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之笔
哲理融入情景中
陶文鹏
诗歌是借助生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诗歌也能表现哲理。魏晋时的玄言诗,宋朝的理学诗,就是主要表达哲理的。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序》),理学诗大都写成押韵的理学讲义,均受到非议。但古代杰出的诗人包括少数富有才情的理学家诗人,能在写景抒情中深刻地揭示生活的规律或表达出普遍的人生体验,使诗歌具有高度的哲理性。优秀诗歌的哲理,总是与具体生动的情景水乳交融,有理趣而无理语,含蓄蕴藉,意味无穷,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是唐代“诗佛”王维的五律《终南别业》的颈联。终南,终南山,又名太一山,秦岭主峰之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别业,别墅。此诗是王维隐居终南山时写的,诗云:“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篇洋溢着诗人悠然自得之情和淡泊清闲之致。首联写“好道”,颔联写“兴致”与“胜事”。颈联紧接前两联,具体地写胜事自知。上句说,自己随意而行,没有一定目的,走到哪里算哪里,在不知不觉间,竟来到了流水的尽头。下句说,眼看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玩赏景色,又见到一团团白云飘浮而起。这一联,将叙事、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从叙事角度看,十个字有如行云流水,叙写出诗人一行、一到、一坐、一看,干净利落,显出诗人无住无沾、自由洒脱之态;从抒情角度看,行到水穷,仍然不急不忙、不烦不恼,就在水边坐看白云涌起。寻水之趣乍尽,观云之趣又生,这种随处生发又悠悠不绝的自然情趣,多么闲适恬淡,令人心旷神怡!从写景角度看,诗人用的是轻笔淡墨,随意一挥,略微见景,情与事皆溶化其中,天然是一幅山水画图。其笔致之空灵、含蓄,胜于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中的“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一联。然而这两句之妙,更在于深蕴禅理。在佛家的眼里,白云的无心无意、舒卷自如、悠悠自在、无所窒碍,正是所谓“不住心”“无常心”、安详自足、永恒不灭等禅意的象征。而“水穷”与“云起”这两个意象的巧妙组合,又隐含着诸如“无心遇合”“处变不惊”“绝处逢生”“妙境无穷”等自然、宇宙和人生哲理。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所谓“一片化机”,正是情、景、事、理的交融、浑化。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这是杜甫的五律《江亭》的颔联。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住在成都草堂,在锦江边的亭子里写了这首诗。首联“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点出时间、地点和自己的行为、神态。“坦腹”,借用东晋诗人和书法家王羲之“东床坦腹”典故(见《世说新语·雅量》)的字面,表现他洒脱不拘的样子。颔联写他眺望春野,但见江水缓缓地流,白云在原野上空悠悠移动。这两句诗语言浅显,诗意却丰富、深邃而且不确指。有人认为诗人是以拟人手法写江水和白云,其意为:江水缓缓地流动,它们那么平静,没有竞争的心思;白云看上去像是停着不动,毫无飞驰的意念。这样解释是全联写景,情含景中。也有人认为这一联旨在抒情:诗人看到水缓流、云不动,正同自己悠闲、平静的心情一样。还有人认为这联诗用了“正言若反”的手法。诗人本来是有竞争之心的,看了缓缓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自己半生为事业功名奔走劳碌毕竟既无聊又无谓;本来有满腔抱负,想要有所作为,如今看到白云悠悠,于是感到自己未免是自讨苦吃,应当同白云“意俱迟”才有乐趣。三种解释都讲得通。细细品味这一联诗,在情景的抒写中又包含深邃的人生哲理。自由自在、悠然自得,不也是人生中需要的一种境界吗?尽管这种境界不是积极奋发的。但当你焦灼苦闷、身心疲惫之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使心境平静恬淡,精神自在放松,不也是有益的吗?事实上不止一个诗论家悟出了此联诗的理趣。明人王嗣奭《杜臆》说:‘水流’‘云在’一联,景与心融,神与景会,居然有道之言。盖当闲适时道机自露,非公说不得如此通透,更觉‘云淡风轻’(指宋代理学家程颢《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无此深趣。”清代弘历《唐宋诗醇》认为此联诗“从容自在,可以形容有道者之气象”;沈德潜《唐诗别裁》也赞赏此联“不着理语,自足理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七律名篇《游山西村》的颔联。