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实录:贵阳市改革开放四十年专题集(1978-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贵阳市老年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贵阳市老年大学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1983年以来,伴随我国干部制度的改革,每年都有大批干部从工作战线退下来,随着贵阳市改革形势的发展,老同志从一线退休下来逐年增多,安排好老同志学习,不仅关系到这些老同志的切身利益,而且成为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问题,贵阳市创办老年人学习场所势在必行。1986年4月,贵阳市丁英、孙丹一、李文斋、郭兴四位老同志,向贵阳市委写了要求创办贵阳市老年大学的报告。1986年8月13日批准了贵阳市成立老年大学的报告,在学校艰苦创立初期,克服了一无教材,二无教师,三无工作人员,四无校址的困难,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艰难起步,经过改革起步、探索发展、积极壮大、开放跨越四个阶段,贵阳市老年教育飞跃发展。从1986年9月贵阳市只有1所老年大学,发展到2017年3月贵阳市老年大学开设了7个系,40个学科,60门课程,141个班,154个班次,学员有6232人。截止2017年,贵阳市共建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706所,其中县级以上老年大学11所,有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村(居)老年学校695所,贵阳市老年学员63782人,约占贵阳市老年人总数的8.87%,已初步形成市、区(市、县)、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村(居)四级老年教育网络。

一、贵阳市老年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70年代末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帮助大家正确地理解和解决了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在80年代初,国家实施了干部制度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大批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从工作第一线退休下来,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受国内外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一批老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大胆借鉴外国做法,为退出工作岗位的老年人安排有意义的晚年生活,对老年大学(学校)的诞生起到了催化作用, 1983年在山东诞生了我国的第一所老年大学,拉开了以老年大学(学校)为主要形式的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序幕。贵阳市老年教育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实施,老龄化形势发展的需要,在1986年8月经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贵阳市老年大学,使得贵阳市老年教育发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需要

改革为了人民,我国从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完善,1978至1988年期间全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0.1%,贵阳市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0.77亿元,发展到1990年的60.22亿元,经济12年翻近2.5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养老、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多数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老年人在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成为老年人追求的目标,这成为老年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

(三)国家干部制度改革的影响

1982年国家开始实行干部制度改革,全面实行60岁按年龄强制离退休制度。一批批老干部、老知识分子和老职工从工作岗位上相继离休和退休,导致短时期内大批老同志脱离工作岗位,赋闲在家。其中贵州退休职工20万人,离休干部2.7万人,离退休后使老干部们在角色转换与适应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急需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消除老同志离岗产生的空虚感、失落感,同时使他们学到新知识,从而确保社会平衡过度,在这种背景下,老年大学应运而生。

(四)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

1965年法国职业教育家保罗·良格朗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永恒教育”的新概念,1970年良格郎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导论》,1972年教育国际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认同了终身教育理论,自此,很快在世界各国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潮。在80年代初期,终身教育思想引入我国,与我国古已有之的“老而好学”的文化传统相融合,终身教育的思想在社会上深入人心。

二、贵阳市老年教育的改革与起步阶段(艰苦创立期1986—1995)

(一)贵阳市老年教育的改革起步

从1983年开始,全国开始干部制度改革,每年都有大批老干部从工作第一线离(退)休下来,如何满足大批离退休干部学习生活问题,成为了当时各级党委政府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1985年1月贵州老年大学正式成立。1986年4月,贵阳市退居二线的丁英、孙丹一、李文斋、郭兴四位老同志,向贵阳市委拟写了要求创办贵阳市老年大学的报告,贵阳市委1986年8月13日批准了贵阳市成立老年大学的报告,在当时距开学时间短,无校舍、教材、教师、工作人员的情况下,仅用33天的时间,解决了领导班子、经费、编制、校舍、师资、教材的问题,1986年8月贵阳市老年大学在工人文化宫第一届招生开学,设五个专业,招收了216名老年学员,贵阳市老年教育开始扬帆启航。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1992年召开首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后,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拨款1000万元兴建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也列入中心建设统一基建,并于1994年投入使用。

(二)贵阳市老年教育的教学教务

贵阳市老年大学创办初期,根据党对老龄工作的“老有所养,健康长寿,老有所学,增长知识,老有所为,服务社会”这一方针和办学宗旨,开设专业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 在办学规模方面。从1986年9月的五个专业,216名学员;到1991年9个专业,19个班,在校学员达523人;发展到1995年的13个专业,25个班,在校学员达1008人。十年来,入学人数达4248人,毕业人数达1535人,贵阳市老年学校,从1986年的1所,发展到8所,除南明区、息烽县外,其余各县、市(区)都办有老年大学。

