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kè kǔ zuān yán刻苦:肯下苦功夫,很能吃苦。钻研:深入研究。形容既能吃苦,又能下功夫深入研究。如:凡是大文学家,都是经过刻苦钻研而后成名的。
【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致:尽。志:心意。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马南邨《燕山夜话》:“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功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
【全神贯注】quán shén ɡuàn zhù贯注:精神、精力特别集中。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心神专注。钱钟书《围城》五:“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
【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ɡ持:坚持。恒:恒心,保持恒心。长期地坚持下去。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坚持不懈】jiān chí bú xiè懈:松懈。坚持下去,决不放松。艾芜《文学手册》:“我们相信,所谓天才,乃是不断的努力和长久的坚持不懈。”
【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韦:熟牛皮。韦编:古代在书简上写书,用牛皮绳编联起来。三绝:断了好几次。《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意思是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竟使编联《周易》的牛皮绳断了好多次。后用来形容勤奋读书。如:我们要学习孔子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孜孜不倦,手不停歇地翻阅古今书籍。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铁砚:铁铸造的砚台。《新五代史·桑维翰传》记载:桑维翰曾铸造铁砚,为了抄书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用功读书,持久不懈。宋·陆游《剑南诗稿·寒夜读书》:“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范子安《竹叶舟·楔子》:“坐破寒毡,磨穿铁砚。”也作“铁砚磨穿”。
【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水不住地滴下来,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如:古语说得好,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不断努力,定会取得成功。
【磨杵成针】mó chǔ chénɡ zhēn杵:舂米或捣衣用的铁棒。宋·祝穆《方舆胜览》第五十三卷记载,唐代诗人李白小时读书,未成弃学,道逢老媪磨杵不辍,李白问其何为,答曰:欲磨作针。李白大受感动,由此发奋读书,终有成就。后用来比喻立志不渝,功到自然成。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要有磨杵成针、锲而不舍的精神,总会取得好成绩的。
【逆水行舟】nì shuǐ xínɡ zhōu谚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喻学习或做事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努力就要退步。梁启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演说辞》:“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百折不挠】bǎi zhé bù náo 挠:弯曲。不论遭到多少挫折也不屈服,不退缩。形容意志十分坚强。阳翰生《怀念叶挺同志》:“叶挺同志深知自己一手严格训练出来的部队,一个个都是百折不挠的铁打的好汉。”如:这群女孩子,遇顺境而不骄,再接再厉,处逆境而不馁,百折不挠。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ǎi chǐ ɡān tóu,ɡènɡ jìn yí bù泛指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不应满足,还要争取更大进步。阳翰笙《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我们要勤奋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高剧本创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
【争分夺秒】zhēnɡ fēn duó miǎo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争取时间,努力学习。如:时间就是胜利,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不允许有任何的松弛和懈怠。
【孜孜不倦】zī zī bú juàn孜孜:努力不懈的样子。形容勤奋得不知疲倦。语本《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如:李先生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他身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深受感动。
【朝乾夕惕】zhāo qián xī tì乾: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从早到晚振作精神,不敢懈怠。《红楼梦》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如:朝乾夕惕孜孜不倦的为人民服务。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东晋时祖逖和刘琨二人为好友,常常互相勉励,半夜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后用来比喻志士及时奋发。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词:“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如:年轻人勤奋学习,闻鸡起舞,这才能完成功课。
【衣不解带】yī bù jiě dài形容日夜辛劳学习,连衣服都不脱。如:他为了突击任务的完成,几乎衣不解带,天天通宵达旦。
【通宵达旦】tōnɡ xiāo dá dàn直到第二天早上。一夜到天亮。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如:为了早日发电,同志们接连几天通宵达旦地工作。
【悬梁刺股】xuán liánɡ cì ɡǔ《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用“悬梁刺股”形容读书学习发愤刻苦。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晚上接着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或学习。《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如: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跑前线,写报道,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作“日以继夜”。
【宵衣旰食】xiāo yī ɡàn shí宵:天亮,早晨。旰:天晚。天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学习和工作。多用于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今师兴三年,可谓久矣;税及百物,可谓繁矣,陛下为之宵衣旰食,可谓忧勤矣。”如:他宵衣旰食,天天坐在办公室,为的是全国人民的衣食住行。也作“旰食宵衣”。
【夙兴夜寐】sù xīnɡ yè mèi 夙:早。兴:起。寐:睡。起早睡觉,形容勤奋不懈。《诗经·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也作“晨兴夜寐”。如:张老师虽年逾花甲,但为了教育事业,仍夙兴夜寐,日夜不停地工作。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ɡ shí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和努力。夏衍《征念潘汉年同志》:“他在这时期做了大量工作,真可以说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深测精蕴,进行了大量运算。”也作“废寝忘餐”。
【焚膏继晷】fén ɡāo jì ɡuǐ 焚:烧。膏:油脂,这里指灯烛。晷:日光。点着灯烛接替日光来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或学习。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如:科学家为了解决一个难题,往往焚膏继晷、废寝忘食地工作。
