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围绕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章首先对层次分析法、地区与地区主义、地区一体化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梳理并提出了本书所使用的定义。之后回顾了有关“国家为何参与或支持地区一体化”的问题的既有研究,发现它们在解释俄罗斯时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将“地区”这一层次引入结构分析中,定义了一个由“一强多弱”的地区结构和“一超多强”的体系结构构建的双重结构,认为双重结构的不同变动趋势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激励,影响了大国对地区一体化的态度和行为,即构建起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完成了本章的基本任务。接下来的章节主要是以时间为序对本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
巴里·布赞认为,分析层次强调互动能力(interactive capacity)、结构(structure)和过程(process)三个基本方面,[194]而本研究不仅观察体系结构和地区结构对俄罗斯的共同影响,也关注在体系和地区两个层次上,俄罗斯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动过程。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称为“双层博弈”,[195]只不过此时的博弈发生在体系和地区两个层面。在体系中,俄罗斯需要排除超级大国和其他大国对后苏联空间的干扰,以便于推动其所主导的地区一体化;在地区内,俄罗斯则需要将后苏联空间内的国家吸引到其所倡导的地区一体化进程中,这一“双层博弈”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影响了一体化的效果,也会反过来影响俄罗斯的意愿。对这近30年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的全面分析,将不仅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的解释能力,更有利于把握俄罗斯对地区一体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变动特点或变动规律。
[1] 耿协峰:《新地区主义的核心价值》,《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第60页。
[2] 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欧洲》1998年第3期,第4页。
[3] Barry Buzan,Ole Waver and Jaap de Wilde,Security—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1998,p.5.
[4] Kenneth N.Waltz,Man,the State,and War:A Theoretical Analysi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9,Chapters 6&7.
[5] J.David Singer,“The Level-of-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Klans Knorr and Sidney Verba,eds.,The International System:Theoretical Essay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1,pp.77-92.
[6] James N.Rosenau,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London:Frances Printer,1980,pp.115-169.
[7] Bruce Russett and Harvey Starr,World Politic:A Menu for Choice,New York:W.H.Freeman,1992,pp.11-17.
[8] 有关不同理论聚焦不同分析层次的总结,参见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欧洲》1998年第3期,第7页。
[9] 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2~142页。
[10] 李巍:《层次回落与比较政治学的回归》,《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第52~56页。
[11] 从理论上看,层次的回落不仅是指落回到国家层次,也可能直接回落到个人层次,以领导人的不同特质来解释相关的问题,部分学者倡导“把政治家找回来”就体现了回落到个人层次的研究路径,参见Daniel L.Byman and Kenneth M.Pollack,“Let Us Now Praise Great Men:Bringing the Statesman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5,No.4,2001,pp.107-146。这里主要探讨国内政治研究回归的问题,所以未能涉及有关层次回落的全部情况。
[12] 吴其胜:《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跨层次分析》,《外交评论》2008年第1期,第89页。
[13] 〔美〕肯尼思·华尔兹:《反思〈国际政治理论〉——对我的批评的答复》,〔美〕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98页。
[14] 研究层次的回落并不意味着抛弃体系层次的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有其适用的范围(参见刘丰《结构分析的范围与限度》,《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第57~61页),而建立跨层次分析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现理论研究的平衡。有关跨层次分析的研究参见吴其胜《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跨层次分析》,《外交评论》2008年第1期,第88~97页;李巍和王勇的论文中也部分涉及跨层次分析,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第129~142页。
[15] Barry Buzan,Ole Waver,Jaap de Wilde,Security—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pp.5-7;也可见该书的中文版,〔英〕巴瑞·布赞、〔丹〕奥利·维夫和〔丹〕迪·怀尔德:《新安全论》,朱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7~8页。
[16] 吴其胜在其文章中认为,跨层次分析的模式也广泛存在于“地区一体化研究”中(吴其胜:《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跨层次分析》,《外交评论》2008年第1期,第90页),笔者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因为地区一体化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跨层次的实践活动,需要进行跨层次分析。笔者在这里之所以将“次体系层次的引入”作为层次分析法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因为次体系层次的引入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冷战后的国际现实,“次体系层次”提供的是一个认识论上的新视角,而地区一体化与地区主义存在差别,次体系层次的分析与地区一体化、地区主义的概念本身同样存在差别,所以,有必要将“次体系层次”的视角单列出来,后文还将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
[17] 陈小鼎认为,“所谓研究层次的上升就是研究层次从单元、互动等层次分离、上升到结构层次的过程,而回落正与之相反”,他所谓的结构层次是体系结构,因此,上升到“次体系层次”的过程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半上升”。既有的有关层次分析法的讨论几乎很少涉及“次体系层次”,但次体系层次的研究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后文将进一步展开对这一点的论述。参见陈小鼎《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上升与回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第48~51页;左希迎《层次分析的反思与研究领域的拓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第62~66页。
[18] 尚劝余:《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起源、流变、内涵和应用》,《国际论坛》2011年第4期,第52页。
[19] Hedley Bull,The Anarchical Society: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p.261.
