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搬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哦,永远的西海固

2009年秋末,天气渐渐转冷,气温开始向摄氏零度靠近。因为采访任务量大而且时间紧迫,我们不得不丢下手里其他活计全力以赴应对。正式采访之前,我们先阅读了解有关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的材料,这些材料繁复庞杂,摞起来足有一尺高。我们一边读着这些材料,一边讨论着采访提纲和步骤。提纲很快列出来了,乱七八糟写在几张皱巴巴的纸上,都是些老套的程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感觉很满意,因为我们知道,采访中会有许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发生,有时甚至千奇百怪,旁逸斜出。但我们此行要表现的主题却非常明确,即客观真实地反映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数年来取得的成果和一些可资借鉴的方式、方法,给当地甚至是外地的移民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

这样定位了之后,我们就开始认真阅读相关部门送来的材料。在阅读材料时,我们试图搞懂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概念:一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二是生态移民。一看不要紧,我们这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是那样的有限。“宁夏中部干旱带”几个字几乎天天在我们的耳畔萦绕,但要我们细致地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们只知道那里干旱少雨,山大沟深,政府年年组织人员抗旱救灾保春耕,可那里还是年年寅吃卯粮,年年需要各界救助。至于其他细致详尽之事,我们却一点也说不上来了。其次是生态移民。移民我们好理解,就是把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通过搬迁的方式移到另一个地方,那么生态呢?我们讨论了半天,大家竟都说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来。

为了搞清楚这两个概念,我们决定请教专家。

我们首先请教的是地理学和气象学专家。专家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张中国地图,又展开了一张宁夏地图。专家说,要搞清楚宁夏中部干旱带这个概念,还得从宁夏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的逐步形成和地球亿万斯年的运动演变说起,于是,我们的眼前就飘过了一些久远的光影和斑痕,犹如一部科幻大片中的一些分解片段。

专家说,就地质而言,宁夏在大地构造分区中属于秦祁昆造山系北祁连弧盆系的走廊弧后盆地。远在距今5亿至4亿年的早古生代,宁夏还处于大陆与岛弧之间的大陆斜坡地带,系弧后盆地,是秦祁海槽的边缘部分,沉积了很厚的海相复理石—基性火山岩建造,后期转为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到了晚期,加里东运动才使海槽褶皱渐渐隆起。除早石炭世曾发生过海侵,形成海湾外,距今4亿年以来,宁夏整体转为陆地,进入陆内构造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宁夏的版图构架经历了六次重要的地质事件,其中之一是开始于上新世晚期(距今三四百万年)的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导致清水河盆地断陷和清水河西侧山地隆起,宁夏现代地貌格架最终形成,而第四纪更新世广泛的黄土堆积,又使宁夏成为我国黄土高原主体——陕甘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专家的讲解尽管使用了许多的专业术语,但我们还是很快就弄明白了。

我们问:“那么就是说,宁夏现在的地貌多以黄土丘陵为主,是和这些亿万斯年的运动演变息息相关了?”

专家说:“是的。宁夏地貌自西向东,分为南西华山山地、海原黄土丘陵、清水河西侧山地、清水河河谷平原、清水河东侧黄土山体丘陵5个单元。与山形地理相对应,宁夏境内的气候也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就目前而言,宁夏气候沿经度方向变化明显,自南而北,气温递减,降水递减,横穿本区的豫旺—李旺—关桥—甘盐池一线成为宁夏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界限。该线以北,四季分明,冬寒夏热,光能丰富,热量适中,降水稀少,属温带干旱区;该线以南,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降水稍多,光热不足,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宁夏只有半干旱区)。海原—李旺一线向北至同心,光、热、水变化梯度最大,在30千米左右的距离内,年太阳总辐射约增加4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气温增加1.6℃,年降水量减少108毫米,大体由400毫米降为300毫米。也就是说,在宁夏境内,同心、海原和原州区的年降水量既少又不均衡。”

大山深处的家园

专家一边说一边将象征着学识和智慧的花白头发向后掠一掠。

专家接着又说道:“在水文方面,宁夏属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水系。清水河发源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乡黑刺沟,流经320千米后,在中宁县泉眼山汇入黄河,流域面积14481平方千米(宁夏境内13511平方千米),水量小,径流变化大,泥沙多,矿化度高。换句话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少之又少。”

听了专家的讲解,无须再问,我们便已经逐渐明白了宁夏中部干旱带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根本原因了。

“那么,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怎么界定的?为什么要这样界定?”

