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的老疙瘩——李建华
看名字就知道这个人的性格了:老疙瘩老实极了,是块结结实实的“木头疙瘩”。他是故事里最最老实的人,老实到不会为自己辩解,也从来不敢多提什么要求。比如他卖血的时候,呼噜呼噜吃了一大碗面,然后抹抹嘴说:抽吧!看到我脸黄了,你就别抽了。老疙瘩慈眉善目的,老实得透着一脸憋屈样。他从众,和最最广泛的“我们”一样,别人干啥我就干啥,可是从来占不着大便宜;也和最最广泛的“我们”一样,当你憎恨他的愚昧时,他偏偏又展现出很可爱的一面。
标准的“老实人”
初见李建华老师是在2009年的夏天,剧组还在筹备中,演员副导演正组织备选演员学方言。相声演员出身的李老师很轻松就掌握了,并且立刻帮大家指出了发音规律。只得感叹,毕竟相声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人家的基本功真是相当扎实啊。不过,生活中的李老师却不多话,总是很朴实的样子,见人总是笑眯眯的。
为了完成几十年前对老伴儿的承诺,老实了一辈子的老疙瘩偷了琴琴的红绸袄。
顾导选演员,总会预留很大的空间,因为演员是要相互搭配、相互影响的。他从不在第一时间给出确定的答案,即使心里已有定论,也不会说出来。那天,屋里还在咿咿呀呀,屋外李老师一个人默默地看着剧本,看完之后一言不发。顾导反而有点忐忑地说:“角色虽然不大,但应该还算有意思吧……”李老师很诚恳地说:“有意思!”然后又把“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的行业真理说了一遍。于是,顾导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起角色来,几个副导演在围观。突然,不善言辞的李老师讪讪地说:“你看我这人吧,身体不好,还有糖尿病,现在还背着个小机器在身上,你让我跟人争,我也不敢。”总觉得李老师不拍摄的时候也跟老疙瘩一样,从来没有要求更多的照顾和关注。所幸他家里早有一位贤惠美丽的“助理”照顾着他吃饭吃药。
不说话的时候,李老师也老实劲儿十足。有一回,所有演员都在山顶围坐一圈轮流起来跳舞。轮到李老师,他站起身,握着小拳头,憨态可掬地打了一个舒展的哈欠。
李老师的认真敬业是有目共睹的。那时因为剧本的保密问题,很多演员也都只能拿到自己要演的戏份内容。刚刚开始拍摄时,天气暴冷,剧组驻地的宾馆暖气管道被冻裂了,不能正常供暖,空调也只能保证屋里有一小条温暖地带。我去找李老师的时候,发现他正在那“一小条温暖”里,认真研读冬天那几页戏份。拍摄结束的那天,李老师很认真地跟我说:“等到有一天剧本解密了,可不可以给我一个完整的版本,我想好好学习一下……”当时真是既感动又愧疚。
一碗面 一顶纠结的帽子
李建华老师总是勤勤恳恳。记得有一场血站的戏,李老师端着个大海碗,吃一口面,唱一句歌,不亦乐乎。按剧本提示,那一碗面呼噜呼噜就进去了,看着特饱,特香。第一条拍完了,导演很憨厚地说:“是有点撑,李老师爱吃面吗?”这可急坏了在场外的爱人:“可算给他逮着了,爱吃,他怎么不爱吃面,可他有糖尿病啊!”导演也急了,反复要求碗里只能放一根面。李老师显然早知道吃面的危害,但别人不说,他自己也不会开口提。我想,那原因并非想利用工作之便,贪吃一碗道具面条吧。
话说有一次拍摄间隙,四伦的扮演者孙海英老师忽然很认真地摸摸李老师帽子上的毛毛说:“我是老村长,都没戴这么好的帽子。你看,我帽子的棉絮都出来了!”这是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可当天拍摄结束后,这个小石子就荡起了层层涟漪。这个帽子是不是有问题呢?李老师和顾导各自回屋纠结琢磨去了。那是一场群戏,重新拍摄的话,影响拍摄计划不说,演员的档期也很难凑那么齐整;就算凑齐了,也很难再有当时的表演热情。一顶司空见惯的帽子就这样成了顾导的一小块心病。老疙瘩的戏因为这顶帽子被剪掉,又拿回来,又剪掉,好生纠结。估计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也会笑着说:导演定吧……
李老师戏好人好,那是不必说的,黑夜里几声“老柱柱”,都被他唤得百转千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