此诗是乾道三年(1167)陆游罢官归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闲居时作,诗中描叙农村风土人情,表现了诗人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相处的思想感情。全篇感情真朴,写景生动,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意境浑成,颔联尤为脍炙人口。诗人在这一联诗中,描绘浙东丘陵、水网、平原交叉地区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春天景色,也表现了他在信步漫游中因不断变换新境而疑惑、惊奇、喜悦的心情,对仗工整又句法流转,营造出曲折幽美、引人入胜的意境,境中又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哲理。读者从诗人所描绘的景色变化中可以领悟到,探讨学问、研究问题,只要锲而不舍,继续钻研,就会豁然开朗,遇塞而通,发现新境;也可以认识到世间事物的运动发展,往往是曲折的,不是直线的,懂得了这一点,就不会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丧失信心。这情、景、理交融的诗联,是陆游在继承与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新的成果。正如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说:“这种景象前人也描摹过,例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柳宗元《袁家渴记》‘舟行若穷,忽又无际。’卢纶《送吉中孚归楚州》:‘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耿《仙山行》:‘花落寻无径,鸡鸣觉有村。’周《清波杂志》卷中载强彦文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还有前面选的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不过要到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朱熹的七绝《水口行舟二首》(其一)的后一联。水口,即今福建古田县水口镇,在闽江左岸。全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首联:“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诗人清早醒来,回想昨晚大雨滂沱,他披雨衣一蓑,在扁舟中眺望,但见满江风浪,黑夜茫茫,担忧这急风暴雨不知要造成什么恶果。这两句勾勒出一幅黑夜雨猛风狂、浪涛汹涌的景象,渲染出险恶、沉重、压抑、忧惧的境界氛围。第三句用“今朝”同“昨夜”呼应,而后陡然转折;“试卷孤篷看”的动作细节,准确地刻画了诗人既抱希望又疑虑不安的心态。第四句紧承三句,展现出雨过天晴、阳光灿烂、青山滴翠、绿树婆娑的美丽开阔画面。“依旧”“多”三字,则透露出诗人对风雨转晴的无限喜悦和对美好人生的坚定信念。诗人又在写景抒情中融入了深刻警拔的人生哲理:黑暗总要过去,风浪终归平息;青山不老,绿树常青;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是不可遏止的。全篇写行舟水上的情景,自然巧妙地寄寓哲理,这哲理又是使人乐观向上的,这是哲理诗的艺术高境。笔者认为,这首理趣诗在艺术表现上胜于同一作者的《观书有感二首》。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绝《晓行望云山》的后一联。全诗写他清晨行旅途中观望云山的感受。首联:“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上句写雨后初晴,天色欲晓未晓、半明半暗。下句写他纵目四望,但见满眼都是奇形异状的山峰,十分美妙壮观。这两句都没有点出“云”,但从上句所描写的时间天气环境氛围中,读者已能猜出,这“满目奇峰”不过是云雾变幻呈现的形状,写的是诗人的错觉。在后联中,诗人以“如摄影之快镜”(钱锺书《谈艺录》评杨万里写生手法语)的诗笔,将刹那间的景物动态再现于笔端,写出一座“奇峰”忽然往高里生长的有趣景象。山峰是静止不动的,如何会升高生长呢?这才使诗人省悟:原来这满目奇峰,其中有不少是云山,所以它们会变幻、生长;只有那始终屹立不动的,才是真山。这两句诗不仅有谐趣、奇趣,而且蕴含理趣。细品味之,原来诗人是借观云山揭示哲理。他以自己由错觉到获得真知的体会告诉我们:假的东西,往往可以乱真;但假的就是假的,终究要露出马脚。我们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就应当全面、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事物,才能辨清真伪。
(转载自《点睛之笔:陶文鹏说诗》,陶文鹏著,凤凰出版社2019年版,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