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础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支出
本节分析中,我们关注的是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公办、民办学校在校生家庭教育支出的差异,包括总体差异、城乡和城镇内部差异以及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之间的差异。样本包括小学阶段在校生7487人,初中在校生335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265人,中职745人。
(一)公办、民办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支出差异
表4-1第1列为样本学生就读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比例。在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职阶段,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学生占比分别为93.0%、90.6%、91.3%和78.7%,就读于民办学校的学生占比分别为7.0%、9.4%、8.7%和21.3%。接下来,我们分别计算了各学段就读于公办和民办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总支出、相对于家庭年消费总支出的家庭教育负担以及校外教育支出的占比。
从生均家庭教育支出来看,小学阶段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学生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为7122元/年,占家庭总支出的10.4%;民办学校为12945元/年,占家庭总支出的17.8%。初中阶段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学生平均家庭教育支出为8570元/年,占家庭总支出的13.8%;民办学校为23355元/年,占家庭总支出的34.5%。可以看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小学和初中就读的学生家庭教育支出和负担较为相似,而选择民办初中的家庭教育支出和负担为民办小学的接近两倍。高中阶段,就读于公办普通高中和中职的学生平均家庭教育支出分别为18799元/年和10079元/年,分别占家庭总支出的27.6%和21.5%;就读于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的学生平均家庭教育支出分别为34845元/年和12654元/年,分别占家庭总支出的40.7%和24.1%。受益于中职免费政策,公办中职学生的教育支出要低于普通高中。数据还显示,民办中职学生的家庭教育支出也相对较低,几乎是民办高中的1/3。
根据表4-1,首先,随着学段的上升,校外教育投入的比例总体下降,而职业学校比例尤低。其次,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学生校外教育支出占比高于民办学校,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到了高中阶段,校外教育支出占比大幅下降,同时民办和公办学校学生的差距缩小。总的来看,在中职阶段两类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支出无论是从平均水平、校内外结构还是家庭负担来说都较为接近;差异最大的是初中阶段,不仅在平均水平和负担上相差近两倍,其校内外支出结构也相差近一倍。
表4-1 分学段和公办、民办学校的学生分布和家庭教育支出情况
(二)公办、民办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支出的城乡和城镇内部差异
表4-2为分城乡的公办、民办学校的学生分布和生均家庭教育支出情况。从公办、民办学校学生占比来看,农村地区就读于民办小学、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学生占比高于城镇地区,就读于民办初中的学生占比低于城镇地区。从生均家庭教育支出来看,农村公办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分别为2806元/年、4118元/年和12512元/年,城镇公办学校分别为9651元/年、11200元/年和21103元/年;农村民办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分别为6494元/年、14099元/年和19076元/年,城镇民办学校分别为17635元/年、27525元/年和42266元/年。小学阶段城乡差异最大,城镇公办、民办小学生均家庭教育支出是农村同类学校学生的3倍左右。初中和普通高中公办、民办差异为2倍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例外,公办学校内部城乡差异很小,而公办、民办学校之间的差异也不大。尤其是农村地区,公办和民办中职学校学生的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几乎相同。
表4-2 公办、民办学校的学生分布和生均家庭教育支出情况(城乡)
表4-3为分城乡的公办、民办学校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和生均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占比情况。从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来看,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公办学校,尤其是公办小学的教育支出占比低于城镇公办学校;而民办学校差异较小,到初中阶段城乡公办、民办初中学生的教育支出占比几乎相同。普通高中和中职阶段,农村公办和民办学校学生的教育支出占比均高于城镇地区的同类学校。从校外教育支出占比来看,农村地区公办和民办学校校外教育支出占比都要低于城镇地区。城镇地区各学段公办、民办学校校外教育支出占比差距较为稳定,公办学校学生校外教育支出占比一直维持在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倍左右。而农村各学段则存在不同趋势。在小学阶段,农村公办、民办学校学生校外教育支出占比的差距为两倍左右,与城镇相似;初中阶段,农村民办初中学生校外教育支出占比远低于公办学校,家庭将大部分的教育支出用于学校教育;普通高中阶段,农村民办高中学生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占比高于公办普通高中。此时,校外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校内的补充,为孩子选择民办高中的家庭,同时也会增加对校外教育的投入。
