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
唐、宋瓯柑贩至京师
永嘉之柑,俗谓之瓯柑,其贩至京师者,则谓之春橘,自唐、宋即著名。
(梁章钜:《浪迹续谈》卷二《瓯柑》)
南宋绍兴间张九成罢柑宴
民间岁有柑实,每霜后,郡例科市于民以遣权要,胥正驰驱田墅间,迫民以应命,期会稍缓,则榜笞随之;民或赭其所植以求免。长吏方且张乐会僚寀,旨尝美恶,率以为常。公曰:“夺民自媚,而糜耗以快其所嗜,吾安为之!”遂罢柑宴。
(张九成:《横浦集》卷首《家传》。张九成号无垢居士,南宋绍兴二年进士,二十六年正月知温州,以双目失明于当年岁末辞归)
南宋绍兴时慎知柔因科柑而罢官
绍兴二十六年三月戊辰,侍御史汤鹏举言:“右承议郎、通判温州王著挟持权贵,贿赂公行,今且任满,而其弟晓又为本州通判。晓贪财好色,众所指名,今著去而晓来,温州之害,未有休息之时也。瑞安知县慎知柔,曹泳、王会鹰犬也。陛下亲降御笔,不得科卖黄柑贡献,而知柔到任之初,遂买万余颗献于王会作(贺)生日,其不遵诏令乃至于此。古人云:‘苛政猛于虎’,一州之间,聚此三虎,岂不负陛下爱养元元之意哉?伏望亟赐罢黜,以除民害。”诏并罢。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
南宋淳熙间温州柑橘品类
生枝柑:生枝柑似真柑,色青而肤粗,形不圆,味似石榴微酸。崔豹《古今注》曰:“甘实形如石榴者为壶柑”,疑此类是。乡人以其耐久,留之枝间,俟其味变甘,带叶而折,堆之盘俎,新美可爱,故命名生枝。
海红柑:海红柑颗极大,有及尺以上围者,皮厚而色红,藏之久而味愈甘,木高二三尺,有生数十颗者,枝重委地亦可爱。是柑可以致远,今都下堆积道旁者多此种,初因近海故以海红得名。
洞庭柑:洞庭柑皮细而味美,比之他柑,韵稍不及,熟最早,藏之至来岁之春,其色如丹,乡人谓其种自洞庭山来,故以得名。东坡《洞庭春色赋》有曰:“命黄头之千奴,卷震泽而与还,翠勺银罂,紫络青纶,物固唯所用,酝酿得宜,真足以佐骚人之清兴耳。”
朱柑:朱柑类洞庭而大过之,色绝嫣红,味多酸,以刀破之,渍以盐始可食。园丁云:“他柑必接,唯朱柑不用接而成。”然乡人不甚珍宠之,宾祭斥不用。
木柑:木柑类洞庭少不慧耳,肤理坚顽,瓣大而乏膏液,外疆中干,故得名以木。
甜柑:甜柑类洞庭高大过之,每颗必八瓣,不待霜而黄,比之他柑加甜。柑林未熟之日,是柑最先摘,置之席间,青黄照人,长者先尝之,子弟怀以归为亲庭寿焉。然是种不多见,治圃者植一株二株焉,故以少为贵。
橙子:橙子木有刺,似朱栾而小,永嘉植之不若古栝之盛,比年始竞有之。经霜早黄,肤泽可爱,状微有似真柑,但圆正细实非真柑。北人喜把玩之,香气馥馥可以熏袖,可以芼鲜,可以渍蜜,真嘉实也。若真柑则无是二三者,人自珍之,得非了然在人耳目者,盖真柑之细邪。
(韩彦直:《橘录》卷上。该书撰于南宋淳熙五年)
黄橘:黄橘状比之柑差褊小,而香雾多于柑,岁雨旸以时,则肌充而味甘,其围四寸,色方青黄时,风味尤胜。过,是则香气少减。惟遇黄柑,则避舍,置之海红、生枝柑间,未知其孰后先,名之曰“千奴”,真屈称也。
塌橘:状大而褊,其南枝之向阳者,外绿而心甚红,经春味极甘美,瓣大而多液,其种不常有,特橘之次也。
包橘:包橘取其累累然若包聚之义,是橘外薄内盈,隔皮脉瓣可数,有一枝而生五六颗者,悬之极可爱。然土膏而树壮者多有之,不称奇也。
绵橘:绵橘微小极软美可爱,故以名。圃中间见一二树结子,复稀,物以罕见为奇,此橘是也。
沙橘:沙橘取细而甘美之称,或曰种之沙洲之上,地虚而宜于橘,故其味特珍,然邦人称物之小而甘美者必曰沙,如沙瓜、沙蜜、沙糖之类,特方言耳。
荔枝橘:荔枝橘多出于横阳,肤理皱密,类荔子,故以取名。横阳与闽接轸,荔子称奇于闽,黄橘擅美于温,故慕而名之。有言“橘逾淮为枳”,植物岂能变哉,疑似之乱名多此类。
软条穿橘:软条穿橘其干弱而条,逮结实颇大,皮色光泽,滋味有余,其心虚,有瓣如莲子穿其中,盖接橘之始以枝之杪者为之,其体性终弱,不可以犯霜,不可以耐久,又名为女儿橘。
油橘:油橘皮似以油饰之,中坚而外黑,盖橘之若柑若柚者,擘之而不闻其香,食之而不可于口,是又橘之仆奴也。
绿橘:绿橘比他柑微小,色绀碧可爱,不待霜食之味已珍,留之枝间色不尽变,隆冬采之,生意如新。横阳人家时有之,不常见也。
乳橘:乳橘状似乳柑且极甘芳得名,又名漳橘,其种自漳浦来,皮坚穰多,味绝酸不与常橘齿。乡人以其颇魁梧,时置之客间,堪与饤座梨相值耳,他日有以乳橘为真柑者,特珷玞之似玉也。
