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听外国人讲“中国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报纸记录历史。真实反映历史是记者的使命。

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光明日报》的一名记者,近30年来,我采访了许多事件,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法文化年、博鳌亚洲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等,还采访了众多在中国的外国人,与一些国家领导人、世界500强企业的CEO、国际经济界人士、知名作家、艺术家进行了面对面访谈。

在访谈中,上百位外国人向我讲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所见所闻,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如实地记录了这些“中国故事”,并见诸《光明日报》。这本书集纳了上百篇这方面的报道和文章。

我当时采访这些外国人是有考虑的。30年来,控制着国际舆论的西方主流媒体时而传播“中国经济崩溃论”,时而散布“中国威胁论”和“中国不负责任论”,旨在通过其掌握的话语权贬低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国际社会不看好中国。如何让国际社会正确地了解当代中国,除了直接的舆论反击,还要让外国人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此处无声胜有声,这就是我的初衷。这个目的达到了。

先看看政治家是怎样回答我的提问。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国王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胜利与辉煌。”欧盟前主席桑特表示:“加深与中国合作是欧盟的愿望。”欧盟现任主席、卢森堡前首相容克说:“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居住条件越来越好,穿得也越来越好。这对中国是一件好事,对世界也是一件好事。对中国的发展,世界不应该感到害怕。”我请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到《光明日报》做客,记录了他与本报时任总编辑何东平的对谈,他说:“我注意到贵国领导人现在很重视创新,常常谈到创新方面的话题,中国人的创新越来越好。”

世界500强的大佬们和国际经济界权威人士如何看待中国?

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瑞典沃尔沃集团前全球首席执行官欧罗夫·佩森告诉我:“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这与沃尔沃集团的理念不谋而合。……习主席的演讲提到了‘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我备受鼓舞,这个概念对亚洲和全球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习主席讲话中也提到了,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可以说,习主席的演讲指出了亚洲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我一直致力于全球健康与全球发展领域的工作,博鳌亚洲论坛今年年会的主题设置得很好。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演讲中,提到关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他的这种积极表态,让我深受鼓舞。”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我相信,基于中国在过去32年的成就,中国在塑造未来世界时一定能扮演一个积极而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角色。”时任欧盟贸易委员拉米认为,“中国正在为履行入世的承诺做积极努力”。

或许有人会问,你采访的这些政治家、企业家是发自内心地称赞中国吗?我认为这是肺腑之言,作为有识之士,他们充分看到了“中国机会”和“中国机遇”。

时任法国总理拉法兰在采访中告诉我:“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法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特别是法国众多的中小企业都想到中国开展业务。我已经数次率法国企业代表团访问中国。”他还送给我一本他写的关于介绍中国的书。他的“中国机会论”见于心,始于行。

前任欧盟主席桑特一直致力于推动发展中欧关系。我与桑特结识很久,去过他在卢森堡的办公室并与他共进晚餐。前些年,我不仅陪同他与中国领导人会晤,还多次陪同他与中国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见面。我还代表报社邀请他出席了由光明日报社与欧洲联合商会共同举办“中欧反倾销论坛”并发表演讲。他多次向我表示,非常愿意来中国访问,每次来都感受到中国发生的变化。他要用其中国之行影响他之后的历届欧盟主席积极发展对华关系。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对欧洲经济的发展是机遇还是威胁,一直是欧洲国家的关切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断制造“中国经济威胁论”,他们的论调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欧洲国家的产业发展和就业构成了威胁。来北京出席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欧盟主席巴罗佐郑重表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欧盟一体化也取得重大进展。欧中关系以及在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等方面合作发展良好。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不是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欧中关系变得更加重要。发展对华关系是欧盟的战略目标,欧盟是中国可信赖的伙伴。巴罗佐提出的“机遇论”抵制了“中国经济威胁论”。由此可见,巴罗佐继承了其前任桑特的政治遗产。

我认为,跨国公司高管们在接受我采访时对中国经济的感言和表态,可以从经济规律中找到支点。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值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时期,这些国家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把原有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个时候,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于是成为跨国公司投资转移产业的一片热土。正是在中国,跨国公司实现了腾笼换鸟。正是由于中国改革与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周期的重叠,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共赢。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中国的发展让那些当时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人如今可以更加有底气地为“中国光明论”叫好。我相信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中国故事”会有更多的外国人来讲。

一颗心、一本书、一群人、一个故事、一个主题,作为有使命感、有担当精神的记者,这是我对中国改革开改40周年的献礼。

肖连兵

2018年1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