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宁夏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书写宁夏扶贫开发新篇章

贫穷,是文明社会的顽疾。消除贫穷,是执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宁夏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扶贫开发的思路和方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夏实际的扶贫开发之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改革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宁夏的扶贫开发经历了“三西”扶贫开发、“双百”扶贫攻坚、千村扶贫攻坚、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精准扶贫5个阶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三西”农业建设阶段(1983—1993年)

1982年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了“三西”地区(甘肃的河西、定西和宁夏的西海固)的发展问题,计划用10 —20年时间,每年拨专项资金2亿元,对“三西”地区进行攻坚式扶贫。

1983年3月,“三西”农业建设正式开始,每年分配给宁夏3400万元。自治区党委、政府成立了西海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农业建设指挥部,制定了《宁夏西海固农业建设规划》和《尽快解决西海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有水路走水路,没水路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方针和“大力种草、植树,兴牧促农,因地制宜,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思路,提出了“3年停止生态破坏、5年解决群众温饱、10年改变面貌”的目标,计划用1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农业专项建设。

第一阶段(1983—1985年)为停止破坏阶段。主要针对生态破坏加剧的情况,从保护和恢复生态条件入手,实行退耕还林、种草植树等,停止滥垦乱伐、毁林毁草,妥善解决燃料和饲料问题,发展畜牧业。

第二阶段(1986—1990年)为解决温饱阶段。以人均收入300元(包括人均有粮300公斤)和能经受住3年大旱的考验为标准,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进行基本农田建设、水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林草建设、农电建设等,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86年,国家投资2.5亿元建成了固海扬水工程,使57万亩干旱土地成了水浇地,解决了20万人、10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第三阶段(1991—1993年)为巩固提高阶段。在前8年的基础上巩固已有成绩,全面完成确定的任务,达到“基本解决温饱,初步改变面貌”的目的。

10年“三西”农业建设,国家共投入专项资金33631.07万元,新修水浇地50.52万亩,新建饮水工程85处,打井窖17.7万眼,兴修旱作“三田”183万亩;创办吊庄移民基地15处,安置移民19.3万人,西海固地区群众贫困状况大为缓解,人均年收入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1983年的70%以上下降到15.7%。但尚有139.8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其中人均年收入30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有63.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32%。西海固地区的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人畜饮水解困工程

(二)“双百”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1994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拉开了“八七”扶贫攻坚的序幕。

1994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制订了《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确立了“兴水治旱,以水为核心,以科技为重点,扶贫到村到户”的思路,决定用7年时间(1994—2000年),对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00个贫困乡镇、1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大规模的扶贫攻坚。1997年3月和1998年2月,自治区党委又相继下发了《关于尽快解决南部山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快解决南部山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意见》,对扶贫开发作出再部署,提出了解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的时间表。

“双百”扶贫攻坚主要从5个方面实施:一是兴水治旱。7年间,国家累计投入资金27.65亿元,先后启动了固海扬水、盐环定扬黄等一百三十多处水利、水保工程,累计打水窖、土圆井二十三万多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二百四十多万亩,造林六百多万亩,兴修公路三千四百多公里。二是生态移民。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1236工程”,即从南部山区贫困地区搬迁100万人口、开发200万亩土地、投资30亿元、用6年时间完成。1999年1月,正式成立了红寺堡开发区,主要搬迁同心、海原、原州、彭阳、西吉、隆德、泾源7个县(区)的贫困户。同时,还建成吊庄移民基地25处,开发耕地83万亩,搬迁贫困人口32.8万。三是闽宁协作。1996年5月,全国扶贫协作工作会议决定沿海地区对口帮扶贫困省区,其中福建帮扶宁夏。福建省选择了8个发达县(市、区)与宁夏8个贫困县结成对口帮扶对子。闽宁双方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干部培养等各个方面开展合作;先后实施了“井窖工程”“坡改梯工程”“移民工程”“菌草产业扶贫工程”等工程,支持发展特色农业,扩大企业交流合作;援建了一批闽宁希望小(中)学、农村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卫生院(所)、闽宁妇幼保健中心、职业培训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项目;开展了劳务输出,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全国东西部协作的典范。四是实施扶贫到村到户。自治区党委、政府制订了《宁夏扶贫到村到户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把扶贫攻坚的对象从侧重一个区域转向直接瞄准一家一户,攻坚的目标从以富县为主转向富民为主,攻坚的手段从靠大项目带动和重点工程辐射转向以户为单位,实施家家能干、户户受益的项目。五是加强对外合作。先后引进实施了秦巴项目和“4071”项目以及中加对应基金项目,不仅助推了扶贫开发,而且积累了国际项目管理经验。