金橘:金橘生山径间,比金柑更小,形色颇类,木高不及尺许,结实繁多,取者多至数升,肉瓣不可分,止一核,味不可食。惟宜植之栏槛中,园丁种之以鬻于市,亦名山金柑。周美成词有“露叶烟梢寒色重,攒星低映小珠帘”,为是橘作。
自然橘:自然橘谓以橘子下种,待其长历十年始作花结实,味甚美,由其本性自然,不杂之人为,故其味全。盖他柑与橘必以柑淡子著土,俟其婆娑作树,以枝接之为柑为橘为多种,俱非天也,故是橘以自然名之。然十年之计种之以木,今之辟圃者多不年岁间爬其肤以验其枯荣,粪其本以计其久近,谁能迟十年之久以收效耶,是橘名之曰“自然”当矣。接木之详见于下篇。
早黄橘:早黄橘著花结子比其类独早,秋始半其心已丹,千头方酸而早黄橘之微甘已回齿颊矣。王右军帖有曰:“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岂是类耶?
冻橘:冻橘其颗如常橘之半,岁八月,人目为小春,枝头时作细白花,既而橘已黄,千林已尽乃始傲然冰雪中,著子甚繁,春二三月始采之亦可爱。前辈诗有曰:“梅柳搀先桃李晚,东风元是一般春。”此诗不独咏桃李,物理皆然。
朱栾:朱栾颗圆实皮粗瓣坚味酸恶不可食,其大有至尺三四寸围者,摘之置几案间,久则其臭如兰,是品虽不足珍,然作花绝香,乡人拾其花蒸香,取其核为种,析其皮入药,最有补于时,其详具见下篇。
香栾:香栾大于朱栾,形圆色红芳馨可玩。
香圆:香圆木似朱栾,叶尖长,枝间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长如瓜,有及一尺四五寸者,清香袭人,横阳多有之,土人置之明窗净几间,颇可赏玩,酒阑并力破之,盖不减新橙也,叶可以药病。
枸橘:枸橘色青气烈,小者似枳,实大者似枳壳,能治逆气、心胃痹痛、中风、便血,医家多用之。
(《橘录》卷中)
南宋嘉祐间温州贡柑子
嘉祐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温州进柑子。置会、台谏、三馆臣僚悉预。
(范镇:《东斋记事》卷一)
宋时永嘉朱栾乃好柑之祖
永嘉之柑为天下冠。有一种名“朱栾”,花比柑橘,其香绝胜。以笺香或降真香作片,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旁,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毕,则彻甑去花,以液渍香,明日再蒸。凡三四易,花暴干,置瓷器中密封,其香最佳。
朱栾乃好柑之祖。栽接之法,始取朱栾核洗净,下肥土中,一年而长,名曰“柑淡”,其根簇簇然。明年移而疏之,又一年,木始大盈握。遇春,则取柑之佳品,或橘之美者,接于木身,则尽为佳者矣。朱栾乃枳也。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作者字光叔,鄱阳人,约为南宋宁宗、理宗间人)
元代温台之柑最良
柑,甘也,橘之甘者也。茎叶无异于橘,但无刺为异耳。种植与橘同法。生江、汉、唐、邓间。而泥山者名乳柑,地不弥一里所,其柑大倍常,皮薄味珍,脉不粘瓣,食不留滓,一颗之核才一二,间有全无者。然又有生枝柑、有乳柑、有海红柑、有衢柑,虽品不一,而温、台之柑最良,岁充土贡焉。江浙之间,种之甚广,利亦殊博。
(王祯:《农书》之《百谷谱》集之八《果属》。该书成于元皇庆二年)
明时温州乳柑生枝柑
温州乳柑,冬时味酸,经春暖则甘美溢出。
(李日华:《六研斋三笔》卷二。作者明时人)
温州、福州、江陵、天台等处有生枝。土人以其耐久,留之枝上,俟其味变甘,乃带叶而取,故名焉。
(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百六。作者明时人)
清乾隆间平阳、瑞安柑橘
绿橘;金橘,色如金而小;乳柑,小无子;朱柑;香橼;香柑,皮香美;金柑;海红柑;金豆,生山间,小如豆;罗浮;朱栾;橙;柚。
(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五《风土》)
绿橘;金橘,色如金而小;洞庭柑;海红柑;狮子柑,俗名皱柑;朱柑;自然柑;乳柑,味甜;朱栾,皮厚色赤味苦;蜜橝,皮厚味甜;香橼;香橙;香柚;罗浮;金豆,生山间,小如豆。
(清乾隆《瑞安县志》卷一)
清时东嘉柑甘美胜橘柚
过桃花岭,柑即甘美胜橘、柚,辇至京师充贡,馀以饷上官,称嘉果。其在永嘉,微酸涩,土人弗贵也。又有朱柑,色赤,胜黄柑,其味薄劣不中选,此乃所谓“金玉其外”者耶?
