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伪装出来的东西,都是易碎的
说一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嘲讽文艺青年。
其实热爱文艺本身并没有错,文艺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一种矫揉造作故作清高的姿态。很多人嘲讽文艺青年,其实嘲讽的是伪文艺青年,他们自我感动,表演的痕迹太强。
我曾说过,我也是个文艺青年,甚至是文艺少年。初中起就坐在阳台上抱个吉他,听些没什么人听过的小众歌,夜深人静的时候在QQ空间写些别人看不懂的话,觉得所有人都不懂我,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有许多需要抗争的地方。
上了大学后,不知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被世界折磨得太惨,开始寻求和解了,还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生活,我骨子里的那个文艺腔调被逐渐消解。尽管表面上依然时常干着些文艺的“勾当”,依旧弹琴、唱歌、写文章什么的,但内心深处早已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我很敏感地开始和“文艺青年”这个标签划清界限,一旦有人说我是文艺青年,我就会很生气地跳起来反驳,说你才是文艺青年,你全家都是文艺青年,仿佛这是什么了不得的骂人话似的。
现在想来,或许是当时的我已然非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曾经追捧的所谓“文艺”并非真正的文艺,它更像是个精神庇护所。具体形容起来,大概是你很想被承认、很想被人爱,但是怎么也得不到,于是在一些小众的东西里寻找一种慰藉,以说明并不是我不够好,而是我生来品味独特,太特别、太酷,因而很难获得大众的承认,难以寻求到灵魂上的契合与共鸣。
这些话可能有的人不爱听,但绝大多数伪文艺青年的内心深处确实都是自尊且自卑的。当年“丑而作”的我,现在可以很大方地承认,我曾以为搞了文艺以后就再也不需要谈恋爱了,我的爱情和精神生活都会得到去欲望化的升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搞文艺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谈恋爱。
伪文青和真文艺的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虚伪的仪式感太强,总是信仰一些自欺欺人的玩意儿。人可以在泡沫里寻找到安全感,但不可能一直活在泡沫里,那些穿着波希米亚长裙在鼓浪屿拍照的姑娘,从内心深处说,并不比下班路上穿着职业装坐在地铁里看书的姑娘文艺多少。
真正的文艺青年从来都是不拘泥于形式的,而且都挺低调不张扬,最重要的是接地气,不至于看了点东西就两脚不沾地了。说到底,伪文青被嘲弄,并非世俗、误读与隔离,而是他们自己忙着和世俗划清界限,沉溺于那些形而上的符号里不可自拔。
有一篇文章中说得特别好:“大家嘲笑的文艺青年,恰恰是一些声称自己追求的是‘文艺和智慧’,实际上只是追求一种已经成为套路的生活方式,并想以此作为自我标榜的人,我们反感的是他们对自己内心欲望的不诚实。”
说到底,伪文青们也想有钱,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罢了,你以为伪文青们真的喜欢穷游吗?那是因为他们真穷。
最后说一个曾经的故事,大学时我有个朋友,是个文艺女青年,我俩关系不错,但我挺受不了她身上的“文艺气息”的。
例如我每次在湖边唱歌,她坐我旁边听,都会说一些不明所以的话,偶尔还会哭。我一转头看到她满脸泪痕,我都想笑,却又不能笑,憋得我相当难受。更过分的是,有次下雨天非得让我背个吉他说要听我弹奏,我实在无法忘记那天撑着伞路过的人看我们坐在屋檐下的眼神,仿佛在说:“这俩人怕不是傻子吧?”
所以,文艺终归是一种从内心升腾起来的气场或气质,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的追求。要记住,一切伪装出来的东西,都是易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