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地方·文旅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明长城及贺兰山长城简史

中国的万里长城在世界上是鼎鼎有名的。它是中原统治阶级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屏障。只要北方的游牧民族攻破了这道强大的关口,越过长城,那么中原包括长江以南的江山就难保不被吞并。所以长城从春秋时期一直修到明朝,说到修建的时间之长,工程之巨,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建筑能与之相比。

远的不说,就说与贺兰山有关联的明长城吧。

明朝为什么要修长城?

请听史学界的声音——

看到“长城”这两个字,人们会习惯性地想起秦始皇与孟姜女这两个人。修长城,势必会增加国家的负担,给人民带来苦难。所以,因为修长城,秦始皇被后人骂了几千年。

其实,今天人们看到的长城,基本上都是明朝修的,并不是秦长城。前车之鉴,明知要被后人骂,明朝的君臣为什么仍旧要修长城呢?这就要从长城的功用说起。

长城用于军事防御,这一点当然不会错。但是,长城还有军事目的之外的功用。

实际上,长城最早修筑于春秋时代。那时的秦国,最多算是中国的一个“二级机构”。中国的疆域非常特殊,处在南北分界线上。疆域之北,是北方游牧民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在所难免。所以,修一道长城等于筑一道篱笆,战争状态下防御敌国进攻,和平状态下防止游牧侵害,对政治、经济起到双重保障——这就是长城的两大功用。

明朝的立国,是建立在将蒙元赶跑到北方的基础上的。长城是农耕与游牧区的分界线,也是大明朝国土的北部边界。长城内的汉地十三省,乃明帝国的根本,“兴兵轻伐,我亦不祥,”明太祖不主张轻易对外用兵,但“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一旦外敌越过长城,踏入汉地十三省,那就必须直接开战。明朝与长城的故事,战争与长城,是明朝的高频词。明朝开国以来,说边界几乎连年开打,山海关到大同一线尤甚,集中于大同、宣府、蓟州,全部位于外长城之内。万里长城,不过几米的宽度,蒙元军事势力攻破长城,可谓轻而易举。明朝国防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在这一带修建内、外双重长城,以护卫京师,这显然又不是万全之策。所以,明太祖与明成祖时代,持续对蒙元残余势力实施重拳打击。强大的军事打击,终令蒙元残余势力不敢越长城一步,甚至长城外的五十里非军事区,也很少出现敌人的踪迹。

长城阻断了传统的农、牧两区,但农业经济区需要畜牧业区提供畜力与物力,也需要向其出卖农副业及手工业产品等;而畜牧业经济不仅需要农业经济地区提供粮食、布匹等各种手工业品,自己的产品同样需要对方的市场。长城南北存在着刚性需求,市场不能人为割断,长城两边的贸易交换,势必会沿长城以不同的方式展开,长城需要用来做买卖。

正常情况下,长城边出现的是公平交易;不正常情况下,出来的便是拔刀抢掠。这种交易,存在一定的国家安全问题,明初采取严密的防范。洪武四年(1371年),准许在沿边几个地点实行“茶马交易”,并非所有的长城关口都可以打开做买卖。巨大的利益冲突,必然导致长城一线的军事冲突。

所以,修筑长城对明朝来说比秦朝更为突出。明朝前期,大明处于上升期,蒙元处于衰败期,南北矛盾尚不太突出。 明朝成化年间,蒙元势力重新崛起,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宁夏、甘肃一带,皇帝召集大臣讨论军事防御。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如果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将近1000万两。10倍的成本,修长城成为首选方案。

相反,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成本则很低。游牧民族用的是骑马,来去如风,抢掠一次经济收益也大。而以农耕为主的明朝,军事行动的成本大,占领游牧民族的草原又无法耕种,甚至根本就没有价值。军事行动的高成本与低收益,修长城花再多的钱,明朝都要下决心干!修筑长城,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分散的放牧,长城挡着你过不来;大规模的军事劫掠,先得在长城一线拼个你死我活。况且,明朝的军事精锐——九边重镇,几乎就分布沿长城一线。

修筑长城,哪里是劳民伤财啊!话又说回来,秦始皇当年修筑长城,也不完全等于残暴,而是精明——没有更好,只有最好!

贺兰山长城

我们仍然借助史料说话:贺兰山长城在宁夏也叫“西长城”。西长城是指分布于贺兰山山间的长城墙体,即在便于贯穿通行的两山交界处直接以黄土夯筑、或用石块垒砌墙体相阻隔,而在群山高耸处直接利用山险。贺兰山长城于嘉靖十年(1531年)建筑,全长百余公里,分布着敌台70余座、烽火台130多座、狼烟台共计200余座,另外,还分布着多处采石场、挡马墙、壕堑、山险。

由于西线长城分布于贺兰山山间,远离人类居住家园,保存得相对较好,墙体、敌台、烽火台、关堡、拦马墙、山险墙在此都能找见,囊括了宁夏长城所有雄伟和险峻,堪称奇迹,充分体现了长城是一个设施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西线长城主要沿各便于穿行的山口内修建有长城墙体,而在山体高耸处则直接利用山险,故此段墙体基本成断续状。墙体有两种,一种为夯土墙,见于山前冲积扇平地上。夯土墙是用黄沙土夹杂小石块分段版筑而成,每版长度多为2.2米。从断面来看,其夯筑方式是先在中心夯筑一道底宽1.5米的实心,然后再在实心两面外表筑以附墙,附墙宽度大致在2.5米以上。

另一种为石墙,主要分布于贺兰山较高的山体台地或山口之间,按其分布位置、功用等的不同分为石长城、山险墙、挡马墙等,基本全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

敌台是连接于墙体上的供巡守士兵休息的建筑,呈方形覆斗状。由底向上逐渐收分,收分度多在5厘米左右。敌台筑造是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在低处多用土筑,高山上则多用石砌。石砌敌台多位于贺兰山山间脊部,是以大块石块砌边、内侧以黄沙土与小石块混杂堆积填塞。外壁垒砌较为规整,壁面较平整,高耸壮观。

有一个神奇现象值得注意,贺兰山山前台地上夯土敌台,由黄沙土夹杂小石粒夯筑而成,但现存夯体遗址却寸草不生。

烽火台分布于山顶部和平地高台处,多位于独立的山脊之上,与长城墙体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独特的防御体系。石块垒砌基本是用山体上丰富的石块资源为原料,就地取材建筑而成,其取材多是在山体外侧,这样既能采凿到可用之材,又能在山体上人为造成山险地带,有一举两得的功用。

采石场多是分布于山脊高处烽火台的外侧山崖处,也是在将山体上偏外侧的岩块采凿下来,岩石用于垒砌烽火台,而岩体则成了人为的陡崖,从而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山险墙是直接利用山体,只是在局部山体相交的山口之间垒砌墙体。壕堑主要分布于地理宽漫的山前冲积扇平地处,是于夯土墙体西侧平地上直接掏挖成宽带状深壕,壕内挖出的石子泥块再堆砌在深壕东侧边缘而成高堑,南北两端与山体上的石砌长城相接。深壕最宽7米,深4米左右。

(撖学东根据《万里长城》及《石嘴山文化概要》相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