与《十五贯》编演及传承的讨论,见洛地《周传瑛在〈十五贯〉轰动京城后的昆剧思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周立波《周传瑛与昆剧〈十五贯〉研究述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5] 解玉峰:《90年来昆曲研究述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 洛地:《〈十五贯〉回顾和思考》,《戏剧艺术》2007年第1期。
[7] 傅谨:《昆曲〈十五贯〉新论》,《戏剧》2006年第2期;傅谨:《昆曲〈十五贯〉新论》,《文化遗产》2008年第4期。
[8] 徐宏图:《昆曲〈十五贯〉补论》,《文艺研究》2012年第4期。
[9] 柯凡:《再论昆曲〈十五贯〉》,《戏友》2016年第1期。
[10] 郑晓林:《〈十五贯〉的跨时代意义》,《中国艺术报》2016年4月6日。
[11] 仲呈祥:《昆曲〈十五贯〉的启示意义》,《文艺报》2016年5月20日。
[12] 薛若琳:《继承和弘扬〈十五贯〉精神》,《中国文化报》2016年5月10日。
[13] 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
[14] 高琦华、卢敦基:《十五贯、小百花与浙江戏曲事业的发展》,《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5期。
[15] 张红霞:《朱素臣传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中文系,2012。
[16] 丛海霞:《〈十五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海南师范大学,2016。
[17] 袁卓:《〈十五贯〉与〈错斩崔宁〉》,《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
[18] 张建伟:《从宋元话本到现代小说——“十五贯”冤案的文学艺术呈现》,《中国法律评论》2015年第1期。
[19] 吕茹:《叙事主题的转换性: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与戏曲的双向互动》,《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20] 张红霞:《朱素臣传奇中的公案叙事研究》,《南都学坛》2011年第3期;李佃云:《苏州派戏曲中的公案因素研究:以〈十五贯〉为中心的考察》,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12。
[21] 潘志勇:《昆曲〈十五贯〉的中国司法传统解读——以当代刑事司法改革为视角》,《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李伟、姬杰辉:《戏曲作品中的传统证据文化探析——以昆曲〈十五贯〉为例》,《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第8期;殷晓东:《由〈十五贯〉看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中文系,2013。
[22] 丛海霞、李占鹏:《朱素臣〈十五贯〉人物形象探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23] 于金辉:《浅析〈十五贯〉中的官吏形象》,《剑南文学》2013年第9期;张笑:《况钟:清风两袖的“糊涂官”》,《政府法制》2015年第32期;江曾培:《冤案不仅因有过于执》,《群言》2005年第6期。
[24] 贾学清:《巧合:独具匠心的情节建构》,《戏剧文学》2007年第5期;代树芳:《论“十五贯”故事情节的变异——从〈错斩崔宁〉、〈双熊梦〉到浙昆剧〈十五贯〉》,《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25] 张舟子:《从传奇故事到政治寓言——〈十五贯〉的改编与接受》,《电影文学》2007年第23期。
[26] 刘遗伦:《从昆曲〈十五贯〉的改编看新中国初年的戏剧改革》,《四川戏剧》2009年第3期。
[27] 徐锐:《政治话语诠释下的典型——论昆曲〈十五贯〉中况钟的形象重塑》,《艺术百家》2004年第4期。
[28] 周涛:《〈十五贯〉与“十七年”戏曲剧目的改编机制》,《文艺争鸣》2011年第17期。
[29] 汪诗佩:《传统与创新:〈十五贯〉的改编》,《文化遗产》2009年第2期。
[30] 如《十五贯戏曲资料汇编》一书中,对《十五贯》各版本情况做了较为简略的介绍,但是对于这些版本的源流演变,以及演变的内在原因缺少更进一步的分析。见路工、傅惜华《十五贯戏曲资料汇编》,作家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