表4-3 公办、民办学校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和生均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占比(城乡)
表4-4为城镇内部一线、二线城市和其他城镇的公办、民办学校的学生分布和生均家庭教育支出情况。从公办、民办学生占比来看,一、二线城市和其他城镇就读于民办小学的学生占比分别为11.4%、6.2%和5.8%,就读于民办初中的分别为12.1%、10.9%和9.4%,就读于民办普通高中的分别为9.0%、7.9%和7.8%,就读于民办中职的分别为9.6%、23.4%和16.4%。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一线城市民办学校学生占比最高,尤其是初中阶段,达到12.1%。从生均家庭教育支出来看,一线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远高于其他城镇,小学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分别约为2万元/年和3.2万元/年,初中阶段分别约为2.4万元/年和6.4万元/年,普通高中阶段分别约为3万元/年和13.1万元/年。与此相对的,二线城市相应学段的公办、民办学生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仅为其一半左右甚至更低,与其他城镇的教育支出较为接近。
表4-4 公办、民办学校的学生分布和生均家庭教育支出情况(城镇内部)
表4-5为城镇内部一线、二线城市和其他城镇的公办、民办学校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和生均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占比情况。在小学阶段,一线城市教育支出占比虽高于二线城市和其他城镇,但差距并不大,相差3~6个百分点。初中阶段的公办学校趋势与小学阶段相似,一线城市高于二线城市和其他城镇,但相差在3~7个百分点。而初中阶段的民办学校,一线城市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比达到58.9%,远高于34.5%的平均值。从家庭教育支出的结构来看,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公办学校,一线城市家庭的校外教育支出占比均超过4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8%和27.7%)。而二线城市和其他城镇更加相近,都接近于全国的平均值。另外,子女在民办小学和初中的一线城市家庭,其校外教育支出占比则与二线城市和其他城镇相差不大。在普通高中阶段,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一线城市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占比都要高于平均值接近10个百分点。总的来看,二线城市和其他城镇家庭对公办、民办学校的选择和校外教育的投入较为相近,而一线城市则呈现不同的趋势。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好的教育意味着花费大量投入选择昂贵的民办学校,或者选择公办学校同时大量投入校外教育;在高中阶段,在学校教育之外都会选择校外教育作为补充。
表4-5 公办、民办学校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和生均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占比(城镇内部)
(三)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公办、民办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支出差异
按照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分为收入最低20%家庭组、最高20%家庭组和中间60%家庭组。总的来说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占主体地位。根据表4-6,小学阶段,高收入组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稍高;初中阶段低收入群体更多就读于公办学校,而高收入群体则有超过14%选择了民办学校;普通高中阶段则相反,更多的中高收入群体就读公办学校,而低收入群体有超过10%在民办普通高中就读;中职阶段,高收入群体就读公办中职的比例更高,而中低收入群体有近1/4在民办中职就读。
表4-6 按照家庭人均支出分组的公办、民办学校学生占比
根据表4-7,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就读于公办小学和初中的高收入家庭,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分别约为1.9万元/年和2.1万元/年,是低收入家庭的10倍左右。子女都就读于民办中小学的家庭中,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差距相对较小。即使是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于民办初中的家庭教育支出也超过1万元。而在普通高中阶段,由于普通高中不是免费教育,低收入家庭公办和民办学校子女教育支出相似,而高收入家庭公办和民办学校子女的教育支出则相差两倍以上。说明低收入家庭很可能选择的是收费较低、质量较差的民办普通高中作为公办普通高中的替代品,而高收入家庭可能选择的是收费较高、质量较好的民办普通高中。
从生均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来看,选择民办学校给低收入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在普通高中阶段。而对于高收入组来说,尽管教育支出的绝对水平较高,但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较低,中小学阶段在20%以下,高中阶段最高,在35%左右。从家庭教育支出的结构来看,总体上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的校外教育支出在教育支出中的占比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子女就读于公办小学和初中的低收入家庭校外教育占比分别为18.4%和14.7%,而高收入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则占生均教育总支出的45.8%和41.8%。到了普通高中阶段由于校内支出的增加,校外教育支出占比有所下降,但高收入家庭也维持在30.5%。从教育支出的绝对水平和支出的结构来看,不同收入组的家庭不仅仅教育投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也为子女选择了不同的校内和校外教育组合。
表4-7 按照家庭人均支出分组的公办、民办学校学生生均家庭教育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