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史话(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下册

铁木真魂归六盘元太祖葬地成谜

六盘山

西夏宝义元年(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南渡黄河,开始了第六次讨伐西夏的战争。蒙古军队接连攻占西夏积石州(今青海循化)、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肃临夏)等地之后,挥师进入了今宁夏南部山区。德顺州(今宁夏隆德)是成吉思汗进入宁夏南部的第一站。五月,天已大热,成吉思汗于六盘山避暑,从此,成就了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等驻军六盘山避暑消夏的历史,也奠定了元代安西王府的历史地位。

成吉思汗进驻六盘山后,派遣西夏皇室后裔察罕为特使,去中兴府劝降。当时,蒙古军队围攻中兴府已经大半年,城中一片狼藉,军民早已疲惫不堪。是年六月,中兴府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疾病流行,尸横街巷,惨不忍睹。地震彻底瓦解了西夏军民的反抗决心,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末代皇帝李睍被迫同意献城投降。不久,成吉思汗病死军中,他的部下遵从遗诏,秘不发丧,杀死了前来献城的西夏末代皇帝李睍。在察罕的再三劝阻下,中兴府才免遭屠城,城中百姓躲过一劫。

至此,立国西北一百九十年的西夏王朝寿终正寝。

相传,成吉思汗大军包围灵州时,灵州城内有个懂法术的老太婆,她站在城墙上,不停挥动着一面青色的旗帜,蒙古骑兵和马队就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纷纷倒地而亡。成吉思汗万分焦急,不知所措。后来,在部下的建议下,找来神箭手哈撒尔(成吉思汗的弟弟),一箭射中老太婆,法术才不灵了,蒙古军队这才趁机攻破了灵州城。

又说,西夏末代皇帝李睍有一位天下最美丽的皇妃。灵州城破以后,蒙古军队攻入西平王府,都被西夏皇妃的美丽所吸引,于是禀报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看到皇妃生得如此楚楚动人,于是想占为己有。皇妃说:“我的美丽本来远胜于此,战争的硝烟使我蒙灰,故而颜色顿减,请允许我在黄河水中沐浴,好恢复我以前的美丽。”于是,成吉思汗特许她去黄河岸边沐浴。皇妃到了黄河岸边,想到西夏王朝就要国破民散,非常伤心。突然,有一只白色羽毛的大鸟落在了她的肩膀上,问她为何伤心?皇妃先是非常诧异,接着又极度惊喜。她说:“国破山河碎,我还有什么理由活在这世上。只是,我现在还身负重任,不能早死,所以我想写封家信。不知你可否帮我带回? ”大鸟痛快地答应:“当然可以! ”于是,皇妃将她那精致无比的裙子撕下一块,写下书信:“我已蒙羞,不忍再见家乡父老,只有了却残生。我死了以后,请不要到黄河的下游去寻找我的尸体,而应该不断地向上游寻找。 ”遂将写好的书信系在大鸟的爪子上,令其带回家中。沐浴过后的皇妃回到了弥漫着硝烟的灵州城。众人看到皇妃果然更加美丽娇艳、光彩照人。那天夜里,成吉思汗来到皇妃营帐,皇妃非常热情,刻意讨成吉思汗欢心。成吉思汗非常高兴,逐渐放松了对皇妃的警惕。他哪曾料想到,美丽动人的西夏皇妃柔情蜜意的笑脸下,深深隐藏着国破家亡的巨大仇恨。就在那天夜里,皇妃侍奉成吉思汗的时候,突然拿出一把西夏特有的锋利匕首,一剑刺中成吉思汗,并趁着夜色逃离蒙古营帐,来到黄河岸边,投河自尽。成吉思汗因伤重,不治身亡。

传说中成吉思汗在六盘山的避暑之地——凉殿峡

这样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为什么能够跨越千年,如此长久地在民间流传下来?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故事本身既表现了以西夏皇妃为代表的西夏人民的机智和勇敢,又体现了西夏臣民无所畏惧、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另一方面,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的精神领袖,他们不愿意将自己心目中伟大英雄的死亡,简单陈述为自然情况下的平庸死亡,于是,他们便欣然接受了这种充满传奇色彩的西夏王妃刺杀成吉思汗的离奇故事。

