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文官考察制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学术界对之研究成果颇丰。但是,针对武官的考察制度在我国出现较晚,学术界对之研究也嫌不足。因此,对明代军政考选制度的研究,就显得颇有学术意义。
一、选题与学术史
明代军政考选是从明朝中期开始实施的,在中央由兵部和兵科主持,在地方由巡抚、巡按和都布按三司堂上官,以及守巡兵备官员参与的,针对武官的定期考察制度。这一制度从成化二年(1466)开始,一直延续到崇祯八年(1635),实施将近二百年,影响深远。
由于军政考选非常重要,因而,学术界已有研究涉及这一问题。(1)但是,由于受重文轻武风气的影响,明人对军政考选的记载不仅稀少,而且零碎和分散,对军政考选的梳理和研究难度很大。因而,学术界至今尚无人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笔者拟对明代军政考选制度的产生原因、细则规定、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和作用影响,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填补明史研究的一个空白,推动明代制度史和军事史的研究的深入。
虽然学术界尚无人对明代军政考选进行专门研究,但是,学术界近年来对与军政考选相关领域的研究,比如,武官袭替和管理制度研究、武举制度和镇戍武官的铨选研究,还是取得很大进展。
就武官的袭替和管理而言,台湾于志嘉先生是较早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对明代武官的袭替过程和文书管理程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武官袭替和推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另外,肖立军在对明代中后期九边兵制的研究中曾提及军政考选,他说:“天下武官五年一次考察,称为军政。考察办法是:各地总兵官自陈功过,由皇帝裁定;都司、卫所官由抚、按造册(评语册)缴兵部;副、参以下,千户以上,都、布、按三司考察后上报巡抚,然后‘咨部考举题奏’。可见‘军政’由兵部职方司主持,在地方,由抚、按、三司负责。”(3)梁志胜对明代卫所武官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并且简略提及军政考选的作用。(4)彭勇在其著作中也提及明代军政考选问题。(5)梁尔铭对巡按御史在明代军政考选中的作用有所研究,但可惜其论述存在失误。(6)因此,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对明代军政考选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纠正学术研究中的失误,而且有助于推动武官管理制度研究的深化。
为了网罗将选,打破武官任职资格的限制,明朝廷开设武举。因此,武举是学术界多年来关注的一个话题。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沈定平和李建军就对武举进行了研究。其中,沈定平对武举的设立过程进行了宏观论述,(7)而李建军着重对明代武举兴废过程、制度规定和武举的历史作用进行了研究。(8)另外,赵子富也对明代武举开始的时间和有关武举的制度规定进行过研究。(9)王凯旋也对明朝武举进行了研究,他探讨了武举设立的时间、过程和特点。(10)关注武举者还有晁中辰先生,他在论文中研究了明代武举设立的时间和作用问题。(11)张金奎在其著作中对明代卫所军户的来源、管理和俸粮发放进行了研究,他特别对武举与明朝后期军民之间的互动,以及武举对社会风气的影响进行了论述。(12)方志远先生也对武举有所研究,他认为明代“以文举代武举,武举只是一种点缀”。(13)尽管学术界对明代武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学术界对明代武举作用的认识存在分歧,对武举与明代武官铨选的关系研究不够。明代军政考选研究,将就武举在明代武官铨选中的作用提出新的看法,以期对武举研究的深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武官铨选是武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多年来备受学术界关注。比如,许大龄先生认为,“武官与文官不同,少流官,多世官,选期一年六次,考察五年一次。或谓在廷推武臣时,五军都督府都督及各边大将皆吏、兵二部会九卿推补,选用方面官(如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等)及一般将领,亦有吏兵两部各推二名,最后皇帝下诏,选用其一。其他武职则俱由兵部武选司负责”。(14)就镇戍武官的人选问题,方志远先生认为,“总兵、副总兵一般由公侯伯等勋臣及都督等官充任,参将、游击多由都指挥使等官充任,守备、把总则由卫指挥或千、百户充任”。(15)杜婉言认为,“在各地方分别负责镇守的,有总兵官、副总兵官,均由公、侯、伯、都督担任,下设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均无品级、无定员”。(16)总之,学术界对镇戍武官的铨选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通过军政考选的研究,笔者将尝试就镇戍武官的铨选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明朝廷非常重视对武官的监督和考察,所以这一问题受到学术界关注。比如,李渡先生就对明代的监军体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明代文臣监军有四个层次:总督、巡抚、巡按御史和兵备道。(17)但是,对于这四个层次在监察武官中的作用,他没有详细论述。罗冬阳对明代兵备道的作用进行过整体性的研究,认为兵备在军事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对于兵备道对武官的监察细节的研究似乎不够。(18)笔者对军政考选的研究,将尝试展示总督、巡抚、巡按御史和兵备道官员对武官监督的细节。
