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1月}
国家出版局来文批准成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月}
(一)经过评定,选送《延安颂》《周总理,我们怀念您》《在和平的日子里》《王老九诗选》《从生活到艺术》《探海集》《小水滴和鲤鱼》《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半坡氏族公社》《李时珍》《鳞翅目——蝶类》《工厂常用自控设计手册》《陕西主要绿肥》《人造地球卫星通讯》《火箭》《海洋的秘密》《浅谈电子计算机》《谈谈地球》等18种图书,参加全国书籍装帧艺术作品展览。
(二)由米暂沉撰写的《杨虎城传》出版,印数27.625万册。该书获1980年陕西省优秀社会科学书籍奖。责任编辑王平凡。
{3月14日}
省出版局党组批准:“撤销1958年4月经中共陕西省文教口整风领导小组批准王继洲为一般右派分子的决定,恢复政治名誉,重新录用工作,恢复原工资待遇。”从1979年到1982年先后为陕西人民出版社12人的右派和历史反革命等问题进行了平反,恢复了他们的政治名誉和生活待遇,重新安排了工作。
{3月29—31日}
国家出版局召开书籍装帧座谈会,会议的任务主要是:交流书籍装帧设计经验,研究如何提高装帧设计水平。设计科科长王艺光参加了会议。
{3月}
(一)国家出版局来文批准成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省编制委员会批准,陕西人民出版社编制110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制25人,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制25人,共160人。
(三)郑州大学陈志凌来社联系《中共党史人物传》大型丛书的出版问题,经研究决定由胡海代表出版社接受这套丛书的出版任务。具体办法另行商议。
(四)由骆天银等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问答》出版,印数20万册。
(五)由王崇道、卢四维、王军政编写的《常用数学应用问题100例》出版,印数45万册。
(六)葛志文调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任职。
{4月14日}
省出版局〔1979〕35号文件通知:
经省委宣传部研究确定:
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一个党委,统一领导。林理明、杨青、胡海、刘善继、南岗、龙行、王因同志任党委委员。
林理明同志兼任党委书记。
杨青同志任党委副书记、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
胡海同志任党委副书记、陕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6月,杨青、胡海又任省出版局副局长)
刘善继、南岗同志任陕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龙行同志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王因同志任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李众城同志任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部主任。
白成玉、何成筠、谢瑞昌同志任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部副主任。
{4月20日}
《可爱的祖国丛书》碰头会在京召开,会议明确编辑这套丛书的目的是:反映祖国的自然面貌,历史古迹和社会主义新成就,用以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面向初中学生,以地理知识为经,其他知识为纬,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性、趣味性和文学性。会议还讨论了书稿《黄河万里行》(陕西人民出版社)、《芙蓉国里风光好》(中国少儿出版社)、《桂林漫步》(广西人民出版社)。林理明和贾象实参加了这次会议。
{4月}
(一)由傅庚生编著的《杜诗散绎》出版,印数15万册。
(二)由第四军医大学主编的《口腔矫形学》出版,印数2.3万册。
(三)贾象实调任省出版局出版发行处副处长。
(四)由李云峰编写的《南区合作社史话》出版,印数5250册。
(五)省出版局批复,同意陕西人民出版社新建办公宿舍楼5500平方米,投资控制在10万元以内。
{5月4—9日}
国家出版局在京召开出版工作座谈会,讨论当前出版工作情况,研究如何贯彻出版方针,制止滥编滥印和加强出版管理等问题。中宣部部长王任重重申: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阵地,必须把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任务抓好。出书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应该把“多出书、快出书、出好书”这个口号改为“多出好书”,突出一个“好”字。林理明参加了这次会议。各编辑室和出版部听取会议精神传达后,进行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了贯彻落实措施。
{5月6—8日}
龙行等同志接待了日本小学馆摄影采访组森田光昭等人。
{5月}
(一)省出版局局长张石秋偕同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杨青、省印刷公司副经理初守武赴江苏、上海、广州考察出版工作,就出版社和印刷公司业务分工问题访问了广东出版局和有关单位。回陕后研究确定:陕西人民出版社负责本版图书的编辑出版,统编课本和租型图书的印制安排;印刷公司负责印刷业务、纸张和印刷物资的供应,并管理代印图书和期刊等。
(二)农民诗人王老九创作的《王老九诗选》出版,印数7.2万册。
(三)由中共宝鸡地委组织部编写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出版,印数20万册。
(四)由陈云等著的《回忆毛主席在延安》出版,印数9400册。
(五)《陕西省地图册》出版(内部发行)。
{6月1日}
