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楼:聚落考古学视角中的粤东古村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建置沿革

饶平秦汉时期属南海郡揭阳县[10],自此纳入中央政权统一管辖。东晋先后属东官郡和义安郡辖地。隋开皇十一年(591)始置潮州。至唐、宋、元时期,饶平均隶属潮州海阳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设饶平县,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之意,定县名为“饶平”,以祈吉祥,辖由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安区)析出的太平乡宣化、信宁二都,光德乡州、清远、弦歌三都,怀德乡秋溪、隆眼城、苏湾三都,共八都。县治设于弦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潮州府隶之。清承明制未改。民国时期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公署、第六区和第八区等。1949年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管辖。1956年属汕头专员公署管辖。1983年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饶平县隶属之。1991年划归潮州市管辖至今(见表2-1)。

表2-1 饶平置县前地域归属

表2-1 饶平置县前地域归属-续表

据清康熙《饶平县志》记载,饶平在明成化十三年(1477)置县后,下设乡、都、堡、栅四个层级。清沿明制,虽境域范围时有盈缩,但区划名称并无改变。联饶镇现境域,在明清时期分属弦歌都东洋堡和宣化都黄冈堡;民国时期先后属第四区、黄冈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饶平县第八区(高堂区),称联饶乡和联山乡,“联饶”作为地名始于此时,并与行政区名称(乡、公社、区、镇等)相一致,沿用至今。1963年联饶公社和联山公社合并成立联饶公社,联饶境域至此固定不变。1988年8月9日改为联饶镇。凤山楼村在清代属潮州府海阳县宣化都黄冈堡管辖;1962年饶平县增设联饶公社,凤山楼村属之;1963年凤山楼村属联饶公社和联山公社合并成立的联饶公社管辖;1986年属联饶乡,1988年属联饶镇。

二 区位人群

在自然地理上,饶平县位于岭海之陬,闽粤要冲。北部峻岭逶迤,随着黄冈河顺流南下地势逐渐降低,南部岛屿罗列、港湾交错,从而形成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县域风貌,具备交通便利、左右逢源、通山达海的区位优势。

大约在商末周初,今饶平境内已有人类聚居,形成一定规模的聚落。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凤山楼村以西1.5公里的联饶公社深塗大队顶大埔山,以及浮滨公社桥头乡塔仔金山,先后发掘清理墓葬21座,出土遗物197件,文化内涵丰富,经整理研究后命名为“浮滨文化”[11]。从浮滨遗存的文化面貌看,“似乎表示浮滨在殷周之际属于越族的一个王国”[12]

自秦戍五岭,继之赵佗建立起“东西万余里”、历五主共93年的南越国,直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定南越,在中原大军进军岭南的同时,中央政权有计划地组织移民。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发诸嘗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13]一部分中原移民伴随着大军南下,并向岭东播迁。他们辟荒拓土,饱尝艰辛,历经艰难长久的磨合,缓慢却深刻地改变着岭东的文化面貌,成为开发岭东的先驱。

隋唐之际,饶平已是“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14]的景象。这些土著一部分为居住在闽粤赣边界的僚人;一部分为占据粤东循州、潮州的俚人。随着移民垦殖面积的扩大、开发力度的加强,土著居民的生活空间受到挤压,固有的生活方式也遭受强烈的冲击,因而在土著和移民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冲突乃至激烈的战斗。“唐世岭南僚事最剧,而俚乱鲜闻”[15]。《白石丁氏古谱·懿迹记》就有这方面的记载[16]

泉潮之间,故绥安地也,负山阻海,林泽荒僻,为僚蛮之薮,互相引援,出没无常,岁为闽广患。且凶顽杂处,势最猖獗,守戍难之。自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泉郡之西,九龙江之首,阻江为险,插柳为营。江当溪海之交,两山夹峙,波涛激涌,与贼势相持者久之。

