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中外戏剧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各类说唱

唐代的娱乐表演项目,除了歌舞戏和参军戏对中国戏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说唱艺术和诸宫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唐代时,大规模的城市如长安、开封、杭州等已经开始形成。这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娱乐业的发展也更为紧迫。行业竞争的压力变大,艺人们不得不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在当时逐渐成形的娱乐场“瓦舍勾栏”里,出现了一批讲经说书的人。所谓瓦舍,即寺院,而最初讲经说书的人以寺庙的僧尼为主。他们用说唱形式,以佛经故事为主要内容宣讲经文,深受大众喜欢,为了吸引听众,他们还事先将经文和相关的动人故事编成通俗的文本。文本采用散文和韵文相结合的形式,散文即说白,韵文即有一定韵律如诗、词、赋的文本。这种夹叙夹唱的特殊文本,被称为“变文”。当时著名的变文有《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阿弥陀经变文》等,前两个的文本在敦煌石窟中仍见藏本。

变文的出现使得说唱表演更加普遍化。唐宋期间,说唱的地点不再限于寺庙,在某些大城市里出现了专门的演出场所,这些场所被称为“勾栏”。表演者也不再限于僧人,而是出现了许多民间艺人。民间艺人的说唱内容除了佛经故事,还有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说唱由此成为当时一种大众娱乐表演。

变文促进了说唱艺术的繁荣,反过来,说唱艺术的兴盛也带动了变文文学的创作。变文作为一种夹叙夹唱的说唱文学,在文体上已经具备了现代剧本的轮廓,为戏剧能够塑造人物、表现宏大题材创造了条件。后来,在包含器乐、声乐和舞蹈表演的大曲、民间杂曲等歌舞艺术的发展下,变文经过与它们的融合,发展成为更具剧本形态的诸宫调。

诸宫调仍是一种说唱文学,又称“话本”。之所以叫“诸宫调”,是因为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用多个宫调的曲子进行说唱。所谓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各种曲调样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诸宫调仍是形成于唐代,这是因为来自不同地域的民间艺人所运用的说唱方式不同。当时,汴州(今开封)城的勾栏里出现了诸如嘌唱、叫声、唱赚、鼓子词、淘真、涯词等各种说唱艺术,不同的唱法使得音乐的结构日趋复杂。在这样的影响下,宫调的运用也发生了变化。隋朝时,出现了套曲音乐,又称“组套音乐”,即用同一宫调内不同乐曲连缀而成的大型音乐。到了唐代,为了满足说唱中故事的曲折复杂性,又将不同宫调的多个套曲组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诸宫调。

在诸宫调的形成过程中,不同的乐曲被运用到说唱文学中,丰富了说唱艺术的表演。加之当时歌舞、杂技及乐器的表演日趋成熟,戏剧的要素渐渐成型,戏剧表演因此呼之欲出。金代时,戏曲家董解元根据唐代文人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叙事体诸宫调小说作品《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解元西厢记》。这一作品音乐丰富,共用了16支宫调、306支曲牌,大大增强了原作的故事性和戏剧性。《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它有说有唱,有主题有故事,情节完善,语言优美。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的产生。

总而言之,诸宫调不仅是对音乐的改造,而且是对作品的改造。它多宫调、多曲牌的音乐结构,为早期的戏曲创作广开了视角,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