省出版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党组书记张石秋做工作报告。他指出:“局系统和全省全国一样,形势很好,揭批查补课、落实政策、纠正‘三案’的工作进展迅速,安定团结的局面已经出现,各方面的工作上了轨道,符合省委提出的结束运动的六条标准,可以把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他要求:“在三年调整中,努力加强出版工作,进一步搞好出书规划,做到品种对路,提高书稿质量。在这一前提下,适当增加品种和书籍发行量,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各编辑室认真讨论了张石秋的报告,一致认为落实党组扩大会议精神,要在抓书稿、抓作者方面狠下功夫,才能保证书稿质量,扩大图书发行。
{6月4日}
为贯彻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精神,省出版局、省文化局、省教育局、省妇联、团省委、省作协、省科协等单位联合发出《加强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的通知》,《通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下达到各地、市、县文教部门。
{6月}
(一)陕西人民出版社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室正式建立。
(二)由西北大学中文系编的《陕西新诗选》(1949—1979)出版,印数11.8万册。该书获1980年陕西省优秀文学书籍奖。责任编辑文大家。
(三)由尹在勤撰写的《新诗漫谈》出版,印数16.13万册。该书获陕西省1980年优秀文学书籍奖。责任编辑文大家。
(四)由汪秉全编写的《陕西木材》出版,印数2800册。该书获1980年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书籍奖。责任编辑郭莹华。
{7月1—20日}
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巡回展览在西安举行,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经办。接待观众3.6万人。四川、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山西、河南、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派代表200余人来西安参观。在评比中,方鄂秦设计的《半坡氏族公社》获全国优秀装帧三等奖,王艺光设计的《王老九诗选》和余林设计的《周总理,我们怀念您》获陕西地区优秀装帧一等奖,王艺光设计的《半坡遗址》获陕西地区优秀装帧二等奖,安德新设计的《从生活到艺术》获陕西地区优秀装帧三等奖。
{7月4—6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边春光来陕了解编辑、印刷、发行情况,各编辑部和出版部的负责同志做了汇报。
{7月5日}
陕西人民出版社辞书编辑室成立。
{7月24日}
省出版局通知:谢瑞昌兼任出版科科长,薛炬、刘梓任副科长,王宗贤、张荣光任计划财务科副科长,薛士钊任校对科科长。
{7月}
(一)省出版局通知:“省财政局〔1979〕114号文件同意,省印刷公司和出版社分立账户,划分流动资金,分别核算,按‘企业性质’进行经营管理。从8月20日起,两单位一切经济活动,按其经营范围建立账簿,更换印鉴,分别进行记账、算账、报销、决算等工作。各项基金的提取、开支标准、财务制度均按企业管理办法执行。关于资金部分,目前我局有流动资金476.5万元,根据物资储备和产品实际占用情况,经商定,划给出版社150万元,划给印刷公司326.5万元。”通知还指出:“从上半年利润中提出20万元,给公司、出版社各10万元作为开办费,用于固定资产购置和基础设施方面。”据此,陕西人民出版社财务部门积极办理了有关事宜。
(二)由徐岳创作的《小门长》出版,印数2.225万册,这部作品获1980年陕西省优秀文学书籍奖。责任编辑曹彦。
(三)由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编的《陕西历代碑石选样》出版,印数2万册。
(四)出版部副主任何成筠因病退休。
{8月1日}
省出版局党组决定,陕西人民出版社与省出版局正式分开办公。
{8月}
(一)几经修改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审读定稿,南岗、朱玉参加了审稿会。
(二)由武伯纶撰写的《西安历史述略》出版,印数2.628万册。这本书介绍了西安的发展变化,是一本城市史,获1980年陕西省优秀社会科学书籍奖。责任编辑杨健禧。
(三)由榆林地区《毛主席转战陕北》编写组编写的《毛主席转战陕北》出版,印数4250册。
{9月27日}
省出版局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图书出版座谈会,胡采、杜鹏程、李世南、王子武、武伯纶、刘学林、孙天义、李云峰、李凤杰、罗枢运、李振声、马霄等250人参加会议。张石秋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黄植做了《庆祝国庆,编写出版献礼图书》的报告,副省长林茵如讲了话,竺苗龙代表到会作者发了言。
{9月}
(一)制定《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六十周年献礼书计划》。
(二)由李凤杰创作的《铁道小卫士》出版,印数9300册,这部作品反映了一群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和坏人做斗争,保卫铁路安全运行的事迹。获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三等奖。责任编辑曹彦。
(三)陈策贤、文大家参加广西师范学院在桂林举办的“莎士比亚学术讨论会”,并组织书稿《莎士比亚论文集》(1982年出版)。会后二人赴广州《花城》编辑部,学习创办文学丛刊经验。
{10月6日}
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在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祝词,指出:“新时期我国文艺的任务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社职工认真学习和讨论了祝词,文艺编辑室还联系实际对以往编辑工作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措施,强调要花力气,多出反映时代精神,歌颂社会主义新人的作品。美术读物编辑组卫王象(代表省摄影界)、文艺读物编辑组贾平凹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第四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