(徐昆:《遁斋偶笔》卷上。作者清时人)
东嘉之橘,与浙西之蜜橘相似。其味甘美,以无核者为上。《广舆记》云“乳橘”,即此也。
(劳大与:《瓯江逸志》。该书清康熙四十年刻本。作者字宜斋,浙江石门人。清顺治间举人,曾任永嘉教谕。著有《闻钟集》等)
清间温州金橘、绿橘、金豆堪供观赏
金橘,椭圆曰“罗浮”,浑圆曰“金蛋”。“罗浮”产镇海门外罗浮山,故名。
(郭锺岳:《瓯江小记》。该书清光绪四年刻本)
金橘小于橘,其大似钱,色赤而黄,味有微酸。每当霜风怒号,园林萧飒,一望累累若贯珠,真堪以殿冬景。又一种名“罗浮”,更小于金橘,肌理细莹。瓯俗宴客,置之樽俎间,必与金橘匹。或用以渍蜜,尤称佳品。
绿橘比壶柑微小,色深碧可爱。不待霜后,食之,味已珍美。即久留枝头,颜色终不变也。隆冬带蒂、叶采之,供之几上,宛然案列苕华玉,盘堆木难珠。昔有一平阳友曾以贻我,失问其所产处。此友今游粤西,无从更得之矣。
金豆生山径间,木高不过尺许,结实繁多,肉瓣不能分,止一核,不堪食,惟宜栽作盆景,或植之栏槛前。周美成词云:“露叶烟梢寒色重,攒星低映小珠帘”,盖绘实也。
(陆进:《东瓯掌录》卷上。该书作于清道咸间。苕华玉,美玉名;木难珠,宝石名)
罗浮,状如金弹而稍长,皮甘瓤酸,产于江北之罗浮,故名。栽法,取枸橘一本,劈开以罗浮接于木身,结实较繁。
金豆,(明)万历《府志》:与金橘并充贡,张文忠奏罢之。案:金豆与罗浮不同,罗浮实长味酸,金豆实小而圆,味甘香美,非产罗浮也。
(清光绪《永嘉县志》卷六)
清时温州香泡以桥墩门者为佳
香泡,柚属也。以平阳桥墩门者为佳,色红,可食。他处色白,多不能食。然以桥墩门较之闽产者,又不及矣。
(郭锺岳:《瓯江小记》)
柚,实大如瓜,瓣红皮薄者味甘芳,瓯人名为北港柚,瓣白皮厚者味微酸。范石湖云:“打碑者卷柚皮蘸墨以代毡刷,宜墨而不损纸,极便于用,此法可传。”按:柚俗呼若泡音。谢肇浙《五杂俎》:“字作抛,以为大柚。”则明时已有此名,然抛字俗见《定海厅志》。
(周喟:《南雁荡山志》卷五《方物》。该志据明陈玭等《南雁荡山志》五卷、郑思恭《南雁荡山志》六卷、清刘眉锡《南雁荡山全志》十六卷补校而成,刊于民国七年。南雁荡山位于平阳)
清光绪间玉环有瓯柑
柚俗呼为栾,有红、白二种。
柑有广柑、瓯柑。同知徐荣诗:“云髻峨峨金缕裙,诗喉一匊浸香云。肯修陆吉通家礼,不是刘基嫉世文。故国风霜仍结实,天涯草木也含芬。瀼西若许闲人住,便筑山园手自耘。”
(清光绪《玉环厅志》卷一下《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