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什么样的演讲才是好的演讲?

什么样的演讲才是好的演讲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要先给你讲个故事。

在公元前500年前后,世界上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人物,其中西方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就是苏格拉底。他貌不惊人,甚至略显丑陋,既没有艺术家的气质,也没有悦耳的声音,更没有任何著作传世。但是,他却是一位真正的演讲家。

苏格拉底每天都会站在雅典广场上,以跟人闲聊的方式探寻哲学问题。他的思维方式独特而犀利,常常驳得人哑口无言,他的这种提问与探讨式的说话风格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提问”,他的演讲也常常引得路人驻足围观。久而久之,苏格拉底所在的广场角落形成了一个演讲场,很多平民百姓、达官贵人都慕名前来,参与其中。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把他的思想和辩论进行整理编撰,后人才得以了解他的语言魅力。

同一时代,在东方,印度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释迦牟尼。传说他在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了佛教,并带领弟子四处传教,用演讲的方式传播佛教思想,为苦难中的人们送去精神慰藉。

而在我国,当时也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孔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但他与苏格拉底一样,所有思想皆是以对话、问答等方式传播,后人了解他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论语》。这部著作也是孔子的弟子根据他与弟子们的对话记录和整理而成的,皆以口头语言形式组成。

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孔子的语言传播形式就是演讲最初的样子,从这些大家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演讲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可以凝聚人心,甚至可以推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既然演讲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么这种力量到底来自何处?作为一名普通的演讲者,我们怎样才能让演讲更成功、给别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呢?简而言之,什么样的演讲才是真正优秀的演讲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这些先贤哲人身上寻找答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好的演讲具有三个相同点:

•强调交流性,有问有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都是完全即兴的,事先并无讲稿。

•观点新颖,思想深刻,语言精练,发人深省。

这三个特点,就是让演讲成功的终极秘密。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进行逐条分析。

1 好的演讲类似于聊天,但又不同于聊天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印象中最出色的演讲是哪个?是乔布斯的演讲,还是TED的演讲?那些被人们无数遍点赞和传播的演讲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大多数时候,那些成功的演讲者演讲时就像是在与观众聊天。他们表情轻松自然,开口谈笑风生,却能深深吸引观众,让观众由内而外感受到思想的洗涤。同时,好的演讲也必然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我们在聆听之后深有感触和启发,似乎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大脑里就被种下了一颗思想的种子。

很显然,这种聊天已经不是普通的聊天,而是演讲。可见,演讲看似聊天,实际上二者形似而神异。

那么,演讲与聊天有什么区别呢?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聊天一般都是漫无目的的,想到哪里就聊到哪里,想聊什么就聊什么。而演讲的本质是什么?是思想性和目标性。没有舞台,苏格拉底站在雅典广场的角落里也能演讲;没有PPT,用一个个提问来引导,演讲一样可以有逻辑。但是,演讲不能没有目标,不能没有观众,更不能没有观点和思想。相比而言,那些富丽堂皇的舞台、PPT演示,都只是一件珠宝的包装盒而已。如果仅有包装盒,里面却没有珠宝,那包装盒又有什么价值呢?珠宝放射出的独特光芒,才是演讲者真正的思想,也是演讲最珍贵的东西。

有人曾提出一个“55-38-7理论”,认为一次好的演讲,55%靠辅助表达手段,38%靠声音,7%靠内容。我认为这样的理论是不符合实际的,它会把演讲引入歧途。演讲中需要考虑演讲者的外形美和声音美,但外形、声音都只是外在形式,演讲仅靠这些是无法取胜的。我不认为这些外在形式能够成为评价一次演讲优秀与否的标准。

语言是一种工具,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孔子在演讲时,从来没有人在意他们的外形是否好看,声音是否好听,发音是否标准,这些也不会影响他们把自己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这就说明,演讲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传播思想服务的。

所以,演讲和聊天的区别不在于表面形式,而在于目的性和指向性。谁说演讲不可以像聊天一样随意呢?演讲就是纸老虎,掌握了演讲的精髓,你随时随地可以驾驭演讲,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舞台下,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

2 好的演讲产生于即兴,但源于内驱力

什么是“即兴”?“即”代表着即时、当下;“兴”代表着发出、创造,是因外部刺激而引发的内在冲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演讲几乎无处不在,而且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即兴发言,我们有时候表现得好,有时候表现得不好。

比如,我们与客户见面,向客户推荐产品时;我们与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交流今天的收获时;我们面对领导,汇报工作进度时……这些时刻,我们都是带有目的地在说话,也都是在演讲。恰恰是这种没有舞台、灯光、话筒的“演讲”,能够让我们放松下来,随性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这才是最接近演讲本质的时刻,也是演讲最本真的状态。

