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中外音乐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丝竹相和,击节而歌

相和歌,是汉代汉族各地民间歌曲的总称。据《乐府·古题要解》记载:“乐府相和歌,并汉世街陌讴谣之词。”由此可见,它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音乐,主要应用于官员宴饮、节日朝会以及风俗活动等场合。演奏者手持节鼓击打,和伴奏的弦乐器相迎合,而这也是“相和歌”这个名字的由来。

相和歌的起源,可以从汉高祖刘邦说起。刘邦个人非常喜欢楚声,因此当时以楚声为代表的民间歌舞,不仅流行于民间,在宫廷之中也非常受欢迎。到了汉武帝时期,包括相和歌在内的汉代乐舞频繁地在宫廷中,以及贵族阶层的府邸中上演。

在发展的初期,相和歌基本全部来自民间,表演时清唱,没有任何的乐器伴奏,也即所谓的“徒歌”。徒歌在汉代曾非常流行,后来在徒歌的基础上加上帮腔,通常是“一人唱,三人帮”,这种表演形式,被称作“但歌”。再后来又加上乐器伴奏,也即前文提到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也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相和歌”(图19)。

相和歌所用的宫调主要有三种,即瑟调、清调和平调,通常被合称为“相和三调”,常用的乐器则有节、笙、笛、琴、瑟、阮以及筝等,根据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以及相关文献记载判断,早期的相和歌主要由竽、瑟来伴奏,后来才逐渐地开始用笛、筝、琴、节等乐器伴奏。

【图19】西汉相和歌俑

由于年代久远,汉代的很多相和歌已经遗失,从保留的曲目来看,其中一部分是战国时期楚声的旧曲,例如《流楚窈窕》《今有人》等,更多的则是汉代的民歌。

在音乐内容上,相和歌十分丰富而多样。例如《妇病行》,以患病的妇女托付孤儿,以及丈夫为饥饿的儿子乞讨食物为主要内容,深刻揭露了汉代人民的悲惨遭遇;《饮马长城窟行》﹐则通过家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反映了人们被迫背井离乡的无奈和痛苦;而由文人创作的《善哉行》《西门行》以及《步出夏门行》等音乐作品,则主要反映了汉代统治者追求神仙生活方面的内容。

相和大曲是相和歌的一种最高艺术表演形式。《宋书·乐志》记载有《东门》《园桃》《夏门》《洛阳行》《白头吟》等十五首大曲的歌词。从其中的相关描述来看,相和大曲既有歌又有舞,是一种大型的歌舞艺术形式。相和大曲的结构可以分为艳、曲、解、趋四个部分,“艳”属于引序,包括抒情性的歌舞,“曲”是歌唱部分,“解”是器乐间奏,“趋”是高潮和收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