到1999年,西海固地区8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29元提高到1108元,人均粮食由273公斤提高到358公斤;贫困人口由139.8万人减少到30.5万人,贫困面由69.9%下降到13.9%,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

(三)实施千村扶贫阶段(2001—2010年)

2001年5月,中央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对扶贫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同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和《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确定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决定从2001年到2010年,对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泾源、彭阳、盐池、同心、中卫、灵武、红寺堡10县1区148个乡镇1026个行政村和128.6万贫困人口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重点扶持,分期分批地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

2001年10月11日,“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全面启动。从2001年到2010年,分两批实施。2001—2005年,对年收入在580元以下的411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千村扶贫开发工程”进行了战略调整,确定用2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剩余的713个贫困村开展整村推进,每个村平均投入100万元,第一批确立了203个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的行政村进行攻坚,覆盖固原、吴忠、中卫、银川4市12个县(市、区)87个乡镇203个行政村1103个自然村,涉及农户53776户26.45万人。第二批从2007年开始,对276个重点贫困村,村均投入165.43万元。至2008年年底,完成了两批共479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共整合资金6.96亿元,平均每村投资145.3万元。2008年,自治区政府决定提高扶贫标准,将扶贫线定为年均收入1350元以下;投入3.5亿元资金,3年内使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覆盖到所有1404个贫困村。

“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推进:

一是产业扶贫。2003年3月、2005年3月、2007年5月、2010年6月,自治区党委先后4次召开固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中部干旱带和宁南山区的产业发展问题,相继出台了《全面推进宁南山区草畜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重点实施了“十万贫困户养殖工程”“百万亩人工种草工程”“宁南山区黄牛改良工程”等工程,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先后形成了以原州区、西吉县、海原县为主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以盐池县、隆德县、海原县为主的中药材产区,以彭阳县、原州区为主的经果林和小杂粮产区,以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为主的菌草生产区,以同心县为主的羊绒基地等有比较优势的基地。

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

二是加快生态建设。2000年,在中部干旱带和固原地区开始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试点工作;2001年,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退耕还林(草)试点实施方案》;2002年8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加快退耕还林还草步伐的决定,提出“五年任务三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全面实施。从2003年5月1日起,全面封山禁牧。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411.6万亩,每年排入黄河泥沙量减少4000万吨。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由整体恶化局部治理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

三是教育扶贫。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投入17亿元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翻建、改建、新建校舍面积242万平方米,中小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还为学校配置了大量图书、教学设备等,到2006年年底,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贫困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以及向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为贫困学生获得教育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级教育部门抓紧师资力量培训,并利用远程教育和光盘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大支教力度,通过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川区教师支援山区、特岗教师等方式,缓解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到2010年,宁夏中职招生人数达到4.25万,中职在校学生规模达到12.5万,东西部职业教育联合办学1.51万人。

四是劳务输出。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确定为西海固地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精心培育,逐步构建了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劳务培训体系,覆盖全区、连接区外的劳务中介服务体系和管理规范、措施有力的劳动保障体系。先后启动了“百万劳务输出培训工程”和“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以及“阳光工程”等项目,对青壮年农民进行生产和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和科技文化培训,着力增强贫困劳动力劳动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实施“阳光工程”,形成了“转移一个青年,富裕一个家庭;转移几个青年,改变一个村庄;转移一批青年,带活一方经济”的局面。