唐总章二年(669),泉潮间爆发蛮僚啸乱,广州扬威府将领陈政奉调为镇将,领兵平叛。这场发生在中原移民和土著之间的战争历时近半个世纪,陈氏一族陈政、陈元光、陈珦三代人,一方面坚决地进行武力镇压,一方面采用招抚的怀柔策略,并招募中原移民“得五十八姓,徙云霄地,听自垦田,共为声援”[17]。这五十八姓中原移民多来自山西河东,全部屯戍落籍闽南。他们随军西进,成为军中主力,一部分到达饶平并定居于此。据史料记载,陈姓、邹姓等姓氏定居在饶平东界一带[18],渐次形成了新的聚落点,繁衍传承,世代聚居。凤山楼村四十八世祖沈世纪作为中原子弟兵随军参加了平定蛮僚啸乱的战斗,在陈元光军中担任营将,驻军南诏[19]

宋元时期,饶平经历了来自福建的移民潮。历史上,受“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和靖康之难的影响,北方移民曾为躲避战乱不断向南方迁徙[20]。历经数朝,持续不断涌入福建的移民,推动了当地的开发和建设,同时也加速了福建人口的迅猛增长。宋室南渡和宋元之交,又有大量移民入闽,他们或为末代皇族,或为护驾大军,或为避难百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福建的土地压力激增,人地关系进一步紧张。一部分移民不得不选择再次迁出,饶平就是此次迁徙的目的地之一。据《饶平县志》记载:“大批入饶的汉人,多从福建莆田、宁化分派。从莆田分派的,多定居县境南部沿海,为‘福老人’,其先祖多是晋永嘉之乱(307~313)时的中原士族南渡入闽的,计有来自陕西、山西、河南、江浙一带的林、黄、陈、郑、詹、邱、何、胡等姓汉人,他们入闽后多居住于晋江、莆田一带。宋末,其后代为避元兵或护宋帝而入饶。从宁化分派的,多定居县北山区为‘客家人’,其先祖多是唐开元、天宝间‘安史之乱’避难或唐末藩镇之乱时随王潮(按:原文如此,应为朝)军队入闽的,计有河东、豫章等地的王、谢、罗、刘、张、邱等姓汉人。他们入闽后,多居于宁化一带,其后代也因宋末为避乱而转徙入饶。入饶汉人另一支是由江西经韶关或经揭阳、潮州转徙而来的。”[21]移民进入饶平后,择地而居,河岸阶地、山间盆地以至于山坡地都散落着点点聚落,形成了新的聚落景观。

经过宋以来的开发,饶平人口增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迨至明成化十三年(1477)增设饶平县,是饶平历史的转折点。建县之初,饶平“地广人稀,全县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人口仅9.29万”[22]。明、清两代人口稀少,密度每平方公里2~10人[23]。饶平“土著居民后来演变为黎、壮、瑶、畲、苗等少数民族,他们退居山区,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地图”[24],据清光绪《饶平县志》记载[25]

徭人,今名輋客,有四姓:盘、蓝、雷、钟。自谓狗王后,男女皆椎髻跣足,依山结茆为居。迁徙无常,言语侏灕不可辨,刀耕火种,不供赋役。善射猎,以毒药涂弩矢,中兽立毙。居于本县深山中,白沙潭、杨梅山、凤凰山、平溪、柘林、葵塘等处。

至明清以后,饶平居民主要为汉族。全县现有畲族人口400多人,饶洋镇蓝屋村是畲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其他畲族分散居住在上饶、三绕、凤凰、浮山、樟溪等山区。

大量有待开垦的土地和较为完善的水利设施无疑吸引了更多的移民继续迁入。他们或为商贾或为垦殖,举家迁入饶平者络绎不绝。凤山楼村开基始祖南涧公,就是在这一时期,于明崇祯三年(1630)从福建诏安迁入饶平的,开始了在凤山下开村创业、建设新家园的历程。明清时期,饶平沿海地区一直是防御倭寇和海盗的重点地区。为加强海防,沿海一带设有大埕所城、柘林寨等军事要塞。明代实行“世兵制”,卫所的军官初期大多来自陕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26],他们在驻防保卫边境安宁的同时,还积极建设盐场,发展盐业生产。从而在所城、盐场附近聚集了一定人口,形成了新的聚落。所城、柘林、海山、汫洲一带的沿海聚落在这一时期已初具规模。

