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地名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尖尖山的故事

盐池县花马池镇苏步井村有一座山叫尖尖山,这座山是以其形状来命名的。山很圆,只有一座,远看并不高,但登上山顶向南望,能看到几十里远的地方,西面和北面都是大沙窝,沙丘连绵,荒草萋萋。一座独特的山就屹立在沙窝中。山顶圆而尖,俯瞰沙丘和荒草。

尖尖山位于苏步井村南。东距方家窑4公里,南距察汉墩3公里,西距硝池子3公里,北距苏步井村1公里,东北2公里处是原苏步井乡人民政府驻地。这其中涉及几个地名:一是方家窑,是以姓氏命名的,即是方姓人家住过的窑洞。二是察汉墩,是明朝时期的一处以蒙古语命名的烽火台。察汉,又写作察罕,蒙古语为白色的意思。在这个地方,白色指的是什么呢?是沙漠,还是湖水?不可考。三是硝池子。四是苏步井,苏步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曾在这里打了一口饮羊井,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成苏步井。尖尖山在长城以北,地接鄂托克前旗,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曾在这一带驻牧,所以很多地名以蒙古语命名。

任永训先生考察尖尖山,曾这样描写:“立于察汉墩眺望尖尖山梁像是一把利锥倒竖当空。山梁东西长32米,南北宽6至18米,高约12米。四周地势低洼,丘陵起伏,草植被茂密,东、南两侧为农田。”

石窟凿于尖尖山梁之下,已被风沙掩埋,1983年6月曾被人掘开,盐池县文物工作者会同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古专家随即前往发掘考查。考查结果是洞窟窟门面南,有5道门,进深5.3米。窟内为一整体,东西长22米,南北宽4.5米,高2.5米。窟内约有1米厚的沙土、灰烬和兽骨残骸等。石窟南北两壁凿浮雕佛像,有上下2层,多达10多组。每组或1佛2弟子,或1佛4弟子。主尊高55厘米,须弥座高20厘米、宽18厘米,佛像头宽18厘米。造像面部清癯,五官端庄,身材修长,线条流畅,双手合十,趺坐于须弥座上。主尊两侧是弟子侍立造像,恭立于左右,神态各异,有的似在听讲,有的似在等待命令。通高30厘米,宽7厘米。

尖尖山石窟是座佛教石窟。除南北两壁凿浮雕佛像外,专家还采集到泥塑多臂佛两件、泥塑吉祥物一件、红陶罐三件,均有浓重的佛教色彩。

多臂佛用红胶泥模制而成。正面塑造一尊四臂观音塑像,背靠佛光,面部清秀,体态修长,双耳挂环,两臂合拢向上,双掌合十于胸前。另两臂,左手持花,右手拇指捏于中指。双腿交差趺坐在莲花台上。背光两侧有梵文,背面有明显的手工捏制痕迹。

吉祥物也为红胶泥模制而成。底部为圆形,其上为尖锥形,锥座结合部有一周连珠贯穿,锥体自下而上有数道戮印纹,从外形上看很像一个塔。

三件红陶罐中,有一件通体白色,其上用墨线和珠红色勾画出与佛教相关的各种图案。另一件也通体白色,其上彩绘多漫患,罐内放置有少量糜谷和一枚“乾隆通宝”。还有一件底部白色,腹部用墨线绘出与佛教有关的四幅图案。肩部有暗弦纹饰。

专家考证尖尖山石窟内的造像和云冈石窟、须弥山石窟、龙门石窟内的早期造像相同,因此判定尖尖山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洞窟,是宁夏东部地区建造年代较早的石窟寺。

北魏疆域很大,全盛时期,统治区域东北起于辽西,西至新疆东部,南占淮北,北达蒙古草原,盐池当在其腹地。成书于晚清的《花马池志迹》载,北魏时盐池置大兴郡。大兴郡治在何处?尚无定论。但《盐池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载,盐池“北魏置西安州,西魏在州下置五原郡……后又改为大兴郡”。此说法比较可靠,北魏设西安州,西魏承之,大兴郡是西魏在西安州下设的一郡,北魏时没有此郡。北魏时盐池属于西安州管辖,还有一证据是《周书》卷圆员载,西魏时宇文盛为西安州大中正,后迁为盐州刺史。西安州在何处?宁夏著名史学家钟侃先生在《宁夏古代历史纪年》中写道,西安州在今盐池东。西魏时的西安州是承北魏时的西安州而来,到554年正月,西魏又改西安州为盐州。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原。到北魏时期佛教大盛,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与江南的刘宋王朝南北对峙。为了与刘宋争正统及缓解民族矛盾,他自称皇帝之后,看到刘宋王朝信佛,他也信佛。他在带领大军攻城略地中,过寺庙焚香敬供,礼敬僧尼,令将士保护寺庙安全。同时他还拜访了当时最有名的高僧法果,让其指点迷津,尊佛教为国教。

北魏大兴佛教,首凿石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称云冈石窟。然后向西南发展,凿须弥山石窟、敦煌石窟,后转向东发展,止于洛阳石窟。尖尖山位于北魏由大同向须弥山、敦煌开凿石窟的线路上,山体独特而高峻,前方开阔,东西北三方芳草茂密,是僧人修行的理想之地。山有岩石,宜于开凿石窟。

当然北魏由大同向须弥山、敦煌一线开凿石窟,在盐池不会只有尖尖山一处。据传青山乡灵应寺石窟也开凿于北魏时期。寺窟坐西朝东,依山而建。窟顶山石突兀,窟下流水潺潺,寺窟坐落在半山腰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的平台上,共15窟。自南向北有龙王庙、娘娘庙、药王庙、十殿阎君庙、百子观音庙、大殿、眼光殿、三皇庙、八岔庙、财神庙、观音洞和吕祖洞,第14窟和第15窟原为藏经洞,已废。院内有石碑,上书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灵应寺碑记》:“灵应寺碑记,云兴寺大藏比丘请肇铁笔沐手撰记:从来尊莫尊于天地,灵莫灵于神明,感天地通神明,非能致其感,非敬无得其通,即以灵应寺处深山旷野之中,建斋设醮,朝夕炉烟锥昭,神圣之威灵,未始非人心之诚敬也……”因善男信女来此有求必应,所以叫灵应寺。这座寺院佛道合一,是千年演化之结果。

大水坑镇东风村甘家畔山沟里发现的石窟,也有专家判定为北魏时期的石窟。此处目前已发现三座石窟,底下一座,悬崖上两座。石窟面对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柱,其形酷似站立的观音,当地人称转经楼。

广袤草原,神奇之地,有多少历史遗迹有待发掘。

尖尖山石窟南侧地面上散布着大量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材料和陶瓷残片,石窟右侧有台基式建筑隐约可见。山梁顶部也似曾有建筑物。在山梁北侧沙碛遍布的滩地上,散见粗绳纹灰陶残片和加砂红陶残片。从地形地貌和以上采集到的文物分析,尖尖山周围在远古时期,曾草木丰茂、水源充足,是游牧民族极好的牧场。早在先秦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曾在此繁衍生息。从罐内放置的“乾隆通宝”和地面散布的明清建筑材料分析,该寺窟自北朝开凿后一直沿用到清朝,直到乾隆以后沙漠化日趋严重,被迫关寺。这座石窟是劳动人民创造文化的历史见证。

尖尖山石窟的灯灭了,是风沙所致。治理荒漠,恢复植被,复兴寺窑,添置新景,绝对是有开发价值的一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