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伏羲女娲居陇山 人文始祖留圣迹
六盘山
伏 羲
美丽的六盘山绵延千里,横亘于宁夏、甘肃、陕西三省交界处,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上,像一颗硕大的绿色翡翠,镶嵌在祖国西北美丽辽阔的土地上。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的地方,从六盘山的怀抱里,奔腾流淌的泾河、渭河、葫芦河,像哺育婴儿的乳汁,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提供着丰富的养料。无数动人的诗篇赞颂过她,无数悠久的典籍记载过她。《山海经》里有她,《诗经》里有她,《史记》《水经注》里同样有她。数不清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来过这里,黄帝来过,秦始皇来过,汉武帝来过,成吉思汗来过,开国领袖毛泽东、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来过。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驼铃阵阵,羌管悠悠,唱响着一曲曲历代经济文化交流的赞歌。这座大山像一座默默的丰碑,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太多的历史、太多的故事。关于她的历史传奇,似乎永远也说不完。追寻六盘山的历史源头,远的让人无法想象。在那人类身披兽皮、茹毛饮血的年代里,六盘山地区就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
伏羲、女娲的传说也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经典、最伟大的传说,里面包含了太多中华民族幼年时期的亘古记忆和不朽传奇。那段历史是如此遥远,连西汉史学大师司马迁都感叹难以记述,发出了“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的感叹。意思是说,神农氏炎帝以前(即伏羲、女娲时代)的中国历史,连我也说不清楚。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巨匠都说不清的伏羲、女娲时代,今天的人们能说清楚吗?以现在的历史研究水平来说,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今天的史学工作者未必有太史公司马迁那样渊博的历史知识,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在进步,今天的人们可以综合运用考古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综合文化知识去认识传说中的历史时代,比太史公多了不少便利的条件。特别是建国以来在泾河、渭河、葫芦河沿岸发现的大量考古遗迹,其中以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为代表,让今天的人们了解伏羲女娲时期的六盘山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为最终揭开这段中华文明源头的千年之谜提供了依据。
六盘山地区是一个跨越行政区域概念的提法,它包括了宁夏固原市所辖的5县区以及甘肃省的平凉市所辖的7县区和天水市北部的秦安,东北部的清水县,西北部的甘谷县、张家川县以及定西市的通渭县、白银市的会宁县,还包括了庆阳市的镇原县。另外,陕西宝鸡市偏西北的陇县也属六盘山系的余脉地区。六盘山地区范围内的甘、宁、陕所辖的平凉、庆阳、天水、定西,白银、固原、宝鸡7个市的20个县境内,仅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有4000余处。这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大地湾遗址,它的发掘证明了六盘山地区先民在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曾经作出过的不朽贡献。伏羲、女娲传说是宁夏、甘肃、陕西三省,甚至包括河南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共同的宝贵历史财富,值得人们去努力探索传说时代的奥秘。
伏羲、女娲是传说中的人物,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对于流传千年的神话传说,许多人也许认为不是真实的历史,只是人们长期口耳相传的虚无缥缈的传闻,这就大错特错了。这些神话传说往往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就像人类历史文明的基因,是繁衍生命的源泉。让我们一起走入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时代,去探求那些深藏于奇闻趣事中的历史真相吧!
六盘林海
黄河坛
据载,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关系,南宋郑樵《通志》卷一《三皇纪第一》引《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路史·后记》二注引《风俗通义》云:“女娲,伏羲之妹。”文献中有关于伏羲出生地的记载,《帝王世纪》云:“母曰华胥……生疱牺于成纪”, “有大人迹出于雷泽,华胥履之而生疱牺,长于成纪”。成纪,秦县名,属陇西郡。疱牺即伏羲,传说伏羲教会人们用火,由茹毛饮血变为吃熟食,保证了人类的健康,所以又称疱牺。雷泽,《山海经·海内西经》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吴即吴山,亦称吴岳。吴岳是华山以西的名山之一;吴山又称西虞,《管子·小匡篇》云:“西服流沙、西虞。”西虞,《国语·齐语》作“西吴”。《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汧县本注:“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雍州山。北有蒲谷乡弦中谷,雍州弦蒲薮。汧水出西北,入渭。”《水经注·渭水》亦云:“汧水又东会一水,水发南山西侧,俗以此山为吴山。”吴山即汧山,则“吴西”当为汧山(或陇山)以西。吴西之雷泽很有可能为汉之朝那湫。成纪又在其西,此即伏羲之生地。女娲、伏羲以兄妹为夫妻,则女娲或亦成纪一带人。
