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这是一群人的故事,这是一个村庄的故事,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这也是脱贫路上所有人的故事。
西海固(今宁夏南部山区),苦瘠甲天下。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西海固的人们在年复一年的贫困中期盼着,思考着,出路在哪里?祈求多下一点雨,祈求多打几担粮食,祈求日子能过得好一点。但一年又一年,西海固还是那个西海固,贫困还是如影随形,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改革开放一声春雷,西海固的贫困牵动着党中央的心。在山大沟深、植被脆弱的地方,零散居住的群众挣扎在温饱线上。如何改变大家的生活状态,彻底摆脱贫困?泾源县作为试点,让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吊庄移民作为政府开发性扶贫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将那些生活在宁夏南部山区干旱高寒地带的绝对贫困人口搬迁到引黄、扬黄灌区,以便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解决温饱问题,进而脱贫致富。吊庄移民工作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迁出地一定是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而迁入地一定是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灌区。一些周边环境较好、贫困人口较少的地区,鼓励群众投亲靠友,小村变大村,化整为零、分散安置,也叫“插花式”移民安置。
黑眼湾,是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子,小到很多泾源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黑眼湾地处大山深处,只有十来户人家,交通基本靠毛驴,几乎没有经济收入。就是这样一个闭塞的小村庄,在脱贫的路上都没有被落下。从1983年国家开始实施移民搬迁政策时,黑眼湾的一部分人响应国家政策走出了大山。
在之后的近四十年里,在国家脱贫政策的扶持下,这十几户人经过1983年、2000年、2011年的三次搬迁,彻底走出黑眼湾,在新的家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走出黑眼湾》要讲述的,就是一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在摆脱贫困的路上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