饶平县既有北部发达的客家文化作为依托,又拥有南面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的资源,孕育出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在文化地理上,饶平县属粤东福佬文化区[27]。县北部和属于粤东北客家文化区的大埔县相连,两县在历史上还曾一度同属饶平县。县东部界邻闽南,“潮州为闽、越地,自秦始皇属南海郡遂隶广至今,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28],是闽粤语系风俗文化大群落的一部分。饶平县内潮州话和客家话并存,潮客混居。使用客家方言的人群约有21万人,主要集中在县境北部上善、上饶、饶洋三镇,他们都自称是“客家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还有少部分人群既讲潮州话又讲客家话,主要居住在新圩镇西坑村、后头村、上禾村、梅林村、龙塘村以及永盛村等村落。同时使用潮客两种方言的人群有2000多人,他们认为自己是“潮州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而在饶平更广大的区域,即生活在新丰镇杨康村、溁东村、溁西村、溪东村以南的人群讲潮州话,超过80万人,他们称自己是“潮州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0%[29]。2013年,凤山楼村人口1129人,234户,外出汕头、澄海、潮州务工经商者26人。村民都为农业人口,讲潮州话,称自己是潮州人。


[1] 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142页。

[2] 根据黄冈河调查队收集的资料整理。

[3] 王鲁民、乔迅翔:《营造的智慧——深圳大鹏半岛滨海传统村落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第11页。

[4] 饶平县水利电力局编《饶平县水利志》,1996,第30页。

[5] 黄挺、陈占山:《潮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第17页。

[6] 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142页。从1957年起,通过大规模人工围海造田,汫洲、海山等岛屿已同陆地相连,黄冈河三角洲平原面积进一步扩大。

[7] 饶平县水利电力局编《饶平县水利志》,1996,第49页。

[8] 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147页。

[9] 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153~154页。

[10] 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康熙]饶平县志》,潮内资出准字第121号,2001,第8页。

[11] 邱立诚、曾骐:《论浮滨文化》,载揭阳考古队、揭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揭阳考古》,科学出版社,2005,第252页。

[12] 饶宗颐:《从浮滨遗物论其周遭史地与南海国的问题》,载黄挺编《潮州地方史论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第76页。

[13]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中华书局,1999,第253页。

[14] 《隋书》卷八十二,中华书局,1996,第1831页。

[15] 谭其骧:《长水集》(上),《粤东初民考》,人民出版社,1987,第260页。

[16] 《白石丁氏古谱》,转引自黄挺、陈占山《潮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第79页。《白石丁氏古谱》是开漳先驱者丁儒族裔修撰的族谱,始修于宋代,又经元明清期间多次重修、增补,保存不少有关唐初漳州地区开发的重要史料。

[17] 《白石丁氏古谱》,转引自黄挺、陈占山《潮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第80页。

[18] 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174页。

[19] 饶平县沈氏凤山楼乡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饶平县凤山楼沈氏族谱乡志》2009,第6~7页。

[20] 罗香林五次迁徙论:一期:东晋“五胡乱华”,自中原迁徙至长江南北岸,如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江浙等地;二期:唐末黄巢起义,自江淮迁至皖南、赣东南、闽粤东北部边界;三期:宋室南渡,迁至广东东部和北部;四期:明末清初,满族南下,迁至广东中部及滨海地区,川、桂、湘和台湾;五期:同治年间,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后,迁至广东南部、海南岛、台湾、港澳、南洋群岛等。

[21] 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174页。

[22] 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209页。

[23] 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184页。

[24] 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第11页。

[25] 光绪《饶平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集》,上海书店,2003,第92页。

[26]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办公厅、广东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东近代要塞》,2007,第13页。

[27] 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第394页。

[28] 王士性:《广绎志》,中华书局,1981,第101页。

[29] 根据黄冈河调查队资料整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