【融会贯通】rónɡ huì ɡuàn tōnɡ 融会:融会各种说法,领会其实质。贯通:贯穿前后,全面地理解,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民间的、民族的、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以及现代化的,他们广泛吸收,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举:提及。反:类推,推论。列举出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很多同类的事理。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语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曹靖华《飞花集》:“即使较丰富的辞书,在它的有限的举例中,对你也不过起举一反三,抛砖引玉,助你连想和引申的作用。”也作“一隅三反”。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ò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把玉加工成器物叫“琢”;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磨”。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纠正缺点。语本《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盖以朋友之臧否,文艺之优劣,切磋琢磨,匪朝伊夕,抑扬去就,与众共之。”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镂。比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鲁迅《两地书》十二:“我记得先前在学校演说时候也曾说过,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如: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功到自然成】ɡōnɡ dào zì rán chénɡ下了足够的功夫,事情自然就会成功。多用于勉励人认真踏实地去干,不要急于求成。如:功到自然成,铁杵磨成针。《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师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含英咀华】hán yīnɡ jǔ huá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咀嚼。比喻细细地体会诗文的精华。唐·韩愈《进学解》:“酒浸浓郁含英咀华。”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这种儿歌、童谣是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最早接触到的艺术语言,它总是语句流畅,生动活泼,含英咀华,深入浅出。”如:这本《古文观止》小王捧读了三年,含英咀华,受益匪浅,在作文竞赛中得了一等奖。
【升堂入室】shēnɡ tánɡ rù shì升:登上。堂:古代宫室的前屋。室:古代宫室的后屋。登上厅堂,进入内室。原来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入室比喻最高境界,升堂仅次于入室。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宝也。”后泛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能有高深的造诣。《三国志·魏书·管宁传》:“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也作“入室升堂”。《孔子家语·弟子行》:“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
【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ɡ shí发愤:决心努力,努力学习连吃饭都忘记了。形容十分勤奋。《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如:为了这项技术革新,他发愤忘食,连干了十几天。
【玉不琢,不成器】yù bù zhuó, bù chénɡ qì成器:成为有用的人。比喻玉要成为器具必须要雕刻,人不学习,难以成为有用的人。《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dù户枢:门轴。蠹:蛀虫。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易被虫蛀。比喻人是要经常学习,才能进步。语出《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唐·马总《意林》引“不蝼”作“不蠹”,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见贤思齐】jiàn xián sī qí贤:贤人,有德行的人。齐:看齐,向有德行的学习看齐。《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形容一个人一定要加强学习,向比自己好的人学习看齐。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也作“见德思齐”。如:他是个见贤思齐的人,绝不会嫉妒你的。
【学然后知不足】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孔子之言,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学的太少,才知道学问之深,才知道学无止境。如:祖宗遗留给我们五千年的书,我们能读完吗?因此,学然后而知不足,这是必然的。
【温故而知新】wēn ɡù ér zhī xīn《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而能从中领悟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十年寒窗】shí nián hán chuānɡ形容长期坐在寒窗下苦读。刘祁《归潜志》云:“古人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ɡuānɡ凿开墙壁,借烛光读书,用以形容刻苦攻读。语本《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数年学剑工夫苦,也曾凿壁偷光路。”如:凿壁偷光,今天不会有,但是我们要有这种精神,勤学苦练,争取时间,才能有所成功。
【囊萤映雪】nánɡ yínɡ yìnɡ xuě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借光。映雪:利用雪的反光。《晋书·车胤传》记载:孙康和车胤都因家道贫穷,买不起油点灯读书,只得用萤火虫装在袋中作照明,或者用雪光反射来读书。如:我们要学习古人囊萤映雪的精神,艰苦努力,勤奋读书。
【循序渐进】xún xù jiàn jìn循:依照,顺着。依照次序或规律,逐步深入或提高。苏步青《理想·学习·生活》:“因为学习这东西,是有其规律性的,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心坚石穿】xīn jiān shí chuān心坚:心很坚强。石穿:石头也会戳穿。相传南朝有个傅先生,少好道,用木钻五尺厚的石盘,积四十七年,石穿得丹。后来就用“心坚石穿”比喻下了决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宋·石邻几《离别难》诗:“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
【学以致用】xué yǐ zhì yònɡ致用:用于实际,学习是为了实际应用。南怀瑾《论语别裁·泰伯第八》:“孔孟以后的儒家,则绝对反对隐士思想而讲究用世之道,所谓学以致用。”
【人一己百】rén yī jǐ bǎi 一:一次。百:百次。别人一次就能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即以百倍的努力才能赶上别人。《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口诵心惟】kǒu sònɡ xīn wéi诵:朗读。惟:思考。一边读书,一边想它的意思和道理。韩愈:“口诵其言,心惟其义。”《三字经》:“口而诵,心而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quán bù lí shǒu,qū bù lí kǒu 拳:拳术。曲:歌曲。比喻经常勤学苦练,以求功夫纯熟。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困知勉行】kùn zhī miǎn xín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学到知识,有了知识就努力实践。语本《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学而不厌】xué ér bú yàn厌:满足。学习而不觉满足。形容非常好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侮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陶行知《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