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东鳞西爪
DIERJI DONGLIN XIZHUA
一
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把心灵的感悟一点一滴汇集起来,积小流以成江河,聚沙石以成峰岭,这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不敢奢求,更无能力,仅把星星点点的露珠采撷,穿成朴实的项链,哪怕一瞬即逝,也是一种学习或学习中的乐趣。
二
静心正气,大凡世间万物,唯有静才能孕育生机,勃动激情。看自然之境,心之不入,思之不韪,任其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一副安详、恬淡,自生自灭之美是难以用人的心态去领略和描述的。有时,一棵小草的意境比某些哲人智者的思想要高深得多,而其给人的感受却又那样清新自然,让人感到欣慰,没有丝毫的压抑感。
三
所谓真实地看待世界,认识自我,其实也是一种虚幻。我们经历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人与事,就觉得好像真实了,其实,只是领略了造化的表幻之象,而未得其真谛。即便有所把握,也是点滴之见,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在行云流水般的过程中去品味去感悟,在殚精竭虑的思索中去提炼去萃取,终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正所谓大象无形,何以可得。虚幻之美,也是大象之美也。
四
太阳高悬在深秋的蓝天上,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几分温柔,几分懒散。读了几篇文章,坐在桌前,一阵孤独惆怅之感油然而生。大千世界,可谓五花八门,热闹得很,可静思时的孤独是难以消除的,深思不愿用浅显的语言表述,灵感的心不愿被世俗的尘所遮蔽;唯有孤独中的一阵无奈和无望,顺着思的散射向宇空弥漫,高处不胜寒,低处何尝不也是一样清冷吗?
五
太阳跃上蓝天,在秋云的伴随下,开始了一天的行程。人间苏醒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封闭的门窗,迎来四面八方的喧嚣,在熙攘的人流车流物流声流中,编织着有形或无形的网,索取着各自生根开花结果的养分。唯有天上的云散淡地承受着太阳的抚摸,被清风送到四面八方,轻拂着碧蓝的镜面,呈一面人们向往的幽静宇空,留一扇人们心灵寄托的深邃与宁静。
六
虽然置身于红尘禄利的包围和重压之下,但也可求得心灵上的绿洲和恬静。飓风的激荡狂暴,摇山动海,但在风暴眼中却是格外的平静。外在的惊天动地和内心的和谐平静,形成巨大的反差,但又是那样的统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内在与外象的完美。但人们往往只会看到表象的形态,越是激荡的表象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痕迹,却忽视和淡忘了本质的平和与深沉。
七
靠小聪明小手段生活是一种普遍,是芸芸众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因为眼前的利益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存基础和生活质量,所以有时人们会失去对内心最深刻内涵的探究,沉醉于既得利益的享受和感觉之中。所以,耍小聪明,玩小手段的人很多,又都自以为很聪明,殊不知,这是人性的悲哀,自我的嘲弄,因为它缺乏大象无形的气度,大智若愚的境界,大道至简的蕴含,终为鸡鸣狗盗之末也。
八
心的平静在于量的深广和质的精粹。小溪流淙淙作响,虽有天真可掬之态,可纳之情,但终失博大深邃之怀,宏远之境。究其缘由,无非是大与小、浅与深之别了。一个人要保持心灵的平静,就要有生的磨难和活的历练,在汲取各种营养中成长,在欢乐与痛苦中提升,从对自然社会的实践认识,达到对自我的解析和升华,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心灵境界,达到真正的平静。
九
所谓时时处处提醒自己看淡看轻的东西,实际上是抓拿不下的心态。心之所系,而未达到真正的豁达。为现实生活所迫,为五斗米折腰,制约着思想上的超脱和心灵的超越,像一只迷途的蜂蝶,枝头花间,离不开原点的停驻,周而复始,无所突破。世事的点滴蚀刻着心灵,划出世俗的痕迹,消掩刻苦的创伤,抚慰痛苦的思索,把心灵熨烫得像一块平静的湖面,只有天光云影的飘动,只有岸柳草花的倒影。