2. 在教学质量方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一是把思想政治放在首位,在结合各科教学对学员进行教育。二是坚持分类教学,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从老同志的需要和学校实际条件出发,适当开设短训班,形成了学科综合性、学制长短结合的较为完善的教学组织结构。三是抓好教学实践环节,把学习和提高知识贯穿到各科教学中,达到增长知识、服务社会的目的。四是第二课堂按“以教学提高活动质量,以活动充实教学内容”原则进行,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又让学员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五是教学上试行学校与专业部两级管理。从1994年起,学校的10个专业、28个教学班分别组建成五个专业部,指派各专业的负责老师,制订部主任职责,全力推行专业部主任负责制。六是加强专业学科建设,从1986年9月的五个专业,发展到1995年的13个专业,根据老年人需求,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满足老年人需求。

(三)贵阳市老年教育的管理体制机制

贵阳市老年大学办学之初为“三老”办学模式。

1986年8月8日,贵阳市委批准设立贵阳市老年大学理事会,离休老同志单启贤任理事长,丁英、周础、王志德为副理事长,丁英同志担任贵阳市老年大学校长。

1986年8月25日任命李宗泽同志为市老年大学副校长,全面启动市老年大学创建工作。学校创建之初,市老年大学未定级别,所配干部为离休老同志,学校挂靠在市教委,学校教务处、校务处的领导干部由市教委分管,全校配备事业编制10名,不配科一级干部,只配一般干部。

1987年11月,经贵阳贵阳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贵阳市老年大学为正县级参公事业单位。

1988年1月,贵阳市教委批复撤销校务处,一切工作统一由校办公室负责管理。1988年起,贵阳市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列入市财政计划,由市财政局统一核拨。

(四)贵阳市老年教育的人事沿革

1. 1986年8月8日,经贵阳市委研究决定,成立贵阳市老年大学,市老年大学设理事会,由单启贤任理事长,丁英、周础、王志德任副理事长,王兴才、王传斌、王怀钰、包海桥、杜保义、李煃元、陈集禄、秦铭箴、高广瑞、黄静芳、李宗泽、楼宇堂为理事,丁英同志任市老年大学校长。

2. 1986年8月25日,增补李宗泽、邬志义、楼宇堂为理事会理事,李宗泽同志担任市老年大学副校长。

3. 1987年6月18日,增补李文普、王雯两位同志为贵阳市老年大学理事会理事。

4. 1987年9月16日,调市卫生局胡向东同志任市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副县级)。

5. 1990年9月11日,免去李宗泽同志贵阳市老年大学副校长职务。

三、贵阳市老年教育的探索发展阶段(探索进取期1996—2005)

(一)贵阳市老年教育探索发展

10年来,相继制订并完成了《贵阳市老年教育“九五”发展规划》《贵阳市老年教育“十五”发展规划》,全力推进贵阳市老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区(市、县)办学中存在办学场地、办学设施、办学经费、办学人员不足的问题。从贵阳市面上来看存在普及率低、教育质量不高、不适应老年教育发展需求的问题。为解决市级老年教育办学场地、设施问题,市老教办积极向贵阳市委、市政府请示,学校的新校舍选址工作有了新的进展,2001年经市长办公会决定:河东路小学校址作为市老年大学的新校址。贵阳市老年大学严格参照《贵州省地(州、市)级老年大学的基本要求》抓好巩固提高,全力把学校办成全省老年教育的示范学校和老年教育的发展中心。至2005年底,贵阳市老年大学发展到19个专业,49个班,学员人数达1727人(3102人次),经过20年发展,贵阳市老年大学已成为全省的综合性老年大学。

为推进各区(市、县)老年教育发展,贵阳市老教办提出了“八个有”标准(有学校领导班子、有工作人员、有牌子、有教学活动场地、有学员、有教学计划、有经费、有管理制度),全力抓好区(市、县)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要求区(市、县)老年大学向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努力扩大在校学员人数,把区(市、县老年大学办成当地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示范点和老年教育发展中心,提高老年教育办学水平,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至2005年底贵阳市街道(社区)、乡(镇)老年学校增至132所,市、区(市、县)有老年大学11所,市、区、县老年学校全部成立,实现全覆盖,入学学员11200余人,占贵阳市老年人口总数的2.8%,基本形成了市、县、乡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乡镇(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较快,比如:青岩镇老年学校学员从40余人,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333人,开设了拳剑班(80余人)、舞龙队、诗词班、青岩文化研讨班。