(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阶段(2011—2013年)

2011年11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并将宁夏六盘山地区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同心县(含红寺堡区)、海原县(含中卫市兴仁镇、蒿川乡,中宁县徐套乡、喊叫水乡)列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2年7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下发了《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2年6月,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8月,出台了《关于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六大扶贫攻坚工程”,即35万生态移民攻坚工程、65万贫困人口“四到”扶贫攻坚工程、“黄河善谷”扶贫攻坚工程、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扶贫攻坚工程、水利交通和生态环境建设扶贫攻坚工程、科教文卫和计生扶贫攻坚工程。同时,宁夏积极落实《六盘山片区(宁夏)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未来10年扶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这一阶段,一是实施35万生态移民攻坚工程。至2014年8月,累计完成投资100.2亿元,搬迁定居23.96万人,建成移民住房7.01万套,建成日光温室、大中拱棚和养殖圈棚43798亩(座),开展教育培训10.8万人次,实现务工就业9.37万人,完成移民新村生态建设5.29万亩,迁出区生态恢复172.35万亩。二是实施65万贫困人口“四到”扶贫攻坚工程。从2011年开始,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对65万贫困群众通过实施“四到”工程就地帮扶脱贫。坚持基础设施到村,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用水、用电、出行、住房、基本农田、生态环境等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产业项目到户,实施“扶贫到户、责任到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特色产业;坚持培训转移到人,把技能技术培训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帮扶责任到单位,建立并完善“不脱贫不脱钩,一帮到底”的工作机制,向贫困村选派帮扶单位、帮扶工作队和扶贫开发驻村指导员。三是实施“黄河善谷”扶贫攻坚工程。针对17万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黄河善谷”战略以园区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将传统救助型、输血型慈善提升为现代产业型、造血型慈善,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带动”的慈善兴业、慈善扶贫、慈善富民的新路子。四是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扶贫攻坚工程。一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二要大力实施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战略;三要充分发挥沿黄经济区的带动作用,增强沿黄经济区吸纳贫困地区人口转移就业的能力。五是实施水利交通和生态环境建设扶贫攻坚工程。加快实施宝中铁路复线、银西等工程建设,实施青兰高速公路宁夏段等项目,完善了中南部地区干线公路网络。加快了农村道路客运站点建设,推进了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设施农业种植基地

(五)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阶段(2014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2016年1月,宁夏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提出,按照3年集中攻坚、2年巩固提高的要求,举全区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4月,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职业教育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办好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6月,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宁夏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和底线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精准、稳定、可持续上下功夫,坚持脱贫攻坚与持续稳定脱贫同步推进,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把贫困老年人、残疾人等作为群体攻坚重点,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突出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两个关键,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已脱贫但不稳固两个群体,更加注重建立持续稳定的脱贫机制,更加注重政策措施的精准落实落细,更加注重综合分类施策,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宁夏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开辟了精准扶贫新局面。

这一阶段,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宁夏进一步强化了扶贫责任体系,完善了扶贫政策体系,健全了扶贫制度体系。进一步突出了抓造血,大力实施金融扶贫,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5—2017年,宁夏向贫困县和生态移民安置区建档立卡的26.6万户农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11亿元。邮政储蓄银行宁夏分行在原州区寨科乡创造了金融扶贫“蔡川模式”,

宁夏闽宁(吉德)慈善产业园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批示肯定。认真贯彻落实“银川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不断完善“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对口扶贫协作机制,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推动福建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与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融合发展,在更广阔的平台上牵手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着力打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升级版。继续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力意愿,抓培训,切实增强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本领。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推进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扶贫搬迁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工程。由各职能厅局牵头,进一步加大实施交通、水利气象、危房危窑改造、医疗卫生、“互联网+”、旅游、文化脱贫等计划力度,着力逐步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夯实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充分利用精准扶贫云应用,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确保扶贫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有序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在全区形成扶贫攻坚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