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思无邪
神话和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两种文学形式。和神话一样,诗歌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相传,炎帝时就出现了一首农事祭歌《蜡辞》:
这句话的意思是,泥土返回原处,不要流失;河水返回沟壑,不要泛滥;昆虫不要繁殖成灾;野草回到沼泽中去,不要长在农田里。
东汉史书《吴越春秋》中也收录了一首历史悠久的诗歌,题为《弹歌》,只有短短八个字:
这句话的意思是,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弹弓,打出泥弹,捕获猎物。“宍”是“肉”的古字。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字句短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根据它的语言和内容可以推测出,这首诗歌很有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的,再由后人用文字加以记录。
诗歌发展到周朝时,已颇有成绩,人们开始搜集、整理各地的诗歌,将它们汇编成册。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其中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涉及地域囊括了现今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一带等。
《诗经》(图2)中收录的诗歌共计305篇,另外还有6篇笙诗,即只有题目,没有诗句。人们取其整数,称之为“诗三百”。《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是《诗三百》,到了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更名为《诗经》,沿用至今。另外,由于西汉时期毛亨和毛苌(cháng)曾为《诗经》作过注释,所以《诗经》也被称为《毛诗》。
《诗经》中诗歌的作者,绝大多数已无从考证,至于其整理者,有不少人认为是孔子。这种说法起源于《史记》:“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意思是,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从3000篇古诗中挑选了305篇,整理成《诗经》。对于这种说法的正确性,宋代学者朱熹、清代学者魏源等人都持怀疑态度。现在通常认为,《诗经》是周朝各诸侯国协助朝廷到各地采集,之后由史官、乐师编纂整理而成的,在整理过程中,孔子也曾参与。
《诗经》中的作品具体可划分为三部分:风、雅、颂。
风就是土风、风谣的意思,包括十五个地区的民歌,它们在收录入《诗经》时,多半已经过润色,称为“十五国风”,共计160篇,是《诗经》的核心内容。像我们熟知的《关雎》《蒹葭》等名篇,都属于风。
雅就是贵族宴饮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计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是贵族所作,小雅的作者虽然也是统治阶层,但没有大雅的作者地位高,有些还深受压制,所以小雅中不乏一些怨刺诗,批判政治黑暗,哀叹百姓遭遇,感慨自身境况。比如《北山》一篇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意思是:普天之下的每寸土地,都属于大王;四海之内的每个人,都要听命于大王;大夫分派公务不公平,我分到的差事又多又重。短短数句,作者的满腹怨怼已经跃然纸上。
颂就是宗庙祭祀乐歌,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也有一些奉承时任君王的诗篇。颂共计40篇,其中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
从艺术特色角度来说,《诗经》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生活,抒发真实情感,被称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这赋予了《诗经》无穷的艺术魅力。不过,要说《诗经》最突出的艺术特色,还要数它对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的广泛应用。
赋就是直接铺陈叙述,比如《邶风·击鼓》一篇中就用“赋”的表现手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比就是比喻的意思,比如《卫风·氓》中就用桑树从繁盛到凋落的过程,比喻爱情由盛转衰。
兴就是借助别的事物为自己将要描述的内容做铺垫,比如《关雎》一篇,明明是描写爱情,却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头,用河中沙洲上的水鸟雎鸠引出接下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三种艺术表现手法都对后世的诗歌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比和兴。屈原的诗歌创作就深受《诗经》的影响,以他的《离骚》为例,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句诗表面看来是写美人香草,实际屈原是以这种美好的东西来比喻对君王一片忠心的自己,正是对“比”的绝佳应用。而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中开篇写道“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则是对“兴”这种表现手法的巧妙应用。
另外,《诗经》的四言句式也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之后的曹操、陶渊明等著名诗人的四言诗,是对这种句式的直接继承,而骈文的基本句式四六句,也跟《诗经》的影响脱不了关系。
【图3】《古文尚书》第六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