(二)贵阳市老年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十年,贵阳市老年大学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办学方针,围绕“树立一个理念(以人为本、自主教育理念)、坚持两个结合(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抓好三个课堂(搞好“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实现四个目标”(把学校办成“求知的乐园”、“温馨的家园”、“健康的乐园”、“美丽的花园”)从办学理念、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探索老年大学发展的途径,创新老年大学办学方法,从而推动贵阳市老年教育质量的提升。截至2005年底,贵阳市街道(社区)、乡(镇)老年学校增至132所,市、区(市、县)有老年大学11所,入学学员11200余人,占贵阳市老年人口总数的2.8%,基本形成了市、县、乡三级老年教育网络。

(三)贵阳市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为促进贵阳市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1996年1月18日经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研究,决定成立贵阳市老年教育工作协调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任组长、市老年大学校长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在贵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对贵阳市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部署、协调和督促检查。每年以市协调小组名义召开贵阳市老年教育会议,区、县(市)分管老年教育工作的领导出席会议,副市长、协调小组组长讲话并提要求,办公室布置有关工作。从1996年起,各区(市、县)相继成立了老年教育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各区(市、县)组织部长、副书记或分管老年教育的领导任组长,各区(市、县)老年大学校长为办公室主任,统筹推进各区(市、县)老年教育工作发展。

2001年12月11日,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印发《贵阳市老年大学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明确市老年大学设综合处、教务处2个职能处室,事业编制10名。其中:校长1名(由市委分管副书记兼任),副校长1名,调研员或助理调研员1名;正副处长(主任)3名,主任科员或副主任科员2名。列入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范围。

(四)贵阳市老年教育的人事沿革

1. 1996年3月11日,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任命毛训德同志担任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2. 1996年4月17日,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任命毛训德同志任贵阳市老年大学理事会副理事长;杨贵息同志任贵阳市老年大学理事会理事;向文福同志兼任贵阳市老年大学理事会秘书长。

3. 1997年8月27日,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免去丁英同志贵阳市老年大学校长职务;免去毛训德、向文福同志贵阳市老年大学副校长职务。

4. 1997年8月27日,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任命丁英同志任贵阳市老年大学名誉校长;杨玠同志任贵阳市老年大学校长。

5. 2000年1月25日,中共贵阳市委讨论决定田钢同志任贵阳市老年大学副校长。

6. 2002年5月,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任命李静同志为贵阳市老年大学校长。

四、贵阳市老年教育的开拓创新阶段(开拓创新期2006—至今)

(一)贵阳市老年教育的开拓创新发展

2006年以来,相继制订并完成了《贵阳市老年教育“十一五”规划》《贵阳市老年教育“十二五”规划》,2016年贵阳市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制订完善了《贵阳市老年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这12年来,教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专业设置不断规范,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规范化办学不断提高,多元化办学形式不断推进,教学成绩不断涌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市政府根据贵阳市财政增长情况,办学经费从2011年的374万增加到2016年612.6万元,教学设施、设备完善,设施设备的完好率为100%,基本达到现代化办学标准。贵阳市老年大学在2012年11月成功创办为“省级示范性老年大学”,2016年12月成功创办为“国家示范性老年大学”,贵阳市老年大学经过31年的开拓创新发展,已成为走在全省前列的综合性老年示范大学。

(二)贵阳市老年教育的飞跃发展

1. 贵阳市老年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1年经市长办公会决定:河东路小学校址作为市老年大学的新校址。经几年的维修建设,新校舍建成,2008年8月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校区搬迁至云岩区贯城河路38号新校区,教学设施在以前的基础上产生了质的飞跃。教学校面积增加到7800平方米,配备了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琴教室、古筝等教学设备。从2012年开始围绕省级示范校创建,2016年围绕国家级示范校创建,学校严格从学校基本情况、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学校管理、办学水平、学术理论研究、远程教育、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加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专业设施设备,比如:引进了现代化教学质量,如电脑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教师示范,遥控辅导操作,辅导学员完成电脑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在书画教学过程中,采用摄像头加投影仪的方式,形象直观地把教师书写和作画的笔法,姿势等投射到屏幕上;在英语、普通话等教学中,采用语音教室因材施教。学校基础设施发生了质的变化。