[20] David A.Lake and Patrick M.Morgan,“The New Regionalism in Security Affairs,” in David A.Lake and Patrick M.Morgan,eds.,Regional Orders:Building Security in a New World,University Park: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pp.6-7.
[21] 庞中英:《中国与亚洲——观察、研究、评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第146页。中文语境中,“区域”与“地区”时常混用,本书统一使用“地区”进行论述。
[22] 转引自俞正樑、陈玉刚、苏长和《21世纪全球政治范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16页。较早研究“国际地区”问题的著作有:Bruce M.Russett,International Reg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A Study in Political Ecology,Chicago:Rand McNally & Company,1967;L.J.Cantori and S.L.Spiegal,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Regions:A Comprehensive Approach,Ea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ill,1970。
[23] 庞中英:《中国与亚洲——观察、研究、评论》,第146~147页。
[24] 〔日〕中鸠岭雄:《国际关系理论——当代史指南》,中央公论社,1992,第82页,转引自〔日〕星野昭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刘小林、梁云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38页。
[25] 朱锋:《区域主义与东亚安全》,《当代亚太》1998年第4期,第10~15页。
[26] 〔美〕罗伯特·阿特:《美国大战略》,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3页。
[27] 〔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45页。
[28] L.J.Cantori and S.L.Spiegal,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Regions:A Comprehensive Approach,pp.6-7.
[29] 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3页。
[30] 有关地区子系统的早期研究的总结,可参见〔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第144~145页。
[31] 陈小鼎:《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上升与回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第49页。
[32] 〔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55页。
[33] 〔美〕罗伯特·阿特:《美国大战略》,第130页。
[34] Michael Banks,“Systems 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Reg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3(4),December 1969,p.357.
[35] David A.Lake and Patrick M.Morgan,“The New Regionalism in Security Affairs,” in David A.Lake and Patrick M.Morgan eds.,Regional Orders:Building Security in a New World,p.9.
[36] 〔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44页。
[37]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第129页。
[38] 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欧洲》1998年第3期,第5页。
[39] 吴征宇:《关于层次分析的若干问题》,《欧洲》2001年第6期,第3页。
[40] 参见以下著作或其相关部分对“地区主义”概念的回顾和总结:Louise Fawcett and Andrew Hurrell eds.,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第34~38页;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第8~14页。
[41] Gordon Mace and Jean-Philippe Thérien,Foreign Policy and Regionalism in the Americas,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6,p.2.
[42] Andrew Hurrell,“Regionalism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Louise Fawcett and Andrew Hurrell eds.,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pp.39-45.
[43]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第10~11页。
[44] David A.Lake and Patrick M.Morgan,“The New Regionalism in Security Affairs,” in David A.Lake and Patrick M.Morgan,eds.,Regional Orders:Building Security in a New World,p.7.
[45]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第9页。
[46] 赫特、索德伯姆:《地区主义崛起的理论阐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第66~71页。
[47] 有学者认为地区主义包含3个分支:地区一体化、地区跨国主义(regional transnationalism)、地区安全复合体(regional security complex)(参见Michael Smith,“Regions and Regionalism,” in Brian White,Richard Little and Michael Smith,eds.,Issues in World Politics,Macmillan Press Ltd.,1997,p.73),笔者赞同地区主义比地区一体化范围更广的观点,因此,本部分进一步缩小和精确了需要讨论的概念和内容。
[48] 陈玉刚:《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2页。
[49] Karl W.Deutsch,et al.,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p.5.
