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民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立秋之音 其声穿云

苍茫雄浑的黄土塬上,北风裹挟着秋叶,在天地间打旋儿、飘零,一声深邃的埙曲吹过,似浓酒,醇厚而圆润,缠绵而悠远,是此刻天地间的绝响。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埙的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卵形埙,还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牛头埙、笔筒埙等多种类型。地区不同,流行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而在固原,流行的正是牛头埙。

牛头埙,顾名思义,因其状若牛头而得名,在固原当地被称为“哇呜”或“泥箫”,和传统用陶土烧制的埙不同的是,牛头埙是使用固原当地黏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制作而成。这种制作简单,取材方便的乐器,在当地普及性极强。七八岁、十一二岁的儿童,都喜欢用泥做牛头埙,他们只要有时间,就挖一块胶泥土,用水搅拌揉成泥球,然后做成圆形、鸡蛋形、蝴蝶形、鱼形、牛头形等,待晾硬后用一根粗铁丝或粗芨芨秆,钻几个小孔,就制成了一个简单的玩具乐器。当然,正宗的牛头埙制作绝非这么简单。

固原,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上,这里的人们与其他民族处于长期杂居相处和文化交流的状态,受其他民族的吹奏乐器的启发,根据古代埙的基本原理,结合本地的风俗习惯,在实践中创制了独特的民间乐器牛头埙。从制作工艺上来说,牛头埙是纯手工制作,是合模工艺,比拉胚的更复杂一些,难度大产量小。从音色上来说,牛头埙的音色比较纯净,杂音少。因为吹孔较平,俯吹也容易一些。这也是跟牛头埙有10孔,音域低音5到高音2,内有隔音板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封建时代,它主要是用作宫廷乐队的乐器,配合钟、鼓、磬组成的“金奏”,鸣奏出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历史名作。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等到十孔的牛头埙出现,也完成了传统埙在音域和曲艺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和一些地区“倚歌配偶”的习俗相似的是,牛头埙在固原当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是男女青年约会时,男的在女方家附近先吹“牛头埙”,女的弹“口弦”向他表示,两个人就出去相会。两种独特的民间乐器,成就一段美满姻缘,这也是埙这种不过拳头大小,却浑身长满故事、长满语言的乐器最大的魅力所在。

一捧微不足道的黄胶泥制成的牛头埙,其声浊而喧喧然,悲而悠悠然,是为立秋之音,但它发出的欢唱,却足以穿破云天。而那些守望的小孔,像一双双眺望的眼睛,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延续下来,成就了尘世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