十
对着贫困山区孩子那纯朴天真的脸庞和清澈透亮的眼神,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沁满了爱意。虽然我们送去了有限的物质,一些简单的桌椅和体育用品,字典之类的材料,而回报的却是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简陋的教室,昏暗的宿舍,两人一块的狭小床板,四人一张的破旧课桌,但心里是实诚的希望,嘴里是爽朗的吟诵,行动像是流水行云,古朴淳厚,欣欣向荣。深山里的初冬,残雪点点,太阳高悬,寒风阵阵;人生的洗礼有很多内容,却往往在这不经意的点滴中,我被人世间的很多事感动着,也为其营养滋润着,所以成就了心灵的健康与博大,培养了天性中的善良与慈爱。清亮的眼睛,黑里透红的脸庞,破旧的衣衫,在简陋的教室和宿舍映衬下,是那样朴素纯真,却也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
十一
轻轻地飘来,淡淡地挥去;春雨润物般的细腻,浮云淡雾样的弥漫。大凡智者,必然有自然般的恬淡和风骨;大凡仁者,必然有海阔天空的胸怀和气度,更有空谷足音的自悟和净洁的意境。沉湎于尘世纷争久了,心会麻木,人会无情,心灵尘垢浓重,很难生长出激情和灵性的新芽。唯有缓缓而默默地淡出,真正从心灵中安静,才是一种超脱。
十二
细细的雪粒,从灰蒙蒙的天空轻轻地撒下,空中弥漫的是似现非现的晶莹;而地上暖气开始复苏,落下的雪粒即刻化为湿润的水。冬到极致,也会做一番表示,对过去做些简单的总结,对将来做一番有形的铺垫;天幕低垂,好像暂时拉上,掩隐一些;云羽滚动,好像又要拉开,透出一些。一切都在苍茫中,唯有心灵感知到一种对冬的回味和对春的憧憬。
十三
真正的智者,实际上是自然和散淡的,因为要洞知天地,通晓万物,究其深理,探其细微,揽其大势而不拘一格,统其全局而不限一隅,执其长久而不偏一时,因而顺天地之势,造风云际会,以成伟业。正所谓仰天俯地,以成其宏;寻幽探胜,以成其精,博采众长,以成其大。同样,真正的智者,也会知时而隐,遇流而退,绝不拘于一时一事之意而失其天地本心。正所谓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是也。
十四
人们对消极这个字眼赋予了过多的贬义,然而世间万物生存发展,都有其顺势而行、应运而生的积极意义。有时被动式的适应,也是一种规律内制而环境外限的自然选择,虽然看似消极,但实际上是一种适者生存的积极。人们在自然社会自我的发展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而观念和方法也会多样,所谓消极也算是一种吧。不要过分伤害自然,不要过度搅乱社会,不要过量自我讨伐,这种消极不也是一种积极吗?还一个正常而自然的消极也是积极。
十五
思想要更深邃,智慧要更灵哲,胸怀要更宽阔,精神要更昂扬,气度要更淡雅,处事要更平和,善待一切。用阳光雨露清风温馨去对待和感悟世界,感悟人生,感悟社会,新年新气象新境界也。
十六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命中注定的表现形态和丰富的自我内容,以及客观的规律和本质自律。我们看待一切,也要以这种气度,这种胸怀,这种思想为根本。尽管有时我们思之不深,研之不精,探之不细,视之不准,但只要尽心去思考去感悟,尽力去探索去实践,就一定会有收获,就一定能升华,一滴露珠可以反射整个太阳。
十七
太阳隐去,星辰跃上,喧嚣的白昼慢慢退去,沉默的夜缓缓拉上厚重的天幕,宁静悄悄的来临。坐在窗前,凝视远望,万家灯火,星星点点。此时的心灵,犹如掉下深渊,在急剧的下降中是那样的自然和平淡,似乎一切都停止静止凝固了,一切都回归了自然。殊不知这表象下的喧嚣依旧,更具有刺激和艳俗,任凭天上的星辰和残月如何冷清,人间的繁闹依然在沸腾,似乎不肯停下欲望的强烈冲动,夜以继日地奏着笙歌艳曲,舞着红绫锦缕,泛起无谓的噪音。唯有心灵中能贮存一点宁静,在孤独中享有思的抚慰,在寂寞里有点身的安闲,一切于我为浮云,但也遮蔽了一点真实的内心,有时看不清自我的天性。
十八
母亲显老了,真正的老了,因为我也老了。身体慢慢开始衰弱,两鬓白发丛生,应承着岁月,凝聚着历程,多少艰难曲折,多少风雨兼程,化为夕阳晚照,桑榆烟云。母亲的内心却孩童般的纯净,往事如烟云,渐渐地散去,而真诚无邪的童心却是无比的温馨,看着她,感到时光中的宁静,一如明月清辉抚慰忧愁的心灵。
