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德育目的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其间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教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德育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对学生未来良好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所以应把道德教育放在所有教育工作的首要核心地位。
德育的主要目标分成以下四个部分:
一、爱党、爱国、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
教育是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的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二、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三、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辩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四、引导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道德品质
很多德育工作者把德育的目的放在了给予学生“正确结论”上,而忽视了用“正确结论”产生的过程来加强学生的体验——学生的知性因缺乏强烈的体验而脱钩。
德育教育是人心和灵魂的教育,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教育,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教育。很多学生知道那么多的大道理,可偏偏不按照正确的方式行动。我们应该回顾一下历史,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我们出生就在强调尊老爱幼,强调要养成良好的品行,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和对道德教育规律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常言有道:以仁治国,以德服天下。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就能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德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和创造性的工作,其中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是首要的。良好的思想品德会使人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高尚的情操。否则就会失去动力和方向,难以成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