那么,历史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又是死在什么地方呢?这是历史上又一桩众说纷纭的疑案。

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死在六盘山避暑行宫中。在1227年那个艳阳高照的夏天,六盘山以其特有的秀美和清凉,拂去了蒙古士兵满身的征尘,滋润了朔漠离乡人流浪的心田。在六盘山温情脉脉的怀抱中,在大山流波涌翠的美景前,这些蒙古士兵真正感受并领略了一种荡魂销魄的宁静与惬意。由于常年的奔波和征战,成吉思汗那伟岸的身躯病倒了。这位迟暮的英雄已经等不到西夏人举国投降的那天了,他预感到寿命将尽,便急召四子拖雷和心腹将领,准备托付后事。行宫内,成吉思汗望着身边焦急的儿子和大臣们,又望着窗外风景秀丽的六盘山,对生命的眷恋,对亲人的不舍,还有英雄“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千思万绪涌上心头。他拉着窝阔台和拖雷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做着临终嘱托:“我们蒙古人不仅会灭掉西夏,还会灭掉金朝、宋朝,到那时候,普天之下都会变成蒙古人的牧场。你们裂土分王,永享太平。伟大的‘长生天’和我的灵魂会继续保佑你们的。 ”

成吉思汗剧烈地咳嗽着,顿了顿,恨恨地说:“西夏人一定不甘心做我们的臣民,一定会想办法反抗。况且要不是为了征服西夏,我也不会带病出征,病死在这异乡。为了永绝后患,我死之后,你们千万不要让西夏人知道我病故的消息,否则他们一定会反悔,继续顽抗。只要他们打开城门投降,你们就冲进城去,杀光所有的西夏皇族!只要灭了西夏,金国就没有了左膀右臂,我们就可以集中力量攻打它。金国的精兵集中在潼关,城高墙厚,一时难以攻克。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宋朝结盟,宋金是世仇,只要我们联合宋朝,从宋朝的国土上绕过潼关天险,就可以攻下金都,消灭金国了。可惜我看不到你们胜利的那一天了。”说完后,成吉思汗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一代天骄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他的生命之火最终熄灭在六盘山上,与这里的青山秀水合为一体。

成吉思汗像

至于这位天之骄子的卒地,文献记载说法不一,具代表性的有四种。

第一种,萨里川说。《元史·太祖纪》:“(二十二年六月),帝次清水县西江。秋七月壬午,不预。乙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 ”第二种,灵州说。《蒙古秘史》载:“亥年,成吉思汗攻取朵儿篾该城(灵州)后即升天”。柯劭忞《新元史·太祖纪》:“七月帝驻跸清水县之西江,壬午帝疾甚,乙丑崩于灵州。 ”第三种,清水县说。《元史·太祖纪》:“(二十二年六月)夏主李睍降。帝次清水县西江。秋七月壬午,不豫。乙丑,崩。 ”《金史·撒合辇传》载:“大元即灭西夏,进军陕西……八月,朝廷得清水之报,令有司罢城防及修城丁壮,凡军需租调不急者权停。 ”此“清水之报”当指成吉思汗死讯。第四种,六盘山说。《宋史》记载:“蒙古主铁木真殂六盘山。 ”拉施特《史集》所叙过程最详:“在狗年(1226年),成吉思汗得噩梦,父子密谈,立下遗嘱,以窝阔台继位。将儿子打发走后,成吉思汗向南家思进发。那个地区上的君王接二连三地来降。当他来到女真、南家思和唐兀地面交界处的六盘山地方时,女真国王遣使献珠,唐兀国王遣使请降,并求延缓一月献城。此后,自知病危,大渐已近。遗命秘不发丧,待献城时杀夏主屠城。猪儿年秋,第二月十五日(1227年9月),他为他那著名的兀鲁黑留下了汗位、领地和国家。 ”

