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從甲骨文推斷漢字的初創

甲骨文字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牛胛骨上的文字。殷人信鬼神而喜占卜。占卜的時候,先在龜甲上鑽孔,然後再燒,視其裂紋以定吉凶。占卜的人再把所占的事記在甲骨上面。多數是刻上再塗墨或硃砂,也有用筆寫上而不刻的。甲骨文在隋唐時代就有出土,未有人注意。清光緒年間,有人以甲骨分龜板、龍骨二種,當藥材賣給藥店。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王懿榮在甲骨上發現文字,從此爲人所重視,私人挖掘出售甚多。民國十七年,中央研究院與河南博物館合作發掘,在河南安陽縣小屯村(殷墟)先後獲得甲骨十一萬片,據董作賓的估計,總字數在三千以内;李孝定集其可識之字,有一三七七個。其中有「依類象形」的初文,也有「形聲相益」的字。象形字没有固定的構造,可以隨意增減。如龜字,可有尾,可無尾,或正,或側,或兩足,或一足,或無足。會意字比現在更明確,如牧字,牧牛則加牛旁,牧羊則加羊旁。犬、豕、馬、羊、鹿等字,都可加匕或土,以分雌雄。形聲字是由初文加山、水、土、阜、人、木等等偏旁而成,其中部分可以認爲是初文的繁文異體。

安陽是殷朝盤庚的故都,小屯村的東、北及西北方,都有洹水環繞,正是《史記·項羽本紀》所説的「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盤庚遷殷約在公元前一三八四年,與黄帝建國大約相隔一千二百多年。殷墟所得的甲骨文既已近三千之多,而且包括了初文和孳乳字,顯然不是短時間中所能創造的,其必有長久的演進過程,那麽我們相信:在黄帝之時,中國文字當已産生。因此,《説文解字序》所説的黄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可能性就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