十九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大凡命运时机,必是一种造化的安排。人在世上,不过是行走的过客,而天道自然却是永恒的。有时我们拘于一时一事,把问题看得有点狭窄,其实是未悟天道和自然之真谛,正所谓正其道,顺其势,与天道为体,至于命运的多舛,看淡看轻也就自然了。
二十
人世间的所谓荣辱,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要求生存谋发展,思公事惠自己,都在与人与物的交道中。于是有了评价的人群,有了可参照的坐标,人们把自己放到历史和现实的镜子面前,左顾右盼,上照下视,总喜欢得出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形象,殊不知镜子只能简单的照射,任何感悟只能来自内心。所以说,荣辱虽然来自外部映衬,却是内心的感受。
二十一
心淡淡地滑过世俗的时空,浏览着风云变幻的社会,在悲欢离合荣辱成败中,由清纯变得混浊,由激越变得平缓,由浓郁变得清淡。心地的造化是一种历程的磨难,最柔弱的却是最坚韧的。取得淡淡的心态,乃是一种修炼和提升,这是深奥的意境,只能去品味,但无法描述,任何笔墨语言在它面前都会黯淡无力,欲说还休。
二十二
幕云低垂,冬去春来的早晨,天空像是未被拉开的云絮;大地流动地喧嚣,显得有些烦躁。远处的云层微微透出闪烁不定的光,偶尔有一两声鸟鸣,滑过空间的某一隅,转瞬间逝去。一群白鸽在空中舞着,搅动着城市中浓郁的压抑,透出一些灵性的动感。坐在窗前,思维凝固了,精神麻木了,仿佛与世隔得很远很远。
二十三
心的静才能抑制行的动,唯有静到无意,才能无声,这是造化的自然,所以老子云大音无声,不是无声,而是此处的声音是天籁之音,唯有用心去品味。同样,内心真正的大音也是在内心中表现的。深刻内涵的意境,就像古潭深影,幽幻而哲理,就像蓝天白云的飘逸,辽阔而悠远,唯有静中才能品味,才能有所思考,发出心的呼唤和真正的大音。
二十四
任何开始都是结束,就如任何结束都是开始一样。天地的轮回,季节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无不是辞旧迎新,革故鼎新;由无限的发展链条串起众多的偶然,在螺旋式的上升中,由原点到更高原点的曲折前行着。当我们告别一段岁月时,留下很多回忆和惆怅;当我们迎来新的时光时,寄托着希望和幻想。当我们在探索的行程时,把新旧扯在一起,连成混沌的天地,开始迷失,又开始清醒。
二十五
门可罗雀是一种现象,门庭若市是一种现象,但都是一种精神和风尚的表现,更是一种境界的呈现。从物质的时空特点上讲,都是一种实与形的表象,而从内心去感悟,却别有一番天地在里边了。门可罗雀,居高位,享盛誉,受尊崇之时有此境界,必是心静气雅韵洁之人;门庭若市,居寒舍,陋生活,蒙耻羞之时,要有此境界,必是心正气豪坦荡之人。生活在红尘禄利的世间,万象纷纭,千姿百态,都是极自然的现象,只不过我们有时受心之迷失,世俗之缠绕,不能以一种平和冷静的心态去对待起伏变幻的势与利罢了。人生活在世上,似一粒沙,一粒石,一滴水,一棵草,然苟存一时一隅,不能长久也;唯有汇入江河,融入山岭,纳入大漠,植入林野,方能衬共而映异也。群生群议坐标多设,此心彼心相较,形成万象众生,或罗雀之门,或门庭若市,但归其一点,皆来于自然归于自然,万物同体,这是最大的平等。在现实中要有高洁的境界,才是造化的根本。
二十六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不虚此生,不负此生。人生之短,犹朝露暮霭,人生之长,犹山高海阔。不论长短,以身度之,以心悟之,总有一番情趣在里头。对人对事对己,总要待之真诚质朴情理慈善,这是小我大我之辨,是造化的必然。
二十七
静以制气,和乎于中,是谓平和也。然小事小议,非要大喧以示其尊,实在有失体统。不拘大礼而事小议,看似精明,实则愚蠢也。求大道,证宏理,成伟业,以养其境界;议小事,处琐微,以验其行,二者相兼,相得益彰是矣。
二十八
春的脚步在塞上是那样的蹒跚羞涩,但它毕竟在风沙的陪伴下姗姗而来了。嫩草从枯萎的残枝枯叶中露出好奇的小脑袋,近看星星点点,远看绿雾萦绕,树枝鼓起青春的躯干,枝杈上膨胀起绿色的光泽。不时有一芽一叶的突兀而起,沉睡了一冬的大地,在深呼吸中与天空交流着心情话语。
二十九
江南的雨,塞外的风,一样是清明的风韵,别有一番情趣,正所谓同春不同态,和而不同也。自然的造化,季节的更替,岁月的轮回,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征息息相关,何其相似。因为人类是大自然之子,所以必须以子女的情怀去感知和感恩自然之母。
三十