{10月11日}
省出版局印发《省出版事业管理局计划财务处和印刷公司、出版社出版部业务会议纪要》,明确规定:“我省图书、课本、期刊年度用纸计划由出版社负责编制(其中省内期刊用纸由出版局出版发行处编制交出版部汇总),报局计财处审核汇总上报。”“出版社每年9月向印刷公司提供下年度出版计划,包括图书、课本、期刊的品种、册数、用纸令数和排字量、制版量等。”
{10月}
(一)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出版局、省科委、省文化局、省社科联、作协西安分会联合举办陕西省优秀书籍、连环画和“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评奖活动。全社各部门为搞好这次评奖活动,积极开展了准备工作。
(二)由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的《陕西短篇小说、散文选》出版,印数1.175万册。该书获1980年陕西省优秀文学书籍奖。责任编辑陈策贤。
{11月6日}
省出版局〔1979〕104号文件批复:“陕西人民出版社试行《特约编辑暂行条例》,聘请社会上有一定学术水平,喜爱出版工作的同志担任特约编辑,负责审稿、组稿、编稿工作,并给予相应报酬。”据此,各编辑室报请社党委同意,在西安、北京、天津等地聘请了一些同志如单演义、吴云等担任特约编辑。
{11月23日}
省出版局通知:“根据国家出版局批转新华书店《关于加强邮购工作的意见》,要求陕西人民出版社加强和书店的合作,把有地方特点的,为外地读者欢迎的图书及时告知西安市新华书店邮购部。”出版部按照通知精神,及时安排了这项工作并主动加强了和西安市新华书店的联系。
{11月}
由政协陕西省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的《陕西文史资料》(第6辑)出版。这套以亲历、亲见、亲闻资料为主的图书主要记载、收录辛亥革命以来陕西境内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典型事情始末以及回忆录等。“文化大革命”前曾由政协内部编印过5辑。按照双方协议,从第6辑起交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负责内部发行。从1984年第16辑起,审稿由政协承担。从1987年起,改为协作出版。从1988年第21辑起,经省委宣传部批准改为公开发行。截至1995年年底《陕西文史资料》已出版27辑,另出版专题资料4本。1995年在全国政协举办的文史资料评选中,《回忆杨虎城将军》获二等奖,《京剧艺术大师尚小云》获优秀奖。1996年在省政协评选中,《陕西辛亥革命回忆录》《陕西民国人物》《于右任先生》《咸阳解放》等5种图书获奖。
{12月8—19日}
国家出版局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这是粉碎“四人帮”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出版会议。座谈内容为:
(一)“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
(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及成果,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出版工作的任务。
(三)“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为地方出版社的工作方针。
(四)通过了《出版社工作条例(草案)》。
会上还讨论了出版体制、图书的两个效益、稿酬和编辑职称等问题。征求了对《出版法(草案)》的修改意见。
中宣部副部长廖井丹在会上讲话,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做工作报告,国家出版局局长陈翰伯做会议总结。陕西参加会议的代表为张石秋、刘善继、杨启伦。大会发言中,刘善继介绍了陕西编辑出版情况。
为贯彻这次出版工作座谈会精神,张石秋等同志回陕后立即向省委宣传部做了汇报;并向局系统和出版社职工认真进行了传达,提出了改进工作的一些举措。
{12月18日}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广州成立,选举何长工为会长,李新、胡华为副会长,聘请胡华为《中共党史人物传》主编,陈志凌、杨世兰为副主编。会后,正、副主编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共同研究有关《中共党史人物传》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南岗、杨永奎参加了这次会议。
{12月}
由北方13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出版,全书23.2万字,印刷5次,共27.5万册,责任编辑为朱玉。这本适应新时期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需要的教材出版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央和省级多家报刊发表了赞誉的长篇书评。经济学家吴树青、卫兴华在《中国社会科学》上撰文,认为是“一本较有特色的教材”“能够有所创新,努力探索”。该书1980年获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综述]
全年编辑出版各类读物212种。政治理论读物如《回忆毛主席在延安》《民主与集中》等;经济读物如《农村经济政策讲话》《两汉经济史料论丛》等;文化教育读物如《陕西农业地理》《秦川山水》《突尼斯》《苏丹》《今日澳大利亚》《颜勤礼碑》等;科技读物如《农业实用图算》《乔砧苹果密植栽培》《家畜解剖知识》《神经内科急症》《药物学》《拖拉机节油知识》《建筑设计资料》《数学的奇境》《无线电通讯知识》等;文艺读物如《鲁迅研究》丛书中的《鲁迅思想的发展》(修订本,作者李永寿),《〈鲁迅论文艺遗产〉浅探》(作者吴云),《新诗漫谈》,《探海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分册),长篇小说《战洪水》(作者李尔重),电影文学剧本《西安事变》,歌剧《红梅岭》等;美术读物如宣传画《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单幅画《南泥湾途中》,连环画《铜墙铁壁》《李时珍》《边防小哨兵》,画册《千里沙漠绘新图》等。