明朝中后期,官僚格局中文尊武卑,文官压制武将。对于这一现象,李新峰老师和朱子彦等人都有所论述。(19)但是,对于文尊武卑官僚格局的形成原因,学术界似乎研究不够。笔者想借研究明代军政考选之机,对明代中后期文尊武卑格局形成的原因做一解释。
最后,军政考选研究,可以推动明代官僚管理制度的研究。由于明朝廷对武官的管理制度借鉴其文官管理的经验,因而,加强军政考选研究,有助于推动文官管理制度研究。多年来学术界对文官管理制度研究较多,而对武官管理制度关注不够。因此,研究明代军政考选,可以扩展、丰富和深化对明代官僚管理制度的研究。
总之,对明代军政考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填补明代军事史和制度史上的一个学术空白,推动明代官僚政治史和明代军事史的研究,而且可以为当代公务员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基本概念
明代的卫分为亲军卫、普通的卫和特种卫三种,分别隶属于皇帝、五军都督府和地方都司。(20)因此,明代的武官可以分为三类:直属于皇帝的武官,直属于五军都督府的武官和隶属于地方都司的武官。随着镇戍制度的形成,有些武官领兵在边镇驻防;随着京营制度的形成,有些武官带兵在京营训练。因此,当武官被调到边镇任职,他们就暂时隶属于边镇;当武官带兵入京营操练,他们就暂时隶属于京营。明代武官实行世袭制度,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战事的增多,因建立军功而成为武官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行使管治职责的职位有限,所以,明代的武官又可分为两类:具有管理职责的武官和仅享受俸粮而无管理责任的武官,具有管理职责的武官可称为“管事武官”,没有管理职责的武官被称为“带俸差操武官”或“带俸武官”。管事武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都司、卫所担任管理职务的武官,笔者将其称为都司卫所“军政官员”,其一把手就是“掌印”,副职就是“佥书”;另一类是驻守边镇具有总兵官、副总兵官、参将、游击将军、把总等不同名号的镇戍武官,和率兵在京营操练具有总督、副将、中军官、千总、把总、管队等名号的京营武官。(21)
明人李堂说:“国家制兵有三,曰京营,曰外卫,曰边兵,而统领成功则在乎将。”(22)李堂这里提到的“将”应该就是管事武官,统领外卫的武官是都司卫所掌印、佥书和军政杂差官员,统领边兵的武官大致相当于镇戍武官,统领京营的武官就是京营武官,这些武官构成明代武官队伍的核心。另外,五军都督府堂上官一般由勋臣担任,供职于两京,他们负责管理武官和士卒户籍,可以看作高级管事武官。关于明代的管事武官,方志远先生将之分为坐衙官和坐营官两类。两京五军都督府堂上官,都司、卫所军政官员,属于坐衙官;各镇总兵官、副总兵官、参将、游击、守备等镇戍武官,以及京营的提督官、坐营官、管操官等京营武官,属于坐营官。(23)笔者在行文中采用方先生对武官的称谓方法。
“武职”、“世职”、“武官”、“将领”、“边将”和“武将”经常在明代的文献中出现,这五个术语表面含义似乎一样。其实,它们的意涵有所不同。“武职”和“武官”意义相同,意指带俸或在任的武官;“世职”是指世袭武官;而“将领”和“武将”指带有总兵官、副总兵官、参将、游击、把总之类行伍职衔的京营武官和镇戍武官,“边将”则专指镇戍武官。因此,笔者文中“武将”指镇戍和京营武官,而不包括五军都督府、都司和卫所军政官员。
三、研究设想
军政考选,见任管事武官、带俸差操武官和刚刚袭替的武官都是军政考选的对象。(24)新袭替武官是指刚刚承袭父职或祖职的武官。见任管事武官是武官队伍的核心,负有修饬武备、抚恤士卒、维护地方治安、统兵御敌和保卫国家安全的职责,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官。带俸差操武官和新袭替武官不参与军务的管理,他们类似享受武官俸禄的高级“士卒”,其优劣贤否与明代军队的状况和国防安全关系不是太大。因此,笔者把见任管事武官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对带俸差操武官和新袭替武官的研究仅做有限的涉及。
军政考选五年举行一次,廉能干济武官留任,不职、疲软或贪酷武官革任,年老、有疾武官致仕,才力不及武官调任。但是,贪赃狼藉武官被发现后,如果不及时罢黜惩处,势必危害更大。管事武官出现缺员,如果不及时推补,势必影响武备,危及边防安全。因此,明朝廷规定,推选管事武官,罢黜拿问贪赃酷暴武官,不必拘泥于五年之期。有鉴于此,军政考选研究的范畴,不仅应该包括军政考选之年对见任管事武官的罢黜和员缺推选,还应该包括非军政考选之期对管事武官的罢黜和员缺推选。在非军政考选之年,对武官的罢黜要借助于监察,对武官的推选要借助于铨选,所以,对武官的监察措施和铨选措施都应该纳入军政考选的范围。
有些地区的管事武官责任重大,处境艰险,所以上任不久就夤缘迁转。为了遏制武官逃避责任,鼓励武官恪尽职守,明朝廷对长期任职的武官实行赏赉、加衔或升职。从表面上看,这一制度超出了军政考选的范围,但是,制度的实行,是为了防止武官频繁更调,有助于遏制武官频繁推选。因此,从本质上讲,对长期任职的武官实行赏赉、加衔或升职,也应属于军政考选的范畴。
本书分为四章:
第一章,都司卫所武官军政考选。所谓都司卫所武官,是指宿卫、京营、边镇之外的、主要按都司卫所编制、统领管理士卒的都司卫所军政管事武官、带俸差操和新袭替武官。都司卫所军政官员管理训练天下军丁,负责管理屯田,维持地方治安,运输漕粮,责任重大。因而,加强对都司卫所军政官员的考察,提高他们的素质,对于明朝廷国家安全非常重要。该章对都司卫所军政考选制度的起因、演变、细则和实施进行研究。
第二章,在京武官军政考选。该章研究针对锦衣卫武官、京营武官和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的军政考选。该章内容包括:锦衣卫、京营和五军都督府武官军政考选的制度细则、军政考选过程、影响锦衣卫武官的因素,以及锦衣卫和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的铨选。