伏羲、女娲的诞生地在成纪,历史上的成纪就是指现在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葫芦河、渭河一带的广大地区。发源于今天宁夏西吉县月亮山的葫芦河是中华远古文明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条河流。它的命名有着远古农业文明的鲜明烙印。葫芦,早在一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就开始种植食用,葫芦的营养价值丰富,嫩时可以食用,等到长老时,又可以作为盛水、盛食物的器物。正是因为葫芦在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远古时期起,葫芦就是人们崇拜和喜爱的对象。葫芦从外形来看,就像一个怀胎十月、即将临盆的孕妇,又像是处在哺乳期的母亲那充满乳汁的乳房。葫芦多籽,在我国古代历来有“多子多福”的说法,所以葫芦又被看作是人类繁衍、传宗接代的象征。闻一多先生考证说:伏羲、女娲,甚至包括盘古,都是葫芦的拟人化。在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发明陶器,取水是人类遇到的一大难题。人们尝试着用各种东西盛水,最后终于发现葫芦是盛水的最佳工具。远古时期的人类对于神奇莫测的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他们会把某些自然现象当作神的恩赐或惩罚,也会把某些动物或植物当作神一样进行崇拜,对葫芦的崇拜就是非常典型的例证。
根据传说,伏羲的母亲华胥氏一天去野外游玩,走到一个叫作“雷泽”的大湖边,突然看到一个非常大的脚印,她非常好奇,于是便伸脚在上面踩了一下,回去后便怀孕了。后来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叫伏羲。伏羲的诞生真的这么神秘吗?其实不然。在远古社会,女性在原始部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的婚姻也并不是一夫一妻制,所以生出来的孩子只知道妈妈的名字,在这样的母系氏族社会里,母亲是维系一个氏族彼此关系的纽带。伏羲的诞生传说实际上是古代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婚姻现象的反映。伏羲的诞生地,那个传说中的大湖到底在哪里呢?谁也说不清楚。但史学工作者根据历史典籍上的蛛丝马迹,查证到了一些线索。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记载:在秦始皇时期,在全国重要的山川湖泊进行祭祀活动。其中一处重要的祭祀地点在湫渊。那么,湫渊在什么地方呢?根据考古发现,湫渊就是今天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甘海村的甘海子,为什么要选择湫渊进行祭祀?是因为湫渊这个湖泊非常神奇,湖水一年四季不增不减,是传说中龙的藏身处。在六盘山地区只有湫渊这个高山湖泊得到了国家级的祭祀地位,这是不是古人对伏羲诞生地、传说中的“雷泽”的一种特殊的怀念方式呢?
在六盘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用葫芦避难,兄妹成婚的神话故事。
在远古时期,人们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可是人们却毫不满足,以劳动为耻,以享乐为荣。不知道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这些人间的丑恶现象被天帝发现了,天帝大怒,决定要毁灭人类,给人类以巨大的惩罚。但是天帝又觉得应该下界去看看,是不是真的要把人类全部灭绝。于是,他化身为一个白胡子乞丐,到人间去观察一番。
这天,假扮成乞丐的天帝来到了葫芦河畔的一个村庄,正好伏羲、女娲兄妹俩在家。乞丐伸出手敲打着屋门:“行行好,给点水喝吧,我快渴死了。”
伏羲听到声音,探出了身子,看到一个浑身肮脏、满脸尘土的老乞丐站在门口,连忙把他搀进了屋子,“老大爷,您休息一下,我这就给你舀水喝。”说着,用葫芦瓢舀了一瓢清水给他喝。老乞丐渴极了,连声说着:“谢谢,谢谢,好心的小伙子。”一边捧起瓢“咕咚”“咕咚”地喝起水来。
女娲在一旁看到老乞丐腿上沾满了污泥,一只脚还溃烂着,不停地向外流着脓血。连忙说:“老大爷,您的脚受伤了,我家里还有点草药,给您包扎一下吧。”当时六盘山盛产中药材,有党参、黄芪、甘草、灵芝等,是古代人们治病强身的天然药库,女娲细心地用清水把伤口洗干净,然后敷上了从六盘山上采来的止血消肿的草药。
假装老乞丐的天帝看到人世间还有这样的好心人,不禁非常感动。他终于决定不再把人类全部毁灭,而是把这对好心的兄妹留下来,让他们重新繁衍出善良、淳朴的人类后代。
临走时,老乞丐拿出一个宝葫芦,送给伏羲、女娲兄妹。郑重地嘱咐说:“我走后,人间将发生巨大的灾难,到时候你们不要害怕,只要躲在这个宝葫芦里,就可以躲过灾难!”说完,就化作一道金光不见了。
伏羲、女娲不禁目瞪口呆,他们知道肯定是遇到神仙了。
当天夜里,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天就像被捅漏了一样,下起了倾盆大雨,地上顿时成了一片汪洋,房屋、树木、鸟兽都被统统淹没在水中。
刚开始下雨,宝葫芦就越长越大,变成了一座小房子般大小,伏羲、女娲兄妹俩连忙从葫芦嘴爬进去,葫芦开始在无边的汪洋中随着波浪漂浮。
女娲补天
这场大雨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停下来。原来大地上的人都在这场大洪水中被淹死了,只有伏羲、女娲兄妹活了下来。洪水退后,大地重新恢复了原来的生机。伏羲、女娲从葫芦里出来,开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
可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是:世上只剩下他们兄妹俩,怎么繁衍后代呢?伏羲只好对妹妹女娲说:“妹妹,现在世上只有你我两个人了。我们必须结为夫妻,才能生儿育女,否则人就要灭绝了。”
女娲听了哥哥的话,低下头默不做声,过了一会儿,她说:“兄妹按理说是不能婚配的,现在只有看天意如何了。如果天和地都答应我们俩婚配为夫妻,那么我就答应你。”
“怎么证明天地答应我们结为夫妻呢?”
