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美,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前些日子接受了“人民日报文创”的专访,编辑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您觉得摄影对您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我回答道:“摄影给了我另外一种可能让我去认识这个世界。”
是的,我想你能看见我取景框里那些“人间烟火与山川湖海的交织”,那是内蒙古大草原黄昏暖光中奔跑的马群,鼋头渚湖边绽放的粉色樱花,天青色西湖边一掠而过的飞鸟,还有新疆禾木层林尽染下村庄里的炊烟,以及青藏高原雪峰上星光闪耀的璀璨银河。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处处都有令人沉醉的风景。
“陈帆拍下的中国山河,风景动人,诗意唯美,却又不失人情味和烟火气。”这是采访我的编辑老师对我的评价。
突然想起一件事。
2019年夏天去成都出差,想着顺便拍摄一个关于成都的专题,查阅了不少资料,也做了一个拍摄计划。其中关于文化特色的部分,必然要去领略一下变脸艺术。在微信上问朋友,在网络上查资料,希望能找到一处市井里的表演场所,观众与演员能够近距离互动,而不是那种远远的舞台,高档的真皮沙发,华丽的大剧场。
几经周折,终于觅得。在一家火锅店里,大堂有一个舞台,虽简陋,但是布置得极具川蜀江湖气,舞台不设坐席,观众就围成一圈欣赏。
我一个人特地点了一个火锅。夜幕时分,在半个多小时其他节目的铺垫之后,三位戏曲演员终于登场了。火锅店的食客们早已放下了手里的碗碟,把舞台团团围住。毫无意外,观众的热情被演员一波又一波神乎其神的表演点燃,他们不停地吆喝鼓掌,好不热闹。我举着相机夹杂在骚动的人群里,激动地按着快门,生怕错过了哪一个精彩的瞬间。表演只有十分钟,大家自然都觉得意犹未尽。不过,依然掌声雷动。
表演结束后,三位变脸演员—中间的主演和后面两位助手一起走向舞台最前方,卸下面具向观众致谢。我这才看得真切,方才在舞台上身法飘逸优美、一招一式刚柔并济、举手投足间干净利落的表演者竟是一位年过花甲的长者。就刚才那矫健的身手,让人完全没有想到。十来分钟一口气下来,动作强度不小,天气又热,这会儿脸上已满是细密的汗珠,尚来不及擦拭,已经浸润到了深深的皱纹里。只见他持重地踱着方步,我甚至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微微喘息声。
紧跟在他身后的两位,大概是徒弟了,出乎意料的年轻,约莫十五六岁。白皙且帅气的面庞,同样布满了汗珠,泛着红晕的脸颊上有一丝抑制不住的兴奋之色。走近后,就马上挺直了腰板,收起表情,毕恭毕敬地站在师父身后两侧。他们站定之后,一起向观众认真地鞠了三个躬。
我突然就很感动。
看着简陋的舞台上挂着汗水、一脸郑重的师徒三人,在那一刻,我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我大概是激动于看到这种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薪火相传,还这般有仪式感,一种深植于内心深处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想,大概是相机给了我第二双眼睛,才让我有可能比之前更从容、更细致地去观察、体味,从而有另外一个角度的洞见与感悟,关于我们自己,也关于这个世界。要说摄影对于我的意义,我想,这就是了。
同样,也正因为有了相机,我得以恣意于大江南北、山川湖海,走过各地市井烟火,遍访四方人情风俗,阅尽千古兴亡,摆渡梦里水乡。这完全是另外一种人生体验,我想我是幸运的。
这么多年来,走得越远,见得越多,才发现自己最爱的、最有共鸣的仍然是这片华夏大地。这片土地的浑厚与广博值得我用一生去咀嚼、去体味,其含蓄内敛、简单宁静而又意蕴悠长的东方神韵更是让人留恋沉醉。
“风过廊阁,檐铃一声轻响;
雾起山林,古刹半柱细香。”
很荣幸邀请大家和我一道,跟着我的镜头,走入这东方胜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