[50] Ernst B.Haas,The Uniting of Europe:Political,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1950-1957,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p.16.
[51] 陈玉刚:《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第9页。
[52] 〔日〕星野昭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第231页。
[53]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第543页。
[54] Stephen D.Krasner,International Regim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p.2.
[55] 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Boulder:Westview Press,1989,pp.3-4.
[56]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04~133页。
[57]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352~353页。
[58] Jan Tinbergen,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2nd rev.ed.,Amsterdam-London-New York:Elsevier,1965,pp.76-78.
[59]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第544页。
[60]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12页。
[61] 〔美〕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于铁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第24页。
[62] 宫少朋等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第67页。
[63] Ernst B.Haas,The Uniting of Europe:Political,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1950-1957.
[64] Hanna Ojanen,The Plurality of Truth:A Critique of Research on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Aldershot:Ashgate Publishing Ltd.,1998,p.57.
[65] 〔英〕安特耶·维纳、〔德〕托马斯·迪兹主编《欧洲一体化理论》,朱立群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译者前言第3~11页,或该书正文部分的相关章节;也可参见以下著作相关部分的总结评述:〔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第543~561页;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第66~100页。
[66] 〔日〕星野昭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第255~257页。
[67] 有关不同理论对地区一体化的解释,也可参见〔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377~399页。
[68] Louise Fawcett and Andrew Hurrell eds.,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pp.309-314.
[69]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70] C.Kaiser,“Regionale versus weltwirtschaftliche Integration,” in:A.Schüller and H.J.Thieme (Hg.),Ordnungsprobleme der Weltwirtschaft,Stuttgart,2002,S.109,转引自〔德〕迪特·卡塞尔、保罗·J.J.维尔芬斯《经济一体化、区域主义和多边经济秩序:发展趋势和组织构架问题》,〔德〕迪特·卡塞尔、保罗·J.J.维尔芬斯主编《欧洲区域一体化:理论纲领、实践转换与存在的问题》,第23页。
[71] 〔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12页。
[72] 〔美〕康威·汉得森:《国际关系——世纪之交的冲突与合作》,金帆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第263页。
[73] 〔日〕星野昭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第247页。
[74] 〔日〕星野昭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第231页。
[75] John Newhouse,“Europe’s Rising Regionalism,” Foreign Affairs,Vol.76,No.1,1997,p.67.
[76] 按照肖欢容在其文章中所做的划分,地区主义研究主要包括理论观念的探索、历史与实践经验的思考和地区主义战略设计三个方面(肖欢容:《中国的地区主义研究》,王逸舟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76页)。笔者认为,如果国家主动追求地区主义,那么它所实行的就是地区主义战略,其用何种方式发展地区一体化,就属于地区主义战略设计的研究内容。
[77] 星野昭吉的这一观点是针对地区主义对民族国家造成的冲击而言的,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其参与或支持地区一体化都是一个主动选择的结果,并没有考虑国家自身能力的不足,所以,我们只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主动性和被动性。
[78] 〔美〕罗伯特·A.帕斯特:《20世纪的世界七大国:世纪始末》,〔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世界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4页。
[79]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冯绍雷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204页。
[80] 〔美〕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大不列颠和新欧洲》,参见戴维·卡莱奥和菲利普·戈登主编《从大西洋到乌拉尔》,阿林顿,弗吉尼亚州,1992,第145页,转引自〔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58页。
[81] 此处对“大国”一词的使用符合一般的常识,即大国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国家。为了区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别,本研究划分了国家的层次,按照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小划分为超级大国、大国、地区大国、中小国家等。在讨论体系结构中存在哪些大国时,本研究对“大国”的概念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界定,提升了大国的标准,参见后文“不同体量的国家参与地区一体化的原因”和“‘一超多强’的体系结构”部分中对“大国”概念的讨论。从国家参与地区一体化原因的角度,本研究把英国作为一个大国对待,但在讨论影响后苏联空间的外部力量时,本研究对作为一个整体的“欧盟”赋予了大国地位。
[82] 〔美〕约翰·费雷约翰:《结构与观念: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早期的议会变迁》,〔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02页。
[83]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12页。
[84] Kenneth N.Waltz,Man,the State and War:A Theoretical Analysis,p.80.