考察成吉思汗驾崩之地,首先要清楚各说之地望。萨里川是克鲁伦河上游的平野或鄂尔多斯右翼前旗西南的哈柳图,灵州即今宁夏灵武,清水县西江属甘肃省清水河牛头河,六盘山即今宁夏固原六盘山。从成吉思汗进军路线来看,攻灵州乃其死前一年之事;至其死前一个月,诸史皆言其避暑于六盘山或清水县,自然无病逝灵州之事。萨里川远在阴山以北,说其死于萨里川行宫,实属不可信。清水县与六盘山两地相接,山脉连绵,两说本难考订。不过,从以下迹象来看,六盘山应该最有可能。首先,因为《元史》中有成吉思汗死前路过清水县,“还次六盘”的记载。 《元史·察罕传》云:“(成吉思汗)进攻灵州,夏人以十万赴援,帝亲舆战,大败之。还次六盘,夏主坚守中兴,帝遣察罕入城,谕以祸福。众方议降,会帝崩。”其次,考古工作者在六盘山清水河源头的开城,发现了规模和等级很高的行宫遗址。从出土的大量黄色琉璃瓦分析,此行宫直指帝王一级。清水县迄今为止尚无任何行宫遗迹的发现。再次,固原六盘山为关中锁钥、入川门户,符合成吉思汗临终前借道于宋,联合灭金的战略。

老龙潭

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虽然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葬于六盘山何处,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一些学者指出,由于成吉思汗病逝时,正值蒙夏激战之际,很可能是在六盘山就地安葬的,而且六盘山地区亦有与此相关的特殊地名和出土文物。更值得注意的是,成吉思汗病逝时正是炎炎盛夏,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他的遗体不便于长途移动和远处安葬。按蒙古族的丧葬习俗,蒙古族的王公贵族死后,多进行秘密潜埋。一般情况下,遗体会被装入凿空的粗木之中,深埋地下,然后在墓穴附近,当着母骆驼的面杀死幼驼,放马将留有幼驼之血迹的地面踏平,再派兵守护,直到长出青草,地面毫无异样之后才撤兵而去。如果此后要到墓地祭祀,则由母骆驼引路。母骆驼悲鸣之处,就是墓地所在。成吉思汗很有可能是以这种方式埋葬的。随着改朝换代,时间迁移,其真正的安葬地点也因无法识别而越发扑朔迷离。

有一种现象不得不引人思索,即六盘山在元朝时期,一直是蒙古统治者心目中的圣山,元朝几代皇帝都曾驻跸六盘山。这种地位,应该与成吉思汗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216年冬,成吉思汗就接受谋士郭宝玉的建议,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六盘山,并决定经营六盘山。 1227年,也就是西夏即将覆灭的前夕,成吉思汗率师渡黄河由西道攻取临洮,于这年夏四月攻占六盘山西侧的德顺州(今宁夏隆德),于闰五月登上六盘山。此时的六盘山正是山峦吐翠、绿波万顷、百花盛开的季节,他便决定在六盘山腹地凉殿峡纳凉避暑,不久又在此处归天。从此奠定了六盘山在元朝时期军事上的神圣地位和在统一过程中的崇高历史地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戎马一生,虽最后折戟六盘山,但他经营六盘山的战略思想仍被一代代蒙古君王承袭着。

宪宗三年(1253年)七月,成吉思汗孙忽必烈受封京兆(今西安),管辖川陕广大地区,权力很大。忽必烈受封京兆后,也一直把六盘山作为避暑议事、指挥南方军事行动的后方大本营。忽必烈在南征途中出萧关屯驻六盘山,准备在六盘山召见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王恂和藏传佛教萨迦派(红教)首领萨班。此时,萨班已圆寂,由其侄八思巴代叔应召。八思巴时年十九岁,来到六盘山后,受到忽必烈的亲自接见。忽必烈对其非常器重,即皇位后,封八思巴为“国师”。