2. 专业设置不断规范。学校设有医疗保健、语言文学、书画、声乐、舞蹈健身、器乐、实用技术等7个系,45个学科,141个班级,154个班次,4614人(6299人次)。开设有时事政治讲座、书法(楷、行、隶、草、篆)、国画(写意花鸟、写意山水、工笔花鸟、工笔人物)、文学(诗词、古文欣赏)、普通话诵读、英语、摄影、电脑、图像处理、太极拳(剑)、交谊舞、拉丁舞、国标舞、民族舞蹈、瑜伽、声乐(合唱、独唱、民歌演唱)、时装表演、中医保健、数码钢琴、电子琴、吉他、二胡、葫芦丝等30多门课程,分普通教学班和高级研究班两个层次开展教学。学校成立艺术团,由时装队、舞蹈队、合唱团三个团队组成。学校每年还根据老年学员的需求,增加新学科,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3.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6年12月,贵阳市共建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706所,其中县级以上老年大学11所,有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村(居)老年学校695所,贵阳市老年学员63782人,约占贵阳市老年人总数的10.75%,已形成市、区(市、县)、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村(居)四级老年教育网络。

4. 规范化办学不断提高。贵阳市区(县)以上老年大学按照省级示范校创建要求,均达“八有”标准,2012年我校被评为贵州省市级规范化建设示范校,2013年至2016年乌当区、花溪区、清镇市、南明区、白云区、修文县、息烽县等8所县级老年大学先后成功创建贵州省县级示范校。2016年我校确定了申办“全国示范老年大学”的工作目标,严格按照创建“全国示范老年大学”的标准要求,从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学校管理、办学水平等方面,加大学校基础设施投入和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全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及影响力,2016年12月成功创建为“全国老年示范大学”。

5. 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群众创造力,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力量采取联办、合办、委托办班等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形成了企业参与办学、社团组织办学、文体资源办学、个人牵头办学的多元化办学模式。

6. 教学成绩不断涌现。通过高标准、严管理,教学成绩硕果累累。我校的艺术团队在国家、省级单位举办的展演、比赛中屡获大奖:合唱团参加全国“永远的辉煌”合唱比赛获一等奖,参加西南地区首届合唱节比赛获一等奖;参加由中国合唱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微合唱展演赛》,荣获“华艺奖”;参加由中国合唱艺术研究会、中国民族舞蹈研究会、国际模特艺术发展协会和贵州省合唱协会等7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夕阳秀”走进呼和浩特暨第三届全国中老年艺术节》,荣获“紫丁香金奖”等奖项;时装队参加贵阳市“花溪之夏”艺术节获一等奖,参加贵阳市“魅力飞扬”表演比赛获特等奖等奖项;舞蹈队参加全国“夕阳秀”华夏中老年艺术大赛获菊花金奖;参加由贵州省体育国标舞蹈协会、世界体育舞蹈协会(中国)总部和世界亚洲舞蹈艺术联合会举办的2014中国·其他贵州“鸿通城杯”全国体育舞蹈公开锦标赛暨贵州省第三届拉丁舞、标准舞锦标赛,荣获12人组成人创编舞第一名;2015年取得了第四届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老年组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2015“多彩贵州”各民族大合唱比赛贵阳赛区合唱大赛优秀奖;第三届“福彩杯”老年合唱大赛的银奖第一名等奖项;在2016年3月份参加的广西第二届“乐舞·广西”全国老年艺术大赛上,获得最佳组织奖,优秀团队奖最佳编导奖等3项大奖。在2016年10月2日参加的第三届中国德宏(梁河)全国葫芦丝大奖赛,荣获组合组十佳奖、老年组一等奖及最佳组织奖等3项大奖……

(三)贵阳市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2008年9月,经市委编委会议研究,并经市委第89次常委会议审定,同意市老年大学增加事业编制5名,增加副校长1名。增加后,市老年大学事业编制由11名增至16名(含工勤人员编制1名),副校长职数由1名增至2名。

2009年7月,经市编委会议研究,同意市老年大学增设办公室,将由综合处承担的部分职能划出由办公室承担。内设机构增加后,市老年大学内设机构由2个增至3个,分别为办公室、综合处、教务处;同意市老年大学增加中层领导职数1名,增加后,市老年大学中层领导由3名增加至4名。