[85] 〔美〕理查德·罗斯克兰斯、阿瑟·斯坦:《超越现实主义:大战略研究》,〔美〕理查德·罗斯克兰斯、阿瑟·斯坦主编《大战略的国内基础》,刘东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6页。
[86] 有关政党与一体化的研究,参见林勋建主编《政党与欧洲一体化》,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John Gaffney eds.,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87] Kerry A.Chase,“Economic Interests and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The Case of NAF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winter 2003,pp.137-174.
[88] 作为新功能主义代表理论家的哈斯,强调主要的内部集团基于利益权衡的实际考虑对国家支持一体化具有重要影响,见Ernst B.Haas,The Uniting of Europe:Political,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1950-1957。
[89] 〔美〕罗伯特·A.帕斯特:《20世纪的世界七大国:世纪始末》,〔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世界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第14页。
[90] 〔意〕玛丽娅·格拉齐娅·梅吉奥妮:《欧洲统一 贤哲之梦——欧洲统一思想史》,陈宝顺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第179~204页。
[91] 本部分关于国家体量大小的区分标准,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也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既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国,同时也是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小国家的概念也不存在过多争议,主要容易产生争论的是大国的概念。这里将法国、英国、德国、中国和俄罗斯都作为大国对待,一方面出于其实力地位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是考虑其在各自地区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能够发挥的作用。此处与后文在讨论体系结构的特点时所使用的“大国”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后者是更为严格的界定。
[92] 〔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67页。
[93] 〔美〕约瑟夫·乔菲:《德国:从腓特烈大帝到联邦共和国》,〔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世界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第119页。
[94] 〔美〕斯坦利·霍夫曼:《法国:一个世纪,两大忧患》,〔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世界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第89页。
[95]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80页。
[96] 2016年6月,英国就脱离欧盟的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最终结果是支持退出欧盟的一方获得了超过半数的支持率,英国启动退出欧盟的程序。有关英国为何要退出欧盟的分析,将丰富国家对地区一体化态度的研究。
[97]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214页。
[98] 〔美〕彼得·卡赞斯坦:《地区构成的世界——美国帝权中的亚洲和欧洲》,秦亚青、魏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9] 宋伟:《霸权体系与美国国家利益:以美国对地区一体化的战略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7年6月。
[100] 宋玉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比较而言,西欧是结构地区主义,东亚与之不同,有关西欧与东北亚地区主义比较的论著可参见仇发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西欧与东北亚比较研究》。
[101]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第232~236页。
[102] 〔美〕彼得·卡赞斯坦:《地区构成的世界——美国帝权中的亚洲和欧洲》,第62页。
[103] Bjorn Hettne,“Globalism,Regionalism and the New Third World,” in Nana Poku and Lloyd Pettiford,eds.,Redefining the Third World,Macmillan:St.Martin’s Press,1998,pp.69-87.
[104] 〔德〕迪特·卡塞尔、保罗·J.J.维尔芬斯:《经济一体化、区域主义和多边经济秩序:发展趋势和组织构架问题》,〔德〕迪特·卡塞尔、保罗·J.J.维尔芬斯主编《欧洲区域一体化:理论纲领、实践转换与存在的问题》,第9~10页。
[105] 〔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4页。
[106] Mazen Labban,“The Struggle for the Heartland:Hybrid Geopolitics in the Transcaspian”,Geopolitics,Vol.14,No.1,2009,pp.6-7.