宪宗八年(1258年)四月,蒙哥大汗从今内蒙古东胜渡河南下征伐南宋,也驻跸六盘山,并在六盘山召开了一个规模很大的会议。从史料上看,当时六盘山军事基地自成吉思汗起至忽必烈,经过先后经营,已成为一处具有相当规模和格局的行宫。这年七月,蒙哥汗离开六盘山继续南行。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他南下征宋时,命亲信大将浑都海领兵两万留守六盘山,一方面与重臣、陕西行省左丞相阿兰答儿形成掎角之势,控制整个西北和四川地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留下一支后援力量。由此可见,当时的六盘山不仅已建有行宫,而且已成为元朝攻取南宋及四川的后方军事基地和前进阵地。

宪宗九年(1259年)七月,蒙哥汗在进攻四川合州(今合川县)钓鱼山时,病死军中,引发忽必烈与幼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在这场争夺王位的斗争中,秦、陇、蜀成为主要战场,六盘山地区更是双方交战的重点。当时驻守六盘山的军队,有的支持忽必烈,有的支持阿里不哥。阿里不哥抢先称汗后,立即派心腹刘太平赶到六盘山,策动与忽必烈素有分歧的六盘山驻军将领浑都海起兵反叛。而此前蒙哥汗在离开六盘山征四川时,曾留下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同时还把他的爱妃出卑可敦留在那里避暑。蒙哥汗死后,原随蒙哥汗征宋的大将哈剌不花也率部退踞六盘山,与浑都海会合共同反叛忽必烈。当时,在支持阿里不哥的势力中,驻守六盘山的浑都海势力最强,是支持阿里不哥的主谋和主力。阿里不哥又命陕西行省左丞相阿兰答儿自漠北和林提兵南下,配合浑都海图谋占据关、陇地区。刘太平策动浑都海反叛忽必烈后,又到陕西征收钱粮,筹集军饷,以配合六盘山驻军。

六盘山凉殿峡

野荷谷

面对阿里不哥咄咄逼人的态势,忽必烈采纳维吾儿人廉希宪的建议,在逐步加强对六盘山地区兵力控制的同时,对阿里不哥的势力展开攻势。中统元年(1260年)七月,已被孤立的浑都海见势不妙,便在大肆劫掠六盘山一带府库后,放弃六盘山北归,由灵州渡黄河经应理城(今中卫)退至凉州,与提兵南下的阿兰答儿会合,占据甘州。双方经过激战,忽必烈军大胜。浑都海、阿兰答儿被擒,押送京兆处死,六盘山之乱告平,忽必烈大汗地位得以巩固。

忽必烈即大汗位后,于至元八年(1271年)定国号为元。至元九年(1272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出镇京兆,管理陕西、河西、四川和吐蕃等处(相当于今陕、甘、川、宁、青)的军、政、宪、财等一切事宜。第二年又加封忙哥剌为秦王,另赐金印,于开成(今固原开城)建王府。开成是安西王夏宫王城,地处六盘山腹地。

清代顾祖禹编著的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载:开城安西王府建有“清暑楼”。 《嘉靖固原州志》载:在旧开城西三里,辟有安西王养鱼处,又名莲花池。从开城遗址发现的大量遗物饰件材料和间接史料来看,安西王府当是一处城池壮阔、殿堂楼阁相间、亭台堂榭齐备、回廊曲径幽静,集园林与宫室建筑于一体的恢弘浩大的建筑群。

经考古发掘,安西王城宫殿遗址文化层堆积两米左右,地面散布大量黄、白、绿等彩色琉璃瓦,龙纹瓦当、滴水,各种造型生动的鸱吻、雕龙饰件及大量砖瓦等建筑材料。这些发现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原建筑的辉煌壮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原建筑的等级规模和皇家气派。宫城遗址面积二百八十六公顷,相当于故宫占地面积的四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西王忙哥剌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卒,其子阿难答袭封父位,仍冬夏往来于长安与开成王府之间。阿难答在元朝中期的政治大舞台上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虽然在争夺帝位中失败被杀,但他对西北地区的贡献功不可没。

从成吉思汗驻跸六盘山凉殿峡到安西王阿难答参与争夺皇权斗争的失败不过短短八十年的光景,而这八十年间在六盘山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却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六盘山在一代代蒙古君王和广大民众的心目中,不仅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也是一座精神上的神山、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