自然的季节轮回是那样的执着,步伐是那样的坚定,犹如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一样,势不可当。但自然的变化又是那样的和谐,始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平衡,而人类社会则一味地向前向上,不顾自然的规律和自身的缺陷,形成畸形的发展,过分的掠夺和破坏,走入了一种竭泽而渔、断流绝缘的死胡同。现在是要警醒反思、擦净人类心灵窗户的关键时刻。
三十一
人生如梦,一刹那间便荡然无存;人生如境,一瞬间要经历多种欢乐与痛苦。人生是一个过程,起点终点之间的一段,以特有的人迹境遇而呈现;周而复始的连续,螺旋式的上升,曲折前行,又是其发展的特点。虽然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有着很多不同,但人类社会的基本特点和本质属性依然,心灵的起始和归宿也是一致的,古人今人都是人。
三十二
世间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复杂的,最平凡的往往是最伟大的,最平静的往往是最激越的,最平淡的往往是最浓重的。简单的呈现与表述,实际上是最深刻最抽象的精粹。人们往往把最基本的道理搞得复杂化了,让垃圾般的语言和臭脚布般的思辨,把天地至明的道理扭曲变形,以致面目皆非,造就了一大批所谓的学者和学说,实则编织了天大的笑话,蒙蔽了天下的众生。
三十三
追求淡泊,追求简约,追求纯朴,追求宽厚,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仁,而仁的核心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心灵简约了,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去领略自然社会人生;只有心灵宽厚了,才能博纳百川,以成沧海。心灵的容纳空间和消解能力是很强的,只是人们有时把它用的小了,以致形成狭隘的心理和偏执的气度。
三十四
把很多事细想一下,是那样的小且俗,但有时就压在人的心头,挥之不去,形成沉重的包袱,造成很大的压力。其实,人从小到大,不断取得东西,有了物质和精神的负担,形成了复杂的心理,而且愈加愈重,不能自持,往远看,要取得的东西还多着呢。回头一望,则历程已不短,留下无数遗憾。所以要善于适度放弃,特别是心灵的负担,愈少愈好。留一个洁净而空灵的心境是最幸福的。
三十五
道不同,不与谋,此谓至理名言。苟求于俗物之中,苟且于俗事之间,苟生于俗人之际,同列庙堂,不足以成国事;同坐案牍,不足以成民意;同餐同会,口是心非,巧言令色,曲意逢迎,权横态戾,蒙上欺下,身为同僚而各怀鬼胎,各施其计,是谓君子与小人于一席,何谈洁净之地。由是乎,该去之时亦当速去,不与为谋,自求清静淡泊也。
三十六
混迹于十里官场,心怀鬼胎,蒙上欺下,谄媚横暴,苟求于一权一势;活跃于名利之间,争之毫厘,计较锱铢,苟求于一名一利;蹿动于上下之间,纵横左右,苟且于片刻风光气焰,此乃人际之大俗也,但也是世间最普遍的现象。可悲的是,人处其中,而不知其丑,不知其恶,自以为油滑得意,自醉于秽名浊利之中,可悲也。
三十七
把人生拘于世间一役,把心灵控制于一隅,实在是一种悲哀。性情中人,思想本身就非常活跃,但发散性的思维往往被束缚于为五斗米折腰的具体事务之中,仰人鼻息,屈膝谄媚,迎俗接烦,实则是人生悲剧。是一农人,躬耕于田亩,勤闲倦乐,一张一弛,自谓消遣,由心也。是一工人,操作技巧,作业工厂,精雕细琢,自为自乐,由心也。何必此俗吏,既无境界,又无气度,更无品性,悲夫。
三十八
人生不断畅其意而陷于世俗之中,仰上鼻息,俯下俗套,左右逢源,八方来风,是谓庸夫俗人矣。究其根本,无非躬职于五斗之米,勤事以养家之资,既无大志,又无胸怀,浑浑噩噩,不知老将至也,悲夫。心之所由,不拘于形,然世俗之形,难以为脱,只有心香一瓣,天音几声,自谓解脱是也。
三十九
天空中滑失一颗星辰,大地上折损一枝草木,人世间失去一个人杰,在某一个点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思;在一个面上,只有轻微的波澜,而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则是生生不已的正常循环。天道如此,人何以堪。只能沉湎于过去的追忆,此时的依恋,一种沁入心里的思念。往事历历,浓缩成一滴沉重的心头之泪,作为祭奠。仁慈的造物主,接受每一个生命,让它们在永恒中升华延续。
四十