[107] 〔美〕罗伯特·莱格沃尔德:《三个俄罗斯:衰落、革命与复兴》,〔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世界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第182~183页。
[108] 〔俄〕安德兰尼克·米格拉尼扬、К.Ф.扎图林:《独联体:历史的开始还是历史的终结》,1997年3月26日《独立报》;〔俄〕安德兰尼克·米格拉尼扬:《俄罗斯现代化之路——为何如此曲折》,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第336~337页。
[109] 〔美〕罗伯特·莱格沃尔德:《三个俄罗斯:衰落、革命与复兴》,〔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世界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第173页。
[110] 〔俄〕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2002年6月24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普京文集——文章和讲话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2~3页。
[111] Караваев А. Возможна ли интеграция?//Республика.№20,30 Мая 2008.
[112] 〔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11页。
[113] 1990年11月19日,叶利钦在基辅的讲话,转引自〔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130~131页。
[114] 俄罗斯的一些相关著作将经互会(СЭВ)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并列为一体化组织,或者把经互会与欧共体同等对待,认为二者都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波地区化进程的代表,参见Быков А.Н. Россия и СНГ:вызовы глобализации и стратегия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C.21;或Вардомский Л.Б. Регионализация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го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факторы,особенности,тенденции.C.8。
[115]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116页。
[116] Быков А.Н.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е пространство:стратегии интеграции и новые вызовы глобализации.СПб.Алетейя,2009.C.78.
[117] ЦСКП,Стенограмма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на тему:«Развитие через интеграцию.Российский проект для Евразии»,http://www.cskp.ru/recs/11360/.
[118] Mette Skak,“Russia’s New ‘Monroe Doctrine’,” in Roger E.Kanet,Russi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21st Century,pp.138-154.
[119] 〔美〕罗伯特·阿特:《美国大战略》,第131页。
[120] 有关“领导国”的“领导”地位的讨论,参见后文“‘一强多弱’的地区结构”部分的相关内容。
[121]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第242页。
[122] 米尔斯海默在书中谈及“大国能得到的最好结果是成为地区霸主”,且“美国是现代历史上唯一的地区霸主”(参见〔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52~55、204~207页)。关于美国是地区霸主还是全球霸权国也许存在争论,但有关俄罗斯地位的判定,笔者赞同米尔斯海默的观点,即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俄罗斯并不是一个“地区霸主”,它只是一个地区主导国家,并未建立起一个地区霸权结构。
[123] 〔俄〕K.索罗金:《俄罗斯在近邻国外地区的地缘政治政策》,《政治学研究》1995年3月,莫斯科(俄文版),第35~36页,转引自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388~394页。
[124] Barry Buzan,“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 in 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eds.,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pp.198-217.
[125] 马尔科姆等人的著作(Neil Malcolm et al.,Internal Factors in Russian Foreign Poli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是从国内因素分析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代表作,其中公共政治和军事因素是其重点探讨的方面。
[126] 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
[127] 〔日〕星野昭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第258~267页,特别是第261页的表6-2。
[128] 唐贤兴:《追求“大国复兴”的俄罗斯对外战略》,《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3期,第57页。
[129] 〔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23页。
[130]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61页。
[131]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30、125页。
[132]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13页。
[133]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第129页。
[134] 有关单极世界的代表性分析,参见William C.Wohlforth,“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4,No.1,Summer 1999,pp.5-41;G.John Ikenberry,“Illusions of Empire:Defining the New American Order,” Foreign Affairs,Vol.83,No.2,March/April 2004,p.144。有关多极世界的代表性著作,参见Charles A.Kupchan,“After Pax Americana:Benign Power,Regional Integration,and the Sources of a Stable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3,No.2,Fall 1998,pp.40-79;亨廷顿的主要观点参见Samuel Huntington,“The Lonely Super Power,” Foreign Affairs,Vol.78,No.2,March/April 1999,pp.35-49。
[135] 〔美〕彼得·卡赞斯坦:《地区构成的世界——美国帝权中的亚洲和欧洲》,第1、42页。
[136] 〔英〕马丁·怀特著,〔英〕赫德利·布尔、卡斯滕·霍尔布莱德编《权力政治》,宋爱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第7~35页。
[137]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第160~183页。
[138] 有关大国的其他定义,可参见Jack S.Levy,War in the Modern Great Power System,1495-1975,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3,pp.10-19。
[139] 〔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刘永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
[140] 冯绍雷认为民族-人种关系同样导致独联体不能成为一个封闭结构,参见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第399~407页。
[141] Цыганков А.П. Внешняя политика России от Горбачева до Путина: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интереса.М.:Научная книга,2008.С.15.