2010年11月,经市编委会研究,同意增加市老年大学后勤服务人员编制1名,增加后,市老年大学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由1名增加至2名。

从2006年以来,贵阳市不断理顺市、县、乡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机制,贵阳市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贵阳市老年大学被明确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各区(市、县)已根据贵阳市机构构建明确了3人以上的老年教育专职管理人员,专职人员身份为参加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员。贵阳市老教办、贵阳市老年大学由市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各区(市、县)老教办、老年大学由各区(市、县)组织部长分管,逐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居)四位一体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

(四)贵阳市老年教育的人事沿革

1. 2009年2月26日,中共贵阳市委决定免去李静同志贵阳市老年大学校长职务。

2. 2009年3月4日,中共贵阳市委决定刘贵筑同志任贵阳市老年大学校长。

3. 2009年7月2日,中共贵阳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谢湘筑同志任贵阳市老年大学副校长。

4. 2012年4月8日,中共贵阳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杨明同志任贵阳市老年大学副校长。

5. 2013年4月3日,中共贵阳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姚红艳同志任贵阳市老年大学校长;刘贵筑同志不再担任贵阳市老年大学校长职务。

6. 2017年8月29日,中共贵阳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姚红艳同志不再担任贵阳市老年大学校长职务。

五、对贵阳市老年教育的评价

(一)当前贵阳市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 老年教育覆盖率过低,不能满足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随着人口老年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剧,贵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达71.89万人,老龄化率达14.47%,按照国际通行的“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当地总人口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贵阳市人口年龄结构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加重,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数达到近80万人左右。而至2016年12月止,贵阳市老年教育覆盖率高达10.75%。在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需求越来越丰富,老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凸显。

2. 老年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受总的经济的影响,贵阳市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心,贵阳市区域附近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向贵州老年大学、贵阳市老年大学集中,省、市两级老年大学在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集聚了全省最好的老年教育资源。从而导致省、市两级老年教育供不应求,学员纷纷想挤进省、市两级老年学校享受更好的老年教育资源。而县及基层老年教育,受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专业设置、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影响,与省、市老年大学相比教育质量及教学水平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3. 各级老年教育办学规模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老年教育发展的需要。虽然贵阳市老年教育经过31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与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及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需求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市级老年教育办学规模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虽然2008年搬入新校区,办学规模和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和更新。但短短的几年时间,学员人数从2800人发展到2016年底的6223人,班级从81个教学班增加到148个班,学校设施已经严重不能满足,老年学员人数及需求增长的需要。二是各区(市、县)办学规模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近年来各区(市、县)都不断增加老年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观山湖区、乌当区、清镇市、开阳县等地县级老年学校还存在修建不完善,办学规模和老年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老年群众享受老年教育需要的问题。

4. 对乡镇、社区(基层)老年教育发展,在人、财、物方面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我们对基层老年教育资源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但基层老年教育在阵地建设、基础设施、体制机制、人才贮备、规范办学、创新发展等方面还严重不足。一是基层老年教育管理体制还未理顺。要打造公平共享的老年教育,基层是关键,大量的老年人居住在乡镇、社区等基层网络单元。然而,至目前为止,贵阳市老年教育在乡镇、社区级未老年教育专职人员及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二是无固定规范的老年教育阵地。乡镇、社区一般没有专门的老年学校,各级部门对基层对老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等方面已没有专门的投入,一般情况下都是基层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很不规范的小场地,给基层、社区的老年人,由老年群众自发性地组织一些自娱自乐的活动,老年教育元素没得到很好的体现。

5. 对基层老年教育发展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好的发展路子。虽然近年来我们对基层老年教育发展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已探索出了一些企业办学、社会办学、热心人办学、学校办学的路子,但都存在覆盖面小,可推广性不强,基层老年教育的发展始终还是要由政府主导,按一定的规范标准,在人、才、物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才能抓好。

(二)对未来老年教育发展的展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贵阳市老年大学将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面向社会、面向实际,注重“教、学、乐、为”相互结合,继续秉承“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在贵州省老教办和贵阳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以大数据为引领,在发展中谋新思路,在改革中求新突破,在工作中图新实效,借鉴国内外一流老年教育的先进经验继往开来,乘胜前进,不断谱写老年教育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