但是,一旦我们把场景切换到舞台,事情就变得完全不同了:原本侃侃而谈的人,可能马上就变得无所适从、磕磕巴巴。当然,这一方面说明这个人具有一定的演讲潜能,同时也说明他对演讲场景的切换缺乏适应能力。如果我们无视这个场景切换,在众目睽睽之下也能找到与朋友轻松聊天的状态,那么我们就能够解决演讲中因为紧张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了。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很多优秀演讲家都是这样,无论多大的舞台,面对多少观众,他们都能找到与朋友闲聊的状态,轻松自然,谈笑风生。所以,真正有吸引力的演讲,就是要找到自己与人聊天时那种最自然、最轻松的状态。

怎样找到这种状态呢?就是“即兴”,其中“兴”又是关键,它代表着演讲者内在的冲动与情感。这种冲动与情感可以是外界的刺激、对话题的兴趣,也可以是自己内心澎湃的情绪、表达的欲望,等等。

马丁·路德·金在街头对着民众高喊“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的。他说:“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在讲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一定也是这样的画面。


闻一多在得知李公朴被暗杀后,拍案而起,怒而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在讲演中,他用近乎颤抖的声音怒斥反动派暗杀行为的无耻:“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闻一多在讲出这些话时,他的胸中燃烧着怒火,事情的发展已经到了他不得不站出来发出正义之声的时候了。

时至今日,从这些演讲中,我们仍然能体会到演讲者或激动、或愤怒的情绪,这些情绪也一定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人。这些即兴的演讲,就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演讲。

可见,“兴”就是激发你演讲的内在动力。言由心生,人的语言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也是语言真正的作用。正因为马丁·路德·金对种族平等事业的热情点燃了他的情绪,才带来了他的演讲;正因为闻一多得知李公朴被暗杀的噩耗,胸中怒火燃烧,才做出了这样一场演讲。这些演讲都是即兴的,只有对话题的热情才能让你真正有想说的欲望,也只有这种热情产生的力量,才能催生出最出色的演讲。

3 好的演讲要有正确的目标,那就是思想的分享与传播

多年前,我曾参加过一次演讲比赛。当时我很自负,因为演讲一直都是我的热爱和特长,在大学期间和工作后,我陆续参加过多次演讲比赛,拿奖无数。所以对于那次比赛我是势在必得,当时只有一个目标:拿第一名。

接下来,我开始认真准备比赛,不仅把演讲词背得滚瓜烂熟,每天还要进行多次训练,要求自己表现完美,不能有一点儿闪失。

决赛那天,单位领导和我的家人都到现场给我加油助威,这既让我感动,又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我一直跟自己说:这次比赛只能赢,不能输!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上舞台的,我只记得,说完第一句话后,我就忘词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最终我的演讲不得不草草收场。很显然,我失败了。

这次失败让我痛定思痛,也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演讲到底是什么?不得不承认,失败总是能让人清醒,更能让人成长。经过认真的反思,我最终明白:好的演讲绝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也不是为了某个功利性目标,而应该源于一种真诚的分享。而我一开始就没能为自己的演讲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只是奔着拿奖去的,最终一定是跌在奖牌之下。湖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会长刘湘酃先生曾在一次比赛的点评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演讲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声音,比赛绝不是演讲的目的,如果为了荣誉而演讲,你就会远离演讲的荣誉。

一次好的演讲,既不是单纯为比赛,也不完全是为展示自己。演讲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思想的分享和传播。不同的人,演讲水平可能有高低之分,但演讲内容没有,因为不同的演讲者带来的都是自己对生活不同的感悟和思考,这是演讲者送给观众的礼物,应该用一种分享的态度与观众交流。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他们更关注你会讲什么,你讲的内容是否有趣,你的观点是否有价值,而非谁讲得好、谁得第一名。如果在演讲中只为表现和竞争,就偏离了演讲的初衷。

有一位叫赵旭的高中语文老师,因为一次演讲而爆红网络。她演讲的题目为“文化基因的唤醒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讲的:

“我所讲的《诗经》文化是之前高考从未考过的。但是,我要讲,因为我知道,那个能影响人一生的东西从来就不是什么考试重点,而是有文化的教育。如果教育都能忘记初心,那么孩子丢掉的将是他们自己!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心底的波澜,不知道自己将要成为这个国家新时代的主人,……他们只知道低头学习别人教给他的考试重点,却不了解知识背后的文化。他们生怕自己输在起跑线上,却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终点线前……这不是我们要的教育!真正的教育,给人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还要给你诗和远方,还要给你发现美的眼睛、向往美的心灵和创造美的双手。如果你是一位能将学生带到这种高度的老师,那么,你所做的教育,正是这个时代所呼唤的……”

赵旭老师的演讲,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她想要把这种思考表达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语文学习的真正目标和意义是什么?这就是她演讲的目的。起心动念决定结果,这个演讲之所以爆红网络,我想正是她的这种内驱力带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准备一个演讲?或许我们更该问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