[142] 在有关俄罗斯的地区主义的圆桌会议上,主题之一就是“作为样板和诱惑的欧洲”(Европа как пример и соблазн),参见Сергей Корнев,Русский регионализм:сегодня и завтра.http://www.apn.ru/publications/article20979.htm。
[143] Воробьев В.П. Проблемы развития и ре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НГ.C.50-58;Быков А.Н. Россия и СНГ:вызовы глобализации и стратегия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C.21.
[144]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作为军事政治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也对俄罗斯施加了影响,但鉴于美国在北约中的突出作用、北约功能的单领域性以及欧盟在共同防务政策方面的一体化进展,本研究认为北约可以理解为在军事领域里的“美国+欧盟”,因此,本研究不将北约作为单独行为体专门列出,但在后面的章节中会具体讨论北约的活动及影响。
[14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不再具备超级大国的地位,其地区一体化战略主要针对欧亚大陆,更具体的范围是后苏联空间,因此排除对后苏联空间影响较小的日本,土耳其、伊朗等国不具备左右俄罗斯战略态度的实力和影响力,同样不采纳有关学者的看法。
[146] “软权力”的概念由约瑟夫·奈提出,Joseph S.Nye,Jr.,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147] 〔美〕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第28页。
[148]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313~396页。
[149] 〔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第98页。布赞认为俄罗斯“甚至没有什么可能会成为对手”,笔者认为,布赞的判断基于美国的立场,而当针对的对象不同时,俄罗斯的角色以及它对体系结构中其他行为体的角色的判断都会不同。
[150] 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90页。
[151] 〔美〕彼得·卡赞斯坦:《地区构成的世界——美国帝权中的亚洲和欧洲》,第12页。
[152] 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第141页。
[153] Шумский Н.Н. Региональны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объединения постсоветских государств:организационно-правовое обеспечение процессов интеграции.Минск:Беларус.Наука,2010,C.68.
[154] Elvira Kurmanalieva and Konstantin Fedorov,“The Impact of Glob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nstability on the CIS,” Eurasian Integration Yearbook 2012,Almaty,2012,p.124.
[155] Anatolii’ Ivanov,“Integratsiia integratsii’(Иванов А. Интеграция интеграций),” Litovskii’ kur’er,No.45,November 10,2011.
[156]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260页。
[157] 〔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381~423页。
[158] 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第428页。
[159] Karl W.Deutsch,et al.,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pp.28-38.
[160] 〔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113页。
[161] Bobo Lo,Vladimir Putin and the Evolution of Russian Foreign Policy,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3,p.60.
[162] 普京在文章中明确指出,地区一体化不是某种恢复苏联的努力,Путин В.В. Новый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й проект для Евразии — будущее,которое рождается сегодня.http://www.izvestia.ru/news/502761。
[163] Alexander Libman and Evgeny Vinokurov,Holding-Together Regionalism:Twenty Years of Post-Soviet Integration,London and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2.
[164] 有关苏联解体后的20余年间俄语发展的趋势以及俄语在不同国家的互联网等信息媒介中所占比例的具体数据,可参见以下著作的相关部分:Арефьев А.Л.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на рубеже XX-ХХI веков.[Электронный ресурс].М.,Центр социального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и маркетинга,2012。
[165] 巴里·布赞认为后苏联地区主要的中心问题就是“这里是否会形成一个反俄罗斯的同盟”,参见〔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第114~115页;或〔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438页。
[166]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171~172页。
[167] Чубайс А.Б. Миссия России в XXI веке//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 октября 2003.
[168] 有关霸权属性与地区一体化关系的讨论,参见Charles A. Kupchan,“After Pax Americana:Benign Power,Regional Integration,and the Sources of a Stable Multipolarity,” pp.40-79;Thomas Pedersen,“Cooperative Hegemony:Power,Ideas and Institutions in Regional Integra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8,No.4 (Oct.,2002),pp.677-696。本书始终未将俄罗斯作为一个“地区霸主”对待,因此,这里借用相关的词汇只是用以表明地区结构中社会性结构性质的差异。
[169] Ernst B.Haas,The Web of Interdependence: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70,pp.610-611.