像大海中被海浪推上沙滩的一滴水,像大风中被气流扬起的一粒尘,心的孤独像一只断线的风筝,寂寞地在思想的天宇中挣扎,任东任西,飘忽不定。倘若孤独地执着于一事一物一思,也是一种深沉;倘若寂寞地放任于宏伟宇宙,大千世界,也是一种豁达;可它恰恰是一种心灵的寂寞与苍凉,其难耐程度令人窒息,就像长不出新芽的种子,只能在黑暗的泥土里。
四十一
自古至今,一些功高震主的文臣武将或能官巧吏健卒,如果没有心明身退的远虑,没有淡化权势利禄的超脱,没有自我的度量和对时势的把握,必然会招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败,谋臣亡的命运。对于用人者而言,卸磨杀驴是也;对事人者而言,则是功成不退之愚。当然,范蠡五湖游,诸葛尽忠死,皆是一种解脱,只不过形式不同,结果有异,本质却是一样的。
四十二
忠君勤事奉公的臣子,重要的在于对任何问题度的把握,因为,在封建社会中,家天下而行,奉事以成,是谓君威;处事以败,是谓臣耻,家国人三位一体也。然成事之后,则返誉与君,败事之际,诿过与己,这是对所谓忠诚的基本要求和必须把握。有些臣子忽视了其封建性质的根本约束,而一味逞忠,则落得个失败或灭顶的下场,这是时代的悲剧,但一些贯穿时空的刚直品格和豪迈精神却是人性的精粹,得以流芳千古。
四十三
一场初夏的小雨,给干涸的大地带来了生机和灵气。天空被洗得碧蓝碧蓝,树木小草翠绿翠绿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和前一段沙尘飞扬、混混沌沌相比,两重天地,别有一番情趣。自然界如此,人类亦如此,来自天上的雨水和来自心里的泪水,都能作一番外在或内里的洗涤和滋润,将忧伤和欣悦融为一体,生长出希望的新芽。
四十四
市井小人,泼皮无赖,混迹于十里官场,浪荡于巷闾之间;然凭其狡狯之机,善谀之计,应合世俗,苟且权贵,巧言令色,鸡鸣狗盗,而取得一名一位,挺胸鼓肚,而不知其贱质薄相也。是谓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然此辈之徒,不自知不自明,唯我独尊,殊不知,天底下贱陋无耻小人而已,悲夫。
四十五
青春的企盼和中年的思考,有着很大的差别,其出发点和着力点是有所不同的。所有,对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各自的看法和行动也是不一样的。这是正常的,也是矛盾的,正常的是年龄的差别决定着经历和思考的差异,矛盾的是,要想交流达成共识,缺少共同的基础。让说教贯穿其中,味同嚼蜡;让散漫渗透其间,又显草率。深不得,浅不得,这是现实,必须客观正确对待。
四十六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也是一种企盼,因为孩子代表着未来,继承着过去,体现着当下。三点一线,连接两端,凸现当今,这是一个特点。所以,从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过去的身影,看到了现在的状况,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当然,不能简单僵化地看待孩子们的现在和将来。寄希望于孩子们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和向往,这是最大的企盼。
四十七
生活本身是非常平淡和枯燥的,但把它过得富有活力和激情却不容易。人世间,平凡是最基本的状态,但把平凡过得不平凡,那就是意义。以一颗平凡的心去对待世界,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生活,犹如小溪淙淙流淌,自然地滑过岁月的时空,流入大海永恒的怀抱。这就是生活,一种心境上提升的生活。
四十八
内心非常孤独,思想有些寂寞,以至于不去想,也不去做,只是在孤独中寂寞,在寂寞中孤独。这是一种正常的无奈,也是一种深刻的反思。要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旷去承接思想的煎熬和内心的独炼。希望地狱之火腾腾升起,将这烦乱得愁思焚烧,化为青烟,凝入蓝色的宇空,消幻得无影无踪。
四十九
心里拿得起放不下,沉着而又欣慰的,莫过于对孩子们的宠爱和期望了。像一颗幼芽,在成长中不断向上伸出自己的躯干,向大地扎下自己的根系,领略空中的风雨雷电,经历地下的水土泥石,只有上下的努力,才能有自己蓬勃的青春和灿烂的前程,小树终会成为栋梁,小溪流定会成为江河湖海。
五十