女娲说:“这个好办,我们俩各点燃一堆柴草,如果冒出的烟能合拢到一起,那就说明上天同意我们结为夫妻。”
伏羲听了半信半疑,但只能按妹妹说的做。两人分别点燃两堆柴草后,向上天跪拜祈祷:“如果天意要我俩结为夫妻,就使烟合并,如果没有这个意思,就让烟分散飘开。”
这时候,奇迹出现了,两股浓烟从两堆火苗中蹿出后,像两个依依不舍的恋人般缠绵在一起,一起飘到半空中都不散开。
伏羲高兴地说:“妹妹,看来上天同意我们结为夫妻了。”
女娲平静地说:“下面就看大地的意思了。我们俩站在对面的两座山上,各自往山下推一扇磨,如果两扇磨能合到一起,那么就证明大地也同意了。”
伏羲和女娲各自站在月亮山和美高山的山顶上,两扇石磨“咕噜噜”地顺着沟滚到了山下,说也奇怪,两扇磨就像是磁铁一样,“砰”地撞到了一块,紧紧地合到了一起。这就是后来“磨合”一词的来历。
女娲看到天地都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只好害羞地答应了。当天夜里,女娲用一把用草编成的扇子挡住羞红的脸,和哥哥拜堂成了亲。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人文始祖,也在结婚的时候用盖头把新娘子的脸遮住。
为什么在中国远古时兄妹可以通婚呢?这就要从人类最原始的婚姻状态说起。人类最初是没有婚姻和家庭观念的。最初人类的两性关系是杂乱的,随着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古人在劳动中开始按照男女、年龄进行分工,他们的思维也发生了进步,父母开始不愿与自己的子女发生两性关系,最后人类终于排斥了杂乱的两性关系,发展成比较固定的血缘群团,又称血缘家庭或血缘公社。它既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又是一个内部通婚的集团。在这里面开始不许祖辈与少辈之间、双亲与子女之间发生两性关系,而却允许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通婚。这种血缘群婚在人类发展史上经历了以百万年计的漫长岁月,伏羲和女娲的年代距今有多长时间,现代的历史学家还给不出一个准确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认定,他们一定是生活在原始社会的血缘公社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要有百万年以上。马克思曾说:“在原始时代,姊妹曾经是妻子,而这是合乎道德的。”这样看来,伏羲和女娲兄妹通婚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当时原始部落联盟的角度来看,伏羲、女娲兄妹成婚也是两个具有血缘关系的部落组成联盟的反映。
除了葫芦崇拜以后,伏羲、女娲与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龙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新石器时期陶器
今天,当我们看到古人绘制的伏羲、女娲像时,都会惊异地发现,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伏羲、女娲居然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的模样。山东、河南、四川等省考古发现的汉墓画像砖上,有两个人头蛇身交尾的画面;东汉《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故汉墓画像砖上的画像确即伏羲、女娲,两尾相交正是夫妻的象征。在汉墓画像砖的画面上,男子而手执方矩者为兄伏羲,女子而手执圆规者为妹女娲。据研究,伏羲、女娲不仅以人首蛇身交尾表现两性间的自然形态;其也包含着天地交泰的内容。伏羲、女娲分别手执规矩,依古代天圆地方说,圆规为天形的代表,方矩为地形的代表。阴阳在自然中代表天地,在人世间代表男女,在这一图像中就完善地体现出来了。
这种奇怪的画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我们的老祖先是蛇的后代吗?其实这是古代氏族部落图腾的反映。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在远古时期,伏羲、女娲所在的风姓部落应该是以蛇为图腾崇拜。所以,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也就不奇怪了。
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和龙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当时华夏民族的先民们互相交流融合的结果。当伏羲、女娲以蛇为图腾的风姓部落向东发展时,与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古代氏族部落不断融合,结成更大的部落联盟。当时这些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氏族部落图腾中,有的是鸟,有的是鱼,有的是马……当这些部落组成大的部落联合体时,就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图腾来,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于是在蛇的身体上,加上了鸟的爪子、鱼的鳞片、马的脸、鹿的角……龙的形象越来越丰满,被赋予了飞天遁地、行云布雨等种种神奇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象征。龙的主体躯干正是伏羲、女娲的蛇身,也说明了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主体所在。今天的六盘山在古代又被称为陇山,陇的意思就是高高的连绵不断的山丘。那高高的山脊,不正像龙盘旋曲折的脊梁吗?六盘山,也就是陇山,就是中华民族龙兴之地,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地方!
作为伏羲、女娲的诞生地,六盘山地区关于伏羲、女娲两位人文始祖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神话传说是我们民族最初的记忆,是对伟大祖先的缅怀纪念,是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永恒记忆。六盘山是记录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神圣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