[170] Hans 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New York:Knopf,1978,pp.117-154.
[171]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第77页;Robert A.Dahl,Who Governs?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172] Joseph S.Nye,Jr.,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New York:Basic Books,1990(中文版见〔美〕约瑟夫·S.奈《美国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刘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Joseph S.Nye,Jr.,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中文版见〔美〕约瑟夫·S.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73]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30、110页。
[174] 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第260页。
[175] 〔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51页。
[176] 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第5页。
[177] 与中国的比较主要是在进入21世纪后。
[178] Richar L.Merritt and Dina A.Zinnes,“Alternative Indexes of National Power,” in Richard J.Stoll and Michael D.Ward,eds.,Power in World Politics,Boulder and London:Lynne Rienner,1989,p.14.
[179] 软权力的某些表现是可以进行操作化测量的,例如后苏联空间内各国学习和使用俄语的人数等,其变化可以反映俄罗斯软权力的变动,后文中关于社会性结构和观念的讨论,实际上涉及软权力的某些表现。为了简化研究,这里关于相对权力地位的讨论只涉及硬权力的研究。
[180]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82页。
[181] 〔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第62页。
[182] 〔德〕罗尔夫·J.朗哈默尔:《可供选择的一体化方案:理论依据、经验检验和实践涵义》,〔德〕迪特·卡塞尔、保罗·J.J.维尔芬斯主编《欧洲区域一体化:理论纲领、实践转换与存在的问题》,第67页脚注①,有关一体化的具体内容的详细分析,可参见该书第70~77页的论述。
[183] 〔美〕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第101页。
[184] 观念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存在迟滞和误解的情况,并将由此导致大国决策的失误。此处的研究只是通过界定主导观念性质的变化进而判断体系结构的变动情况,因而不对观念的建构过程做更细致的分析,并简化为双方对彼此关系的认知具有一致性。
[185] 理论上说,域外行为体对大国和大国所在地区的关注并不一定同步,在减少对该大国关注的同时,如果也减少了对该地区的关注,证明域外行为体的主要意图是以介入该地区的方式阻挠在其中拥有优势地位的大国的发展,如果是增加了对该地区的关注,则证明域外行为体的主要意图是“趁火打劫”,在大国虚弱时拓展自身对该地区的影响。此外,域外行为体的政策选择还取决于其自身的实力状况和体系结构的状态,比较复杂。这里主要是为了构建分析俄罗斯战略行为的框架,所以,不对域外行为体的政策开展更具体的讨论。
[186] 〔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第114页。
[187] 即便是施舍带来的地位上升,也会给大国带来相应的满足,进而减少战略实施意愿。
[188] 理论上说,大国相对权力地位的上升如果是其他大国给予的,那么体系的主导观念应该是良性的,因为如果有恶意,大国不会被给予地位提升。但实际上,即便主导观念恶性或者有恶化的趋势,大国依然有可能被施舍,因为不施舍的结果可能更糟,最终“两害相权取其轻”,并且施舍的情况下,大国实力的弱势也让其他大国不会过多担心其地位上升带来的恶果(即轻视该大国),所以,其他大国最终决定提升该大国的地位。也就是说,给予地位提升并不一定意味着主导观念不是恶性的或不会继续恶化;而由实力带来的相对权力地位的提升,则将继续恶化主导观念。
[189] 〔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第92~96页。
[190] Nicholas J.Spykman,American Strategies and World Politics,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42,pp.21-22.
[191] 〔美〕罗伯特·莱格沃尔德:《三个俄罗斯:衰落、革命与复兴》,〔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世界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第172页。
[192] 〔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第69页。
[193] 〔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第419页。
[194] Barry Buzan,“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 in 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eds.,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pp.204-205.
[195] 双层博弈是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提出的概念,指国家通常在国际层次上与其他国家进行讨价还价,同时也在国内同本国选民进行讨价还价,参见Robert D.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No.3,1988,pp.42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