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中外音乐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用石头、泥巴做的乐器

1978至1987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相关人员,对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结果出土一批原始乐器,其中包括陶铃、石磬、鼍鼓等,数量可观。经鉴定,这些乐器大都制造于尧舜时期,能够比较客观地体现和反映原始社会时期乐器的发展水平和状况。

在这批随葬乐器中,有中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石磬,其中一具被命名为“襄汾特磬”的石磬,通长138厘米,是目前全国出土的石磬中最大的一件

石磬(图2)算得上中国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多为石制,也有一部分以玉制成,造型古朴,上面雕刻有花纹,并被钻孔悬于架下,依次排开,击打时声音清脆悦耳。石磬除了有娱乐功能,还具有特殊的社会功用和政治色彩,是部落联盟首领召集族人和指挥征战的特殊工具。

鼓(图3)也是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乐器之一。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有一种怪兽,形状似牛,但没有犄角。黄帝得到它后,用它的皮做成了一面鼓,并用它的骨头敲打这面鼓,声音传到八百里以外,威震天下。而襄汾陶寺遗址中发掘的8件鼍鼓也进一步印证了鼓在原始社会的应用。

陶钟(图4)也是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乐器之一,我国陕西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龙山文化遗址以及河南陕县庙底沟都曾经出土过陶钟,其中陕西出土的陶钟形制较完整,钟体呈长方形,上有实心的直柄。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则出现了铜钟,据《孟子·尽心》记载,孟子曾经就一件禹时制造的铜钟和学生讨论。

陶埙(xūn)(图5)是原始社会时期代表性的陶制乐器,也是我国发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泛的原始吹奏乐器。埙是中国特有的吹奏乐器,大多数以陶制成,少数是石制和骨制的。传说埙起源于一种名叫“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人在外出狩猎的时候,常常用一根绳子系上一个泥球或者石球投掷猎物,有的泥球或石球是中空的,被抛掷的时候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响声,古人觉得好玩,便捡回来吹,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埙。随着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埙的器形最终定为平底椭圆形,看起来就像一枚被削平了底部的鸡蛋。原始社会时期的埙以一音孔埙和二音孔埙为主,已经能够吹出一部分乐音和音程。

【图2】石磬

【图3】东周虎座鸟架鼓

【图4】东汉绿釉陶钟

【图5】陶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