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符 号
2.2.1 矿井瓦斯资源量及可抽量:
A——煤层的煤炭资源量;
K——围岩瓦斯储量系数;
Ki——可采煤层瓦斯资源可抽系数;
Kj——不可采煤层瓦斯资源可抽系数;
Kw——围岩瓦斯资源可抽系数;
R——矿井瓦斯资源总量;
R1——可采煤层瓦斯资源量;
R2——受采动影响不可采煤层瓦斯资源量;
R3——受采动影响围岩瓦斯资源量;
Rc——矿井可抽瓦斯量;
R1c——可采煤层可抽瓦斯量;
R2c——不可采煤层可抽瓦斯量;
R3c——围岩可抽瓦斯量;
W0——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
Wc——煤层残存瓦斯含量;
k1——负压抽采作用系数;
k2——煤层瓦斯预计抽采率;
k3——煤层瓦斯在井下排放率。
2.2.2 瓦斯抽采系统规模的确定:
C——矿井或采区总回风巷允许瓦斯浓度;
F——设计供风量;
K1——瓦斯抽采不均衡系数;
Kc——工作面回采期间本煤层预抽量与预抽期间抽采量之比;
Kf——矿井供风备用系数;
Ky——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率;
L1——预抽煤层区段或工作面回采区域宽度;
L2——预抽煤层区段或回采工作面长度;
L3——回采工作面宽度;
L4——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长度;
Lk——穿层钻孔煤孔段总长度或顺层钻孔总长度;
M——预抽煤层平均厚度;
Q——绝对瓦斯涌出量;
Q1——预计可达到的瓦斯抽采量;
Q2——瓦斯抽采达标要求的瓦斯抽采量;
Q3——通风要求的瓦斯抽采量;
Qbc——工作面回采期间本煤层预抽量;
Qc——采掘期间瓦斯抽采量;
Qh——预抽煤层区段或工作面回采区域瓦斯量;
Qj——预抽煤巷条带瓦斯量;
Qk——采空区抽采瓦斯量;
Qlk——老采空区瓦斯抽采量;
Qp——通风所能允许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Qs——预抽石门揭煤区域瓦斯量;
Qy——采掘前预抽瓦斯量;
Qyc——工作面回采期间邻近层和围岩卸压瓦斯抽采量;
Qxk——现有采空区瓦斯抽采量;
S——钻孔有效控制面积;
W1——预抽达标瓦斯含量;
mj——邻近层煤厚;
qh——穿层钻孔煤孔段或顺层钻孔百米钻孔平均抽采量;
t——预抽时间;
γ——煤的视密度;
ηj——邻近层瓦斯排放率;
ηk——矿井瓦斯抽采率。
2.2.3 抽采管路及摩擦阻力:
H——阻力损失;
L——管路长度;
P——管道内气体的绝对压力;
P0——标准大气压力;
Pd——管路最大工作压力;
Q0——标准状态下的混合瓦斯流量;
QL——管路内混合瓦斯流量;
T——管路中的气体温度为t时的绝对温度;
T0——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
V——经济流速;
d——管路内径;
δ——管路壁厚;
[σ]——容许压力;
ν0——标准状态下的混合瓦斯运动黏度;
ρ——管道内混合瓦斯密度;
Δ——管路内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
2.2.4 抽采设备:
Cr——抽采泵入口处预计的瓦斯浓度;
KL——抽采设备流量富余系数;
Hc——抽采设备出口侧正压段管路阻力损失;
Hr——抽采系统服务年限内入口侧负压段最大阻力损失;
Hz——抽采系统压力;
Kx——抽采系统压力富余系数;
Pd——抽采泵站的大气压力;
Pg——抽采泵工况压力;
Pr——抽采泵入口绝对压力;
Qb——标准状态下抽采泵的计算流量;
Qg——工况状态下单台抽采泵流量;
Qs——抽采系统设计抽采量;
T1——抽采泵入口气体温度为t1时的绝对温度;
hcj——出口侧正压段管路局部阻力;
hcm——出口侧正压段管路最大摩擦阻力;
hcz——出口侧正压段的出口正压;
hkf——井下抽采钻孔的设计孔口负压;
hrj——入口侧负压段管路局部阻力;
hrm——入口侧负压段管路最大摩擦阻力;
n——工作泵台数;
t1——抽采泵入口的气体温度;
ηb——泵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