听了我们的问题后,专家微微一笑,说:“这个简单,你们看一看宁夏地理分布图就一清二楚了。”说着,专家就顺手拉过放在另一边的宁夏地图,像一位即将作战的将军那样俯下身去。

我们知道,专家曾参与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的早期调研工作,他的讲解可谓单刀直入。

专家说:“之所以提出宁夏中部干旱带这个概念,完全与这次举世瞩目的生态移民有关,经过前期的调研和论证,大家一致觉得把宁夏中部干旱带界定在年降水量200~400毫米线之间比较恰当。这样,这一区域的区位划分就非常清楚了。关于此区域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它地处西北内陆干旱中心区域,四周被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包围,其域内包括盐池、同心、海原、红寺堡等8个县市区的64个乡镇,人均纯收入不足1700元,大部分地方仍是国家和自治区级贫困县。”

之后,专家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一些基本常识,这些常识无疑就是我们此次采访之行的行动指南了。

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处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台地东部,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部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北部为丘陵台地,海拔高1300~2400米,域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支离破碎,植被覆盖率不足20%,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为恶劣。

其气候自南向北由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寒长、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日照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自南向北由400毫米递减到不足200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0%,并多以暴雨、冰雹等灾害形式出现。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1210~1600毫米之间。

大风天气年平均在8~46天,出现最多的在冬春季节,大风出现时往往伴有沙尘暴,以盐池、同心两县居多,平均每年达20天左右。

中部干旱区属“全年偏干区”,头年11月至下一年6月的8个月均为旱月,即冬春旱的机会最多,几乎年年有,夏旱的机会相对较多。干旱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连年旱、连季旱发生次数较多,造成损失大的特点。综合宁夏1949年到2006年资料,中部干旱带旱年达41年,其中特大旱7年、重旱10年、轻旱24年,干旱发生的几率为70.68%,尤其是1991年至今,干旱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几乎十年九旱。

逐渐恢复生态的迁出区

由于远离海洋,降水天气变化大。宁夏深居内陆,距东海、黄海、南海都在1200~1500千米,沿途有高山阻挡,水气输入困难,只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盛夏季节西伸北跃时,才能将西南气流输入宁夏。水气输送量少是宁夏干旱少雨的根本原因。而中部干旱带多为土层薄的山地,土壤蓄水量少,植被覆盖率为10%~20%。降水量的年际年内变化不均和强烈的蒸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因素。

搞清楚了“宁夏中部干旱带”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又开始寻找“生态移民”这一名词的答案。恰在此时,各个媒体关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的报道已是连篇累牍,打开网页,我们要寻找的答案赫然在目。

所谓生态移民,其实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前者如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的大规模移民。三江之源是中国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对广大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生态屏障作用,可是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个地区生态的退化。因此,必须采取自然修复的办法,将当地居民移往他处。后者如贵州省麻山地区,因水土资源不断流失而呈现“石漠化”(石质荒漠化)现象,当地人民失去基本生存条件,因而不得不迁往他乡。

而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基本介于这二者之间。其所探索实行的办法是把生存在艰苦恶劣环境中的群众整村搬迁,在县内择地而栖,集中规模化安置,同时也使原先脆弱的生态得到自然修复。

据说,中国最早的生态移民是从2000年才开始的,仅西部地区就有约700万农民须通过生态移民脱贫致富。

中国的三峡移民称为生态移民,为保护三江源头进行的移民是生态移民,贵州麻山地区因水土资源不断流失而呈现“石漠化”进行的移民亦称生态移民,看来,生态移民已是中国目前的一种国策,成为了移民的主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