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退出一线城市了吗?: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地区生产与消费

1.1 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速

2016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1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04亿元,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5925.87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5.03亿元,增长9.4%。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和77%(见图2-1)。

图2-1 2016年广州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比于过去,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虽然在持续增加,但是增速明显低于2013年之前的增速(见图2-2)。特别是相对于其他样本城市,增速下降幅度更为明显。2016年,广州在生产总值方面与北京、上海相差较大,并且有被深圳、天津赶超的趋势,但还是以19547.44亿元稳居第三的位置(见图2-3)。

2012~2016年,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虽然与领先的北京、上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保持在历年第三的位置上;同时从历年的数据上来看,深圳紧跟广州,呈现出赶超广州的趋势(见图2-4)。2017年,在计入研发投入之后,深圳GDP已超过广州,位居全国第三。

图2-2 2012~2016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增长速度

图2-3 2016年七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

图2-4 2012~2016年七大城市生产总值

从2012~2016年的生产总值增速折线图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影响下,2012~2016年各城市经济发展波动幅度较大,增长不稳定;从图2-5可以看出,广州与深圳的差距逐渐增大,增速上有一定的距离,但从生产总值上看(图2-4)变动幅度、形态与体量上,两市较一致,说明两市经济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但总体来看,虽然从2014年以来,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深圳、杭州等新兴城市,但较为平稳,说明广州市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在可预期的将来,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仍将保持在全国前列。

图2-5 2012~2016年七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1.2 人均生产总值

图2-6 2016年七大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比

2016年深圳以167411元的人均GDP位居第一,广州略逊一筹,以141933元的人均生产总值位列第二(见图2-6),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这两个老牌一线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低于广州。从2012~2016年的情况来看,整体的增长还是比较同步的,如图2-7。我们注意到,只有深圳在2015~2016年突破了150000元大关,广州紧跟其后,深圳增长速度最高,而广州稍逊一筹,整体来看,2012~2016年广州位列第二。

图2-7 2012~2016年七大城市人均生产总值

1.3 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2-8 2016年七大城市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

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2016年广州虽然与北京、上海的消费总额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还是以8706.5亿元稳居第三(见图2-8)。从增速上来看,北京较上年增长7.3%,上海增长8.1%,而广州较上年增长11%。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较上年增速均有所下降,但广州还是保持了11%的较快增长速度。深圳、天津、杭州等新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北上广还是有较大差距,但杭州、深圳、天津都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预计未来这三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会有较大的增长。

总体来看,2012~2016年,广州除了2014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小幅波动外,整体呈现出一种稳步增长的趋势。相较而言,深圳在这一方面的表现不是很出彩,与广州还有较大的差距。从斜率上看,广州、北京、上海整体呈现出一种斜率变小的情况,这说明三地内需动力逐渐减弱(见图2-9)。

图2-9 2012~2016年七大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