生活中遇到的事千奇百怪,但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偶然的情况令人有时手足无措,思无对应,但深究其由,已早在必然之中了,只不过受我们知识、阅历、智慧和应变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被一时一事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产生迷茫。大凡表象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但其本质和规律性特征却是抽象和单一的,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的迷幻,去把握简洁的本质,这种认识和把握是需要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功力了。
五十一
人会被各种东西所伤害,而最大的伤害则来自人本身。人们彼此不信任,互相伤害;而个体的自我也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中自我伤害。外在的和内在的相互交织,造成一种弥漫性的破坏,它导致人们彼此之间的隔阂和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封闭。时间愈长,这种毒素会长出仇恨的幼芽,生出嫉妒的荆棘,导致善良的弱化和美的消萎,更失去了真的纯净。
五十二
何敢言情。世间万物诸事皆可深究,其情难测也。有多少自诩情种,只不过是俗海欲浪里的小鱼虾;有多少自谓情圣,不过是红尘禄利中的小沙尘。空言山盟海誓,海阔天空,实则无根无基,更无品味,极缺境界。以小利为大义,以小腻为恒久,自以为得情之真谛,其实谬之千里,只不过是风花雪月俗情而已,何敢言情。甚畏之,神圣不可轻也。
五十三
以小利相交,以世俗相识,既无品味之同尊,又缺性情之烈焰,如萍之相偶逢,絮之暂遇,却无命运之相通,义气之相投。如风所袭,虽有漫天声势,却无性情之碰撞,行之平平,诉之淡淡,行云流水,落花流年,过客一瞬而已。心灵不能久驻,足迹岂肯留鸿,是谓不知者不为罪,不识者不为过,不言者不为愚也。
五十四
像一个静禅入定的老僧,孤寂地面对着空灵的湖泊和幽幻的山峰,无一言可发,无一步可行,只有安静沉默地应对。偶尔的清风,点滴润雨,几声鸟鸣,数阵松涛,一轮明月,更映衬着心的宁静和安谧。默默地看着世间的一切,让心沉寂,寂静得毫无形影,只有在感悟中才能领略点滴。一任风雨,一任淡泊,斜风细雨,白眼傲世。
五十五
轻轻地抚去笼罩在心头的忧伤,让思绪的线射向四面八方,织成天地的网络,捕捉那幽乎闪烁的星光。希望在追求中,追求在希望里,它们是彼此相依的翅膀。默然地沉思在苦与甜的磨合中,把痛苦和欢乐呈上;那是一棵小草,生机勃勃,无论土地肥沃还是贫瘠,无论多少雨露阳光,只要心灵一滴清澈的泪,就会有大海的情怀和宽广。
五十六
思想者是孤独的,痛苦者是寂寞的,唯有心灵的分解与化合,把一切消化或提炼,从伤痛中长出新的幼芽,以期一种解脱,以求一种希望。心的熬煎,在孤独沉寂中,就像暴风雨前的安静,令人感到郁闷,让人压抑,但在煎熬过程中的凝练,又似一枚利刃,将要刺破无形的黑暗,透出一丝亮光,吹来一缕清风,捧来一份柔情,期待着一刹那的顿悟和超越。
五十七
顺其自然,这句话非常好说,就像小溪淙淙流淌,遇洼则聚,遇石则绕,遇崖而跃,千曲百折,融入江河,汇入大海。但在现实社会中却不是这样,遇到任何事都会产生各种波澜,带着繁杂,涉及方方面面,引起各种猜度和想法,以致形成了复杂的桎梏,抑制着活跃的思维,变成一种情绪压力,内外扭曲,搞得心灵相当疲惫。顺其自然,是一种大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五十八
常常被现实和书本中的有些人与事所感动,带来心灵的震颤和激情,由此又想到了很多很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因为善良的心是为流泪而准备的,但总是缺少一些自我的感动。几十年了,风雨飘摇,行程不定,沧桑已有,童稚未尽,只是以一颗自警善良的心去尽量完善地处事待人,以求得公正诚信,合理合情,但结果却是千姿百态,各有不同。付出的心血,耗在了繁杂的琐屑之中,即使有很多闪光的事,也淡如烟云,引不起内心一丝的感动。真的,完美主义者可能天生是为别人生存的,自己为什么不能感动自己呢。
五十九
