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中外音乐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寺院歌声

约在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并以梵呗(bài)的形式念经说法,佛教音乐开始出现。到了公元前3世纪,佛教音乐在世界各地流行开来,因为吸收了各地域和各民族音乐形式,也产生出多种多样的佛教音乐风格。到了1世纪中期,佛教从印度,也就是古代的天竺传到中国,中国佛教音乐不但保留了印度和西域音调,还融进中国民族音乐元素。

中国文人为了更好地翻译佛经,开始使用天竺拼音。他们一边参考这些外来字母,一边建立汉文的拼音体系,还给拼音加上了平、上、入、去四个音调。后来这门独立的学科被命名为“音韵学”,它在中国作曲方式以及歌唱技术方面,有着长期的辅助作用。

佛教音乐的表现形式是梵呗,也就是和尚念经的声音。梵即为“清净”,呗意为“歌咏,赞颂”,就是用清净高雅的声音赞颂佛与菩萨。梵呗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和道场忏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有齐唱,还有合唱,有时加入乐器伴奏。不过,梵文与汉文的结构毕竟不同,用汉文演唱梵音或是用梵文咏唱汉曲,都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当梵呗传入中国时,人们大多翻译经文,而梵呗没能得到广泛流传。

据史料记载,曹魏时代的陈思王曹植是我国最早创作梵呗的人。曹植创作的梵呗,以梵音音调为基础,结合新型赞颂形式,既避免了用梵文唱汉曲的乐短辞长,也解决了汉文咏梵音的音多偈迫。他能将佛经与梵音配合得如此周密完美,原因在于他将梵语的音韵与汉文的高低音相结合,再配上音乐旋律,可称为“声文两得”。

【图26】榆林窟第025窟主室南壁上的乐舞场景

【图27】云冈石窟窟顶上正在翩翩起舞的乐伎

有了曹植为中国佛教音乐开创先河,历代僧人们也开始尝试创作梵呗。这些僧人懂得很多民间音乐技术,他们既能改编佛曲,也能创作新的佛教乐曲。据梁代僧人慧皎在他的《高僧传》中记载,这些僧人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在延续以往曲调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创新,使梵呗在中国走上了繁荣兴盛的道路。

除梵呗之外,佛教寺院还常用乐舞和百戏的方式来弘扬佛法,在重大佛教节日或仪式中可以看到。在北魏时期,仅洛阳城就有六座寺院。这些寺院为了劝诱人们皈依佛门,一心向佛,经常在寺院内举办音乐活动或表演百戏。有时寺院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还在举办庙会期间或在街头进行音乐表演,一方面是为了传扬佛教艺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鼓励人们多参与佛教活动。这样,佛教音乐就得以和民间艺术结合在一起。

中国佛教音乐取材于民间,发展于本土,经过一千多年的锤炼,已经深入民心。有些佛教人士通过音乐,唤起人们的兴趣,还有一些通过吹拉弹唱的形式展示的佛教法事,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石窟中的舞蹈

在众多佛教石窟绘画中,人们也可以看到乐舞的场面。北凉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272窟,有两组精美的舞蹈画面,具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在弥勒佛两脚交叉坐像的两边,还有很多菩萨边听佛法,边高兴地舞动;第249窟是反映北魏时期乐舞的“天宫伎乐”,表现出一种源自西域的乐舞姿态;第251窟中是北魏时期,肩披长带,下身穿裙的伎乐飞天,融合了中国民间、印度以及西域等多种乐舞因素。榆林窟、云冈石窟也有很多佛教乐舞画面(图26、图27)。这些壁画是当时佛教音乐发展状况的一种反映,说明音乐与佛教寺院和统治阶层的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