第三章,镇戍武官军政考选。镇戍武官负责保卫边疆,防御外敌入侵,维系国家安全,其责任至艰至重。因此,明朝廷非常重视对镇戍武官的铨选、考选和督察。该章对镇戍武官军政考选的制度、实施、特征,以及镇戍武官铨选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
第四章,明代军政考选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该章研究影响军政考选的因素、军政考选制度的作用影响和成败得失,揭示军政考选的规律,对明代军政考选制度进行反思。
结语,对明代军政考选进行总结,揭示其特点,总结其得失。
本书写作的目的:对明代军政考选制度产生的原因、细则规定、实施过程和作用影响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揭示明代军政考选的特点、成败得失和作用影响,推动明代武官管理制度和政治史研究的深化,以便为当代中国的制度文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1) 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2页。Denis Twitchett and Frederick W. Mote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8,p.58.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53页。
(2) 于志嘉:《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第146~176页。
(3) 肖立军:《明代中后期九边兵制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5页。
(4) 梁志胜:《试析明代卫所武官的类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5) 彭勇:《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8~360页。
(6) 梁尔铭:《论明代巡按御史的考察职权》,《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8期。梁氏认为行伍官的军政考选与巡按御史无关。其实,巡按御史是参与行伍官军政考选的重要官员,参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
(7) 刘展主编:《中国古代军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43~445页。
(8) 李建军:《明代武举制度述略》,《南开学报》1997年第3期,第56~58页。
(9) 赵子富:《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261~265页。
(10) 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考论》,沈阳出版社,2005年,第212~239页。
(11) 晁中辰:《明代武举制度考论》,《文化学刊》2007年第5期,第62~66页。
(12) 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2007年,第367~376页。
(13) 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6页。
(14) 许大龄:《明清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67页。
(15) 方志远:《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明史研究》第3辑,1993年,第35~44页。
(16)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50页。
(17) 李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68页。
(18) 罗冬阳:《明代兵备初探》,《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15~21页。
(19) 李新峰:《明前期兵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9年,第75页;朱子彦、周凯:《明季军事失败原因新论》,《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7期,第70~74页。
(20) 李新峰:《明前期军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2页。
(21) 明代京营武官的名号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参见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31《戎政府》,王剑英点校,北京出版社,2018年,第462~471页。
(22) 李堂:《论将才》,陈九德辑《皇明名臣经济录》卷17,《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9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308页。
(23) 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第210~211页。
(24) 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119《兵部二》,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6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