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外国美学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最早的“心灵美”

“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这句高度赞扬“心灵美”的名言,流传已久,出自古罗马哲学家普罗提诺之口。

普罗提诺出生于埃及,是柏拉图思想的忠实追随者,他将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以及古印度和波斯的神秘主义思想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三一原理”。在他看来,可见的现实世界背后,存在着另外更高形式的世界,充当世界的最终起源和基础。柏拉图将其称为“理念世界”,而普罗提诺则称之为“太一”。太一是最完满的原始力量,是宇宙一切的根源,也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统一。那么,太一是如何创造出可见世界的?普罗提诺采用了“放射”学说予以解释。

他说,太一好比是天空中的太阳,它是完美的,充盈的。它将自身的光放射出来,放射得越来越远,依次形成宇宙理性、灵魂和感性的世界。随着放射距离的增加,放射所形成的三个世界的层次也越来越低。由此所反映出的神的光辉也越来越微弱,各个不同的层次也越来越不完善。在最后一个层次,即感性世界里,充满着与太一相对立的物质。但是,这种对立是短暂的,因为感性世界的物质最终还是要回到太一那里,如此不断往复。

普罗提诺承认,在物质世界里,美是存在的。但是,物质世界的美,不在于物质本身,而在于反映神的光辉。

在普罗提诺那里,美成为一种艺术范式和理念,这与柏拉图的美学观点大致相同。虽然自然美反映和体现了艺术范式和理念,但是自然美远远不及艺术范式之美。既然如此,可见世界的艺术作品,其自身的美并不能完全表露出艺术家心中的理想美——艺术范式和理念。

虽然艺术作品无法完全展示艺术范式和理念,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接近它们。在普罗提诺看来,只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就可以熟悉这种绝对美的范式。那么,具体的途径是怎样的呢?

他说,人们首先必须放弃现实的材料美,不应该使自己沉迷于具体事物的美。这是因为,具体事物的美,只不过是一个形象,一种暗示,或者一个影子。在这些背后,才是美的本原。因此,人们只有超越具体的材料美,才能看到这种绝对的美。那么,方法是什么呢?为此,普罗提诺提出了“心灵美”学说。他说:“人们必须闭上眼睛,使用另外一种视觉,这种视觉,只要你愿意,会在内心里自然苏醒。虽然这是一种人人都拥有的天赋才能,但几乎没有人使用过。”唤起人心中的这种“视觉”,注意力首先要放在所有高贵的追求之上,其次是美的艺术作品上。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远远不够,为了通晓绝对完善的美,人们还要让自己在精神上美。也就是说,在道德上,人们要做到尽善尽美。

就这样,从感性美的经验出发,经过道德美或者心灵美的关照,最终达到绝对完善的美。只有通过心灵去观看,人们才会看到这种美。一旦看到它,心灵就会感受到,比看到具体事物的美之后具有更加强烈的愉悦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