命运嘲弄人只是在一点上,但这又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机会稍纵即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这样。处理的很多事,总是优柔寡断,不去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而是墨守成规,画地为牢,以致失去机会,贻误战机。当然,有时并不是所有机会都能把握,也不会完全顺人之意,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但一定要敢于创新,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认准方向,把握时机,适使方法,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度,达到好的效果。
六十
悲剧性的色彩太浓太重,把心灵置于一种痛苦的煎熬中,让愁思织成的茧将自我窒息。这样就太脆弱了,以致承受不了很多事情。有时想的非常多,并把一切考虑得非常完善,殊不知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有困难才会有努力,有问题才会有机遇;考虑过多,反而失去了必要的决断,适时适度,当机立断,是一种思想成熟和驾驭能力的体现。
六十一
好的心情似乎很少,总是被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所打乱,心里的万般缠绕,像一只自我封闭的茧。想把事情做得非常完善,希望生活更加平淡,憧憬未来美不胜收,但这些想法和做法也不断伤害着自我,因为,事事非能遂愿。自己把自己织进了矛盾的茧中,不能解脱,只能是心灵的烦乱和自我的责罚。造物主博大的智慧给人以启迪,但它却无言,一任自然的生生灭灭,只呈现深邃的天宇,辽阔的大地,无垠的海洋。唯有自我的心,自我的思在躁动,唯有自我的悟,自我的醒在呼唤。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轮回,熨平波澜般的思潮,抚平心灵的起伏,化为永恒的安然。
六十二
很多平凡小事,都会被岁月沉淀成为美好的回忆。我们往往注重于目标的宏伟,享受了达到目标后的喜悦,而忽略了一路的征程,以及征程中的风景和各种事件。当我们真正沉浸在回忆中时,那些历史长河的小事,犹如浪花飞溅,星辰灿烂,让思的线穿成动人的项链,挂在我们的心头,何等的欣慰,何等的欢悦,因为,那是纯朴和实实在在的永恒纪念。
六十三
平静地看待一切,并不是淡漠;激情地对待一切,也不是狂热。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外部世界的感触,会使我们所思所想,所行所为,有千姿百态的表现和深刻的内涵。平静地大海,深层也有激荡的潜流;狂涛四起的大海,不一定深层不平静。大自然的物象告诉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模式和僵化的思维定势去看世界看人类。率性的自然,深刻的思辨,感性的起伏,理性的精深,在我们身上和心中,就是由这些零件和魂魄构成的,只不过组合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六十四
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细,不然会织成自我封闭的茧,束缚住思维的放射和行动的步伐。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全,不然密不透风的屋子空气浑浊,令人窒息,缺乏敏捷和灵感。有时靠感情的步伐就能迈过的坎,没必要反复理性思考千遍万遍;有时非要靠理性思维才能解决的事,也可以让感性淋漓尽致地参与和表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顺其自然,更是一种很好的生存方式;有时无为之举,恰恰孕育着有为的灿烂。可能是一种自慰吧,也可能这就是生命的本然。
六十五
生命的效率和生命的效果,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人是万物之精灵,所以效率对于生命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对生命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不能以效率的高与低,给生命以苛刻或怠慢;不能以效果的好与坏,给生命以褒奖或贬斥。效率和效果对于生命应当是和谐的伴侣,在不同的生命主体上,有着天衣无缝的合作,有着相互融合的凝结。效率效果在生命中是一种崇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